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節水軍戰船
青州(山東大部)和徐州(江蘇北部和中部)雖然在地形上十分相似,幾乎都是大平原,但徐州的水域覆蓋率比青州高得多,河網密布,遍地到處都是大大小小的溪河、湖泊、水塘,因此,青州更適合種植小麥、高粱,徐州更適合種植水稻,於是,徐州當地農民非常頻繁地在水裏勞動,繼而大麵積地感染上了血吸蟲病,至於台灣郡、海南郡,跟徐州情況是一樣的。
治療血吸蟲病的最佳良藥是吡喹酮,此時自然是沒有的,張機等人反複研究,發現青蒿、艾草對感染了血吸蟲病的病人有著一定療效,孔明發揮他的“超越曆史的智慧”,指點張機:血吸蟲病的罪魁禍首是一種叫“血吸蟲”的病蟲(寄生蟲),釘螺是血吸蟲的主要中間宿主。
想要根除血吸蟲病,必須做到:
第一,組織民眾在生活區域內和附近的水域內全麵地撲殺釘螺,喝水必須經過燒開煮沸;
第二,向民眾普及防禦血吸蟲病的知識,不允許在有釘螺分布的河水、湖水裏遊泳嬉戲;
第三,因勞動生產而不可避免接觸存在釘螺的河水、湖水的人,事先要用油膏塗抹身體,官府免費分發油膏,從而防止在水中被血吸蟲感染;
第四,已經感染血吸蟲病的病人必須對其進行隔離治療,其糞便、嘔吐物、汗漬汙垢等必須深埋並且用生石灰進行消毒處理,不能直接倒入水中,健康人必須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第五,不服從官府安排、破壞預防和治療血吸蟲病的人,一律驅逐出齊魯。
經過孔明的“指點迷津”,張機找到了治療血吸蟲病的正確方向,進度得到極大的加快。
孔明雖然愛民如子,但他同時也是很愛惜自己的小命的,因此他沒有在疫區多待(孔明可不想得血吸蟲病),很快就離開了徐南疫區,前去青島郡巡視青島造船廠和齊魯軍水師的主要戰船,另外,他想起了一件非常重要、非常重大的事情。隨即,孔明對齊魯下達了嚴令:
第一,家家戶戶都要養貓;
第二,養狗必須受到限製,家犬隻能在主人家裏活動時可以解除繩索,一旦出門,必須戴上項圈、係上繩索,不允許家犬在戶外隨意活動,一旦發現戶外犬,一律視為野狗,將其當場捕殺或送往養狗場充當肉狗。
孔明的這兩大法令是為了對付兩種可怕的疾病:鼠疫、狂犬病。
鼠疫又叫黑死病,是一種惡性的、烈性的、急性的傳染病,病菌由鼠虱傳播,老鼠正是鼠疫病菌的最主要的攜帶者。在眼下這個時代,自然沒有醫藥可以救治鼠疫患者,但能做到預防,滅鼠就是最有效的預防措施,隻要不存在大規模的鼠群,鼠疫就傳播不開。自然而然,養貓就是最好的辦法。曆史上,歐洲人對黑死病談之色變,因為黑死病差點兒摧毀整個歐洲,滅絕歐洲人,陸續持續了差不多三百年的黑死病奪去歐洲幾千萬條甚至上億條人命。之所以鼠疫橫行歐洲,其中一個重大的原因就是當時的歐洲人認為“貓是一種邪惡的妖靈”,從而不遺餘力地捕殺貓,導致歐洲各地幾乎無貓,致使老鼠瘋狂地繁衍,給歐洲人帶去了黑死病。
至於狂犬病,更加無需多言,允許百姓養狗,但不允許狗到處亂跑,就可以杜絕狂犬病。
無論是鼠疫還是狂犬病,在這個時代都沒有有效的醫治藥物和辦法,但是,隻要普及了衛生知識,讓老百姓人人講究衛生,改掉不良的生活習慣,就可以很有效地阻止瘟疫的產生。比如,孔明派遣宣傳人員,告訴老百姓“老鼠身上有一種病蟲,可以傳給人,讓人得上非常可怕的瘟疫”“有的狗的身上有‘狗瘟’,瘋狗一旦咬了人,就會讓人得上非常可怕的‘狗瘟’”,如此,老百姓自然積極地養貓、滅鼠、合理地養狗。
這年頭,四處巡視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因為舟車勞頓,長時間乘坐馬車會把人給顛得骨頭快要散了,究其根本,馬車的車輪是木製的,而不是彈性很好、具有很大減震力的橡膠。按道理,孔明已經得到了四季如夏的海南島,可以種植天然橡膠了,但可惜,天然橡膠樹的原產地是太平洋對岸的南美洲亞馬遜雨林,海南島雖然可以種植橡膠樹,但根本沒有橡膠樹。
由於孔明高度重視造船業的發展並且為此投入了巨額的人力、財力、物力,陸續建立“黃河造船廠”、“長江造船廠”、“青島造船廠”這三大造船廠,因此,齊魯的造船業就像齊魯的軍工業一樣發展飛速,招募了、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造船工匠,也培養出了一批批新生的造船好手,使得齊魯的造船業獨步全國,三大造船廠都有上萬名工匠,青島造船廠工匠最多,達到數萬之眾。說起來,華夏古代造船業的規模和技術先進水平在世界古代都是位居一流的,早在春秋時,華夏人就使用專門設計、專門打造的戰船進行大規模的水戰甚至海戰了,比如,春秋時的楚國與吳國在長江中下遊和太湖水域內曾多次爆發水戰,後來,吳國水軍還憑借著強大的戰船優勢,船隊沿著海岸線一路北上,攻打齊國,與齊國水師在黃海海麵上展開海戰,這些史料都是華夏古代造船業規模龐大、技術先進的證明,此時得到孔明的大力支持,更是呈現出烈火烹油、鮮花著錦之勢。
杜畿等造船專家沒有讓孔明失望,他們根據黃河、長江、大海的特點,規劃出兩大造船理念,分別用於在黃河長江上和在大海上,前者以“平底船(也叫沙船)”為主,後者以“尖底船”為主。
平底船的優點是結構簡單、成本較低、載運量大,缺點是穩定性較弱、抗風浪能力較差;
尖底船的優點是穩定性較強(因為重心降低到了吃水線下)、抗風浪能力較強,缺點是結構較為複雜、製造難度較大、製造成本較高。
很顯然,平底船適合在內陸的江河湖泊裏航行,尖底船適合在大海上航行。大海上風大浪急,平底船很容易翻倒傾覆,尖底船則不會。由於華夏人從古至此時還未真正地走向大海,因此,華夏的戰船以平底船為主流,在此時(東漢末年),華夏的戰船被稱為“樓船”,這是一種大型平底船,船艙可以達到四層,船體長度達到十丈以上(大約35米),在隋唐時已經發展到五層,被稱為“五牙大戰船”,船體長度超過50米——不過,正因為高度太高,達到四五層樓之高,所以重心不穩,隻能在內陸水域內航行,一旦到了大海上,立刻被風浪掀翻。
杜畿等造船專家一方麵改進華夏已有的平底船,一方麵研製華夏此時還不太流行、不太受到重視的尖底船,因為有孔明的“指點”,尖底船的設計進度被大大地促進了,很多直到宋朝才有的尖底船的設計理念在此時提前誕生了,比如:尖底船采用單龍骨結構,頭尖尾方、船身扁闊,並且使用了隔水艙設計(齊魯的平底船也使用了隔水艙設計),使得船的抗沉性得到了飛躍性的提升——西方直到十八世紀才出現華夏人早在宋朝就設計出的這種尖底船。
黃河造船廠和長江造船廠打造的水師戰船以在黃河上、長江上進行航行和作戰的平底船為主,大致上分為三種:戰鬥船、運輸船(既運輸兵馬也運輸物資)、巡邏船,動力是風帆以及人力水輪驅動、人力船槳驅動。戰鬥船噸位中等,其航速較高,靈活性較高,攻擊力和防禦力都很強,運輸船噸位很大,其航速稍慢,靈活性稍次,攻擊力比較弱,防禦力比較強;巡邏船噸位不大,其航速很快,靈活性很高,防禦力和攻擊力都比較弱。
青島造船廠打造的水師(海軍)戰船以在大海上進行航行和作戰的尖底船為主,就一種:運輸戰鬥船,因為齊魯軍水師(海軍)在大海上基本上不會遇到敵人繼而發生戰鬥,這種船以運輸為主要功能,以戰鬥為次要功能,被打造得又大又沉又穩又結實又堅固,成本非常高。
齊魯軍的內河戰鬥船號稱“鼉船”(“鼉”就是揚子鱷),內河運輸船號稱“龜船”,內河巡邏船號稱“蛇船”,海上運輸戰鬥船號稱“鯨船”。
孔明之所以創立青島造船廠,打造大型的海上運輸戰鬥船,一是為加強台灣郡、海南郡與大陸內地的海上聯係,二是他打算開拓與齊魯隻隔著黃海的高麗半島,自然需要大批海船。
孔明需要越多越好的土地安置受他庇護的民眾,但他又不願意在國內發動戰爭搶奪土地或者參加國內的諸侯混戰,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習公孫度,開拓華夏之外的土地,就是孔明自然而然的選擇,先前,他拿下了台灣郡、海南郡,不屬於開拓華夏之外的土地,因為台灣、海南本來就是華夏的領土,於是,他把目光投向了齊魯東部大海對岸的高麗半島,那是非常適合進行開拓的地方。
開拓高麗半島,也是楊江呈遞給孔明的一份戰策構思,他認為“漢地有限,但漢人繁衍生息無限,以有限之土地養無限之人口,豈能長久?唯一的破局之策就是走出去,開拓海外”。
孔明對此深以為然,楊江的看法跟他的思想是不謀而合的。
“調遣一批精幹人手,潛入高麗半島境內。”孔明叫來舒勝,“兩年之內,把高麗半島的政治、軍事、經濟、山川地形、城鎮人口、關隘通道、風土人情…給我搞清楚,越詳細越好。”
“喏!”舒勝肅然鄭重地領命而去。
孔明隨即叫來杜畿:“兩年之內,青島造船廠要打造出五十艘每艘可容納五百人的鯨船。”
“喏!”杜畿躊躇滿誌地領命而去。
孔明最後叫來趙海:“擴建水師,加大水師的訓練,特別是在海上的訓練,待時機成熟,我們要在水師基礎上建立海軍。”
“喏!”趙海興奮不已地領命而去。
齊魯在得到徐南、台灣、海南的大片土地以及新增大量人口後,齊魯軍隨之進行了擴軍,正規軍的兵力人數已經達到了10萬,主力仍然分為10個旅,但另有若幹個單獨的團,其中,步兵約7萬人,騎兵約2萬人,水兵約1萬人,另有15萬民兵作為正規軍的預備役後備軍,因此,齊魯軍可以出動25萬兵力參戰。齊魯目前已有1400多萬人口,以1400多萬人口的基礎養著10萬正規軍和15萬半民半兵的民兵,民眾承受的負擔是很輕的,並且,齊魯軍的差不多一半的軍費開銷來自孔明自己的腰包,不是來自民眾的賦稅,使得民眾的負擔更輕了。
十萬齊魯兵,人人久經訓練並且全套魯盔、魯甲,武裝到牙齒,十萬大軍就是十萬精兵;由於財力、時間等畢竟有限,十五萬民兵的裝備暫時還沒有達到正規軍的級別,但也足夠了。
當孔明在齊魯忙得四腳朝天時,袁紹和曹操也在滎陽戰場上忙得團團轉。
由於隻有短短六個月的寶貴時間,急於爭分奪秒、早日取得勝利的的袁紹不再優柔寡斷、畏手畏腳、瞻前顧後,一門心思地督促部隊向曹軍發動一場又一場的猛烈進攻,把曹軍打得難以招架。曹操見袁紹對自己發動全力進攻,便全麵地轉攻為守,命令部隊挖掘大量的戰壕溝壑,修建大量的壁壘營寨,與袁軍展開持久的攻防戰、拉鋸戰,由於袁軍擁有15萬兵力,曹軍隻有3萬兵力,實力上的弱勢使得曹軍陷入被動挨打的不利處境裏。在耗了三四個月後,由於戰局搖搖欲墜、岌岌可危,難以看到獲勝希望的曹操開始信心動搖,寫信給留守洛陽的荀彧,商議是否要放棄滎陽前線,退守洛陽,荀彧在回信中一針見血地分析了雙方的利弊和天下大局對曹操的有利方麵,鼓勵曹操堅定信念、堅持下去,曹操因此而得到了極大的信心。
荀彧還在回信中向曹操建議:夏侯惇、夏侯淵率領一萬五千精兵駐守兗州東部防禦孔明,此舉已無必要,孔明雖然唯利是圖,但不會言而無信,孔明是不會幫助袁紹攻打曹操後方的。
曹操經過反複思考,下定決心讓夏侯惇、夏侯淵率部趕至滎陽前線增援作戰,另派史渙率領五千老弱軍士在兗州東部“象征性地防備”孔明。
得到夏侯惇、夏侯淵的增援後,滎陽前線的曹軍實力大增、士氣大振。事實也正如荀彧所料,孔明沒有出兵攻襲曹操的後方。
曹軍除了兵力不足外,在糧草供應上也十分吃緊。曹操隨即在中原三州內展開籌錢活動,他以身作則,先大幅度地削減了曹氏宗族成員的日常開支,又大幅度地削減了漢獻帝和公卿大臣的日常開支,繼而向中原三州的官吏、豪門、富商、大戶、百姓進行借錢,累計籌集到十多億錢,全部用於跟孔明購買糧草、兵器、軍械、被服、醫藥等物——曹操周圍共有六家諸侯,分別是河北袁紹、涼州的韓遂和馬騰、漢中的張魯、荊州的劉表和劉備、江東的孫堅、山東的孔明,很顯然,另外五家都不會賣東西給他的,隻有孔明會賣東西給他。果然,孔明毫不客氣,以市場價的三倍價格出售了大量的糧草、兵器、軍械、被服、醫藥等物給了曹操,極大地緩解了曹操的燃眉之急,當然了,孔明也狠狠地賺了一筆。
靠著抽調原本用於防備孔明的部隊“拆東牆補西牆”以及花大價錢跟孔明做生意,曹操勉強地頂住了袁紹的攻勢,雙方陷入消耗戰,都死傷損失巨大。在最困難的時候,曹操甚至打算向袁紹求和,把長子曹昂送到鄴城充當人質,幸得程昱等人苦勸,才讓他打消這個念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