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學”評論》(四十三)
中卷:帝製時期"易學"評論
第二篇:三國時期"易學"評論
第一章:吳國虞翻象數注釋《周易》的繼承
三國吳易學家虞翻(164~233),被後認為曾得家傳西漢今文孟喜《易》而將六十四卦與天幹五行、方位相配合,推論象數。虞翻易學,發揮了荀爽的剛柔升降說,將卦氣說引向卦變說,以卦變說,還有旁通說、互體說、爻辰說、半象說解釋《易經》。後世將鄭玄、荀爽、虞翻並稱為《易》學三家。著有《易注》九卷,已佚。唐李鼎祚的《周易集解》集錄漢魏35家易說,其中取虞翻的《易經》(《周易》加《易傳》)注最多。
我們看《周易集解》一書裏虞翻對《易經》的注釋。
對《乾》卦裏的爻辭“ 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進行的注釋。
虞翻曰:謂四已變,則五體離。離為飛,五在天,故“飛龍在天,利見大人”也。謂若庖犧觀象於天,造作八卦,備物致用,以利天下,故曰“飛龍在天”。天下之所利見也。
對《坤》卦裏的卦辭" (坤下坤上)。坤:元亨,利牝馬之貞"的注釋。
虞翻曰:謂陰極陽生,乾流坤形,坤含光大,凝乾之元,終於坤亥,出乾初子,品物鹹亨,故“元亨”也。坤為牝,震為馬,初動得正,故“利牝馬之貞”矣。
我們一並再看看虞翻對《易傳》文的注釋。
“東北喪朋,乃終有慶。”
虞翻曰:陽喪滅坤,坤終複生,謂月三日震象出庚,故“乃終有慶”。此指說易道陰陽消息之大要也。謂陽月三日,變而成震,出庚。至月八日成兌,見丁。庚西丁南,故“西南得朋”。謂二陽為朋,故兌“君子以朋友講習”。《文言》曰:敬義立而德不孤。《彖》曰:乃與類行。二十九日,消乙入坤,滅藏於癸,乙東癸北,故“東北喪朋”。謂之以坤滅乾,坤為喪故也。
“安貞之吉”
虞翻曰:坤道至靜,故“安”;複初得正,故“貞吉”。
“應地無疆”
虞翻曰:震為應。陽正於初,以承坤陰;地道應,故“應地無疆”。
“君子以厚德載物。”
虞翻曰:勢,力也。君子謂乾陽,為德動。在坤下,君子之德車。故“厚德載物”。老子曰:勝人者有力也。
我們再看對《坤》卦的裏爻辭進行的注釋。
"六三:含章可貞。"
虞翻曰:貞,正也。以陰包陽,故“含章”。三失位,發得正,故“可貞”也。
“或從王事,無成有終。”
虞翻曰:謂三已發成泰,乾為王,坤為事,震為從,故“或從王事”。地道無成而有終,故“無成有終”。
“六四:括囊,無咎,無譽。”
虞翻曰:括,結也。謂泰反成否。坤為囊,艮為手,巽為繩,故括囊在外多咎也。得位承五,係於包桑,故“無咎”。陰在二多譽,而遠在四,故“無譽”。
我們通過以上虞翻對《易經》(《周易》如《易傳》)文的注釋來看,很難看懂所注釋的內容。這就是所繼承漢代以"象數"注釋《易經》的特點,不外是取象、陰陽、爻位、卦體、消息、幹支、月令等。
我們再看《周易集解》所引虞翻對一卦文的注釋,能否幫助看懂今本《周易》裏某一卦文辭義理的含義不?隻取虞翻對《周易·蒙》文辭的注釋,拋開附在《蒙》文辭後麵《易傳》文的注釋,和其他人的注釋。
“ ( )蒙(坎下艮上):亨。”
虞翻曰:艮三之二。亨謂二。震剛柔接,故“亨”。蒙亨,以通行時中也。
“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
虞翻曰:童蒙謂五,艮為童蒙。我謂二也。震為動起,嫌求之五,故曰“匪我求童蒙”。五陰求陽,故“童蒙求我,誌應也”。艮為求,二體師象,坎為經。謂禮有來學,無往教。
“初筮告,再三瀆,瀆則不告。”
虞翻曰:二五失位,利變之正,故“利貞”。蒙以養正,聖功也。
“初六:發蒙,利用刑人,用說桎梏,以往吝。”
虞翻曰:發蒙之正,初為蒙始,而失其位。發蒙之正以成兌,兌為刑人,坤為用,故曰“利用刑人”矣。坎為穿木,震足艮手,互與坎連,故稱“桎梏”。初發成兌,兌為說,坎象毀壞,故曰“用說桎梏”。之應曆險,故“以往吝”。吝,小疵也。
“九二:包蒙,吉。納婦,吉。子克家。”
虞翻曰:坤為包。應五據初,初與三四同體,包養四陰,故“包蒙,吉”。震剛為夫,伏巽為婦,二以剛接柔,故“納婦,吉”。二稱家。震,長子,主器者。納婦成初。故有“子克家”也。
“六三:勿用娶女,見金夫,不有躬,無攸利。”
虞翻曰:謂三誡上也。金夫謂二。初發成兌,故三稱“女”。兌為見。陽稱金。震為夫。三逆乘二陽,所行不順,為二所淫。上來之三,陟陰。故曰“勿用娶女,見金夫”矣。坤身稱躬,三為二所乘,兌澤動下,不得之應,故“不有躬”。失位多凶,故“無攸利”也。
“六四:困蒙,吝。”
“六五:童蒙,吉。”
虞翻曰:艮為童蒙,處貴承上,有應於二,動而成巽,故“吉”也。
“上九:擊蒙,不利為寇,利禦寇。”
虞翻曰:體艮為手,故“擊”。謂五巳變,上動成坎,稱寇。而逆乘陽,故“不利為寇”矣。禦,止也。此寇謂二。坎為寇,巽為高,艮為山,登山備下,順有師象,故“利禦寇”也。
我們通過以上虞翻對《周易·蒙》文辭的解釋,確實虞翻易學將漢象數易學引向了更加複雜的解《易》之路。
如虞翻對《蒙》裏的“九二:包蒙,吉。納婦,吉。子克家”的注釋是:
“坤為包。應五據初,初與三四同體,包養四陰,故"包蒙,吉"。震剛為夫,伏巽為婦,二以剛接柔,故"納婦,吉"。二稱家。震,長子,主器者。納婦成初。故有“子克家”也。”
若沒有漢象數易學知識的人,根本無法知道那些說法的來曆,可人們又有誰去學習漢象數易學呢?大眾有那麽個必要嗎?即使非《周易》學上的專家,而其它專家教授也恐怕看不懂象數易學是個啥。
正如虞翻對“包蒙吉”這三字解釋是:“坤為包。應五據初,初與三四同體,包養四陰,故“包蒙,吉”。有幾人能理解“坤為包。應五據初,初與三四同體,包養四陰”的說法出處,這說法正是從《蒙》卦符號裏看出的互體卦象和卦畫爻劃陰陽位體上的說法,而引申到“故"包蒙吉"”上。即使從象數上說了那一番話,可落腳點上的“包蒙吉"到底是何意呢?虞翻等於還是什麽也沒說。實際那些說法與“包蒙吉”能沾邊嗎?一點也沾不上邊,那隻能叫胡說八道。
又如那段注釋裏的第二段含義:“震剛為夫,伏巽為婦,二以剛接柔,故“納婦,吉”。”已然是通過《蒙》裏的那個六聯體卦符號看出和隱藏(即"伏")著的八卦符號。從那個符號裏還能看出一個互卦《震》卦(八卦之一),又能從《震》卦的旁通(錯)卦為看出的《巽》卦(八卦之一),故有"震下伏巽"的說法。這均是通過那套符號而產生的"象數"諸說裏的說法,猶如遊戲規則上的那種玩意。
虞翻從對“包蒙,吉。納婦,吉。子克家”這句文辭的注釋,是通過八卦取象解釋一番,又等於什麽也沒說,反爾讓人更加不知是何意思。
我們不妨用現代的白話來看一看原初《周易·蒙》文,說的到底是什麽?與那些用"象數"去解釋其文辭的是不是如天方夜譚。
(原文)
“ ( )蒙,亨。
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瀆,瀆則不告,利貞。發蒙,利用刑人。用說桎梏,以往,吝。包蒙,吉。納婦,吉。子克家。勿用取女,見金夫,不有躬,無攸利。困蒙,吝。童蒙,吉。擊蒙,不利為寇,利禦寇。”
(譯文)
“四、對兒童進行啟蒙教育,是正確之道。
不是老師求教與童蒙,而是蒙童求教與師長。如同筮卜上講的那樣,第一次筮問,理應回答。如果一而再,再而三地沒有禮貌,不恭敬地亂問,就不予回答。這是有利於培養兒童獨立思考的正確施教方法。開始對兒童啟蒙教育,有利的做法是樹立典範,但也不能脫離管束。若不這樣,任其發展下去,就大失所望。披戴上勇士的甲胄,這樣的人有出息,娶妻吉順,是男子成家立業的根本。勤勉的對兒童施教,培養武士精神。若不親身施教,就沒有什麽好處。受困於蒙昧無知,就會有恥辱。從兒童開始啟蒙教育,這是很正確的事情。讓兒童披上皮甲,擊打鍛煉,目的不是為寇,而是抵禦外侵,保家衛國。”
“蒙”在甲骨文裏的寫法“ ”是上部像蒙著東西,如麵罩或麵具。其中有一隻大眼睛,眼下有“人”形。“蒙”字的含義指草名,萌生,幼稚,覆蓋,包裹等講。 而“蒙”的本義是勇士偽裝或作戰時穿的甲胄。此篇用“蒙”來寓意對兒童的啟蒙教育,培養勇士精神。用現在的說法,就是愛國主義與軍事主義的教育思想。
《蒙》文內容是圍繞著“童蒙”教育這一問題的論述。即通過給兒童披蒙東西在遊戲中所引發培養兒童武士精神。從發蒙,包蒙,金夫,擊蒙。這是一個完整的內容情節。立論明確,是精心創作的。這種教育方法又體現了寓教於樂的效果。通過給兒童蒙上仿效戰士作戰的甲胄,來鍛煉兒童的體魄和精神意誌,從遊戲中達到教育的目的性。這不僅僅是講兒童的啟蒙教育,其目的是在於政治。在當時能接受教育者是貴族家的子弟。《周易》一書的內容是針對君子講述的政治策略。這裏是讓君子明白,從小對兒童進行軍事教育。因為那時是個諸侯林立的時代,時刻是麵臨著弱肉強食的戰爭出現。從小培養兒童的戰鬥意誌,正是那個時代的需要。《蒙》篇是講對兒童的教育,像古希臘時期把兒童訓練成一個優秀的戰士,目的是抵禦外敵入侵。
再看以象數解釋《周易》,不但從那一個六劃符號裏看作為兩個八卦符號組成的,還能從上下的第二劃和三劃、四劃又可看作八卦裏某一卦畫和八卦取象,這叫互卦,還有錯卦,旁通等,這些一個卦符號裏(六聯體符號)裏能看出多個八卦符號(三聯體符號)和很多取象。這就是以八卦取象去附會《周易》文辭的來曆。
這種對《周易》文辭的注釋,無疑於把“象數”看成是注釋《周易》的"說文解字"字典似的。一切一切的《周易》文辭的注釋要通過"象數"諸說裏找說法與答案。
不過那以"象數"去對《周易》文辭的注釋,誰又能看懂呢?看到如此以"象數"之說去注釋《周易》文辭,真乃讓人匪夷所思。難道以象數注釋《周易》文辭的那些所謂經學家、易學家,他們真的看不懂《周易》文字說的是什麽嗎?還是故意故弄玄虛嗎?
我們已知春秋《周易》文本,還沒有把《周易》每篇文章篡改成"六·九"數字做爻題,而是以《周易》名稱編排每篇文辭的繇題。即使以《周易》名稱做繇題,或是以數字做爻題,但均未改變《周易》文辭內容,《周易》文辭的含義並沒有篡改,可為什麽那些以象數去注釋《周易》文辭的人們,是真的不解《周易》文辭其意嗎?可又如何去解釋那些直接引用《周易》文辭闡明事理的學者,他們把引用的文辭運用的恰到好處。誰又能認為直接引用《周易》文辭的人,也看不懂《周易》嗎?顯然又不是。以象數去解釋《周易》者,實在是可笑、可悲、又可氣。
你若看那些以"象數"去注釋《周易》的說法,想去了解《周易》的思想內涵,是永遠找不到北的。
而虞翻同樣對今本《周易》是個亦筮亦理的人物,既會算卦,又會以"象數"注釋《周易》的文辭。
《三國誌》裏“虞翻傳”中記載一則卦例應是八卦筮法:“關羽既敗,權使翻筮之,得《兌》下《坎》上《節》,五爻變之《臨》。翻曰:‘不出二日,必當斷頭’。果如翻言”。
《三國誌》“吳書”有虞翻本傳。《傳》注又引《虞翻別傳》。本傳說虞翻著《易注》,原書早佚。從本傳所錄的這則卦例又非常簡單,隻有所占卦名與變卦名稱,卻得出“不出兩天關羽他一定會掉腦袋”,後來卻如翻所言。但此卦例並沒有解卦過程,不知虞翻是如何的推斷出關羽兩天之內要掉腦袋的。虞翻占出的一卦是《節》卦,《節》卦裏的上卦是“八卦”中的“坎”卦,而下卦是“八卦”裏的“兌”卦。《節》卦符號是“ ”。第五爻為變爻,陽爻變陰爻。變後為《臨》卦,《臨》卦的上卦是“坤”,下卦為“兌”卦。《三國誌》裏已很明確的說出了“變卦”。這不同《左傳》裏記載的筮例中常用語是“筮之,遇”‘某之某曰’,而沒有出現變卦之說。這虞翻筮出的《節》變《臨》卦。這時期已有變卦之說與筮法。但虞翻是如何的看本卦與變卦之象,還是看本卦中的變爻之辭。那則卦例中並沒有透露,就不得而知了。也沒有說是用什麽卦書占筮的,這則卦例也沒有說是納甲筮法,更不象是納甲筮法。
若是按“八卦”的主卦與變卦取象斷事,虞翻占卦前題是關羽已被擊敗,孫權讓其占卜看看有什麽樣的結果。虞翻才占筮出《節》卦變《臨》卦。《節》卦外卦為《坎》,《坎》取象為水,為心病,為赤。內卦為《兌》,取象為“澤”,澤奔湧,有潰決的潛因。若把不好的卦象聯想到對方,把好的“占辭”聯想到自己一方。這裏不知虞翻是如何的解卦,是否如同《左傳》裏的那種聯想法。若同《左傳》裏的八卦筮法,從外卦“坎”水而聯想到心病重重的赤臉關羽,到內卦澤水奔湧潰決之象,都可套到關羽一方。因虞翻自始之終都參與呂蒙謀劃襲擊關羽,及西征伐蜀的計劃與行動,恐怕對眼下戰爭的發展趨向也是了如指掌。關羽已被擊敗下,孫權讓其占筮,通過卦象去聯想關羽掉腦袋是在意料之中。虞翻這占卦實乃是個幌子,而對戰爭的勝敗已是意料之中,所以對孫權所問的問題也就好回答了。
由此說明那些象數易學家,是個雙料人物,既迷信而會用八卦算卦,又錯誤的以象數去釋解《周易》文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