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6章 太書院
離開敬賢院的時候,夏侯楙親自將劉封送出門外,神色略顯複雜,但目光卻很堅定,他不相信劉封會如此無私的幫助他,但隻要能為自己正名,他還是願意全力以赴。
從敬賢院到太書院,隔著兩條街道,大街上依舊人聲鼎沸,還有不少人聚在城牆的榜文處,聽著官員講解新政以及重要官員的任命,也有人在打聽著傳國玉璽的消息。長安城的太書院,還是漢武帝時期所建,曆經數百年,加之東漢的戰火,早已破敗荒蕪,最近幾日草草修葺,房簷屋梁斑駁陳舊,卻顯得古香古色,更顯蒼老古樸的韻味
。就在這裏,當年董仲舒上書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從此之後,儒家經學以外的百家之學失去了官學中的合法地位,而五經博士成為獨占官學的權威,光武時期,
重設五經博士,並加以考核。
隻有精通《易》、《書》、《孝經》、《論語》的人,明於古今,溫故知新,通達國體之人,方能被薦為博士,博士在東漢末期更是少之又少。漢代的太書院稱之國子監,總國子、太學、廣文、四門、律、書、算,凡七學,在劉封的建議之下,又加了醫、術、法,合成十大學科,算是在儒學基礎之上,增加了醫
學、工匠技術和法家思想。
太書院的大儒除了譙周、向朗、杜瓊等幾位原本在朝的官員之外,還特別從中原各地邀請名士前來長安開館講授,對於這些人,劉封是要親自去拜訪一下的。
一來彰顯尊師重道,二來也是讓戰亂時期重武輕文的風氣有所緩和,畢竟文化傳承和百姓文明才會讓社會更加進步。太書院中此時也十分熱鬧,有幫忙的士兵和官差進進出出,居中的一座大殿已經改善一新,這裏是國子,也就是皇親國戚和王公大臣之子求學的地方,自然要規格要高一
些。杜瓊正忙著指揮眾人掛起匾額,搬運書籍,兩鬢斑斑的老者,卻忙得腳不著地,作為文人,他甚至傳業授道的重要性,對這件事也極為上心,當然更主要的是,他是將來
的太學院院長。
看到劉封走進來,杜瓊急忙迎上來,擦著汗笑道:“殿下朝政繁忙,如何能有閑暇到書院來?”
劉封笑道:“書院關乎我大漢命脈之流長,天下學子之前程,乃至千秋萬代之基業,我豈能不放在心上?”
杜瓊想不到劉封竟有如此見地,正色道:“殿下所言甚是,吾輩中人,如不能傳經授業,傳承先師之道,是在有愧儒者之名。”
劉封點點頭,四下觀察著,問道:“我聽說東海孔門也來了幾人,還有其他幾位先生也已經到了長安,不知現在何處?”
杜瓊也猜到了劉封的來意,心生感激,馬上道:“就在後院,昨日剛剛安置好他們,老臣這就命人傳請他們,與殿下見麵!”
“好,就在這書院之中吧!”劉封指了指還未布置完的講經堂,邁步走上台階,“本王在此等候。”杜瓊急忙派人去請人,一麵名人端茶倒水,雖然太書院和縣學甚至鄉學都是劉封的主張,但他此番能親自前來探視,同樣意義非凡,無論劉封現在在朝堂的地位,還是他
在士林中的影響力,都值得令人尊敬。
不多時,杜瓊便帶著一群人走進了大堂之中,與他並肩而行的也是以為白發老者,身穿一襲灰白長衫,看起來氣度從容,步伐沉穩,果然有大家風範。
在他身後,並排走著兩人,相貌有些相似,四十上下,都穿著漢代文士慣用的服飾,不過都是上等綾羅裁剪,顯得十分考究。這四人之後還有幾人,形貌各不相同,高矮胖瘦基本俱全,劉封掃了一眼,卻是一個都不認識,有的人神色略顯激動,有的人卻是眼神古板,一副冷冰冰的文人孤傲之態
。
今天的劉封穿著便裝,輕薄的藍色蜀錦長衫,頭發用一根玉簪豎起,垂落藍色的絲帶,陪著他的容貌,顯得玉樹臨風,翩然出塵。不用杜瓊介紹,這幾人也猜到了劉封的身份,紛紛跟著杜瓊行禮,都在打量著這位名震天下的人物,誰能想象,一個征戰沙場的鐵血將領,竟硬生生開創了文風之先河,
久而久之,被人稱之為“子益體”?
“這位便是樂詳樂先生。”
杜瓊第一位介紹的便是那位老者,也是徐邈臨行前特意為劉封推薦的河東大儒。
劉封躬身抱拳道:“久聞先生大名,先生所撰《左氏樂氏問七十二事》為儒學經典,先前途徑河東,緣吝一見,未曾登門拜訪,還望贖罪!”這樂詳可是真正的河東大儒,字文載,少好學,曾經到南郡謝家學左氏春秋,著成《左氏樂氏問七十二事》,成為繼荀爽等人之後的儒林領袖人物,這一次要不是徐邈寫
信舉薦,恐怕還真難請他離開老巢來到長安。
樂詳見劉封態度謙卑,滿心欣慰,言道:“久聞殿下禮賢下士,宅心仁厚,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吾輩為傳道而來,幸蒙殿下器重,三生有幸也!”杜瓊又向劉封介紹另外兩位中年人:“此二位便是從北海而來,孔門之後,昔年孔北海被曹操所害之後,孔氏便避世不出,如今聽說天子在長安登基,漢室振興,不遠千裏
而來,他們正是孔先生之侄。”
“末學後進孔守,家父孔昱!”略瘦的一人當先行禮。
另一人也道:“草民孔祥,家父孔晨!”劉封抱拳道:“入境大漢境內肅清,本王興辦學庠,能得孔門之後相助,當真是如魚得水,當年文舉公因為維護天子而死,吾輩銘記在心,如今漢室振興,還望二位能夠鼎
立相助!”孔門這一脈,在東漢時期以孔融最為有名,七歲便有孔融讓梨之美譽,“建安七子”之一,隻可惜太過耿直,抨議時政,言辭激烈,終於觸怒曹操而被殺,甚至他這一脈都
被株連,實在令人惋惜。二人知道孔氏揚眉吐氣的時間又到了,大聲道:“殿下任用,為大漢效力,乃吾等榮幸,自當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