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紫色> 實力較量(5)

實力較量(5)

  就在距離收市還有不到三十分鍾的時候,突然大批的買家湧入,分別從世界各地將跌到穀底的平濤文化的新股一攬子收了,不管有多少拋盤,幾乎是毫不猶豫的即時被收走,隨即,股價就開始上升,短短的十分鍾,估價就已經回到了發行價,而上漲的勢頭仍然不減。說,怎麽能看出上漲的勢頭呢?玩過股票的都知道,顯示區那裏是有大批買盤和買價掛在那裏的,當買盤的數量遠遠超過賣盤的時候,賣盤就不會顯示出來的,道理很簡單,這個時候誰要是掛上賣盤,幾乎就是在你回車確認的時候,那邊就已經成交被買盤收走了,根本就來不及顯示。


  在俱樂部,菲利普幾個人還在很愜意的打著橋牌,突然一個侍者拿著一個終端跑了過來,“菲利普先生,您有緊急電話,是您的公司打過來的,說萬分緊急!”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另外幾個侍者也紛紛拿著移動終端走過來尋找其他人接聽電話,弄得菲利普非常不高興,“這裏是怎麽了?難道起碼的禮節都不要了?”


  侍者們都是麵無表情的向各自要找的人遞上手裏的電話,菲利普還沒有拿過來,那個移動終端裏的人就在那邊大喊大叫,“老板!局勢不對啊!我們頂不住了,現在股市上突然出現大量的買盤,今天的目標已經突破發行價了,現在距離收市隻有不到十分鍾了,我們必須補倉!砸盤失敗了!失敗了!”


  “什麽?怎麽回事?還有多少資本金?立即尋找調用的頭寸,先把今天的倉位補足,快,快!”菲利普的腦袋轉的還是很快的,他明白現在是生死關頭了。


  另外幾個人早就走到一邊去安排自己公司的業務了,橋牌?誰還在乎啊。


  平濤文化的上市價是定在23。5美元一股,第一次發行5億股,按照這個股價,可以募集資金將超過110億美元,嚴格說起來,這點錢根本用不了菲利普他們用那麽多資金來砸。可是實際操作上就遠不是這個數字了,進進出出,還要護住各自公司裏的基本盤,這股市裏的資金流動就說不清了。如果沒有菲利普等人砸盤,第一天的目標價格就應該突破50美元,正是由於菲利普等人的砸盤,在下午的一段時間裏,股票的價格一度跌到了隻有13美元,可跟隨而來的收購大盤進入後,在短短的幾分鍾時間裏就收複了所有失地,等到最後收市的前幾秒鍾,突然一個海量的收購掛盤,不僅將所有賣盤全部一竿子摟走,反而將股價提高到了45美元一股,這是打斷菲利普等人脊梁的最後一錘,完全沒有回旋餘地。而幹這最後一錘的竟然是遠在法蘭克福的霍夫曼,這老家夥太狠了。


  都不用李凡去親自指揮,也不用錢博平去通知,股票一口氣爬升到了預定目標後,準備圍獵菲利普的諸多操盤手都明白,他們今天沒機會了,有些人還在後悔自己當時的魄力太小了,如果狠狠心,將手中大筆資金砸進去,現在得賺多少?

  而在華爾街的菲利普等人傻眼了,看著結算的報表,他們足足虧了差不多八十多億美元,這還是最後刹車的快,有些業務員發現局勢不對後,立馬轉向也跟著做多,用階梯差價彌補了些許虧損,否則,還不一定要虧多少呢。


  霍夫曼之所以在最後關閘的時候突然把價位提高,道理也很簡單,稍微計算一下就知道做空的人手上沒有股票,在最後結算的時候必須私底下尋找大買家進行通融,這種通融實際上都是由交易所相關人員和電子耦合選擇的,而要彌補空投差額的計算基礎就是收市時的價格,霍夫曼是個老手,在這個時候能不上去補一刀?他把價格抬到了天價,對手損失的資金也就成了天量,同時,他們賺的也就更多,隻不過他沒有想到,第一天,他旗下的證券公司就賺了近20億歐元,這讓霍夫曼覺得,今後一定要把劉給拉攏好,簡直就是上帝派來的財神啊!

  說,一個文化公司怎麽上市發行如此大額的IPO呢?不符合道理啊!關鍵就是這個“文化”二字,如果說理解成是拍影視劇的企業,那無須在紐交所上市,去納斯達克就行了,發行的股本總額不會超過五千萬股,可是,這文化公司包含的內容非常豐富,比如,計劃書裏就有投資中東地區的考古項目,列出了諸多古跡,在原址上要修建各種博物館等,在歐洲,也要擴展從中世紀開始的文物搜集工作,結合拍賣公司的工作,在歐洲建造一個大型的綜合博物館,等等,吹唄,如此一吹,這股票的上市就去了紐交所了,成為紐交所裏少見的大IPO。


  其實,關鍵還是文化公司身後站著的辰全集團,根據披露的資料測算,辰全集團的市值早就過了萬億美元了,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巨無霸,對這個巨無霸的覬覦,可不是菲利普這幾個小爬蟲,而是華爾街資本裏更大的巨鱷,他們以為將文化公司先拿出來試水是正確的,同時,文化公司一旦成功上市,這也就成為了一個誘餌,可以讓辰全集團旗下更多的企業被分離出來,到最後,辰全集團來不來?

  第一天的對賭,以菲利普等人的失敗結束,算下來,菲利普他們也沒有傷到筋骨,他們準備了海量的資金,出手的時候就想到過會有一些人前來撿便宜,關鍵是,他們要通過這第一天的碰撞,試探出對手是誰來,從而確定下一步的計劃。


  按理說,戴琦證券公司的賬上還是有錢的,可為什麽早早的就放棄抵抗呢?這也是在華爾街搞證券交易的一個慣例。作為推薦商,不管上市的股票市值如何,最基本的募集數額是要做擔保的,否則,哪裏那麽好的會給推薦商好處?也就是說,戴琦公司賬號上的一部分資金是不可以動用的,那是保底的資金,再加上還要應對後麵的變化,因此,在抵擋一陣後,發現對手比較強大,這個抵擋就沒有意義了,希爾頓果斷放棄抵抗也是說得過去,可他沒有想到尾盤出現那麽大的變化,這一進一出,戴琦證券還賺了不少。至此,希爾頓算是明白錢老板的淡定了。


  反而是在香港預備的那些人,手腳慢了,沒有大賺特賺,這也是給他們的任務不重,按照李凡的布置,他們是在整個大棋中起到敲邊鼓和站台作用的。


  收市了,一般人都下班,回家的回家,出去娛樂的約人約地方,可是菲利普的手下卻是在忙碌的加班,菲利普要他們找出到底是誰在與他打擂台,這就需要對成交記錄進行定向分析和定量分析,而整個一天成交的股票數可是一個海量,絕對不是僅僅隻有五億股那麽簡單,有的賬戶裏進出了十幾次,累計起來,就算是這公司裏有能力比較強的計算機,計算出結果來也是需要不短的時間,隻能等。


  直到淩晨,分析出來的結果才算是拿出來了,一開始買進的賬戶分布很廣,在華爾街許多賬戶,是習慣性的購入,也就是蜻蜓點水的嚐試,這些賬戶在菲利普下令做空後全部拋出了,可以說是寧可虧損也不持有。但是,也有相當一部分賬戶沒有拋出,不管菲利普那邊如何做空打壓,那些賬戶都不為所動,仔細查看這些賬戶,都是老牌的證券商,顯然,他們對菲利普玩的把戲洞若觀火。


  當股價向下被砸到發行價的七成時,就有異地的零星客戶殺進來了,分別來自香港、滬市、東京、奧克蘭、悉尼、巴黎等地,這些客戶隨著股價的波動進進出出好多次,明顯是跑過來趁火打劫撈好處的。這樣的一些客戶實際上是股市裏最普通和最多的,看似無關緊要,跟著大盤走勢打燈籠。可是就是這樣的一張分析目錄,讓菲利普陷入了沉思中,他感覺這些人似乎比平時多了許多。


  交易所裏不能說天天有新股上市,可也是很頻繁的,每次新股上市,按照一般的慣例都會迎來一波搶購的浪潮,許多財團無法成為法定的推薦商,這不妨礙他們對某個新股的分析,比如,某某股票上市定價為25美元,開盤就衝到了60美元,等到收市的時候已經達到了125美元,這樣的股票,有幾個券商會放過?往往在開盤不久,股票就被拉上去了,到了收尾的時候,又是一波急速拉高,但凡在這樣的炒作中搶到的,第二天出手肯定是賺的。而從第二天開始,一些隱藏的莊家就會出現,在股市裏輪番的做波動,反複的炒。可是,今天這個新股開盤後是不是進行的太穩定了?壓根就沒有往上衝啊,當股市被砸的時候,卻是一大群小股民衝進來抄底,然後做波段,這……難道說是有人在幕後組織?


  能夠預見到這隻新上市的華資股票會被一些莊家砸盤,這不稀奇,畢竟在這之前,菲利普等人也都有所表現,他找希爾頓喝咖啡的事情也不是秘密,可是,如此多的散戶都這樣操作,這是不是太奇怪了?說幕後沒人組織,菲利普不信。


  第二天一大早,菲利普就向SEC(證券交易委員會)發去了舉報函件,並附送了一大摞數據分析報告,在函件中菲利普指出,昨天的華資新股上市後,有人在暗中進行操控,從一開始的交易平淡,到最後的紛紛爆倉,足矣說明是有實質性莊家存在,這是違反證券法規定的,他要求SEC對該股立案調查,找出幕後人。


  在世界各國的證券交易中,都是禁止有實質性的莊家存在的,也就是說,禁止對證券市場進行操縱。什麽是市場操縱呢?按照最經典的定義,是指以獲取利益或減少損失為目的,利用資金、信息等優勢,或濫用職權,製造證券市場假象,誘導其他投資者作買入或賣出決定,最終影響市場價格並擾亂市場秩序的行為。


  這個定義實質上是很模糊的,甚至很難界定,不管如何禁止,在股市裏,隱藏的莊家並不在少數,實際上菲利普就是一個經常暗中坐莊,操控市場的老手,問題是,對這類違法違規的指證是很難的,證據難找,執行更難。畢竟許多股民不是在當地,而是散布在全世界,就算是美國能夠長臂管轄,可真幹起來也是得不償失,尤其是當整個股市的走勢非常微妙的時候,這樣的舉報實際上無法落實。


  難道說菲利普不知道他的這個舉報沒有多大作用嗎?知道,隻不過美國人就是這樣,他們在很多時候幹的就是損人不利己的事情,有時就是給你添堵,讓你惡心。一個舉報函件遞上去,SEC無論如何都會約談新股的代表,約談推薦商,稍微答對的不好,就會被停牌,會進入調查階段,這事在華爾街不新鮮。


  新股上市第二天,公司代表和推薦商都無須去現場了,可是,江濤和希爾頓都被SEC官員點名在午飯後約見,可以說,對老牌資本的代言人菲利普,SEC還是很給麵子的,或者說也是不想留下把柄將來讓菲利普去亂咬,爾虞我詐的常態。


  “有人舉報你們的新股上市第一天就有人操控市場,我奉命進行調查。這裏有一組數據,你們能夠解釋解釋嗎?”老資格的約瑟夫直接點明了約談的意思。


  麵對這個,江濤是蒙圈了,他的英語本來就不行,帶著的翻譯說完,他都不知道該如何回答,好在,臨出來之前,李凡把可能發生的各種情況都找人做了預案,他從衣服口袋裏掏出了手機,點開相關文件,找到了這個方麵的預案。


  “我是上市公司的CEO,在我們公司上市的過程中,我們沒有與任何券商進行聯絡,同時,除了正式披露的信息外,沒有向任何部門和記者披露其他信息。”


  完全是刻板的教科書式的回答,意思也很簡單,“我就是一個新上市的公司,我們沒有做你說的那些事,至於如何去落實,那是你們的事情,這與本公司無關。”


  約瑟夫點點頭,這些都是例行回答,記錄在案也就是了,核實後發現你說了假話,那你就攤上事了,沒有說假話,那也就不會再問了。隨即,約瑟夫又轉頭看向希爾頓,那意思是,“你說說吧,你可是華爾街的老鳥,規矩你知道啊!”


  “我沒什麽可說的,你那裏有一組數據,巧了,我這裏也有。”希爾頓說著笑了起來,“對賭輸掉一局,就用下三濫的手段幹擾對方,這在華爾街也是個常態,雖然我們公司是第一次碰到,可我看到的次數不算少了,要是我連這個都沒有提防,那我在華爾街這些年也就是白混了,這是菲利普等四家券商昨天進出的數據,我不知道到底是誰在惡意的破壞真實的信息,隻不過,廣大券商和股民對那樣的歪曲已經麻木了,沒有跟著一起折騰,所以,他們昨天損失了幾十億。”


  約瑟夫聽到這裏,老花鏡後麵的眼珠子瞪了起來,“他賭輸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