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父母在不遠遊

  劉裕來到家門口,輕輕地推開了柴門,走了進去。


  在院子裏麵,一個四十多歲的婦人,慈眉善目,正在編織一張漁網,這個婦人正是劉裕的繼母蕭文壽。


  “大郎,你回來了!”蕭文壽沒有抬頭,繼續忙著她手中的活計。


  在院子裏,有兩個正在玩耍的小孩,他們就是劉道憐和劉道規,劉裕的兩個同父異母的弟弟,二人看到劉裕進來後,都高興地跑了過來,親切地說道:“大哥。”


  “阿娘,兒子今天又闖禍了。”劉裕坐在蕭文壽旁邊,低著頭說道。


  蕭文壽停下了手中的活計,抬起頭看著劉裕,然後她又站起身,從屋內拿了一些草藥,蘸上水,給劉裕敷上。


  “為娘已經都知道了,隔壁的狗蛋已經把今天發生的事情都給我說了。”蕭文壽語氣平靜,慢慢地敷著草藥。


  劉道憐和劉道規看見後,也過來一起幫忙攪拌草藥。


  特別是劉道規,年紀雖然最小,卻更加聰明伶俐,他特別喜歡和大哥劉裕在一起,因為他也和劉裕一樣,喜歡拳腳,特別羨慕大哥的豪俠氣質。


  “為娘從小教導你,人窮不能誌短,做人要有骨氣,不能因為眼前的困難就不要尊嚴了。”


  蕭文壽站起身,擦了擦劉裕的眼淚,“你爹在世的時候,沒少在我麵前說這些道理,這是我們劉家的祖訓,不能丟呀!”


  劉裕有點吃驚:“娘,我爹真的這麽說過?”


  在劉裕的記憶中,自己從小被寄養在叔叔劉萬家中,是吃嬸嬸的奶長大的,因此才有了寄奴這個小名。


  雖然阿爹劉翹後來把他接回來,但沒過多久他就去世了。


  劉裕從小就非常討厭自己的親爹,從來不願聽到任何關於他的事情,阿娘也知道他的脾氣,因此也很少在他麵前說起劉翹。


  沒想到今天,阿娘卻提起了親爹劉翹。


  蕭文壽並沒有在意劉裕心情的變化,緩緩地說道:“為娘知道,你從小就恨你爹,但你有沒有想過,你娘親難產去世後,當時家徒四壁,你爹怎麽能照顧得了你?”


  “他當時也沒有辦法,才將你寄養在叔叔家,後來我過來後,你又有了兩個弟弟,無奈家中境況太差,隻有等到你九歲時,才將你接回家中。”


  “你有沒有想過,你爹身為郡功曹,為何咱家卻還是如此貧窮?”


  劉裕搖了搖頭,他從小就生活在貧困中,日子就從來沒有好過,也沒有覺得這有什麽不合理的地方。


  “你爹他在任期間,從來沒有利用職務之便,徇私舞弊,最終也隻是兩袖清風。”蕭文壽說著,雙眼看著遠處的青山,好像當年的劉翹就在她眼前一樣。


  “大郎,我希望你能夠原諒已經去世的爹爹,記住劉家的祖訓,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七尺男兒。”


  劉裕聽後,泣不成聲,不僅是因為親爹劉翹的事跡,更是因為繼母蕭文壽。


  這麽多年來,她從來沒有因為劉裕不是自己的親生兒子而帶任何偏見,反而覺得劉裕為人豪爽,剛強好勝,將來必成大器。


  自從劉翹去世後,蕭文壽獨自一人帶著三個孩子艱難度日,母子四人相依為命,困頓的生活不僅沒有使他們分開,反而使親情日益加深。


  堂堂七尺男兒,劉裕撲倒在繼母懷中,痛哭流涕,“阿娘,孩兒錯了,以後我再也不去賭坊了。”


  蕭文壽也很是欣慰,因為她知道劉裕既然說了這一句話,就一定能夠做到。


  浪子回頭金不換。


  況且劉裕本身並不是嗜賭成性之人,他去賭坊,也是因為家裏太貧困了,一心想賺點錢補貼家用,所以一時興起,報著一夜暴富的夢想,才去了賭坊,但卻欠下了一大筆賭債。


  劉裕止住了哭聲,“阿娘,今天我遇到了兩位恩人,是他們替兒子償還了三萬賭錢。”


  “竟有此事!”蕭文壽聽後,也是吃了一驚,隔壁狗蛋隻告訴她,劉裕因為欠人賭錢,被人綁在樹上吊打,並沒有說被人救下的事情。


  “大郎,既然有恩人慷慨解囊,你就要牢記別人的恩情,等你以後有出息了,一定要還給別人,你要記住,千萬不要欠人恩情。”


  劉裕點著頭,說道:“今天那兩位恩人還說,現在北方戰事緊張,現在北府軍正在招募大披新軍,這是一次建功立業的機會,他們建議我考慮一下。”


  蕭文壽欣慰地說道:“我們家裏雖然貧困,但是不要失去誌向,男子漢誌在四方,不能夠偏安於一隅,如今你也長大成人了,是時候考慮自己的事情了,家裏的事有為娘在,你也不用太過擔心。”


  “當然,這種事情還需要你自己做主,為娘隻是給你一些建議,等你想通了,努力去做就是了。”


  蕭文壽說完,又開始編織漁網去了。


  劉裕看著繼母消瘦的身影,回頭望了望兩個玩耍的弟弟,在院子中踱起步來。


  “哥哥,你是打算參軍嗎?”劉道規聽到了母親和哥哥的談話,看到哥哥一臉愁容,跑過來問道。


  劉裕也非常喜歡這個弟弟,看到劉道規,他仿佛看到了小時候的自己,性格爽朗,聰明而又懂事。


  他蹲下身看著弟弟,親切地說“三弟,今天的事情你也知道了,我確實有去參軍的打算,隻是我有點擔心……”


  “大哥,其實你不用擔心我們,你離開後,還有我呢,我也可以照顧好阿娘和哥哥!”劉道規拍著胸脯說道,聲音稚嫩,卻充滿了自信。


  “大哥相信你們!”劉裕厚重的大手握著劉道規的小手。


  劉裕回道房間內,拿出了一捆麻繩,又從院子裏拿來了一些稻草,熟練地編織起來。


  這是他經常做的活計,編織草鞋,拿到集市去賣,補貼家用。


  貧苦家的孩子董事早,劉裕從小就做過很多事情,除了賣草鞋,他還砍柴、打漁和種地,雖然都掙不到多少錢,但是對於一個貧困的家庭來說,已經非常知足了。


  在他離開家之前,盡量編織更多的草鞋,以後家人有時間,也可以拿到集市上賣掉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