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0節太尉楊賜
“夫人!明兒!囧兒!霸候!”看到孔明等人,孔融大喜過望、激動不已,但又不敢相信。
“夫君!”“父親!”“爹!”“老爺!”陳氏、孔明、孔囧、武安國等人也喜悅不已。
“你們怎麽來了?”孔融又驚又喜。
陳氏微笑道:“一來,我等都思念夫君,二來,明兒有要事跟你相商。”
“明兒?”孔融頓時困惑起來,他看向孔明,意識到孔明剛才叫他“父親”,他頓時再次又驚又喜,“明兒,你會說話了?”
“是的,父親。”孔明顯得畢恭畢敬地道。
“好!”孔融愈發欣喜,他忙不迭地道,“來、來、來,進屋說。”這時,他注意到了孔明身邊的太史慈、典韋尤其長得就像怒目金剛、護法天王的典韋,頓時吃驚不已,“這兩位是……”
“這兩位是明兒特地招納的豪傑壯士。”陳氏微笑著介紹道,“這位青俊複姓太史,名慈,字子義,青州東萊郡黃縣人氏,這位猛士姓典名韋,字子忠,兗州陳留郡己吾縣人氏,對了,他的表字還是明兒給他取的呢!”
太史慈和典韋一起向孔融行禮:“拜見孔老爺。”
“是嗎?”孔融愈發地詫異了,他不停地看著孔明,不相信自己這個小兒子居然如此“早熟”,甚至變得讓他完全不認識了。
孔融、陳氏、孔明進入內屋,蘭兒帶著孔囧出去玩耍,武安國帶著太史慈、典韋、典母前去安排住處。內屋裏,孔融用驚疑不定的眼神看著雖是幼兒但卻神若成人的孔明,隱隱地感到自己當年的猜測已經化為現實了。
“父親,我知道您在想什麽。”孔明微微一笑,“是,我並非凡人,我乃紫微星下凡轉世托生。天下大亂在即,天降我以匡扶社稷、拯救蒼生也!”他口齒清晰地說出這句抑揚頓挫、氣吞山河的豪言,堪稱驚世駭俗、蕩氣回腸,隻是,他的聲音卻稚嫩無比,使得他的話帶著一種古怪而詭異的味道。
孔融感到一陣頭暈目眩,他眼神呆呆地看著孔明,直勾勾地盯著孔明的臉,注視著那對長著雙瞳的眼睛,覺得眼前這幕畫麵簡直如夢如幻。“明兒……”孔融的聲音猶如夢囈般發飄。
“是,父親。”孔明顯得鎮定自若、從容不迫。
孔明長長地歎口氣,他迅速地經過了激烈的天人交戰:“明兒啊,為父在你出生時就已經想到這一點了,如今……”他勉強地笑了笑,盡管早有心理準備,但他仍然感到了極度的震撼。
“夫君,我來說吧。”陳氏開口道,她娓娓地把孔明在老家突然開口說話,然後帶著眾人先去招攬了太史慈,接著調頭前往洛陽,在路上順便又招攬了典韋……一五一十地陳述了一遍。
孔融連連地點頭,他表情非常複雜,又驚異又欣喜又震撼又擔憂又忐忑,聽完陳氏陳述,他看向孔明,神色肅穆而凝重:“明兒,你說天下即將大亂?”
孔明點了一下頭:“是。”
孔融穩住心神:“那麽,你想怎麽做?想為父怎麽做?”
孔明笑了笑:“煩勞父親立刻把楊太尉請到我們家。”
孔融點點頭:“好,我立刻就去。”說完就急匆匆地出門了,他雖然是孔明的父親,但他在孔明麵前卻難以端起“爹”架子以父親跟兒子相處的方式與孔明相處,因為他知道孔明“不是凡人”,所以對孔明很是“言聽計從”。
大半個小時後,門外響起了馬車聲,接著,孔明聽到完全可以用畢恭畢敬形容的孔融的聲音:“楊公,這邊請。”孔明出屋看去,隻見孔融一臉恭敬地接引陪同著一位老者緩步過來,那位老者年約七旬,身材高大但卻十分清瘦,銀須飄拂、龐眉皓發、高鼻細目,走路時龍行虎步,頗為威嚴,隻是氣色不佳,似乎有些體虛。
老者的身份是無需多言的:當朝太尉、孔融的頂頭上司楊賜。
“文舉啊,這便是你家的少公子?”楊賜看向孔明,表情沉穩而嚴肅。
“回楊公,正是。”孔融拱手答道。
楊賜略顯急切地走近孔明,眯眼盯著孔明的雙目,看清後,眼神中泛起掩蓋不住的驚歎,他長長地歎息一聲:“我從前也隻在古書上見過雙瞳異相的記載,沒想到,今日真的見到了!”他用非常複雜和微妙的目光看著孔明,語氣幽邃地道,“孔明啊,你的事……你父親在我府中已經跟我詳細地說了。你想見我,不知有所指教?”
“指教二字萬萬不敢當。”孔明向楊賜行了一個禮,“天下大亂在即,楊公作為朝中重臣、社稷棟梁,還請未雨綢繆、早做準備,以免生靈塗炭、蒼生受苦。”
楊賜聳然變色:“天下何以大亂在即?”
孔明朗聲道:“大漢傳國四百年,近數十年來,閻氏、梁氏、何氏、董氏等太後皆無昔日鄧太後之賢德才能,或私欲過重,或優柔寡斷,以致於外戚、宦官橫行朝堂,朝政日益衰敗,當今陛下(漢靈帝)即位後,更是沉迷於酒色玩樂,施行黨錮,重用宦官,並且巧立名目地橫征暴斂,甚至公然地賣官鬻爵,以用於驕奢淫逸,加之各種天災不斷,民間早已民不聊生、民怨沸騰。民心不向大漢,大漢何以不亂?此時此刻,一場聲勢浩大的民變已經如箭在弦了。”
楊賜聽得心神發顫:“此話怎講?”按道理,他既是堂堂的“國防部長”,自然見多識廣、定力過人,不可能聽風就是雨,如果有人空口無憑地跟他說“有人馬上就要造反”,他肯定不相信,但是,換成孔明這個“紫微星下凡的人”跟他說,他深信不疑,畢竟這事太神奇了。
孔明正色沉聲地道:“楊公,河北冀州有兄弟三人,分別叫做張角、張寶、張梁,此三人早在十多年前就圖謀造反了,張角謊稱得到一部叫做《太平經》的奇書,以此創立所謂的‘太平道’,自稱‘太平道人’、‘大賢良師’,張角三兄弟四處宣揚、籠絡人心,以符水咒語之術為人驅邪治病,廣納窮苦百姓入其教派,聲稱‘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十多年下來,其信徒已多達數十萬之眾,遍布冀、幽、兗、豫、青、徐、荊、揚八州,被其分為三十六方,大方過萬人,小方數千人,俱頭戴黃巾,每方設一渠帥,由其本人親自指揮,意圖推翻大漢,屆時,張角偽稱‘天公將軍’,張寶偽稱‘地公將軍’,張梁偽稱‘人公將軍’,統領數十萬人謀反作亂,並且,參與起事者的家中門上都會書寫‘甲子’二字以作敵我甄別。可笑的是,地方官員們卻麻木不仁,竟認為張角等人鼓勵民眾向善,推廣教化,受百姓敬愛,對朝廷有利。”
楊賜聽得心神大震,嘴裏連連地喃喃:“天呐……天呐……”
毫無疑問,孔明此舉是在大漢朝廷國防部長麵前舉報張角三兄弟的造反意圖,但他隻是順水推舟而已,並不算“出賣”張角三兄弟和黃巾起義軍。眾所周知,黃巾起義爆發後持續僅僅九個月便土崩瓦解、全盤失敗了,這場起義因為太多的“先天不足”而注定不會成功(雖然它直接地導致漢末全國各地群雄並起以及東漢王朝的最終覆滅),孔明隻不過“廢物利用”,以此讓自己“一鳴驚人”並且因此而獲得初步的奮鬥啟動資源。
孔明肯定是要展開奮鬥征途的,否則,他在這場漢末的天下大亂中必死無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