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周易哲學解讀> 中卷《周易》六十四文譯解(二十四)

中卷《周易》六十四文譯解(二十四)

  第二十四篇《複》文今譯與解說


  (原文)

  “()複,亨。出入無疾,朋來無咎;反複其道,七日來複,利有攸往。


  不遠複,無祗悔,元吉。休複,吉。頻複,厲,無咎。中行獨複。敦複,無悔。迷複,凶,有災眚。用行師,終有大敗,以其國君,凶。至於十年,不克征。”


  (譯文)

  “二十四、順著老路返回,亨通,出來進去沒有毛病。朋友來了也沒有過失。返回時走來路,遵循這道理,按規律辦事,有所往,則有所利。


  行程不遠,按老路返回,無大的悔恨,就是最大的吉利。以美善為行為準則而往複,吉祥。頻繁反複,有危險,但無害咎。持中行事,決定歸複正道。誠心誠意的歸複正道,無怨無悔。迷複難返,執迷不悟,凶險,有災禍。若用兵作戰,終會一敗塗地,並且連累國家君王遭殃,以至於造成國家長期不能振興。”


  (解說)

  本篇已然是用比喻來寓意事理,通過“複”來比喻應遵循成熟的經驗與規律辦事的道理,若違背了這個道理就要招致凶險與災難。


  “複”是指走來路,這裏是用走老路來比喻按成熟的經驗與規律辦事,才不至於出現錯誤。本篇就是用生活中的走路往返這種經驗來比喻政治上的道理。


  本篇是承《剝》篇論述政治道理的繼續,這上下篇是有聯係的。本篇的題目與《剝》篇的判詞是相反。《剝》的題目判詞是“不利有攸往”,是從不利的一麵講述政治道理。而本篇的題目判詞是“利有攸往”。這是從正確的一麵來闡述政治上應遵循的道理,是繼《剝》的內容,即改變“剝”的現象,而恢複到正確軌道上來的道理。


  本篇題目裏的“七日來複”,是一個古老的認識觀,《周易》裏幾處出現了這種引用。這是古人通過直覺感到天地自然,四季循環變化是個周期規律。古人通過月亮的圓缺,四季的更替,由此產生了一種觀念,認為事物是一個循環往複的現象,而又把這種從天地自然中認識到的循環運轉現象比類聯想到社會人事上來。自然現象不能與社會人事來類比,而後封建社會裏就是把天道自然現象比類到社會人事上,形成了“天人合一”的神秘觀念。而本篇裏的“七日來複”同理是從自然的循環中得到的認識觀,而抽象為一個概念。《周易》裏引用“七日來複”,寓意應遵循規律辦事,這體現了《周易》的辯證與理性思想,並沒有感覺是在宣揚定數或循環論。這裏引用是在講述如何恢複到“出人無疾,朋來無咎”的局麵上來,而不同於後封建社會所講的循環論,把社會人事一切都納入“循環”中。社會的衰亡與興盛都與天道運行那樣,即把社會人生納入自然四季交替的天道認識論中來詮釋,把人的主觀能動性給扼殺掉,人被自然觀所束縛住,社會的興衰都成了天道意誌所左右。而本篇所講述的是按正確的,成熟的經驗與規律辦事,“七日來複”是借喻按規律辦事的意思。


  “不遠複,無祗悔,元吉。”


  “祗”:大。本段意思是“行程不遠,按原路返回,既無大的悔恨,就是最大的吉利。”這是用返回熟路來比喻事理,寓意在政治上走錯了路還沒有走向更錯的地步,就改變了錯誤,自然沒有大的悔恨,即錯誤還不大。


  “休複,吉。”


  “休”美,善。這裏已然是比喻政治上應恢複到美好的路途上,即正確的道路上。


  “頻複,厲,無咎。”


  “頻”:頻繁多次。本句同樣是用道路來比喻。


  “中行獨複。”


  “中”:中正,不偏。“獨”:獨自。“獨複”:堅持正道之意。這是講政治上應守中,即中庸之道。


  “敦複,無悔。”


  “敦”:敦厚。本句意思是誠心誠意的歸複正道,無怨無悔。


  “迷複,凶,有災眚。用行師,終有大敗,以其國君,凶。至於十年,不克征。”


  這一段才把本篇要表述的問題說清楚了,歸根結底還是講述政治道理。“迷複”指迷途難返。“眚”:災禍,或過失。“不克征”:不能取得勝利。這一段是講“迷途不返”後果的嚴重性。這是寓意在政治上迷途難返,分辨不清道路,其結果自然導致災禍的出現。最終作者指出在政治問題上嚴重後果是“若用兵作戰,終會一敗塗地,並且連累國家與君王遭殃,以至於造成國家長期不能振興。”


  《複》是前一篇《剝》的理論延伸,《剝》是講述政治上表現衰敗的過程與現象,而《複》是講政治上應回歸到正確的道路上,不能再迷複不返,造成國家與君王的遭殃。


  本篇顯然是作者通過行路來做比喻,通過這些比喻也確確實實講明了所要講的道理,這道理是符合邏輯的。《周易》一書裏所給出的每個淺顯的比喻,都顯透著深刻的哲理。但不否認,這種全用比喻來寓意事理的思維方式,是有缺陷的,即無法進入深層次的理論探討。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