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卷《周易》六十四文譯解(二十八)
第二十八篇《大過》文今譯與解說
(原文)
“()大過,棟橈,利有攸往,亨。
藉用白茅,無咎。枯楊生梯,老夫得其女妻,無不利。棟橈,凶。棟隆,吉。有它,吝。枯楊生華,老婦得其士夫,無咎無譽。過涉滅頂凶,無咎。”
(譯文)
“二十八、事物超過所限就起了變化,如房梁彎曲,但用到適合的地方,也是有用的,亨通。
用白茅草編成墊子用,沒有過失。枯楊又發新芽,老漢娶得了年輕的妻子,沒有什麽不利的。已經變形的棟梁,就有了危險。棟梁隆起,利於負重,很不錯;但遇有它故,會發生問題的。枯楊開花,老婦嫁得了年輕的男子,既沒有過失,也不值得讚譽。過河水深淹沒了頭頂,雖然不幸,但過由自取,也無所怨就。”
【解說】:
本篇是講事物辯證的利害關係,指看待事情與問題,應辯證的去看待,而不可教條的去看待。
“過”:太過,過分。“棟”:梁棟。“橈”:曲木。“棟橈”:棟梁彎曲。這裏是借彎曲的棟梁來比喻事物超過了限度。
“藉用白茅,無咎。”
“藉”:用草編的墊。研究者認為“白茅”是古代祭祀墊於祭品的所用之物。若真是用於祭品專用的墊物,那麽這句話,就體現了作者的進步思想。這句話的意思是“用白茅編成墊子用,沒有過失”,這就體現了作者移風易俗的思想。因本段裏沒有涉及祭祀之事,這說明了,即使專用祭品的白茅,可以用於其它,也是沒有過失的。作者意在打破迂腐觀念。
“枯楊生梯,老夫得其女妻,無不利。”
“梯”:通“荑”,草木初生的嫩芽。這段話有《詩》的起興手法,《周易》實則受“詩”的詩性思維影響。嚴格的說,這是一種思維方式,即比類思維,而不是寫作上的藝術手法。本段意思是“枯楊又發新芽,老漢娶了年輕妻子,沒有什麽不利的”。這裏是以生活中所見到的常識,來寓意更深刻的道理。這也體現了作者的進步認識。雖然枯樹發芽,老夫得妻子有點不合常規,但辯證的去看待,也沒有什麽不可以的。
“棟橈,凶。棟隆,吉。有它,吝。”
“橈”:彎曲。“隆”:隆起。“有它”:有它關係。
這裏是對比講述事物的道理,已然是運用比喻。棟梁彎曲了,會有危險。而梁棟隆起,利於負重,看似好事,但若有它故,同樣是有危險的。這是通過生活中常見的事情來寓意更深刻的道理。彎曲有危險,隆起也會出問題,應保持的是無過不及。
“枯楊生華,老婦得其士夫,無咎無譽。”
這一段還是比喻,這是與上麵“枯楊生梯”句意類似。
最後內容還是比喻,“過涉滅頂,凶,無咎”。
“過涉”:過河,涉河。“滅頂”:水淹過頭頂。
這段話的意思是:“過河水淹沒了頭頂,雖然不幸,但過由自取,也無所怨就。”這裏的“凶”是指不幸的事情發生了。此處的“無咎”是指“咎由自取”之意。
以上作者所舉例都是事物超過限度,並對這些超限的事情,強調應辯證的去看待,正確的運用。而且,揭示了超過限度的事情潛在著危險,不可發展到咎由自取的不幸地步。
總之,本篇是講事物不可超過所限,應追求一個平衡點,即無過的思想。如所舉生活中的現象,若一旦失衡,就會導致問題的出現,就會造成像“過涉滅頂”之災。作者通過枯木發芽,老漢,老婦嫁娶事例來比喻,事情雖不合常規,但應辯證的去看待。又用房梁的彎曲與隆起來比喻事物超過所限,就失去平衡的狀態,就潛在著危險,同樣會導致不幸事情的發生,這就是講辯證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