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節漢陽殿上(2)
孔明點點頭:“我完全承認。我對陛下深深地充滿尊敬,以及同情。陛下不但溫良仁德、慈悲聰睿、宅心仁厚、憂國愛民,並且,命苦無比。陛下自小飽受苦難、吃盡苦頭,雖貴為天子,卻不如民間百姓,陛下的生母靈懷皇後(王美人)在陛下出生後沒多久就慘遭何皇後毒害,何氏外戚勢力一手遮天,又有十常侍橫行無忌,讓陛下從小就生活在恐懼中,君不見,民間孩童可以無憂無慮、自由自在地玩耍玩鬧,摟著爸爸媽媽撒嬌,但陛下卻從未擁有這些,雪上加霜的是,在陛下八歲那年,先帝(漢靈帝)龍馭賓天,使得陛下既無母親疼愛,也無父親庇護,孤苦伶仃、無依無靠、何其淒涼,隻能與哥哥少帝、姐姐相依為命,接著,董卓率軍入京,先是毒害了陛下的哥哥,然後把陛下作為其掌中玩物,陛下的親人隻剩下了姐姐,臣完全想象得出來,陛下是何等的恐懼、絕望、孤苦,每天必然過得是度日如年、心驚膽戰、如履薄冰、戰戰栗栗,後來,王允滅了董卓,曹操又滅了王允,陛下就像一個玩偶,在他們手裏轉來轉去,在王允、曹操的掌控中,陛下過的是換湯不換藥的苦日子。如此命運,真是聞者落淚、聽者傷心!陛下溫良仁德、慈悲聰睿、宅心仁厚、憂國愛民,可歎,陛下卻生不逢時,臣既同情陛下也為陛下深感不平,臣屢屢仰望蒼天,詢問蒼天,為何待陛下如此不公?”
孔明的這番發自肺腑的話語讓大殿上的氣氛變成悲傷無比,劉慕在孔明身後情難自已、泣不成聲,孔融以及伏完、董承、宋泓一起潸然淚下,天子雖然一動不動,但他的臉上明顯出現了淚花淚痕,因為孔明的這番話的每一句都說進了他的心坎裏,深深地觸動了他的心弦。
“所以,隻要能夠幫助陛下,臣都是毫不猶豫、義不容辭的。”孔明歎息一聲,“對此,郗大人你可承認?”
郗慮心頭一動,他意識到自己被孔明反將了一軍,他稍微地沉下聲:“殿下的功績功勳,無需殿下多言,陛下和我等一直都是看在眼裏、記在心裏的。二十多年來,對大漢、對漢室、對天子做出奉獻和功勞的最大者,非殿下莫屬。殿下,你可知秦朝的亡國之君秦三世子嬰?”
孔明看了郗慮一眼:“郗大人有話直說。”
郗慮平靜地道:“子嬰胸懷大誌、憂國愛民…”
孔明笑了笑:“跟陛下很像,是吧?”
郗慮臉上動了動:“子嬰雖然矢誌力挽狂瀾,但是,暴秦大勢已去,非人力可以扭轉矣,使得他隻當了四十六天的秦皇(秦王)便國滅身死。殿下,你不希望陛下成為第二個子嬰吧?”
孔明不動聲色地看著郗慮:“郗大人請繼續說。”
郗慮表情有點陰沉:“陛下需要的不隻是尊敬和同情,更需要的是忠誠。陛下身邊忠臣很多,但幾乎都沒有實權,天下最有權力的人,隻有四個,曹操、劉備、孫堅…以及殿下你。四大諸侯裏,為大漢、為漢室、為天子做出最多的,就是殿下你。既如此,殿下為何不更進一步呢?自古以來,不幸的君王實在太多了,但也有幸運的,比如周成王,周成王能有周公這樣的大忠之臣,真乃成王之大幸、周室之大幸、天下之大幸,周朝能有周公,我大漢難道隻有霍光、王莽、梁冀之輩,董卓、王允、曹操之流,卻沒有周公第二嗎?如果我大漢能有大漢的周公,如此,陛下大幸也,漢室大幸也,天下大幸也!殿下,你覺得我說的對不對呢?周公青史留名、流芳百世,能像他那樣,難道不好嗎?”他的這番話的意思已經非常清楚了。
此話一出,孔融、劉慕、典韋等人紛紛表情大變,唯有孔明仍然不動聲色,但他已經在心裏長長地歎息了一聲:“果不其然啊!”
“陛下!”孔融急促無比地起身向天子行了一禮,“臣和犬子對大漢一直都是忠心不二!”
“郗大人!”劉慕看著郗慮,“你到底是什麽意思?”她隨即明白了什麽,看向天子,“皇弟,這是你的意思吧?”
“公主殿下,”伏皇後不緊不慢地開口,“你不要忘了,你也姓劉,你可是天子的姐姐。”
劉慕心頭猛地一動:“皇弟啊,你難道忘了你姐夫他一次又一次地幫你甚至救你了嗎?”她表情在急劇地變化著,說話聲音微微地顫抖,“皇弟,你…其實根本就沒有病危,是不是?”
“公主殿下何出此言?”伏皇後笑了笑,“陛下一直非常感激你夫君,你不要胡思亂想。”
“孔公,”路粹看向孔融,“你和漢東王殿下對大漢一直都是忠心不二,這是人盡皆知、有目共睹的,天子和我等一直堅信不疑孔公你和漢東王殿下是我大漢的絕世忠臣。”他顯得意味深長,同時帶著一種推心置腹,“既是忠臣,你們就要做出忠臣應該做的事情,不是嗎?”
孔融驚疑不定地道:“陛下希望臣和犬子做什麽呢?”
董承微笑道:“孔公何必明知故問?陛下自然是希望孔公和漢東王殿下助他匡扶漢室、中興大漢。”
“這是根本無需陛下多言的!”孔融急切地道,“這些年來,臣和犬子一直在為了輔佐陛下匡扶漢室、中興大漢!”他似乎明白了什麽,“請陛下放心,臣和犬子馬上出兵剿滅曹孫!”
董承搖了搖頭:“還不夠。”他看著孔融,眼神裏似乎帶著一種悲憫,他確實有點可憐孔融,已經坐上了大司馬、青州牧、右將軍、魯公的高官厚爵,又是朝廷重臣又是封疆大吏,但政治頭腦卻這麽簡單,實在令人可憐。
孔融徹底地糊塗了:“董公究竟何意?可否明示?”
董承看向天子。
天子輕輕地歎口氣,開口說話,他的聲音十分縹緲,就像從很遠的地方傳來的:“姐夫。”
“臣在。”孔明應道。
“你是大漢忠臣嗎?”天子低聲地問道,他的聲音雖然不高,但聽起來卻很沉重有力。
孔明昂然正色地道:“臣是大漢之人,天經地義地忠於大漢!”
“好,好。”天子連續說了兩個“好”字,他對孔明的回答很滿意,也感到了如釋重負。
孔明的回答跟天子的理解其實是兩碼事。孔明說的是真心話,他既是漢人,自然忠於大漢,但是,他心裏的“大漢”其實是華夏,並且他對漢朝確實也是很有認可感和歸屬感的。孔明說的“大漢”是華夏,天子等人理解的“大漢”就是漢室,這就是不同時代的思想差距。
天子點點頭,他的表情在閃爍,但他的語氣充滿了發自肺腑的真誠懇切:“姐夫,你說,我如果當上了真正的皇帝,會是一個好皇帝嗎?”
孔明歎口氣:“你會是的。”東晉時名士、音樂家、史學家袁山鬆曾這樣評論漢獻帝:“漢獻帝崎嶇危亂之間,漂泊萬裏之衢,萍流蓬轉,險阻備經,自古帝王未之有也。…觀其天性慈愛,弱而神惠,若輔之以德,真守文令主也。”這番評論也是公認的,漢獻帝承受的苦難確實古今罕見,但他天性慈愛賢德,如果有掌握實權的忠臣輔佐他,他必然會成為一代明君。
天子有些哽咽:“姐夫,既然你也這樣認為了,那你能不能給我這個當上真正的皇帝的機會呢?”
孔明苦笑一聲:“陛下需要我做什麽?”
天子低聲地道:“姐夫是天下第一聰明人,何必明知故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