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電影的時代> 第291章再上新聞聯播!

第291章再上新聞聯播!

  「《火星救援》六天破億,唐言導演處女作即加入億元票房導演俱樂部!」


  「單日兩千萬,《火星救援》超越《英雄》連創票房記錄,大片時代到來!

  「連續六天破千萬,兩天破兩千萬,《火星救援》創造歷史最佳開局,劍指《英雄》記錄!」


  「《火星救援》橫掃賀歲檔,《無間道3》上映半個月即慘遭首輪市場放棄,《天下無賊》排片所剩無幾,即將徹底退居二輪市場!」
……

  「啪!」


  華藝公司的會議室里,馮曉剛看著手上的報紙、面前筆記本上的網路媒體新聞,臉色鐵青。


  手上的杯子重重地在桌上一磕,用行動表達了內心的不爽。


  旁邊王宗磊察言觀色,當即義憤填膺:「這什麼三流小報,凈胡編亂造,賀歲檔票房冠軍還是我們《天下無賊》!」


  確實,王宗軍和馮曉剛對這些媒體也深惡痛絕,說的好像《火星救援》票房已經超過了《天下無賊》一樣。


  不過,馮曉剛最不滿的不是這個,他指著報紙,轉頭望向王宗磊,一臉的不客氣:

  「看看人家寫的,不知道的還以為《天下無賊》已經下畫了,發行部門是幹什麼吃的!」


  作為一部1.5億票房,前幾天工作日還有500萬票房的電影,排片只剩下了15%!


  在一二線城市的首輪市場,一塊銀幕一天就一場,而且還不一定是在晚上。


  空有好電影,沒有排片。


  豬隊友啊!


  馮曉剛都要氣死了,好不容易翻身一回,要衝擊兩億票房。


  結果被豬隊友給拖累了!


  昨天星期一,更是只有可憐的150萬了……

  「這.……馮導,這也是中影太強勢了,他們握著進口片的拷貝,各大院線也只能照辦砍掉我們的排片了。」


  王宗磊說著說著,默默地把鍋甩給了中影。


  他也沒辦法,和院線談的時候,別人一點都不給面子。


  談完之後,排片還越來越低。


  不過馮曉剛並不滿意這麼敷衍的借口,豬隊友直接連累的《天下無賊》破兩億無望了!

  「曉剛啊,你先別生氣,《天下無賊》已經很成功了。超過唐言之前的《畫皮》了。」


  王宗軍語氣都有些軟了,這回確實敗在發行上,沒有排片哪來的票房。


  不過,這句超過了唐言的《畫皮》,並沒有讓馮曉剛舒服一點。


  可也只能生氣,現在拿不出一點辦法來。


  王家兄弟也沒轍,現在唯一能做的,就是保住首輪市場的15%排片盡量保住,重點放在二輪市場,趁著《火星救援》全面進入二輪市場之前,多賣一點票房。


  典型的投降派,不過話糙理不糙,趕在《火星救援》入侵二輪市場之前,多收割一點票房。


  馮曉剛沒辦法,越想越氣,也只能帶著一肚子氣離開了。


  臨走前還丟下一句「最後通牒」。


  「一億八,我不管你們怎麼做宣傳、發行的,我的底線是一億八的票房!」


  人一走,一直非常沉穩的王宗軍,也氣的爆出一句國罵。


  「艹!」


  「大哥你消消氣,他就是在氣頭上。」王宗磊連忙勸到,這時候別搞得窩裡鬥了。


  「我不是生他的氣,我是氣我自己啊!」王宗軍一臉的後悔。


  「氣自己幹什麼?」


  「氣我踏馬就是一頭豬,比豬還蠢!」


  王宗軍現在心裡都在滴血了,本來《天下無賊》前半個月多麼順利。


  借著唐言的名氣首日破千萬,很快就破億了,破兩億也是板上釘釘了。


  結果,《火星救援》意料之內地大賣……不對,應該是大爆了!

  單日直接飆到了兩千萬這麼離譜的數字!

  這就算了,不求拿下賀歲檔冠軍,能拿個兩億票房也足夠完美了。


  可《天下無賊》的排片從60%,經歷了兩次對半砍,到現在15%。


  兩億是不可能了。


  萬萬沒想到,隔了半個月,還能影響這麼大!

  王宗軍真的想給自己來上兩巴掌,《大腕》和《天地英雄》都是載在唐言手裡。


  有兩次教訓,這回換了科幻大片,還要撞上來!


  踏馬就跟前面馬路上有個坑,之前連續兩天經過的時候掉坑裡去了。


  結果,第三天走這條路,還是掉進去了!

  真是豬腦子,狗改不了吃屎!


  艹!

  「下回不能依著馮曉剛了!」
……

  《火星救援》單日破兩千萬,六天破億,也讓行業繼續側目不已。


  媒體新聞寫的《天下無賊》被迫退出首輪市場,《無間道3》被院線放棄,可不是說著玩的。


  明眼人都看的出來,超過《英雄》的票房記錄,就在不久后了。


  而作為《英雄》的投資方,張偉平很是不以為然,狠狠地自言自語了一句:

  「單日兩千萬而已!等《十面埋伏》上映!」


  票房失利的於冬瓜原本紅了幾天的眼睛,又更嚴重了。


  在這麼下去,真的要得紅眼病了。


  單日只有二十來萬的《無間道3》,依然在羊城和深鎮兩地宣傳,也兼顧香江的宣傳,畢竟離的近。


  不過,《無間道2》,即便才上映不到二十天,也已經算是從賀歲檔退場了。


  除了吐槽電影的,基本上沒有什麼聲音了。


  彷彿被市場、媒體、觀眾無視了一般。


  「唉!」


  羊城的天河廣場,和劇組一起等待著做活動劉瑋強,重重地嘆了口氣。


  《火星救援》一上映,直接讓《無間道3》沒有了生存的空間。


  說難聽點,被打死了。


  「志偉哥、偉仔、阿生,元旦節過後就不用宣傳了,大家都辛苦了。」


  他對旁邊鄭志偉、梁超偉、黃球生他們說道,也確實沒有宣傳的必要了,就這麼點票房。


  「沒事啦阿強,就當是來旅遊啦。」鄭志偉大大咧咧地笑著。


  梁超偉也點點頭,他是個有點靦腆的實在人,收錢拍戲,宣傳也是片酬附帶的內容。


  給錢就行了,好幾次採訪一提錢就笑的特開心,發自內心的那種,還說不管多麼辛苦,錢給夠了也願意受罪,幹什麼都行。


  「撲該!」


  黃球生卻出口成髒了,埋怨了起來:「內地觀眾欣賞水平太低了,戲院也都歧視我們香江電影,不給排場次!

  《天下無賊》這種喜劇一點水平都沒有,不知道有什麼好笑的,《火星救援》更比不上好萊塢大片,又無聊。」


  作為《無間道》系列的核心人物之一,黃球生對內地的票房可是相當的不滿。


  第一部有盜版就算了,兩百多萬票房。


  第二部兩千萬,第三步稍微好點,超過3000萬了。


  不過,加起來剛好是第一部在香江的票房。


  劉瑋強連忙叮囑:「阿生,這種話私下說說就行了。」


  「本來就是,剛上映的時候,場次比《天下無賊》少多了,戲院搞區別對待!」


  黃球生不以為然:「內地也缺不了我們,那些老闆一個個都認我們,華仔拍《天下無賊》700萬片酬,那個葛尤才300萬,還有陳道銘也是內地頂尖的演員,片酬也不高。」


  在他的認知了,演員的片酬決定了價值,八九十年代的香江就是這樣。


  內地演員的片酬那麼低,就是沒有價值。


  那內地的老闆,投資電影肯定會選擇他們這些更有價值的香江演員。


  內地市場缺不了香江的導演和演員.……劉瑋強倒也是這麼想的。


  不過,他又很無奈:「可是內地已經出了五部票房超過一億的電影了。」


  這是最要命的,他們有大明星、大導演,但是就不賣座。


  除了程龍,其他港片票房最高只有3000萬。


  而內地,已經有兩億票房的電影了。


  《火星救援》也肯定破兩億,超過《英雄》也沒問題了。


  到時候都快是《無間道3》的十倍了。


  之前星美的老總覃宏說,唐言預測第三部只有四五千萬票房,劉瑋強心裡也憋著氣,想打一打唐言的臉。


  結果,現在差距這麼大.……

  鄭志偉倒是笑道:「阿強你也不要擔心啦,內地就幾個導演賣座的,其他的都不行,中堅力量肯定還是要靠我們的。」


  「對啊,內地這麼有錢,幾個導演肯定用不完。」黃球生附和了一句。


  這倒是說到劉瑋強心坎里去了,比不過唐言、張一謀、馮曉剛,還比不過其他那些撲街導演?

  他又不是不知道,內地八成的導演是搞文藝的,投資商想賺錢,就只能找他們。


  沒得選!

  內地那麼多錢,又是拍古裝大片又是拍科幻大片,聽說程凱歌的新片要三億投資。


  三億啊.……拍慣了黑幫、恐怖、情澀的劉瑋強,也對大片充滿了嚮往。


  他拍過的最高投資的也就是《決戰紫禁之巔》,那都是內地投資商出的錢。


  要是能拍一部兩三億投資的大片.……每一個商業片導演的夢想莫過於此了。


  這麼多錢,拍古裝大片還是科幻大片?


  聽說好多公司都想模仿《火星救援》拍太空科幻片?……

  《無間道3》、《天下無賊》各自慘淡、難受,行業為《火星救援》六天破億,單日兩千萬而震驚的同時。


  很多電影公司、電影廠,那顆眼紅的心,又在跳動了,全都萌發出了搞太空科幻片的強烈慾望。


  不過,跟《火星救援》沒有關係。


  也跟唐言沒關係,他現在正忙著呢。


  回京城接受了一下央視的專訪,為了新聞聯播播出。


  這種事也是駕輕就熟了,經過一次之後,就跟平常採訪一樣。


  這回給的足足有110秒的時間,除了報道《火星救援》之外,還有三十秒是給敦煌那個火星文化旅遊基地的。


  東部沿海富裕了,國家在搞西部大開發。


  敦湟,或者說甘宿,肯定在其中了。


  敦湟那地方,也在高舉旅遊立市的大旗,是支柱產業,像莫高窟在內的各種旅遊景點都比較又名。


  二十年前就有機場了,沿海很多城市現在都沒有呢。


  除了三十秒給敦湟火星文化旅遊基地的,已經建成了,剩下80秒就是《火星救援》。


  也有10多秒是關於神五的,畢竟今年是航空事業里程碑的一年,又是首部太空科幻片,放一起正合適。


  剩下的時間的安排,和《颶風營救》分佈的差不多。


  專訪完之後,唐言也繼續投入到宣傳當中。


  各種媒體、電視台的採訪,快本這種節目還跑來邀請了。


  現在哪個電影劇組上快本啊.……

  說的是難聽點,也不是看不起節目。這就是現狀。


  但凡有點規格的電影劇組,都不會去快本這種節目宣傳。


  別說張一謀、程凱歌、馮曉剛的片子了,哪怕是往下普通一線導演的劇組,都不會去。


  不上娛樂類綜藝,是電影行業現在的普遍情況。


  沒去上什麼節目,就是路演的時候,電視台採訪了一下,還有當地的《三湘都市報》的採訪。


  基本上路演宣傳就是這些,一站一站地跑。


  而這幾天,關於《火星救援》的各種思考也屢次出現。


  現在的國內,電影還是文藝作品,電影行業是屬於文藝圈的。


  既然是文藝作品,做做閱讀理解也再正常不過了。


  更何況作為一部科幻電影,必定會引來全方位的關注。


  這都已經上映六天了。


  開頭火星的風暴,有人質疑太假了。


  火星上種紅薯,同樣有人再討論現不現實。


  唐言在路演的時候,也難免會被問道。


  「唐導您好,火星上的氣壓很低,不到地球的百分之一,像電影里開頭的足以把人吹跑的大風暴,是不可能出現的,這是電影的BUG嗎?」


  一位男觀眾信心十足地揭露了電影的漏洞,還顯得特別驕傲一樣。


  你學物理的你牛逼?

  你去過火星嘛,就知道不可能有風暴!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部知道?

  當然,唐言不是杠精,很大方地承認了漏洞。


  「確實,開頭的風暴並不符合現實,不過那只是一個事故的源頭,算是又故意的成分吧。」


  承認了錯誤,讓那名觀眾頗有些洋洋自得。


  也讓其他觀眾有些意外,沒想到這麼痛快,不講一些因為所以的。


  「火星基地里的大棚種植紅薯,目前來說,理論上也是可行的,因為我們對火星土壤的成分還沒有充分的了解,種植紅薯除了土壤之外,對溫度、光合作用、水分也有一定的要求。


  光合作用不一定要太陽光,大棚內的人造光同樣可以,溫度在火星基地也是可控的,水分是從燃料中分離得到了氫氣,燃燒後生成水。


  理論上是可行的,不過實際操作能不能實現,那就要等我們登上火星的那一天,再去嘗試了。」


  唐言又回答了一下種紅薯,以及在火星車為了續航關掉暖氣,之後用來取暖的手段了。


  「那個東西叫鈈-238,會自己衰變,放出強烈的熱能,這個東西全世界目前只有北極熊有,米國也要從那進口,它有個兄弟鈈-239,是核武器的材料。」


  又是核武器材料,又是米國都沒有的東西,全世界北極熊獨一家,唬得得觀眾一愣一愣的,有種不明覺厲的感覺。


  「唐導,你一……你是學化學的嗎?」


  有位差點說出了你一拍電影,怎麼知道這麼多?

  「既然是拍太空片,當然也要了解一下相關的知識了,電影里涉及到的航天、物理、化學,我都是經過了解,徵求過專業人士的意見,力求在不影響電影劇情的情況下,盡量做到合理。」


  唐言笑笑,又頓了頓:「要不然,咱們台下萬一坐了個物理、化學研究生、博士,那我今天可能要被說的啞口無言,就真的丟人了。」


  「哈哈哈……」


  觀眾們都報以善意的笑容。


  不過,又有一個不算年輕的觀眾站起來了,推了推眼鏡道:「唐主任你好,我是川大物理學院的,《火星救援》里我覺得又很多有趣的東西,比如那個載有小型直升飛機的火星車。


  據我了解,火星上大氣極為稀薄,空氣密度只有地球的百分之一,就如同在地球上數千米的高空飛行一樣,以那架小型直升飛機來看,幾乎是不可能實現的。」


  砸場子的來了?


  左右的觀眾有些興奮,雖然聽不懂他說的是什麼。


  但是,絲毫不妨礙看熱鬧。


  唐言笑笑:「這個問題我當初和航天局探討過,直升機的槳葉盡量長,翼展達到了1.2米,自身儘可能輕小,槳葉也是用碳纖維泡沫材料,機身更是只有紙巾盒那麼大,飛行轉速達到2500轉每分鐘,機身供暖以防凍壞機身零部件也對太陽能板有一定要求.……這樣才能在理論上在大氣稀薄的火星實現短途飛行。


  當然那麼小的機身里要塞滿了電池、中央計算機、測高計、傾斜計、加速度計、陀螺儀、相機等這一大堆儀器,堪稱空間管理大師的高難度要求,也很難達到,電影里只是選擇理論上的可能。」


  這一番話,聽的觀眾一愣一愣的。


  這都能解釋出來?

  而那位物理專業的觀眾,已經陷入了沉思中。
……

  一場物理、化學、生物方面專業的探討可把唐言給累壞了,還好提前做了筆記,背下來了,要不然都一問三不知。


  不過,這些普通觀眾看不懂的,跟大眾看的電影的故事無關的東西,卻也成了熱門話題。


  「震驚!盤點《火星救援》那些有理論依據的細節!」


  「物理、化學、生物,科學理論基礎,鑄就了國內第一步太空科幻片《火星救援》的成功。」


  「為拍太空科幻片,唐言化身物理學家、化學家、生物學家,揭秘電影幕後的製作。」


  講電影里的火星上的一些科學技術,除了媒體,也不斷有各種專業人士來考究。


  普通觀眾對這些專業性的東西看不懂,但是也不耽擱在旁邊喊666.

  「本人學生物的,可以很負責任地說,火星種紅薯理論上完全可行!」


  「牛逼,我以為是鬧著玩呢,我最喜歡吃烤紅薯,你這火星上的紅薯能保不放屁嗎?」


  「何止啊,我火星上的紅薯,保你金槍不倒!」


  「我是學物理的,以牛頓的名義發誓,按唐言給的數據,直升機在火星上絕對能飛。」


  「厲害啊,唐言這拍個片子不容易啊,竟然還要學這麼多知識。」


  「這才是好的導演,別跟程凱歌一樣,拍個《刺秦》亂編歷史,我都懷疑他壓根沒有了解過歷史,自己瞎想的。」


  「《刺秦》都還好,李雪健老師對張豐毅說他不懂自己要建立一個怎麼樣的國家時,那種不被理解、痛心的感覺,真的太揪心了,始皇帝統一六國,書同文、車同軌、置郡縣那些改革,可能只有我們現代人理解吧。」


  「那是李雪健老師演的好,看看《呂布與貂蟬》,學過初中、高中歷史的,都不會派出這種片子。」


  「唐言這種才叫嚴謹,拍出來的電影才能不違和,要是每個導演都能這樣就好了。」


  「這才叫講究,科幻片也不是閉著眼睛幻想的,要有科學依據,之前《源代碼》聽說裡面高鐵的外形數據,鐵老大都拿去驗證過的。」


  「沒想到《火星救援》竟然這麼牛,火星造的一模一樣,各種技術竟然都是有依據的,我都感覺國產科幻比好萊塢都不差了。」
……

  一部科幻片,符合科學理論條件是很難得的,意味著科幻有可能在未來成為現實。


  在觀眾熱情的討論中,《火星救援》結束了30號的放映,相比29號星期一的1500萬,票房還上漲到了1580萬。


  工作日能上漲,意味著不是一般的堅挺了。


  31號,即將放假,觀眾的觀影熱情大大增高,晚上也有時間了。


  而這天晚上的的新聞聯播,也播出了《火星救援》長達兩分鐘的專題新聞。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