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1節飛燕軍
提到“常山”,所有人都會立刻隨之想到“趙子龍”。常山郡真定縣在漢末出了兩個牛人,其中一個是趙雲,趙雲幾乎成了“常山”的形象代言人。不過,孔明此行前去常山郡真定縣並不是為了找到、會見、招攬趙雲,實際上,他現在想找到、會見、招攬趙雲是輕而易舉的,但他是不能招攬趙雲的——雖然這麽做讓他非常痛苦(按照時間計算,趙雲此時還未成年)。孔明此行前去常山郡真定縣是為了招攬趙雲的一個同鄉。
此人在漢末三國時的名氣雖然不如趙雲,但也是大名鼎鼎,正是以後的“黑山軍”領袖、綽號“飛燕”的褚燕(後改名為張燕)。
褚燕按照孔明的標準,屬於“次要人才”,可以招攬。
根據書上記載,黃巾起義雖然在爆發後短短九個月就被鎮壓下去了,但它卻點燃了天下大亂的導火索,不但催生出了一大批割據一方的諸侯軍閥,其殘部餘黨也是此起彼伏,屬於黃巾軍餘黨的勢力為數不少,其中實力最強的便是黑山軍和白波軍。根據書上記載,白波軍要在幾年後才會成型,但黑山軍在眼下已有雛形。黑山軍的靈魂人物正是褚燕。褚燕一開始自領一軍,號稱“飛燕軍”,後率部加入了另一股黃巾軍餘黨張牛角的軍隊,合稱“黑山軍”,張牛角戰死後,褚燕繼任成為黑山軍的領袖,並且為了紀念張牛角、凝聚人心,改姓褚為張。
孔明想要招攬褚燕,一來是因為褚燕“剽悍勇猛、敏捷過人”,招攬了他,可以充實孔明自身的實力,二來是因為褚燕會在接下來幾年內“聚眾數十萬”,割據小半個冀州,與袁紹多次開戰。顯而易見,褚燕的割據之舉對冀州民眾而言並不是什麽好事,他讓冀州動蕩不安。孔明並非為了暗助袁紹,他隻是想讓冀州民眾少蒙受一點戰亂災難。如果孔明提前讓褚燕“改邪歸正”,就能讓黑山軍不會形成氣候,自然等於間接地挽救了無數人命。
另外,根據書上記載,褚燕雖然擁兵自重、割據一方,但他卻不是打算跟東漢朝廷頑抗到底的死硬分子,他後來在勢力鼎盛時主動派遣使者入京請求歸降,由此可見,他很識時務。
褚燕在黃巾起義爆發時趁勢而起,聚集一幫少年落草為寇,在常山郡的山林野地裏轉戰遊擊,由於他驍勇善戰並且頗有智謀,使得越來越多的人投奔依附他,眼下,他的“飛燕軍”已有近萬人,其聲勢和影響都不小,褚燕在常山郡一帶也可謂家喻戶曉,孔明想要找到褚燕,自然不費什麽事。進入常山郡後,孔明等人隨便打聽了一下便得知褚燕一夥人盤踞於蒼岩山一帶,但褚燕等人在今天離開了蒼岩山老巢,去了常山郡北麵的中山郡。
“走!去中山郡!”孔明大手一揮。
三千騎兵飛沙走石、浩浩蕩蕩地一路繼續向北而去。
褚燕等人此時是賊寇,他們去中山郡當然不是為了別的,正是為了搶劫。孔明等人晝行夜伏,在次日中午時進入中山郡無極縣、漢昌縣(曹丕篡漢後將此縣改名為魏昌縣)交界處,正與褚燕等人狹路相逢於郊區野外。
孔明頓時看清褚燕的“飛燕軍”了,大概五六千人,絕大部分是步卒,隻有幾百名騎兵,衣著打扮跟黃巾軍一樣,身穿老百姓服飾,盡皆頭裹黃巾,手持粗製簡陋的武器,高舉著“天公將軍”旗幟,隊伍裏滿是裝著糧食財物的馬車牛車,看來,他們這趟中山郡之行收獲豐厚。
見到對麵衝過來一大群漢軍騎兵,飛燕軍成員們無不大吃一驚。顯然,飛燕軍無法逃跑,因為孔明這邊都是騎兵,一旦飛燕軍逃跑,漢軍騎兵們就可以盡情地追上去一頓砍瓜切菜了。
毫無疑問,飛燕軍想要全身而退,就必須擊敗漢軍,想要擊敗漢軍,隻能“擒賊先擒王”。果然,在經過幾分鍾的騷動後,飛燕軍隊伍裏飛馬而出一個手持長柄大刀、龍精虎猛的壯漢,揚刀指向孔明這邊,高聲大喝道:“我乃天公將軍部將杜長!誰敢與我廝戰?”
孔明有點失望:“不是褚燕啊?子義大哥,麻煩你一下,記住,別殺他。”
“好咧!”太史慈早就按捺不住,他縱馬上前,大喝道,“我乃虎賁校尉孔融部將太史慈!賊人受死!”一邊大喝一邊手持雙戟衝向杜長。
杜長揮舞大刀,也衝向太史慈。
兩人立刻戰成了一團,在兵器撞擊的金屬顫音中,漢軍這邊和飛燕軍那邊一起擂鼓助威、呐喊叫好。約二十個回合後,太史慈左手一戟刺傷杜長的右手腕,杜長的大刀頓時脫手而落,隨即,太史慈右手一戟猶如閃電般地刺向他的咽喉,但卻戛然而止在他的咽喉前。
“你不是我的對手,叫褚燕出來跟我打。”太史慈威風凜凜地收回雙戟。
杜長麵露疼痛、羞愧、畏懼、感激神色,勒馬調頭,返回飛燕軍隊伍裏。
“太史慈休狂!褚燕來也!”飛燕軍隊伍裏再度飛馬而出一人,正是褚燕。孔明看到褚燕年約弱冠,身材高大、體型精壯,長得狼頭猿臂、雕眉鷹目,身上頗有豪爽凶悍的草莽氣息,手持一把長柄三尖兩刃刀,類似於神話故事裏二郎神的兵器。
太史慈立刻聚氣凝神,手持雙戟迎向褚燕,兩人隨即戰成了一團。
褚燕的武藝自然比杜長高強得多,在兩軍士卒的喝彩聲中,褚燕和太史慈鬥得難分難解,太史慈的雙戟使得十分純熟,褚燕的三尖刀也使得非常過硬,兩人四臂交錯,座下八條馬蹄來回縱橫,兵器撞擊聲接連不斷,伴隨著時不時綻開的火星。約三十個回合後,太史慈似乎有些招架不住,回手一戟撥開褚燕劈來的一記斬刀,縱馬奔走。
眼看太史慈想跑,褚燕喝道:“太史慈休走!”他急切地追趕向太史慈。
策馬奔跑中的太史慈聽到從後麵傳來的馬蹄聲和褚燕的喝叫聲,他收起雙戟,張弓搭箭,毫無預兆地回頭便射,幾乎沒有瞄準。隻聽“咻”的一聲,一支羽箭快如流星地破空向褚燕。褚燕心頭一驚,他來不及回過神,猛地感到腦袋一涼,頭上的黃巾被太史慈的羽箭給射飛了。
太史慈一箭射飛了褚燕的黃頭巾,卻沒有傷到褚燕。
兩人一起止住坐騎,褚燕摸了摸腦袋,冒出一身冷汗,他心有餘悸地意識到太史慈剛才對自己手下留情了,否則自己肯定被太史慈一箭射中麵門。在穩住心神並且深深地吸口氣後,褚燕放下三尖刀,向太史慈拱手行禮:“多謝尊駕手下留情。”
太史慈笑了笑:“是我家少公子叫我手下留情的,要謝,就謝我家少公子吧!”
褚燕詫異地看向孔明乘坐著的三駕馬車,他意識到,對方似乎沒有打算對己方趕盡殺絕。在把手中三尖刀丟到地上後,褚燕赤手空拳、策馬緩步地靠向孔明的三駕馬車,態度客氣地開口詢問道:“敢問少公子何在?褚燕拜謝了。”
孔明不慌不忙地從馬車裏走出來,向褚燕拱手行禮:“太尉掾屬、虎賁校尉孔融小兒孔明,拜見燕帥。”
褚燕和飛燕軍眾成員紛紛瞪大眼看著孔明,難以置信這位“少公子”居然這麽小,就是一個三歲小孩而已。
勉強穩住心神後,褚燕向孔明回了一禮:“不知孔少公子找我何事?”
“當然是為了招降燕帥及諸位。”孔明開門見山。
褚燕臉上露出一種微妙的表情,沒有說話,態度有些不置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