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有些看不懂他
“你若當真信手足情深,當日你母妃要為你奪得皇位之際,你為何不勸她放棄?在你心裏,手足情深,也比不過皇位是吧?另外,你母妃重病,你無聲無息的自行拿藥,卻不差人將此事稟告於本宮,你如此之為,可是在戒備本宮,怕本宮對你母妃落井下石?又或是,你本就認定,禦醫對你母妃不待見不救治,是因本宮令他們故意而為?”
他麵色一片平靜,跪身下來,沉緩而道:“臣弟,並無此意。”
“並無此意?”思涵冷眼觀他,“本宮看你,倒是聰慧明達,深懂算計。幼帝年紀尚淺,不知世事,他今日竟會為了你與淑妃對本宮求情,他如此稚嫩,若非你蠱惑於他,他何能懂得這些?”
他怔了一下,隨即眉頭一皺,“皇上求皇姐之事,臣弟並不知情,也從未對皇上蠱惑過。再者,皇上雖年幼,但卻極為聰慧,有些事,皇上也會有他自己的意見與考量。”
說著,似幽似歎的道:“望皇姐明鑒。”
思涵深眼觀他,未再言話,目光一層層的將他打量,然而他卻不卑不亢,整個人跪得端正,臉色也依舊平靜,隻是瞳孔內則卷著幾許無奈。
一時,周遭氣氛也沉寂下來,無聲無息中,透著幾分莫名的壓抑。
待半晌後,思涵才將目光從他身上挪開,低沉而道:“今日本宮來,並非要質問於你,而是過來告訴你,你與你母妃,無需去皇陵守陵了。隻求,本宮看在新帝的麵上對你們網開一麵,也望你們,能好自為之,謹記新帝之情,莫要再蠱惑或是對他不利。若是不然,一旦本宮發現你們對新帝稍有不善,那時,便別怪本宮心狠手辣。”
他垂頭下來,沉寂而道:“臣弟,謝皇姐,謝皇上。”說著,猶豫片刻,補了一句,“但臣弟對皇上,確無惡意。”
思涵掃他兩眼,也不願與他多言,僅是淡道:“確無惡意便好,本宮,也不喜濫殺無辜。”
說著,嗓音一挑,“起來吧。”
他恭敬點頭,這才緩緩起身而立。
思涵目光朝他手中的書本一掃,“今日見你看書倒是看得認真,不知三皇弟看的是何書?”
他朝思涵望了一眼,指尖微動,將書的封麵翻出,緩道:“臣弟閑來無事,在看一些兵法罷了。”
思涵朝那本書的封麵一掃,的確見得‘兵法’二字,她眼角稍稍一挑,低沉而道:“本宮倒是未料到,三皇弟竟也喜好看兵法了。還曾記得,以前小時候,三皇弟最喜琴棋之類的書,那時本宮也年少頑劣,還曾撕過你不少棋譜。”
他不卑不亢的緩道:“都是陳年舊事罷了,未料皇姐還記得清楚。隻是,人會變,興趣也會變,琴棋雖好,但隻能愉悅自己罷了,但若熟知兵法,便可為國分憂了。”
為國分憂?
思涵深眼凝他,“三皇弟年紀尚幼,則能想著為國分憂,本宮倒是欣慰。”
說著,神色微動,話鋒也稍稍一轉,“本宮還曾納悶,前些日子,攝政王執意勸本宮封你與大皇子為一字並肩王,輔佐新帝處理朝政,而今三皇弟又在看兵法,莫不是想文武一起發展?再者,本宮隨國師隱居道行山這幾年內,攝政王突然崛起,而三皇弟與攝政王,又是何時交好的?以至那攝政王,竟是一心一意想要將你封王,甚至,參與朝政?”
他麵上依舊平和,言語恭敬卻莫名的無溫厚重,“皇姐可是懷疑臣弟與攝政王的關係?”
思涵眼角一挑,並不言話。
那攝政王曆來不可一世,看著也不像個善於幫人的主兒,如此一來,他幾番在她麵前勸她提拔這哲謙,自是怪異,且東陵之中未曾被提拔的能人無數,若非這哲謙與攝政王有關係,那攝政王,又怎會獨獨挑中他?
思緒至此,思涵神色越發深沉。
卻也正這時,哲謙薄唇一啟,繼續恭敬厚重的出了聲,“臣弟與攝政王,並無任何交集。隻是,攝政王當年從邊關歸來,臣弟的母妃在父皇麵前為攝政王進言幾句,或許因為這點,攝政王才會在皇姐麵前欲圖提攜臣弟。”
是嗎?
思涵未料到,淑妃的手倒是伸得長。
前些日子聽鬆太傅說,藍燁煜回京之後,是因對國庫捐了大筆銀子,父皇心底欣慰,是以才封他為王,卻是不料這其中,竟還有淑妃進言摻和。
隻不過,淑妃竟是如此能耐,藍燁煜也受她之恩,但為何到了國破立新帝之際,那藍燁煜獨獨病在府中不來上朝,從而令淑妃在她顏思涵與幾位閣老的威脅下錯過了皇位,以致後宮失勢?
難不成,那藍燁煜對淑妃,忘恩負義?嗬。
思涵麵色淡漠,神情略微起伏,卻是並不明顯。
哲謙也未再言話,恭身而站,整個人平靜如水,卻又隱約厚重,給人一種言道不出的沉寂之感。
待周遭氣氛沉寂半晌,思涵才回神過來,淡聲而道:“攝政王的確權勢磅礴,連本宮都不敢對付,淑妃能與攝政王扯上關係,倒也厲害。”
哲謙緩道:“臣弟說出這些,僅是想如實而告,不願蒙騙皇姐,徒增隔閡罷了。但若皇姐因此懷疑母妃或是其它,臣弟望皇姐看在臣弟麵上,也看在母妃如今生病失勢的份上,不再追究母妃。她所做的一切,不過是為了臣弟罷了,但臣弟無心皇位,尊崇新皇,皇姐該是放心。”
他言辭鑿鑿,不急不緩,語氣也夾雜著幾分不曾掩飾的厚重與認真。
思涵深眼凝他,默了片刻,僅是淡道:“東陵剛從國破中回神過來,我顏皇族人員不興,本宮,自也不願在舉國狼藉中殘害手足,製造內鬥。淑妃與攝政王關係如何,本宮也不再追究,但今日本宮對你們網開一麵,也望三皇弟,謹記今日與本宮說的話。”
他恭敬而道:“臣弟今日之言,臣弟定然謹記。多謝皇姐開恩。”
思涵稍稍挪開目光,“今日之事,便到此為止,往後,你與淑妃好生在宮中生活。待東陵危機過了,待你及笈之際,本宮再勸皇上封你為王,賜婚,賜封地,那時候,你再與你母妃,出宮前往封地,安穩而過。”
他瞳孔微縮,神情略顯複雜,卻也僅是片刻,他便斂卻了眼底的所有神情,隨即稍稍提著錦袍下擺,再度朝思涵跪了下來。
思涵神色微變,低沉而道:“本宮如此安排,三皇弟可是有異議?”
他緩緩搖頭,恭敬而道:“臣弟對皇姐的安排,並無異議。隻是,東陵殺我父兄,踏我東陵,臣弟身為東陵皇族子嗣,願為東陵分憂,更為皇姐分憂。是以,臣弟不願安生而活,苟且而過,而是想,入駐邊關,沙場殺敵。”
他語氣極為厚重,若是細聽,不難聽出其中的幾許決絕之氣。
思涵極深極深的朝他觀望,若說心底不訝異,不驚愕,自是不可能的。
麵前之人,乃往日被她欺負得流淚流鼻涕的人,這才過了幾年,他竟外表平靜,心底深沉血熱。
隻不過,殺陣殺敵,可非兒戲。再者,邊關兵權,她又豈能隨意交到他手裏?
思緒至此,思涵凝他片刻,才低緩出聲,“三皇弟如今,是要為我東陵叱吒沙場?禦敵防敵?”
他堅定的點頭。
“上陣殺敵,並非兒戲,可不是心有決心,或是常日看幾本兵書便可成了。戰場上,刀劍無眼,若無武功傍身,若無強壯體魄,無疑是……死路一條。”思涵再度出了聲。
他麵色渾然不變,低沉而道:“拳腳功夫,臣弟這幾年也學了不少,兵書之術,臣弟也了解一些。臣弟如今,隻求皇姐將臣弟派往邊關罷了,皇姐若不給臣弟封官封將,也成,臣弟便從邊關小卒做起,但若臣弟本事不濟,如父兄一般戰亡在了沙場,也是臣弟命該由此,臣弟自行承擔,絕無怨言。”
思涵眼角一挑,著實有些看不懂他了。
如今這哲謙深得藍燁煜看重,三番兩次想讓她封他為一字並肩王,而今倒好,在這東陵破敗之中,待她那幼弟根基不穩之際,他竟自請離開宮城,前往邊關沙場。
而沙場裏,可無錦衣玉食,稍有不慎便要掉命,這曆來生長在宮中的哲謙,竟會心甘情願的去?
越想,思涵麵色越發陳雜。
他端端正正的跪著,麵色平靜,目光平靜,讓人看不出任何情緒來。
待半晌,思涵才稍稍挪開目光,低沉而道:“你欲前往邊關之事,淑妃可知曉?”
他緩緩點頭,“前些日子邊關吃緊,父皇與太子皇兄領軍出戰之際,臣弟便與母妃說過,但母妃未應,而今,臣弟身負父兄的血仇,再對母妃訴說心願,母妃,終是未再阻攔。
說著,嗓音稍稍幽遠半許,“母妃此生,一直都在為父皇而活,而今父皇走了,大仇未報,母妃心生鬱積,終歸還是舍得讓臣弟去複仇了。”
複仇。
沉甸甸的二字,也突然紮中了思涵心口。
印刻在骨子裏的血海深仇,而今突然攤開來說,心情,無疑悲戚沉重,難以收斂。
她麵上抑製不住的漫出了幾許起伏不穩的幽遠與悲怒,並不言話。
哲謙靜靜的觀她,繼續出聲,“臣弟此生,未有太大誌向,而今,也隻是想盡自己微薄之力,做些事罷了。與其在宮中與封地耗費終老,臣弟,寧願戰在沙場,拋頭灑血,報仇雪恨,望,皇姐成全。”
思涵回神過來,目光起伏,低沉而道:“皇嗣入駐邊關,茲事體大,此事,容本宮與群臣考慮之後,再給你答複。”
他眉頭幾不可察的皺了皺,麵上也漫出了半許無奈。
則是片刻,他極為認真的朝思涵點頭,緩道:“臣弟自是聽皇姐安排。但若能出發邊關,臣弟,定在邊關好生磨練,日後東陵若敢再犯我東陵一分一毫,臣弟,定會拿命去拚。”
思涵心底越發的起伏,深眼觀他。
他則稍稍垂頭下去,安然跪著,整個人看似平靜,卻是無端厚重,給人一種觸摸不到的深沉與決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