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言情女生>三國之蒼生至上> 第450節新的開拓目標

第450節新的開拓目標

  華夏想要長治久安,首先必須做到最基本的一件事:所有的或者說大部分華夏人都能吃飽肚子。這是最起碼的東西,無需多言。一般而言,華夏的傳統領土的麵積約為1000萬平方公裏,難以繼續擴大,為何?很簡單,華夏向東,是茫茫大海,華夏向北,是冰川雪原,華夏向西,是沙漠戈壁,華夏向南,是熱帶雨林,因此,可以這麽說,古代華夏人“把能夠開拓的地方,都已經開拓了;把能夠納入華夏版圖的‘好地方’,都已經納入了”,後世不少華夏人時常抱怨祖先沒有進一步地擴大華夏的版圖,這種說法真的“冤枉”華夏的祖先們了,幾千年來,他們一直在開拓,幾乎達到了極限,以古代的生產力和科技力,他們沒辦法橫渡大海,沒辦法深入冰川雪原,沒辦法占領沙漠戈壁,沒辦法控製熱帶雨林,況且,那些地方看起來都是鳥不拉屎的窮山惡水,食之無肉,棄之不可惜,為什麽要勞民傷財地開拓那裏呢?


  綜上所述,華夏的傳統領土的麵積是基本上不變的,可以說,土地有限,但是,人口無限。隻要太平時間長了,華夏人口肯定增長,那麽,華夏的土地可以養活多少華夏人口呢?答案是:在農業時代,在占城稻被引入華夏前,華夏土地極限能養活8000萬人,在占城稻被引入華夏後,華夏土地極限能養活1.2億人,在玉米、番薯、土豆等高產量的外來農作物被引入華夏後,華夏土地極限能養活4億人;在工業時代,這個數字可以翻幾倍,十幾億人。


  人多了,土地長出的糧食不夠吃,便會天下大亂、戰亂連年、不斷死人,於是人少了,土地長出的糧食夠吃了,便會天下大治、一片太平,人口就開始增長,人多了,土地長出的糧食不夠吃,又會天下大亂……華夏古代幾千年就是這麽一個因果循環的過程,這是它的本質。


  華夏的長治久安肯定是長久和平,經常打仗、經常死人還算什麽長治久安?如此一來,華夏的人口肯定就會在長久的和平中持續不斷增長,那麽,如何確保數量一年比一年更多的華夏人一直都能吃飽肚子?隻有兩個辦法:

  第一,孔明推動華夏從農業時代進入工業時代,發明蒸汽機、拖拉機、化肥、農藥等……如此,讓華夏境內土地的糧食產量跟華夏的人口一樣保持每年都在增長,很顯然,這是扯淡;


  第二,在華夏境外不斷開疆拓土,讓華夏擁有越來越多的領土,華夏有限,世界無限。


  毫無疑問,孔明在眼下這個時代裏隻能采取第二個辦法。


  對外開拓,這是孔明一直在做的事情,同時,孔明必須搞明白一件事:該往哪裏開拓?哪裏才值得優先開拓?


  世界上幾乎不存在沒有任何價值的土地,哪怕是荒無人煙的西伯利亞或撒哈拉大沙漠,都是蘊藏著無數寶藏的寶地,但是,土地的價值在農業時代和工業時代是不同的,比如中東,那裏幾乎都是沙漠,這樣的地方在農業時代就是垃圾,在工業時代卻是寶地,為什麽?因為那裏雖然不適合種田耕地,但地下卻蘊藏著無窮的石油。眼下還是農業時代,一塊地方到底好不好,主要看它能不能種田耕地,至於它下麵有沒有石油煤炭天然氣什麽的,那是次要的。一塊蘊藏著大量石油的沙漠和一塊地下沒什麽資源但土地肥沃、水流充足的平原,孔明應該優先占領哪一塊?這是無需多言的。在眼下,孔明需要越多越好的平原耕地,這是燃眉之急,至於那些不適合種田耕地、但蘊藏著大量資源、在農業時代沒什麽用途、在工業時代會大放異彩的地方,為了華夏的長遠未來以及千年後的後代子孫,占領肯定是要占領的,但不著急,可以緩一緩、慢慢來,進行次要考慮。


  以漢東為原點,若向四麵八方繼續進行開拓的話:


  向東是大海,需要橫跨一萬多公裏的太平洋才能抵達美洲大陸,顯然,這是做不到的;


  向北是西伯利亞,冰天雪地、天寒地凍、苦寒至極,顯然,不是需要優先占領的地方;


  向西是曹操、劉備的地盤,無法開拓,再向西是大沙漠大戈壁,也是次要考慮的地方;

  向南,是東南亞群島(包括菲律賓群島、印尼群島等地)和大洋洲,看起來似乎不錯。


  孔明在眼下是不會去開拓東南亞群島和大洋洲的,因為——有地無人,等於無地無人,土地雖然重要,但人口更重要,孔明現在不缺土地,缺人口,雖然他治下人口眾多,但人口自然是越多越好的,人口是一切的基礎,人口越多,發展才越快,東南亞群島和大洋洲此時沒什麽人口,孔明在占領當地後如果想要開發當地,就要遷移大量漢民前去那裏,與其如此,還不如不開拓那裏,把已有的人口用來發展已有的土地,何必沒事找事做?孔明現在擁有的土地已經夠多的了,既如此,他何必去占領那些雖然很豐饒肥沃、但卻沒什麽人口的土地呢?

  開疆拓土就好像做生意,目的都是獲利,投入成本是肯定的,但要獲得足夠多的回報,並且,是要在越短越好的時間內獲得越多越好的回報。假如,孔明不惜血本地開發西伯利亞,投入了大量的成本,他肯定會得到回報,但是,不會太多,並且很慢,起碼要開發百八十年,他才能得到回報,試問,這麽做有何意義?因此,成本和收益,也是對外開拓的一個大因素,成本越低越好,收益越高越好,同時,獲得收益的時間越短越好,最好在二三年內就能得到源源不斷的、大量的收益。


  綜上所述,孔明想要再次對外開拓,他的“目標”必須滿足以下條件:

  第一,當地必須以大規模的平原為主要地形,這樣,占領當地就能得到大麵積的耕田;


  第二,當地要有很多本地人口,從而增加漢東的人力資源,節約漢東開發當地的成本;


  第三,這個地方距離漢東本土不能太遠,否則,就會增加漢東開拓當地的成本和難度;

  第四,這個地方不能存在太強大的國家和本土勢力,否則,漢東開拓當地會代價太高。


  孔明站在地圖前,眼神緊緊地盯著符合這四個要求的一個地方。


  這個地方就是——南亞(後世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以及克什米爾地區、尼泊爾、錫金、不丹等地)。


  南亞是一個極佳的、極理想的目標,因為它是一個極好的地方。


  南亞位於喜馬拉雅山脈之南、東南亞的中南半島熱帶雨林和孟加拉灣之西、西南亞的伊朗高原和阿拉伯海之東,西南、正南、東南三麵都是印度洋,整體呈現出一個巨大的菱形,麵積總和高達約450萬平方公裏,相當於華夏傳統本土的一半。


  之所以說南亞是一個極好的地方,因為南亞足足超過三分之一是平原,平原麵積高達150多萬平方公裏,山地和高原雖然占了三分之二,但大部分的山地和高原的海拔都是低於1000米的,地勢十分低矮平緩,既非常適合農耕,也非常方便交通,同時,得益於印度洋,終年海風帶來充足水汽,當地又是河網密布,使得當地水流充足,堪稱得天獨厚的農業寶地。


  華夏本土總麵積約1000萬平方公裏,平原麵積約150萬平方公裏,占15%;


  南亞地區總麵積約450萬平方公裏,平原麵積約150萬平方公裏,占33%;


  兩者對比非常明顯,更讓華夏人“感到嫉妒”的是:華夏基本上屬於北溫帶,農作物一年隻能生長二季或者三季,少數地方才能生長四季,但是,南亞大部分屬於熱帶,農作物一年可以生長四季,換句話說,不分春夏秋冬,南亞都能種田,三個月熟一次,一年熟四次。


  華夏本土的耕地麵積跟南亞地區的耕地麵積差不多,但是,因為氣候的差別,南亞的產糧量卻是華夏本土的近2倍。如果得到南亞,華夏的糧食產量將會猛增到以前的近3倍。


  糧食產量增加近2倍,變成以前的近3倍,這意味著什麽?無需多言。


  南亞的土地是“極好”的,那麽,南亞的人口呢?當然也是“極好”的。南亞跟華夏一樣,都是人類古文明發源地之一。南亞文明的起源時間跟華夏文明差不多,說白了,南亞已經被南亞當地人開發了、建設了、經營了二三千年,換而言之,南亞就是一個現成的蛋糕,早就被南亞當地人做好了,不需要華夏人跑到那裏白手起家、從頭開始。正因為南亞的自然條件實在太好了,導致南亞人“不思進取”(與之類似的情況還有非洲黑人),二三千年下來,南亞沒有誕生過什麽強大的帝國,五百多年前,南亞第一次得到了基本統一,即“孔雀王朝”,近四百年前,孔雀王朝覆滅崩潰,南亞重新恢複四分五裂、一盤散沙的狀態,一直持續至今。


  眼下的南亞,西北地區是貴霜帝國的領土,其它地方完全分散,分為大大小小上百個國家(有的“國家”根本就不是真正的國家,就像部落聯盟),麵積較大、實力較強的約有十個,人口總數量高達1500多萬(眾所周知,南亞跟華夏一樣,都是人口又多又密的地區)。


  地方又大又好,並且當地還有大量的人口,如此,孔明怎麽不對南亞“垂涎欲滴”呢?


  孔明早就想征服南亞了,華夏不吞並南亞簡直就是對不起老天爺,隻不過,華夏國內畢竟還是戰亂連年,加上孔明此時擁有的土地已經足夠多了,光是消化已有土地就已經讓他操心得焦頭爛額了,正所謂“貪多嚼不爛”,因此,他雖然恨不得一口吞了南亞,但他知道,這事不需要著急,可以緩一緩,沒必要立刻就幹,反正沒人跟他搶,所以,在孔明的計劃裏,南亞,是漢東(華夏)的下一個對外開拓的目標,不過,這要等到華夏國內局勢穩定後再幹。


  然而,計劃趕不上變化,孔明有必要現在就對南亞動手了,因為貴霜帝國主動地與他為敵了。


  孔明為了維護他的海上絲綢之路,就必須遏製住貴霜帝國,他想要打貴霜帝國,陸路走不通,隻能通過海路,可是,把軍隊通過海路送到幾千公裏外去打仗,難度是可想而知的,軍隊派少了,過去就是送死,就算貴霜的國力不如孔明的漢東,但孔明把軍隊開到人家門口,人家掌握主場優勢,漢東軍如何打贏?光是一路過去就要讓孔明的軍隊感到筋疲力盡、搖搖欲墜了;軍隊派多了,運輸、後勤等都會不堪重負,如果強行為之,那會讓孔明付出血本的。就好像後世的人類把軍隊派到月球上打仗,做得到嗎?做得到,但成本極高,完全承受不起。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