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玄幻奇幻>開局簽到天殘腳> 第三十九章 唐國使臣,儒祖,郭先生

第三十九章 唐國使臣,儒祖,郭先生

  隨著兩人一唱一和,夏凡的臉色便是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變得難看了起來。


  不過這時候,夏茹卻是幽幽的說道:“那又如何,還不是輸給了天劍宗聖子?”


  “這……”此話一出,夏龍以及他的母親劉貴妃立刻宕機。


  “那可是天劍宗聖子,比不了也是正常的事情。”劉貴妃打了一個哈哈,辯解道。


  “還不是輸給了天劍宗聖子。”夏茹道。


  “……”


  “天劍宗聖子沒什麽了不起的,他不也被人給鎮壓跪在皇宮門外嗎?”夏龍不屑道。


  “你還是輸給了他!”


  “……”夏龍惱羞成怒道:“你能不能別老是提這一句!”


  “好的,你輸給了天劍宗聖子。”


  欺人太甚!


  夏龍臉色漲的通紅,很想教訓一下夏茹,但這裏這麽多人,不好對付,再加上夏茹是大夏皇的心肝寶貝,事後報複好像也不行。


  “好了,都別吵了!”此刻,大夏皇開口說道:“天劍宗聖子雖然強悍,但是,隻要龍兒勤加修煉,未嚐沒有追上的一天。”


  聽到大夏皇的話,夏龍是麵色緩和,隨即連忙說道:“父皇,我會努力修煉,爭取盡快打敗天劍宗聖子的!”


  這話一落下,夏茹便是小聲嘀咕了起來,“真是吹牛不打草稿……”


  大夏皇看了一眼夏茹,夏茹便是隻好閉口不說了。


  “凡兒,也來到了先天境界,真是可喜可賀。”大夏皇說道。


  “那是自然!畢竟是陛下的兒子。”劉貴妃先是捧了一句,隨後又說道:“隻是不知道三殿下如何了?”


  這話一出,在場的氣氛瞬間便是變得有些沉寂了下去。


  眾所周知,夏飛沒有武道根基,不能修煉,現如今也隻是個普通人,要不然封號也不會是逍遙王。


  而也因為這,大夏皇一直都不喜夏飛。


  “三哥武道天賦雖然不行,但他可是大才子,接連作出了一首鎮國詩,一首名揚天下的詩,連大儒都要拜他為師。”


  “這已經很好了。”夏茹說道。


  聽到這裏,大夏皇麵色稍緩,之前的夏飛文不成武不就,而現在好歹也會作詩,名氣也是極大,總不至於像以前那麽難堪了,不過,這畢竟是武道為尊的世界,會作詩也算不得什麽,除非是成為大儒。


  大夏皇卻是不知道,夏飛的浩然正氣早就已經相當於是先天九重的大儒了。


  “會作詩?這又有什麽用?”然而,這個時候,劉貴妃是開口說道:“讀書人要的是治國安邦,而不是詩詞,會作詩雖然名氣大,但咱們皇家子弟需要靠名氣大吃飯嗎?又不是那些戲子,風塵女子?”


  這話說的乃是事實,隻見到大夏皇的臉色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變得陰沉了下去。


  夏飛,讓他很不高興。


  索性,這個時候,夏飛是直接說道:“我已經吃飽了。”


  說完,夏飛就站了起來,邁步離去。


  “走了也好,來,咱們吃飯吧。”劉貴妃笑著說道。


  大夏皇此時見到沒有夏飛,不知為何,是覺得順眼了許多,隨後是正要拿起筷子,但就在這時候。


  “報告陛下,唐國使團來了!”


  “唐國使團?!”


  大夏皇的眉頭皺了起來,“在這個時候,他們來幹什麽?”


  “你們先在這吃吧,我去看看。”


  等大夏皇從內廳走出的時候,抵達到金鑾殿,便是看到了一身身穿唐服的唐國使者們。


  為首一人,溫文爾雅,滿頭銀發,一身的正氣,竟然是唐國書院的院長。


  “大夏皇有禮了。”唐國書院的院長,微微一拜。


  “原來是唐國的郭先生!郭院長!”


  大夏皇吃了一驚,唐國書院的院長可以說是極為有名的一個人物,乃是唐國儒家的代表人物,在大夏皇朝,太傅方歌可以說是大夏皇朝的巔峰大儒,但和這位院長比起來還有一定的差距。


  能與這位郭先生相比的,也就隻有宋國的那位。


  “不知道郭院長來我大夏皇朝是所謂何事?”


  大夏皇問道。


  “春節到來,我乃是代表唐國與大夏皇朝交好的,準備了一些禮物,順便也來和大夏皇朝的儒家人物交流一番,不日就會回去。”


  聽到這話,大夏皇是鬆了一口氣,隻要是沒有惡意,這就是好的。


  “既然如此,那麽便歡迎至極。”


  郭先生開口說道:“那麽,便謝過陛下了。”


  唐國使者們跟著郭先生一起離去,很快的,大夏皇便是召集了太傅過來。


  太傅是大夏皇的巔峰儒家人物,但和郭先生相比起來,也是晚輩,雖然他是先天九重的大儒,但是郭先生則是超越了大儒的境界,達到了儒祖的地步。


  也就是相當於金丹境。


  麵對著郭先生,方歌壓力極大。


  但還是向前行禮說道:“見過郭先生。”


  郭先生點了點頭。


  兩人先是客套了一番,隨後說道:“我來是代表唐國向大夏皇朝取經的,聽說貴國在詩道上不凡,連出佳作,我也有幸聽聞了一首長春生日,驚聞天人,現在想請貴國的大儒們賜教一番。”


  完了!


  果然還是來找茬的!


  方歌等大儒們都是麵色一沉。


  “賜教不敢當,郭先生有事就說吧?”


  “那好,我這裏有一篇詩,請欣賞。”


  “此詩名初夏。”


  “城中厭雨過清和,偶出西郊野興多。蠶簇趁晴方摘繭,麥場經潤欲生蛾。”


  郭先生的詩句一落下。


  嘶嘶嘶……


  在場的大儒們全部都是倒抽了一口口冷氣,麵色震驚的難以複加,全部都是說不出話來了。


  “好,好詩!”


  “我平生從未聽聞過如此好的詩句,這首詩在我看到聽聞過的詩句當中,理應排在第一!”


  “不錯,此詩完美的道出了一副田園春景,有雨,有蠶,有麥,令人仿佛身入其境,其中的愜意難以言明!”


  “此詩一出,當冠絕詩壇,誰與爭鋒!”


  “這麽一首詩拿出來欣賞賜教,確定不是砸場子的?”


  眾人一句句的開口,每一句都表達了對這首詩的讚美,可以說這首詩是極其好的。


  “真不愧是儒祖級別的人物啊!一出手,就是如此詩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