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外話:紀念我的祖大老爺活佛狀元讚揚舍靈
清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農曆八月一天的早晨,柳條邊①外、東部蒙古科左前旗南部邊緣的王爺陵(現法庫縣四家子蒙古族鄉王爺陵村)。科左中旗達爾罕王陵②守陵的衙木達③溫有亮家一派喜氣,家人們裏裏外外的忙活著。溫有亮的父親溫全拄著一根手杖站在庭院中更是樂的合不擾嘴——昨天晚上,溫家又喜添一子,他有了第四個小孫子,溫家子孫繁衍生息不斷,做為家中的最長者,不讓他樂恐怕都不行。屋外正在殺雞宰羊、磨麵煮蛋,室內,溫有亮坐在堂屋桌前,研墨鋪紙,用毛筆端端正正地寫下了三個顏體楷書:溫丐池。
小溫丐池天資聰明,但有一件事卻引了他的父親溫有亮深深的憂慮:溫丐池還在蹣跚學步的時候,就往家裏的關帝廟裏跑,跑到廟後總是撫摸著廟內的經書,久久不肯離去,難道這預示著什麽嗎?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冬,小溫丐池長到5歲了,一場紛紛揚揚的大雪飄落在八虎山西麓的王爺陵村。就在外麵飄雪的時候,小溫丐池忽然對他媽媽說:“媽媽,明天咱們家要來客人”。對於一個年僅五歲的小孩子的話,都當是笑話聽了。第二天,小溫丐池早早的就梳洗整齊,吃完早飯後就盤腿坐在炕上,靜靜地一聲不吱。臨近中午,小溫丐池忽然對屋裏的人說:“我的徒弟們來看我了,你們去接一下吧”。他的話音剛落,大門外就來了兩個頭戴嘎丹帽,披著黃袍的喇嘛,滿麵風塵地向院裏走來。而兩個喇嘛進屋後,跪在了屋地**,向坐在炕上的小溫丐池口稱師父,連連嗑頭。望著這兩個喇嘛,想著昨天溫丐池的話和今天發生的事,家裏人都驚呆了,不敢相信眼前的事實。參拜完畢,兩個喇嘛才向溫家說明事情的來龍去脈——1865年,科左前旗紮蘭營子屯西部山上慧泉寺的達喇嘛端珠巴去世了。去世前,他曾告訴徒弟們,說他將往東南方向轉世。端珠巴去世後,副達喇嘛多倫巴端倪④和大喇嘛麻尼加卜⑤主持了轉世靈童的尋找工作(從檔案中得知,直到1870年才開始轉世靈童的尋找,為什麽要等上五年的時間,也許是尋找轉世靈童需要一些繁鎖的手續吧)。根據端珠巴去世前所說的他將轉世的方向和藏傳佛教轉世的一些製度,終於在這年冬天,確定小溫丐池就是端珠巴的呼畢勒罕(轉世或化身)。來溫家的這兩個喇嘛就是副達喇嘛多倫巴端倪和大喇嘛麻尼加卜。此事一傳開,整個前、中、後旗都稱為奇事。
注:
①柳條邊始築於崇德三年(1638年),康熙二十年(1681年)基本完成(後來在部分地段有所擴展)。全柳邊長2600裏,設邊門20座、邊台168座,數百水口(柳邊橫跨江河處稱水口),分為東、西、北三段。西段自威遠堡鎮向西南經法庫至山海關與長城相連,因是在用土堆成的寬、高各三尺的土堤上植柳條,故又稱柳條邊。是清廷為維護“祖宗肇跡興亡”之作,也是清廷隔絕民族交往而修築的標示禁區的綠色籬笆。
②此地本為科左前旗領地,但由於當時科左中旗的王爺“領三旗事”,是左翼三旗的頭領,所以,他就將本旗的王爺陵墓修在了前旗風景秀麗的八虎山西麓,為此前旗和後旗、中旗曾打過官司。
③是當時管理陵寢的官職名,相當於佐領。主要管理陵寢的祭祀,維修保護全山樹木等事宜。
④端倪,係藏語,意為寺廟管家,亦為漢語的執事、廟祝。
⑤嘛呢加卜係藏語,意為“珍寶?優勝”
米月的碎碎念:《有請張天師》出山後遇到的前兩個案子,靈感都來自外婆從小給我講到大的溫大喇嘛的故事。
雖然因故事需要,裏加了很多自己的元素,但本意還是為了紀念我的這位祖先。
有時我還在想……自己這滿腦子的靈異故事,是不是也和他有什麽關係呢?畢竟我也是他同胞兄弟的後代嘛··哈哈····
總之,謝謝他老人家帶給我的靈感,也謝謝外婆的鬼故事伴隨了我整個童年……嗯,我真的沒有陰影的……真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