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周易哲學解讀> 《周易》政治哲學演講(五十二)

《周易》政治哲學演講(五十二)

  卷三:憂患意識為政觀

  第一講:《周易》的憂患意識

  第二節

  《周易·訟》“或錫之鞶帶,終朝三褫之”。錫”:給予,錫給。“鞶”:佩玉的授帶,指賞錫的官位。


  “褫”:剝奪。“終朝三褫之”:一天多次剝奪回去。這又是一種憂患意識,是讓“君子”認識到爵位上的無常,朝不保夕,以保持清醒的頭腦。這句的內容也反映時代的變化無常,因為賜給象征爵位係之的綬帶,而不到一日,就被三次剝奪去,這說明社會沒有秩序了。


  《周易·師》篇中講述了不少軍事上的憂患意識。


  “師出以律,否臧凶”,

  “師或輿屍,凶。師左次,無咎。田有禽,利執言,無咎。長子帥師,弟子輿屍,貞凶”。這裏的“凶”或“無咎”,是指事物危險及避之的判詞,《周易》裏的內容無不顯透著憂患意識。


  《周易》第八篇《比》文說:“不寧方來,後夫凶,有孚比之,無咎”。這是講述邦國之間結盟的憂患意識。遲遲不結盟的方國,會遭到凶險。而結盟之間相互有了愛,就沒了害處。


  《周易·小畜》“密雲不雨,自我西郊”。這是對農業生產上將會出現旱災的憂患意識。


  “有孚,血去剔出,無咎”。即“有了愛,就會使傷害危險離去,可免去恐懼,沒有害咎”。確實人與人有了愛,自然是“血去剔出,無咎”。


  《周易·履》“履虎尾,不咥人,亨”。這一句話是說:“踩著老虎地尾巴,老虎卻沒有咬人,是亨通的事情。”這是比喻。而生活中若真的踩著老虎尾巴,能不被老虎咬麽?這是用老虎來比喻君王。“履虎尾”是比喻在君王身旁做事的君子們。後來不是有一句成語“伴君如伴虎”嗎?這裏用“履虎尾”來寓意行事謹慎小心,即使冒犯了君威,而處危不被傷害。這是講給君子聽的,這屬於政治上的謀略。 這又是一種憂患意識。這是用跟在老虎後麵來比喻官道的險惡。如何跟隨在老虎後麵而不被老虎所傷,這無疑是讓“君子”行走在仕途上應常保一種憂患意識。


  《周易·履》文裏又說:“履虎尾。愬愬,終吉。”愬愬,恐懼也。踩到老虎尾巴上,比喻處境十分險惡。但隻要心存戒懼,小心應對,最終總會化凶為吉。


  “愬(sù):訴說,訴苦。“愬”:又讀(sùo),是指驚恐之意。“愬愬”:指驚恐樣子。如《詩》裏說的“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在“履虎尾”上,如“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那般謹慎,小心。即踩著老虎尾巴,而不被老虎傷害。這是比喻,是說:跟在國君的後麵,若能小心謹慎行事,最終是吉利的。這就是指明了行事方法。隻有看不到自己的缺陷與毛病,才會履虎尾,被虎咬。這是為君子講述的為政之道。在《周易》時代,無論是西周的周王,或是諸侯國君,及卿大夫。也無論是“武人為大君”的西周以外的諸侯,都是家長製的統治體製模式。在家長製下做事的“君子”,不就是與老虎為伴嗎?但這些“君子”是能轉化的,如《乾》篇裏講的那些從“潛龍”到“飛龍”。“君子”既是國君的卿,或某一天就變成國君

  《周易·泰》篇:“無平不陡,無往不複。艱貞無咎,勿恤,其孚,於食有福”。這是說:“沒有隻有平地,而不見陡坡的;也沒有隻出去,而不複返的。在艱難中堅守正道,勿須憂慮,災難自然消除,正是有了愛,這樣就會亨有幸福”。 這又是一種憂患意識,既然這個世界是不以人的意誌而存在的,是客觀存在的。而現實的事物也不是隨人的意誌而改變的。正如這“無平不陡,無往不複”。那麽如何讓麵對著矛盾的世界,如何克服現實中的問題,正是在憂患意識中升華出“君子修德為本”的主觀能動性理念。讓“君子”尚德是轉危為安,及規避政治風險上的一道屏障。???

  《泰》裏又說:“城複於隍,勿用師,自邑告命,貞吝”。這又是一種憂患意識。“城牆倒在護城壕裏,又取消了軍事行動,這命令來自都城,其後果危險就要出現了”。


  “帝乙歸妹,以祉,元吉。城複於隍,勿用師,自邑告命,貞吝。”


  “帝乙”:商王帝乙。“歸妹”:嫁妹。“祉”:福祉。“複”:翻倒。“隍”:城壕。“邑”:都城。“告命”:命令。


  本段內容分兩層意思,第一是引典,即引用曆史典故來說明事理。而後麵的內容是乘前麵內容所引發出的道理。“帝乙歸妹”:是曆史事件,據史學家考證,商王帝乙將女兒嫁給了姬昌(後稱文王)。這裏是作者將曆史上發生過的商與周族的聯姻事件引用以說明事理。商王朝以和親的手段緩解新興起來的對自己有著威脅的勢力。這也說明殷商王朝已到了不堪一擊的地步,隻有采取和親的手段了。殷紂末期,西鄰周族日益強大起來,對商王朝構成了嚴重的威脅,商王帝乙就把女兒嫁給周族首領姬昌,以緩和衝突。也確實延緩了周人的東征,一時帶來了和平的局麵。“帝乙歸妹“的結果是“以祉元吉”。前一段的意思是“商帝乙把女兒嫁給周文王,以此得到福祉,這是十分吉祥的事情。”“歸”:女子出嫁。確實文王時期沒有出兵消滅商王朝。前麵“屯”裏已講過以“婚媾”作為鞏固建侯立國的策略。而本篇是以引典來說明“由小到大”的發展,聯姻不失為一種有效的策略。帝乙嫁女給姬昌,姬昌活著的時候,卻沒有推翻商王朝。但和親無法保證長遠不發生戰爭,姬昌死後,其兒子武王毅然出兵消滅了殷紂王朝。以“周”替代了“商”。完成了中國曆史上有史紀錄的第一次武力奪取天下的先例。而這裏在於作者看來,諸侯間的聯姻,也是“由小到大”發展的一種條件。聯姻是為“泰,小往大來”創造的有利條件。而下半句的內容則是從相反的一麵來闡述和親也會向不利一麵轉化的道理。這是運用對比的手法來說明道理,讓君子明白聯姻後應注意的事情。


  “城複於隍”:城牆倒在城壕裏。這是比喻沒了設防,放鬆了警備。


  “勿用師,自邑告命,貞吝。”這是說“也不再加強軍備,這命令來自都城,其結果就出現了危險。”


  從城牆倒了,也沒有了軍備,其結果就出現了危險。“貞吝”:就是指後來發生了危險。這是承上意,提醒君子時刻要有憂患意識,居安思危。不要以為“帝乙歸妹”,就可天下太平了,就放鬆了自身的戰備警惕。作者用城牆倒了來比喻沒有了軍事上的依靠和保障,又“勿用師”,即不做戰備了,那麽後果不就有了危險。這裏就是映射商朝失敗的曆史教訓。


  《周易》作者是從正反兩個方麵來闡述“小往大來”的利弊關係。這最後一段也是設下伏筆,就是“泰”轉化為“否”的開始。本篇講述了一個哲學道理,即事物向好與壞上的轉化道理。如何向好的一麵,或是向壞的一麵轉化,《周易》裏的“泰”與“否”兩文講的很有道理。《周易》裏的“泰”、“否”兩文章所講的道理,既不是現在哲學上的矛盾對立統一規律,也不是庸俗循環論。這裏既沒有達到否定之否定的理論高度,也沒上升到“循環論”。從“泰”、“否”內容來看,是不同於後封建社會時期裏發展出的那些陰陽五行的陽盛陰衰,或陰盛陽衰循環世界的認識模式。後封建社會時期裏總結出的“泰極否來”或“否極泰來”式的認識觀,是一種庸俗循環論。不是否定之否定,而是事物原先上的循環。後封建社會時期裏的陰陽五行,八卦太極成為中國人認識這個世界的方**。中國人的思維也從此陷入到陰陽八卦太極循環無端的怪圈裏。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