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李從珂登基1
李從厚逃走的時候非常匆忙,匆忙到沒帶任何皇家符印,也沒通知文武百官。一來是他沒有豐富的逃亡經驗,二來是擔心得到消息的群臣會立即將他出賣,把他獻給李從珂。
天亮後,宰相馮道等還像往常一樣,打卡上班,當他們成群結隊地走過天津橋,來到端門時,才聽說了兩個驚天大瓜:朱弘昭、馮贇已死;皇上李從厚已逃。
老板曠工,那咱們也回家休息吧。馮道、劉昫轉身就要回家,被另一位宰相李愚攔住。
李愚說道:“皇上雖然走了,皇太後還在宮中,我們應該照常去宰相辦公廳上班,派人向皇太後請示,然後再各回各家,這才是臣子的本分!”
馮道說:“皇上已經離開了皇宮,此時我們進入皇宮的話,恐怕會引起不必要的誤會和麻煩。李從珂已經四處張貼安民榜了,我們不如各自回家,靜靜地等待事態的變化吧。”
大家覺得有道理,於是轉身往回走。當走到天宮寺附近時,為李從珂充當內應的安從進派人來通知他們:“李從珂馬上就要進城了,各位宰相應率領文武百官前去恭迎。”
於是,馮道等人就在天宮寺停留,通知文武百官來天宮寺匯合。
中書舍人盧導抵達,馮道對他說:“可把你等來了,目前最迫切的事是少一份勸進奏章,麻煩你馬上動筆起草。”
盧導馬上拒絕,“李從珂進京朝見,文武百官出城迎接是符合禮製的。廢立之事,安能造次?再說了,李從珂與李從厚,都是太後之子,廢立之事,更應該聽從老太後的安排,哪兒能繞開她老人家,擅行擁廢呢?”
馮道急得直跺腳,“做事要考慮實際情況嘛!”
盧導寸步不讓,“自古以來,哪兒有皇帝剛剛出門,臣屬就急匆匆勸別人去坐皇帝寶座的道理?倘若到時候李從珂擺出一副忠臣的樣子,大義凜然地斥責我們,我們該怎麽回答?”
“那你說該怎麽辦?”
盧導說道:“你應該率領文武百官前往皇宮門前,向皇太後請安,請皇太後指示,一切進退之舉措,皆聽皇太後的安排。”
李愚和盧導的主張都是先向皇太後請示,這才是正確的程序,也是他們推卸責任的方法,按照皇太後的指示去做,出了問題,也是皇太後負責。
馮道與盧導爭論不休,安從進派人多次前來催促,“李從珂已經來了,皇太後、皇太妃(王德妃)都已經派宦官前去迎接慰勞了,卻不見一名文武百官,你們是咋想的?想幹什麽,還不快去!”
一句話,天宮寺成了城市馬拉鬆的起始點,文武百官化身馬拉鬆運動員,一窩蜂似的向城外跑去,在西門外列隊等候。
等喘勻了氣,馮道再次要求盧導起草勸進表,而盧導固執如初。李愚也明確表示支持盧導,指著腦袋對馮道說道:“盧導說的對呀,我們都是罪人,罪孽比頭發還要多!(擢發難數)”
這位李愚在很早之前就出過鏡,第一次是唐昭宗遭遇“少陽院政變”,被宦官劉季述等人囚禁,當時李愚致信韓建,請他起兵勤王;後來在後梁朱友貞朝廷任職,因不肯趨炎附勢,不向朱友諒跪拜,而被貶出朝廷;
“莊宗入洛”,聞其名而征之,累升至翰林學士,後隨李繼岌、郭崇韜伐蜀。當時很多人主張步步為營,緩慢推進,郭崇韜問計於李愚,李愚則建議風馳電掣,向蜀地發動閃擊戰,必能勝利,郭崇韜采納了李愚的建議,事實也與他的推演如出一轍;大軍就要入蜀時,判官陳乂稱病不前,臨陣退縮,李愚當即下令將其斬首,此後再也無人敢遲滯停留,蜀平後,李愚官升中書舍人;
明宗入立,以平蜀的任圜為宰相,任圜與李愚素善,多次在安重誨麵前推薦李愚,說李愚德才兼備,是個人才,然而當時孔循不願看到前朝伐蜀勳舊勢力的壯大,於是忽悠著安重誨提拔崔協。
幾年後,李愚終於官升宰相。
李愚自幼便有神童之美譽,才學卓越,性格正直剛烈,為官清正廉潔,不懂人情世故,不會圓滑處世,恥於攀附權貴,典型的大儒,也因此經常遭受排擠。
在唐末,他不向宦官集團、藩鎮(朱溫)低頭;在後梁,他不向朱友貞、“外戚幫”低頭;在後唐,他不向安重誨、孔循低頭。
而他之所以能夠當上宰相,完全是因為他的真才實學,紮實的學問和高尚的品質。他做了半輩子的“北漂”,即便當了宰相,他還是租房子住,而且是那種最廉價、最簡陋的招待所。
某次生病,病得比較嚴重,李嗣源就派宦官去他家中看望。結果那宦官是哭著回去的。
窮啊,太窮了!就沒見過這麽窮的官兒!據宦官奏報,說李愚的住所真的是“家徒四壁”:空蕩蕩的一間屋子裏,隻有一張破床,床上隻有一領破氈子,破氈子裏隻有一個病老頭,病老頭的旁邊站著一個驚呆下巴的宦官……除此之外,屋子裏再也沒有其他物件。而且房子還是租的……
誰也不會相信,這是帝國宰相的家!
李嗣源歎息良久,詔賜李愚一百匹絹、一百貫錢、十三件家具。
李愚非常看不起馮道的為人,特別是勸進表的主張,於是他針鋒相對,當場辯駁,這就是李愚的性格。
由於李愚對馮道的鄙視,還使得一個詞語流傳至今,這便是“親家”。“親家”一詞最早出現在唐朝,當時隻局限於皇親國戚的聯姻。馮道與劉昫就是兒女親家,每當李愚在工作中翻檢出馮道的失誤,就會拿給劉昫過目,並對他說“瞧您親家翁幹的好事!”
“親家”如同“朕”一樣,是皇家的專用名詞,李愚卻故意用在馮道身上,故意惡心他。卻沒想到被他這麽一用,這個詞也就逐漸在民間興起,直至今日,民間普遍使用“親家”一詞。這算是李愚給中國傳統文化帶來的貢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