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三國之璽傳天下> 第六十五章餘波未平

第六十五章餘波未平

  酒席很快送到,眾人開懷暢飲,白利認劉宇為主公,他手下的弟兄自然也跟著投在門下。


  顧明得意洋洋地談起農莊,引得任強等人羨慕不已。馮河因為妻子柳英一事心有餘悸,京中怕是呆不下去了,若是一家人能到農莊安身倒也不錯。


  白利收斂起當初的桀傲,在劉宇麵前顯得恭敬有禮。劉宇心中暗自得意,白利等輕俠重諾好義,將來會是自己的臂助,但這些人同樣桀傲難馴,自己欲擒故縱的拿捏,收到效果不錯。不過,還需再添把火,才能讓白利徹底歸心。


  劉宇替白利斟滿酒,舉杯祝道“白大哥大難不死,必有後福,這杯酒預祝白大哥今後順風順水,諸事順利。”


  顧明、任強、馮河等人紛紛舉杯,眾人一飲而盡。放下杯後,劉宇輕敲了一下桌子,道“白大哥雖然從洛陽獄脫身,但此案並不見得就此了結。”


  眾人一驚,紛紛舉目看見劉宇。


  劉宇道“白大哥能脫困,是眾兄弟集心協力相救之功。今日大堂之上,眾家兄弟也都看到,夏家請來兩位刑學之士,宮中中常侍夏惲派出兩名黃門令聽審,孔文舉是我施計激來,而袁本初卻是奉了何大將軍之命而來。”


  入官寺聽審的馮河道“我和顧大哥在大堂外聽審,看到堂內坐滿了人,生怕英子膽小說錯了話,還好有主公在堂上幫附,大哥才能安然脫險。”


  劉宇繼續道“諸位兄弟,說句不客氣的話,白大哥的案子隻是小事,為何會驚動這麽多的大人物?”


  眾人麵麵相覷,讓他們打架鬥毆行,但要他們想事情個個撓頭。


  白利思索道“審案之時,我查覺到徐大人有意偏坦我,莫非暗藏什麽玄機?”


  劉宇點點頭,道“夏輝是中常侍夏惲的侄子,之所以敢在京中橫行無忌便是倚仗了他的權勢。天子寵信宦官,何大將軍身為外戚,正聯合士族與其相鬥。白大哥殺死孫四對他們來說是個契機,徐大人、袁紹等人有意借此案來打壓宦官,中常侍等宦官自然不會甘心。今日堂上兩個黃門令憤然離開,肯定要對夏惲說起審案之事,夏家恐怕也不會罷休,此事恐怕不會就此平息。”


  眾人倒吸口涼氣,馮河叫道“娘唉,神仙打架,小鬼遭殃,咱們還是趁早離開京城避避再說。”


  白利苦笑道“咱們能避到哪裏去,主公既然明了他們的心意,可有應對之策?”


  劉宇沉吟片刻,道“風浪太大,我等如浪中小舟,稍有不慎便有覆滅之禍。”


  顧明有些後悔,若不是自己強央著劉宇相救白利,也不至於讓他處於險境之中。


  看眾人麵色轉陰,劉宇笑道“眾兄弟不用怕,小人物亦有小人物的生存之道。中常侍與大將軍過招,首先就要推翻徐大人今日的審判,重審此案,咱們隻要想辦法保住徐大人,此案便不會重審,白大哥自然安然無事。”


  顧明問道“小宇,你可有辦法保住徐大人?”


  在眾人期盼的眼光中,劉宇點頭笑道“不錯。”


  眾人發出一聲歡呼,為營救白利出獄,劉宇多方謀劃,眾人對少年人的計謀都十分信服。白利替劉宇斟上酒,道“請主公賜教。”


  執杯在手,感受著杯中酒的熱意,劉宇從容道“朝庭篤信讖緯之言,我等不妨傳個童謠於坊間替徐大人揚名,若徐大人名重朝野,宦官自然不敢輕舉妄動。”


  眾人默不作聲,自古以來讖緯之言很多,“亡秦者,胡也”、“病已當立”以及前段時間的“蒼天已死,黃天當立”等等,這些讖緯之言引發的後果十分嚴重,可以說每句讖言都伴隨著無數人頭,血流成河,若是被朝庭查知他們傳播讖言,不但他們自身難保,妻兒老小全都活不了。


  劉宇看出眾人擔心,笑道“諸位兄弟莫怕,我並不是要挑動對朝庭的不滿,隻是替徐大人揚揚名罷了。”


  略思片刻,劉宇漫聲念道“昔有董公強項,今有徐令清明,聖朝多出忠良,佑我大漢安康。”


  強項令董宣,光武帝時的洛陽令,將徐循與其並列,是對徐循的頌揚,而且最後一句是佑我天朝安寧,這是拍天子馬屁,怎麽看也不會惹出事來。


  白利笑道“主公好才學,信口便編出上口的歌謠,此謠傳唱開來,眾人皆知徐大人斷案公平清正,白某無憂矣。”


  劉宇交待道“你們不要直接出麵,暗中使錢讓人教於坊間小兒傳唱,這樣就算追查也查不到根源。”


  …………


  掌燈時分,兩個黃門令見到了中常侍夏惲,將聽審的經過述說了一遍。矮個卓平深恨袁紹怒斥之辱,出言挑撥道“大人,徐循在公堂上偏坦白利,那袁紹更是話裏話內針對夏家,還有孔融在一旁煽風點火,看來士人有意聯手,大人要早做防備才是。


  夏惲揮手讓兩人退下,背著手在房中踱步,白利殺死孫四隻是件小事,就算士人通過此事做文章也傷不到他,有他在,夏家也不會有事。


  不過,這苗頭不對,楊賜任司空之後,孔融等人又在攛掇著上疏營救王允,前段時日中常侍被封列侯,朝野議論紛紛,多有鄙夷之言,諫議大夫劉陶居然上疏直刺宦官專權亂政,其人雖死流毒猶在,還有陳耽……


  夏惲越想越覺得不妙,袁紹深得大將軍何進賞識,他專程前去聽審會不會受了何大將軍的指使,若是何大將軍與士族聯起手來,那自家這些人可就危險了。想到這裏,夏惲走出屋門,前往張讓的住處。中常侍中,張讓心計最重,此事要找他謀劃謀劃。


  張讓聽完夏惲的敘說,撫著光光的下巴思索了片刻,命人把中常侍都請來,十二人(1)將張讓的住處擠得滿滿當當,尖細聲音一直爭論到深夜。


  注(1)中常侍從四人增至十人,東漢末年增到十二人,十常侍其實是十二人(張讓、趙忠、夏惲、郭勝、孫璋、畢嵐、栗嵩、段珪、高望、張恭、韓悝、宋典)。漢朝時宦官擔任的職務從高到低有中常侍,千石,後增至比二千石;黃門侍郎,六百石;小黃門,六百石;黃門令,六百石;中黃門冗從仆射,六百石;掖庭令,六百石;永巷令,六百石;禦府令,六百石;祠祀令,六百石;鉤盾令,六百石;黃門署長、畫室署長、玉堂署長,四百石;永安丞,三百石;中黃門比百石,後增到比三百石。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