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哲學解讀 “導說”第五篇(三)
“八卦”裏的符號是有三條線還連還斷組成一組,而“六十四畫符號”裏的符號是以六條線還連還斷組成一組。現在我們看到這些符號是整齊規範,而這些符號在西漢前後的寫法是有所區別的。即組成這些符號的兩個基礎符號中的這個符號“--”,在西漢之前的寫法並不是平行的線條中間斷開,而是象“八”、“╱ ╲”、“∧ ”、“ハ ”、“┘└”這樣的寫法。而組成“六十四畫符號”的基礎符號之一的這個符號“—”,在西周以後並無變化,一直是這種寫法。但在西周初期之前,這一基礎符號也因地區與時代的不同,並不是統一的這種寫法“—”,而一些屬六十四畫符號裏的某些符號的寫法,出現象“+”的寫法。所以那一套符號裏的兩個基礎符號,在西漢以前的寫法,一般是“—∧”這樣寫的。而這兩個符號確實早在七、八千年前就出現了。那種以刻劃的線條,是人類早期記事的簡單標記,還不是文字。早期人類無論在地上刻劃線條,還是以隨地取材於木柴棍做計算漁獵的算籌,都會最先發展出以線條為基礎的符號來。從簡單的線條為記事或計數,而發展出有規律的線形組合符號,用於生產、生活上的運用,是文字沒有成熟之前的記事符號而已。這些用線形組合出各種符號,隨著文字的發明到成熟和數目字的出現,這些用線條組合的符號,因書寫上的不簡便和書寫使用上的記憶複雜,而被淡出人們的視野。而以線條組合成有規則性的一套符號,卻保留在《周易》一書裏,被傳承了下來。但這套符號卻被春秋時期的巫史,轉變成一套“八卦”筮術符號,從此這套符號也越來越被神秘化。那本是一套簡單用於記事的符號,卻被巫又演繹成卜筮上的一套工具。傳統易學上認為“六十四卦”是有“八卦”(人們往往不說八卦符號,而說成“八卦”)兩兩重疊排列出來的,被約定成俗的稱“八八六十四卦”,也就認為“六十四卦”是通過“八卦”推演出來的。也就認為先有“八卦”,爾後才有“六十四卦”。故傳統易學上認為是伏羲創八卦,文王演六十四卦。但這種說法,從來沒有明晰過“八卦”與“六十四卦”的概念,不知是伏羲創出了“八卦”符號,還是包括了那八個名稱,還是包括了八卦筮術內涵,如“取象”、“陰陽”、“五行”等等;也不知是文王在“八卦”符號基礎上推演出六十四卦符號,還是六十四卦爻辭,這從來是糊裏糊塗的。
《辭源》裏對“六十四卦”的解釋是:“易有八卦,兩兩重複排列為六十四卦:乾、坤……未濟”。《辭海》裏對“六十四卦”的解釋是:“《周易》中的八卦,兩卦相重成為六十四卦。卦名是,乾、坤……未濟”。這兩部大型工具辭書裏都解釋是由八卦兩兩相重產生了“六十四卦”(實際是先有二個基礎符號,而後有三聯體到六聯體乃至12聯體到無究大。而不是先有所謂的八卦,即三聯體符號而演義出所謂六十四卦符號的)。這豈不認定了,《周易》一書裏所用的那套符號,自始就叫“卦符號”。這是把一套符號的生成過程與《周易》一書的內容混為一談。同理是把“六十四畫符號”與《周易》一書這兩個不同概念混為一談。因為“六十四畫符號”在《周易》成書之前,早已產生了。而最初的“六十四畫符號”裏的每個符號稱法,決不是《周易》裏的六十四篇名稱,這是考古上所足以證明的。再說《周易》裏的六十四篇名稱與其內容不可分割,而《周易》裏所用的那些符號,倒是無關緊要,即使拋開那些符號,根本不影響《周易》裏每篇文章意義的獨立與完整。不過在筮術上若離開了那套符號,打卦先生到是不能煞有介事的來看是某一卦,而附會人事吉凶了。《周易》裏的那套符號,在《周易》之前隻是一套符號,而無名稱。《周易》作者用其隻是做為文章的序目,在《周易》的作者看來,那套符號隻是一種記數符號而已。而在《周易》之後,史巫在卜筮中利用了那套符號而演變成卜筮上的成卦工具。所以這套符號在曆史上從產生到運用的演變是一個曆史過程,而不是一開始就有名稱,更不會稱“卦符號”。那套符號從記事符號到演變成筮術上的“八卦”卜筮工具,則是個漫長的曆史演變過程。原創《周易》文本裏所用的“六十四畫符號”,隻是作用於記事符號功能而已,還不具有卜筮上的符號功能。“六十四畫符號”如何有兩個基礎符號組合而成,那是“六十四畫符號”的生成過程,是不與《周易》一書有關,因為“六十四畫符號”與《周易》一書不是一個時代的產物,《周易》隻是用“六十四畫符號”作為記數排序而已,豈能說“《周易》裏的八卦,兩卦相重成為六十四卦,卦名是乾、坤、屯、蒙、需、訟、師……未濟”呢?
《周易》裏雖有“六十四畫符號”,而每個符號的後麵有一篇文章,如同寫文章的作者選擇何種排序符號,作為文章排序之用。隻是《周易》作者沒有選擇“甲子”符號作為文章的排序,而選擇了“六十四畫符號”來排序文章,又有何不可呢?因為“六十四畫符號”早在《周易》一書形成的幾百年前就出現並運用了,這已有考古上所足證的。並且由考古上發現在《周易》成書之前所出現在不同器物上的相同於《周易》一書裏的某些“符號”,均無法證明所出現的那些“符號”已是用於卜筮的功能。而且出現的那些“符號”,隻是單純的“符號”圖形,而沒有一例標有名稱的。即考古上所發現的《周易》成書之前的那些屬於“六十四畫符號”裏的某些符號,均還沒有出現所謂“六十四卦”的名稱。可見《周易》一書裏的六十四名稱,是與《周易》一書同時所產生,是《周易》六十四篇文章的名稱而已。隻是《周易》一書形成後,巫史改造《周易》裏的符號為“八卦”卜筮符號工具後,才把《周易》裏的六十四篇文章名稱變成了“六十四卦”名稱,“六十四畫符號”也就變成了“六十四卦畫符號”,自此“六十四畫符號”與《周易》裏的六十四篇文章名稱就貼定在一起,變成了“卦符號”和“卦名稱”。後來人們一見到那些符號,就知道其寫法及叫法。如“≡ ”這個符,就知道是“乾”卦,或稱“乾卦”符號。可這些“符號”與“名稱”,其產生可以說是相差上千年的時間。即“六十四畫符號”與《周易》一書裏的六十四名稱,不是一個時代產生的。難道《周易》一書內容,也是按“八卦”符號兩兩重疊出來的嗎?“六十四畫符號”早在殷商時期就已運用,可能產生的更早。而從《周易》所依的一套符號派生出來的“八卦”卜筮,隻是春秋時期才出現,事實上“八卦”卜筮可能出現的更晚,應是晚於春秋之後,因為在考古上所發現戰國中期楚地禱祭竹簡上的“畫符號”(即相同於《周易》一書裏的符號,但還沒有名稱),並無法證明是卜筮之用。所以從地下出土材料來看,還無法證明戰國中期之前出現了“八卦”卜筮。對於“八卦”卜筮,隻是史籍《左傳》裏的記載春秋時期已用“八卦”進行卜筮,但還沒有得到地下考古材料上的證據。
而現代的工具辭書與易學者把“八卦”與《周易》混為一談,因是不知原創《周易》一書文本,自然不知原創《周易》裏所用的那套符號,不能稱卦符號。那套符號在《周易》成書之前,更不是卦符號,那隻是一種記事符號而已。所以“六十四畫符號”、《周易》、“八卦”這三者是不同時代裏的產物,這三者不是一回事。先有“六十四畫符號”(殷商之前產生),後有《周易》一書(西周後期產生),再後來才有“八卦”(即“卦符號”)筮術(春秋或戰國時期產生)。分清了這三者的關係,才能說清《周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