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五代十國往事> 第741章 徐先生的父親李老爺子2

第741章 徐先生的父親李老爺子2

  英雄不問出處。徐知誥雖然出身微賤,但不可否認的是,他聰明機敏,悟性極高,全方位碾壓徐溫的諸位親兒子,也因此深得徐溫器重。


  徐溫架空楊氏後,命徐知誥坐鎮昇州(今江蘇省南京市),在昇州任上,徐知誥展現出了驚人的高瞻遠矚。


  徐知誥深知人才的重要性,因此在昇州禮賢下士,廣尋俊傑,這一點也貫穿徐知誥執政始終。在昇州,他得到了一位對他影響極大的謀士,如劉備得到諸葛亮一樣,他得到了宋齊丘。


  他與宋齊丘相見恨晚,時常促膝長談,虛心求教。宋齊丘給他製定了“定民科製、勸課農桑、薄征輕賦、禁止非徭”等執政方針,十幾年間,使得昇州“民庶豐實,郡邑安堵,禮律修舉,庶位公廉,城郭浚固,軍器充積,兵士輯睦, 人樂為用”。


  徐知誥把昇州治理得繁榮富庶, 政聲遠揚,以至於連徐溫都忍不住要來視察一番。


  視察之後, 徐溫對昇州讚不絕口,文章錦繡地、溫柔富貴鄉,讓他都感到嫉妒。所以徐溫就做出一個大膽的決定:讓嫡長子徐知訓留守揚州,自己則坐鎮昇州。至於發展昇州的大功臣徐知誥, 則被徐溫安置到了潤州。


  被幹爹搶奪了勝利果實, 還被打發到了二線城市,這令徐知誥非常不爽,於是提出想去宣州,好歹也是一線城市。被徐溫駁回, 你是革命一塊兒磚, 哪裏需要哪裏搬,經濟欠發達的潤州正需要你的開發,去吧, 聽話。


  徐知誥十分沮喪,這時候,大謀士宋齊丘悄悄告訴他,潤州與權力核心——揚州僅有一水之隔,萬一揚州發生點兒什麽意外,您是近水樓台先得月,就算揚州不出意外……我們也可以幫著它出意外呀。


  徐知誥恍然大悟,立刻欣然去潤州赴任。


  隨後的事情就是充滿疑點的“揚州事變”, 即徐知訓被殺。官方報道是徐知訓荒淫無道, 最終逼反了朱瑾,朱瑾殺徐知訓, 隨後自殺。前文有詳敘。


  總之, “揚州事變”之後,徐知誥搶先進駐揚州, 恢複秩序, 從而控製了揚州。


  至此, 形成了一個很詭異的局麵, 淮南政權的“中央”(揚州)被徐知誥實際控製,而徐溫則在昇州實際形成了“第二核心”。


  這一時期也是淮南政權的至暗時刻, 表麵的和諧之下是雲詭波譎的政治鬥爭。


  徐溫的親信們有兩大訴求,一是勸徐溫廢楊自立, 二是勸徐溫拿掉徐知誥,用自己的親兒子徐知詢當繼承人。


  徐知誥則在謀士宋齊丘的幫助下,製定出相應的對策,他們選擇了避重就輕、偷換概念,努力把徐溫打造成楊氏忠臣,高舉維護楊氏的旗幟,阻撓他廢楊自立,而對奪嫡之爭絕口不提,避免外界的聚焦, 淡化徐知誥的養子身份。


  經過徐知誥團隊的這番騷操作,終於把徐溫選擇繼承人的問題改頭換麵, 變成了徐溫是要當忠臣還是當奸臣。


  徐溫也懷疑宋齊丘在徐知誥身邊所扮演的角色,動過拿掉他的念想。


  宋齊丘有位鄰居,名字無從考證, 史籍記載作“石頭大師”,這位石頭大師受過徐溫的恩惠,徐溫就吩咐這位石頭大師暗中監視宋齊丘。


  石頭大師顯然並不精通情報工作, 被宋齊丘察覺到。


  宋齊丘老奸巨猾,假裝什麽都不知道,然後故意舉止放蕩、言語唐突,每天喝得醉醺醺的,嘴裏還哼唱著三俗的小曲小調。


  石頭大師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對徐溫匯報說宋齊丘徒有虛名,“蓋狂漢耳,不足為慮”,徐溫這才放鬆了警惕。


  徐溫的親信如嚴可求、徐玠等不斷勸他用親兒子徐知詢來代替徐知誥,徐知詢自己也曾多次明確表示要頂替徐知誥,但徐溫始終猶豫不決。


  按照公開的信息(徐知誥的宣傳團隊),說是徐溫認為徐知詢的能力遠不如徐知誥, 所以不同意。


  實際上,徐溫不是不想拿下徐知誥,隻是徐知誥已經占據了揚州,手中握有楊氏傀儡的政治牌,挾天子以令諸侯,已經不可能通過一紙調令把徐知誥拿下。相反,徐知誥倒是可以用楊溥的名義來指揮徐溫。


  徐知誥“挾天子”的政治優勢在日後的政治鬥爭中展現得淋漓盡致。總之,徐溫與徐知誥之間的關係非常微妙,拿掉徐知誥,還需從長計議。


  徐溫的謀士嚴可求想到一個一石二鳥的解決對策,那就是由徐溫出麵,率領各戰區首長到揚州勸進,逼迫楊溥稱帝,然而借機拿掉徐知誥。


  徐知誥的唯一優勢就是“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政治牌,勢力範圍僅僅局限在中央(揚州),而徐溫的勢力則是以昇州為代表的地方藩鎮勢力。理論上,沒有中央調令,地方部隊不得擅自調動,所以才形成了今天揚州徐知誥與昇州徐溫的巧妙對峙局麵。而一旦冠以“勸進”之名號,徐溫就可以名正言順地調動全國地方軍隊湧入揚州,到時候,生米煮成熟飯,徐知誥隻能束手就擒。


  徐溫這次是帶著親兒子徐知詢一同前來的,其目的就是用徐知詢來代替徐知誥。


  徐知誥得到消息後,大為驚恐,於是連夜寫了一篇奏章,主動要求把自己外放到洪州,想搶在徐溫來揚州之前,逃離這個是非之地,起碼還能留住一條命。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就在徐知誥起草奏章的當天晚上,徐溫突然病逝。


  徐知詢急忙返回昇州,穩定昇州革命根據地,無暇爭搶揚州。


  徐知誥長舒一口氣,屬於他的時代已經到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