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雙生陰陽魚(五)
“相傳,當年文成公主進藏也曾在此處歇息。”秦風喝完泉水,抬頭對我們說到。“是嗎,給我們講講。”唐心邊擰著水壺的蓋子,邊看著秦風說。
“好吧。相傳文成公主遠嫁吐蕃時,隨身抬了一尊巨大的釋迦牟尼佛像。當公主一行來到昆侖山下的納赤台時,由於山高路遙,人馬累得精疲力竭。於是,公主命令大隊人馬就地歇息。而當夜做飯時,眾人才發現這附近沒有水,於是大家隻好啃完幹糧,和衣而睡。第二天早上,人們醒來時,卻驚喜的發現昨晚放釋迦佛像的山頭被壓出了一塊平台,離平台不遠的地方,一眼晶瑩的泉水噴湧而出,淙淙流淌。虔誠信佛的公主為了表達對佛祖的敬意,把自己身上的一串珍珠拋在泉眼裏,泉水變得更加清涼甘甜。由此,人們也把納赤台稱為“佛台”,把昆侖泉稱之為“珍珠泉”。”秦風娓娓道來。
“趁著剛入夜,咱們再到前麵的野牛溝看看吧。”藝凝對大家征求道。“好啊,走!”眾人都來了興致,暫時忘卻了現在的處境。
順著山坡從昆侖泉下來,又往前走了大約半個多小時就拐入野牛溝山穀。野牛溝是一處位於昆侖山腳下的峽穀,屬高山草原、草甸和高寒荒漠地帶。
借著漫天的星光和月光,我們看著滿山遍野的紫色小花在輕輕的隨風搖擺,草地上有很多的地洞,遠處就是雪山,中間有一條河穀,碧綠的野牛溝河成了很多野生動物的繁衍之地。此時,我們就在這裏看到了很多的藏羚羊正在悠閑的漫步。在溝底兩側不高的半山腰處,我們還發現有一些不知是什麽年代的破舊的窯洞,看起來已經非常的久遠。
而那些刻鑿在石壁上的岩畫則默默地告訴我們這裏曾有過繁榮的曆史。從岩畫的內容上可以看出其形象主要有牛、鹿、駱駝、狼、豹、鷹等等動物,還有一些狩獵和出行的場景,大約有兩百多個畫麵。牛的形象在岩畫中占很大的比例,除了少數處於被狩獵狀態外,大多為單獨的、靜態的個體,其創作手法帶有濃厚的模式化色彩。這說明在牛的形象後麵,意味著某種確定的思想觀念。
“看,那有一隻狐狸!”唐心驚喜的叫著。我們定眼一看,一隻花狐狸,金黃色的皮毛,身體兩邊有些許豹紋點,黃白色的尾巴,正在我們前方無聲無息的看著我們。
“噓,小聲點,別把它嚇著了。”藝凝趕緊拽了拽唐心的手,小心的提醒到。
那隻小狐狸絲毫也不顯得驚慌,還是那樣靜靜的看著我們這些不請自來的闖入者。
野牛溝的天氣說變就變,遠處天空的一片烏雲正在快速的壓了過來,不一會就下起了一場不大不小的冰雨。
我們幾個趕緊朝著半山腰的一處破落窯洞跑去。跑到窯洞口時,我們發現剛才在草地上跟我們對視的那隻花狐狸身形一閃,快速的鑽了進去。
我們隨後也跟著鑽進窯洞。站在洞口,我們發現這處窯洞的年代確實已經非常的久遠。
此時藝凝和唐心正在快速的整理著被雨水淋濕的衣服和頭發。我跟秦風不便盯著她倆看,於是便轉過身,打開手電筒朝洞裏照去。此時,我發現在我們前麵跑進來的那隻花狐狸已經不見了蹤影,而透過手電筒的燈光,我隱約感覺洞裏拐角處好像有一條地道。
我跟秦風對視了一眼,然後扭頭對藝凝和唐心說:“你倆先在這等著,我們進去看看。”說完,秦風走在前麵打著手電筒,我端起步槍緊隨其後,一起朝洞裏麵走去。
倆人來到洞口拐角處,秦風打燈往裏一照,一條幽深的隧道赫然出現在我們眼前!
這時,藝凝和唐心也從後麵趕了過來。四個人打著兩隻手電筒,一起站在隧道口朝隧道深處探頭看去。隧道很深,燈光隻能照亮前麵一小段,後麵一片幽黑,充滿了神秘的氣息。
在這種地方,在山海局成員麵前,出現這樣一條幽深的隧道,這對我們幾人而言,既充滿了誘惑,又充滿了迷惑。巨大的好奇心和探索欲驅使著我們不由自主的就往隧道裏麵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