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言情女生>三國之蒼生至上> 第188節月旦評

第188節月旦評

  三通鼓畢,孔融走到禮台中央,開口道:“華夏神州,人傑地靈,大漢上邦,物華天寶。炎黃族裔,英傑輩出,漢武雄風,震古爍今。憶往昔,始祖偉業,曆曆在目,看今朝,社稷存危,黎民無安。吾雖不才,幸承天子敕封,皇命在身,矢誌報國,區宇以寧。九州四海內,凡願匡扶漢室、廓清天下之才士者,還望牢記聖賢之道,以天下蒼生為天職己任,踴躍自薦,上報天子聖恩,下為百姓萬民謀求太平。本次月旦評一如從例,現在開始。”說完回到座上。


  第一個上台的是一位身材頗胖、二十歲出頭的文士,顯得溫文爾雅、文質彬彬,上台後,他向孔融、鄭玄等人逐一行禮:“在下河內郡司馬朗,拜見孔公和諸公。”


  孔融和氣地道:“莫非你就是司馬建公(司馬防,字建公)的長子?”


  司馬朗道:“回孔公,正是。”


  孔融微笑道:“素聞河內郡司馬氏賢名,今日一見,幸會。”


  司馬朗連忙道:“不敢,孔公過獎了。”


  鄭玄開口詢問道:“司馬公子有何作品需要我等為之品評?”


  司馬朗急忙取出帶來的一疊魯紙,恭恭敬敬地呈遞給鄭玄:“回鄭公,在下師從胡昭(漢末三國時著名書法家、隱士)先生學經,寫有尚書六注一篇,還請鄭公與諸公品評指點一二。”


  鄭玄接過那疊魯紙,與身邊的蔡邕、孔昱、許靖、許劭等人一起瀏覽閱讀。


  孔明看著司馬朗,暗暗想道:“看樣子,司馬家也即將登上曆史舞台了。”司馬家是司州河內郡溫縣的豪強大族、名門世家,家主是司馬防,與曹操關係很好,曾多次公開讚許曹操,堪稱曹操的伯樂。司馬防有八個兒子,依次是:司馬朗、司馬懿、司馬孚、司馬馗、司馬恂、司馬進、司馬通、司馬敏,因為此八子的表字裏都有一個“達”字,所以合稱為“司馬八達”。眼下,老大司馬朗已經二十二歲,開始嶄露頭角,老二司馬懿隻有十四歲,還在遊學讀書中。司馬朗豔羨齊魯“月旦評”之盛大,特地從司州河內郡溫縣老家趕到齊魯參加本次的月旦評。


  五分鍾後,鄭玄等人微微點頭地對司馬朗的《尚書六注》進行品評:“不錯,此文看來頗是下了一番工夫,很有見地,內有不少鞭辟入裏、真知灼見的獨到之處,確實難得,不過,白璧微瑕,欠缺不足之處有三點……”他最後給出評分,“八分半。”——這套評分製自然也是孔明的“發明”,設定最高十分,最低一分,每兩分之間有“半”,比如八分半,就是後世的八點五分,最終打分時會去掉一個最高分和一個最低分。


  司馬朗頓時欣喜不已,他深深地鞠身拱手:“多謝諸公!”


  孔明看著喜形於色的司馬朗,心裏盤算著:要不要招納司馬家為自己效力呢?好糾結啊!


  第二個上台的是一位長相清雋、看起來二十歲還不到的文士,上台後,他向孔融、鄭玄等人逐一行禮:“在下南陽郡諸葛瑾,拜見孔公和諸公。”


  孔明心裏大感驚奇:“呀!司馬家來了,諸葛家也來了?還真是巧啊!”諸葛兄弟三人,老大諸葛瑾今年十九歲,老二諸葛亮今年十二歲(跟孔明同歲),老三諸葛均今年隻有七歲。諸葛家的原籍本是徐州琅琊郡陽都縣,但因為戰亂和諸葛兄弟三人父親諸葛珪的去世,因此舉家搬到揚州、荊州一帶,依靠叔叔諸葛玄而生活求學,目前,諸葛家已定居於荊州南陽郡。


  孔融微笑著問道:“不知諸葛公子師從何人?”


  諸葛瑾道:“回孔公,在下師從龐德公先生(漢末三國時名士、隱士)和司馬徽先生(漢末三國時名士、隱士,即水鏡先生)。”


  孔融感慨道:“久仰龐公和司馬公大名,隻恨山高路遠,不得相見,今日能見到他們的學生,也是榮幸之至。”


  諸葛瑾連忙道:“不敢,孔公過獎了。”


  鄭玄開口道:“諸葛公子,請拿出你的作品吧!”


  諸葛瑾急忙取出帶來的一疊魯紙:“這是在下的文章……”


  根據規定,每月月旦評持續五日,每日品評四十位才子學子的詩書文章,五日合計品評二百位。在第五天下午,當第二百人被品評後,本次月旦評也正式結束了,但就在孔融準備宣布閉幕時,孔明卻站起身,他昂然朗聲地道:“父親、諸公,孔明也有一件作品請求得到父親和諸公的品評指點。”


  “哦?”孔融、鄭玄等人都又驚又喜,“你有什麽作品啊?”隨著孔明在那晚於酒樓裏一氣嗬成地連續吟出三首迅速傳遍天下的絕品詩詞,孔明已經被公認是一個當世一流的詩人詞人,至於他作品少的原因——孔明現在一共隻有六首詩詞,分別是《惜食》(就是那首“鋤禾日當午”)、《贈孫文台將軍》、《百姓苦》、《對酒當歌》、《明月幾時有》、《將進酒》,這六首詩詞被廣為傳頌,堪稱洛陽紙貴——人人深信不疑孔明作品少的原因就是他自己說的“懶得舞文弄墨而已”,他要麽不吟詩作詞,要麽一拿出來就是驚豔當世的絕唱佳作。孔融、鄭玄等人都非常期待孔明的新作。


  孔明大步地走到禮台中央,看著禮台下方的人山人海,開始用充滿感情的語氣發表演講:


  “亞聖孟子曾經說過,‘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毫無疑問,老百姓就是國家根本,沒有老百姓的耕田種地、紡紗織布、服役勞作,天子、皇親國戚、達官貴人以及我等吃什麽?穿什麽?住什麽?沒有老百姓家的兒郎參軍當兵,誰來外禦胡虜、內平賊寇?我等如何安坐於此高談闊論?所以說,老百姓最重要,人口最重要。人的生命是世上最寶貴的東西,人口也是世上最寶貴的資源。諸位都知道,我齊魯軍屢屢出齊魯作戰,每次都會把大量的外地的流民、饑民、災民、難民帶回齊魯定居,讓他們在齊魯安家落戶,還有,我齊魯大力地鼓勵民間夫婦生育,任何一戶人家新添人丁,不管是男是女,官府都會給予優厚獎勵,這些都是為了什麽?就是為了增加人口。人多了,勞動力就多,生產活動就會旺盛,社會財富也隨之不斷增長,我們的生活就會越來越好。但是,我們要提升的不隻是人的數量,還有人的質量,就是人口的素質。這就好像軍隊,十萬烏合之眾不如一萬訓練有素、裝備整齊的精兵,人口亦然,千萬低素質的人口不如百萬高素質的人口。”


  “今天,這裏有來自天南海北的上千名才子學子,很多,但又很少。為何?因為我大漢足有五千萬人,區區上千名、上萬名才子學子,對於整個大漢而言,不是太少了嗎?我大漢正處於大亂之世,急需越多越好的人才匡扶漢室、濟世安邦。那麽,如何才能培養出更多的人才呢?很簡單,廣播種子即可。一千顆種子和一萬顆種子一起被播下去,哪一種情況可以結出更多的果實?答案無需多言。因此,我們要讓越多越好的人接受教育,得到讀書識字的機會,不論出身高低尊卑,不管家庭條件是富貴還是貧賤,人人都可以讀書!這也是我齊魯廣開學堂學塾的根本目的,就是為了給國家培育出越多越好的人才。”


  “我們回到我剛才說的第一點上。我提出了一個詞,叫‘人口素質’。什麽是人口素質?我給大家舉一個例子,可以設想這麽一個家族:家產雄厚、財大氣粗,家丁眾多、打手成群、四世同堂、人丁興旺,但家族成員個個都是陰險毒辣、卑鄙無恥、毫無道德、做事不擇手段,這樣的一個家族,會長久延續下去嗎?是越來越興旺還是越來越衰敗?答案是不言自明的。一個國家,也是如此。我大漢想要得到中興,想要再度強盛起來,不僅僅是擁有遼闊的疆土、戰無不勝的軍隊、錢糧滿倉的財富,更重要的是我們的老百姓必須要擁有較高的文化素質和道德素質,否則,所謂的強大、繁榮最終都注定隻會化為鏡花水月。諸君,我們的老百姓裏充斥著太多的愚民、刁民、懶民、惡民,我此話並非一棍子打死所有人,無論是愚昧、刁滑,還是懶散、醜惡,都分為不同的程度,有人是非常愚昧,有人是有些愚昧,但是,積少成多,就成了我們漢人的劣根性和汙點!我也並非貶低我們大漢的老百姓,我們的老百姓擁有很多優點,比如吃苦耐勞、節約簡樸、堅忍不拔等,這都是在天下各國各邦裏數一數二的,同時,我們也必須正視我們漢人自身的諸多不足之處乃至可恨之處!


  知恥,而後勇,見賢,方思齊!所謂愚民,就是思想愚昧、麻木不仁!因為思想愚昧,所以偏激、狹隘、愚蠢、糊塗、凶殘,犯下大錯、幹出惡事卻渾然不知!甚至還以為是理所當然、天經地義的,破壞性極強!所謂刁民,就是性格刁滑奸詐,毫無羞恥心,為了區區蠅頭小利就可以起哄鬧事,玩弄卑鄙手段,背後坑人,待人處事時耍弄自以為是的小聰明,寡廉鮮恥而不自知,占得小便宜而沾沾自喜,損人利己、恩將仇報,不以為恥、反以為榮;所謂懶民,就是懶惰散漫,沒有紀律性,不求上進、不思進取、好吃懶做、好逸惡勞,隻想著不勞而獲、坐享其成卻不懂得、不願意勤勞致富,有手有腳卻整天靠坑蒙拐騙混日子,賭博喝酒樣樣都來,回家再打老婆孩子作威作福;所謂惡民,既是惡俗粗鄙,又是凶惡狠毒,前者猥瑣下流、厚顏無恥,後者心胸狹隘、嫉賢妒能,記別人之小過而忘別人之大恩,睚眥必報且手段毒辣,見不得別人好,如果別人過得比自己好,就對其進行惡意的誹謗造謠、中傷抹黑,搬弄是非、挑撥離間、落井下石。等等……”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