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探訪的人
方酌聽到這也抓到了問題的關鍵。
“這不可能,難道官方一點記錄都沒有嗎,那些孩子去哪了?”
這句話陳立也質問了當地官方,官方的回答是,當時福利機構出了意外,死了不少人,資料都燒沒了。當地的地方誌隻有這二十年的,因為小城當時檔案信息管理都在一處,而那棟樓就在福利機構隔壁,也燒了個精光。
“說轉移隻是好聽,聽說最後隻有幾個老師和孩子被送到雲南當地福利機構,其他人都不在了。”
陳立當時是下了狠心一環一環追問,得罪不少人。可資料都在那場大火中沒了,無從查證。
“水周是個小地方,當時還沒聯網,都是紙質檔案。”
“巧合嗎,先是工廠著火,然後福利機構著火,最後燒了個幹淨什麽都沒有了。這你信嗎?”
蘇甄越想越可怕,甚至萌生了陰謀論,想到陳立被走私的陷害,“你說不會是當地有什麽勢力把孩子神不知就鬼不覺得帶走了拐賣了吧,然後假意燒了一把火掩蓋。”
國外看過類似案子,有些不法機構把福利院的孩子賣到世界各地,甚至還有人買賣器官。
陳立卻搖頭,“我查了,確實是意外著火,都死了。我甚至順著當地福利機構僅有的資料找到了當時的幸存者,證實了確實是意外,因為廚房做飯操作不正當引起的,當年還在用煤氣罐呢。
而且當年遊樂場的建設者,就是福利機構的讚助者,也就是後來的勤天集團,這個你們聽說過吧,勤天集團前些年是個很有名的公司,但當時的主要負責人不是蔣先生,而是現在蔣先生的堂哥,那位老板意外身亡的事聽過吧,就算二十年前電視台也播過。”
“勤天集團。”
蘇甄叫到,“我知道。”哪怕那時蘇甄不到十歲,可這事不少人都知道,那個老板在浴缸裏滑倒身亡,聽說是心梗,新聞報紙一出來挺轟動呢。
陳立這麽一說,蘇甄感歎,“工廠爆炸福利院被燒這麽大的事大家不知道,反而是老總意外死的事有印象。”
陳立歎息著,“都說是因為出了太多意外,那個開發商老板才心髒病發,那麽多事擱誰誰不犯心髒病啊。”
三個人各拿出一支煙吞雲吐霧,小倉庫頓時煙霧繚繞。
“後來呢,還有別的事吧,不然你也不會被人陷害。”
方酌吊兒郎當的說著。
陳立看了他一眼,“你相信我是被陷害的?”
“不然呢,你是時間管理大師嗎?”
雖這話不好聽,但陳立心裏還是酸了一下,他這事鬧開以後隊裏反應極大,以前有幾個本就看他不順眼的更是落井下石,但也有相信他的好兄弟,比如尹生。
“但你是去調查薑旭東失蹤的,莫名其妙調查這些?”
蘇甄皺眉若有所思的說著。
“是的,我這讓當地的很多部門不高興,這邊警隊還催促進展。”
可陳立就有種預感,他總覺得,那個地契是故意引他來的,不然一個荒廢的房子有什麽好看的,他總結這些事也許和對方想叫他們知道的有關,但這隻是一廂情願的認為,查了一通,和薑旭東失蹤毫無關係,甚至這些案子早就結了。
查到最後陳立都覺自己是不是想太多了。
水周呆了一個多禮拜,總算山路通了,他和隊友小許就進了山,那個村子真的很荒,當地沒幾個人隻有一些土著的老太太,聽不太懂普通話,找翻譯才勉強,總算找個還清醒的老人,說以前那棟房子裏住著老太太和小姑娘,家裏人都在工廠去世了,祖孫倆相依為命。
可老太太癡呆,小姑娘就跟著福利機構去城裏了,她奶奶去了養老院,但那女孩在福利院大火中死掉了。
再問他家房子是不是賣了?
那老太太說不知道,陳立之前在當地的房屋地方查,查不到這邊的房產登基,宅子太老,很多都沒有登記在案,民間買賣隻要寫了契約,公正就算數,這幾年才建立起檔案,但因很多沒人住了,所以手續也不健全。
聽說要是再久之前都不用公正,不過這裏買賣的可能性也很小。
沒想到這邊這麽落後,什麽都查無憑證。陳立整帶出許多當地查缺補漏的問題,甚至有官方找他談話,但陳立很耿直,壓根沒理這些事,
陳立親自去看了房子,真的什麽都沒有,就是個普通的老房子,年久失修,裏麵很厚的灰塵但有一些生活用品擺放也沒動。
之後陳立又去了養老院了解房主老太太,結果得知了一件事,就在十年前吧,房主老太太才過世,去世之前突然說要把房子留給孫女。
一直沒人敢告訴老太太孫女已經死了,外加她有老年癡呆,一直以為孫女和父母去了外地,還逢人就說兒子不孝順都不回來看她,可憐的很,醫院也都沒人和她說破。
房主老太太總鬧著找孫女,醫院沒辦法安撫經常讓護工誌願者啥的冒充她孫女,可老人看了就忘。但據有人謠傳,老太太之前確實把房子轉讓出去了,但具體轉讓給誰了不知道,因那裏的房產都是手寫的地契。
說到這,蘇甄拿出那張發黃的地契,“不會就是這吧。醫院說具體給誰了嗎?”
陳立皺眉,“不知道,來來往往誌願者護工那麽多,也許有人心思不軌,騙了老人也說不定。”
“可那房子也沒什麽用,又不值錢?”
蘇甄皺眉。
“誰說的?”
方酌指著,“看這紙上轉賣時間,說明當時拿到房子的人又轉手賣了,賣給這個姓徐的。”
“可,誰會買那處房子呢?”
陳立搖頭,“那個年代誌願者各個地方都有,登記的信息也不全,我翻看了,十幾年的記錄早就不見了,無從下手,不過。”
不過陳立心思夠細,他還是發現了什麽,養老院去世的,官方很重視,在當地八寶堂專有一麵牆,密密麻麻的照片是養老院的工作者和老人骨灰存放的地方。
因當地把這當做非常人性化的事例,還寫過報道,陳立查了探望記錄,當然這老太太沒有任何探望記錄,但陳立根據老太太的生日,對照出生的陰曆生日,查了近十年所有那一天的來訪,最後在眾多探訪人中終於發現了一個可疑的名字,“冉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