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六朝漢臣> 第215章 忽悠

第215章 忽悠

  劉徹左手攬著衛子夫,嘴裏咀嚼著其親自喂的糕點,臉上陶醉的神色愈發濃厚,笑意更甚。


  ??見司匡起身聲稱有奏,臉部肌肉跳動,“撲哧”一笑,隨意地揮揮手,語氣也很隨意。


  ??“稷下君直言便是。”


  ??……


  ??司匡低著頭,走出案幾,來到大殿中央偏前,靠近皇位的位置。


  ??在眾人一頭霧水的表情中,跪地稽首而拜。


  ??問曰:“敢問陛下,何謂聖王?”


  ??劉徹眼睛一眯,身子不由得坐正了。


  ??這個問題耳熟能詳了。


  ??這可是他的追求,怎麽會不知道?


  ??不假思索道:

  ??“自然是夏商周之賢王耳。”


  ??司匡抬起頭,再拜。


  ??笑容滿麵,開始了自問自答的“文化輸出”模式。


  ??“臣聞之,古聖賢倉頡造字,以上‘大’下‘一’稱為王。”


  ??“何謂大?”


  ??“大人也!”


  ??“何謂一?”


  ??“土地、疆域也。”


  ??“《周易·係辭》曰:‘上古結繩而治,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百官之治,萬民以察。’”


  ??“是故三皇五帝行契約之治,大人者,以民為本,以至理為準則,以大德加持己身。五帝後,至於堯舜,大德者為王,未曾變也。”


  ??司匡微微停頓,眼睛上斜,偷偷瞟了一眼劉徹的表情。


  ??見其平淡無波的麵龐,疊加攻勢,為最後一擊作準備。


  ??道:

  ??“至禹開三代之始,三畫而連其中謂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三通之者,王也。”


  ??“故自聖王在世,百姓不知饑饉,庶民不知苦寒,老有所依,幼有所養,魑魅魍魎,滅於山林之間,妖魔鬼怪,匿於沼澤之內,鬼神遁隱,天下清平,盛世美景,史書書之。”


  ??“臣私以為,侔天地者稱皇帝,天佑而子之,號稱天子,此乃今之王也!”


  ??…


  ??劉徹還沒產生反應,大殿中,忽然響起一陣尖銳的聲音——“這……”


  ??劉徹凝視下方怪聲來源,


  ??“董仲舒,怎麽了?”


  ??董仲舒惶恐起身,急忙伏首在地,拜曰:

  ??“陛下息怒,臣隻是驚恐罷了。”


  ??董仲舒瞳孔顫抖個不停,看司匡的目光,更是驚慌。


  ??德侔天地者稱皇帝,天佑而子之,號稱天子……


  ??這分明是自己在著作《春秋繁露》上的內容。


  ??這……


  ??是巧合?

  ??還是知己?


  ??外泄……這種可能性被他直接否決了。


  ??那本書消耗的竹簡已經堆滿了一個小偏室了,為了容易翻閱,擺放的位置都嚴格按照陰陽家的學術風格。


  ??如果哪裏少了一卷,自己早就發現了。


  ??更何況,這位匡人,今天剛至長安。


  ??這難道就是真正的知己?


  ??自胡毋生之後,又有人理解自己了?

  ??董仲舒像是被風吹動的稻草人,身軀開始瘋狂地顫抖。


  ??“卿驚恐甚?”


  ??“稷下君之想法,與臣不謀而合。”


  ??“哦?有趣。”


  ??劉徹嗬嗬笑了笑,揮著袖子,


  ??“繼續講。朕倒要聽聽主婿對聖王有何高見。”


  ??“諾。”


  ??司匡拜曰,朗聲繼續:

  ??“臣竊聞。”


  ??“帝者顓頊,靜淵以有謀,疏通而知事;養材以任地,載時以象天,依鬼神以製義,治氣以教化,絮誠以祭祀。北至於幽陵,南至於交險,西至於流沙東至於蟠木。動靜之物,大小之神,日月所照,莫不砥屬。”


  ??“帝嚳高辛,自言其名。普施利物,不於其身聰以知遠,明以察微……動也時,其服也士。溉執中而遍天下,日月所照,風雨所至,莫不從服。”


  ??“後有聖者曰堯,命羲、和,敬順昊天,數法日月星辰,敬授民時。分命羲仲,居鬱夷,日暘穀……信飭百官,眾功皆興。”


  ??“今大漢疆域遼闊,納山川河海。疆域超於三皇,甚於五帝,而陛下以天命之身統之,以兵禦蠻夷於疆外,以仁統萬民於疆內,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之景。”


  ??“卑臣不才,以為此乃四代始之征兆也!”


  ??文武百官麵麵相覷:“……”


  ??掌管大漢九大部門的九卿直接蒙了。


  ??好家夥。


  ??這拍馬屁的功夫,吾等不能及也!


  ??關鍵是……


  ??皇位上的劉徹,已經激動的站了起來。


  ??雖然什麽也沒說,但那滿麵的紅光,分明是便秘恢複之後的舒坦。


  ??估計此刻,這位陛下感覺全身上下的骨頭酥酥麻麻的,仿佛有無數風從骨頭之間的微小縫隙透過。


  ??通透般的舒坦,酸爽十足。


  ??那微微張開的嘴巴,分明在講--說得對,說得好,說到心坎裏了。


  ??“怪不得……怪不得朕前幾天晚上,時常夢見高祖攜三傑,為朕講述治國之道,時常夢見有位白發老翁,為朕訴說安民之法。”


  ??劉徹呢喃細語。


  ??“怪不得少君生前,不找高祖皇帝、不找孝文、孝景皇帝……隻來找朕,原來如此……朕懂了。”


  ??這位皇帝的腦補能力非常強。


  ??僅僅片刻,就把以前絞盡腦汁也想不出答案的疑惑串聯起來了。


  ??“朕竟有如斯之德……此乃天意也!”


  ??俄而。


  ??劉徹明亮的眼神下沉,笑吟吟的,張開懷抱,

  ??“主婿見解之高,朕甚喜!隻可惜,朕才疏不夠,無法令匈奴臣服,愧對三皇五帝之能。”


  ??一側的董仲舒急忙起身,高呼,

  ??“陛下謬矣,三代至數千年都不曾使蠻夷臣服,況陛下五載乎?”


  ??“老臣以為,今車騎將軍、稷下君,大獲全勝,未嚐不是天人感應之象。”


  ??“倘若陛下明治、修身,定可至四代之始。”


  ??“哈哈哈,聽卿一席話,朕茅塞頓開。”劉徹大笑,“少府卿……”


  ??“臣在。”


  ??“賜董仲舒布帛百匹,賜朝會結束,汝親自去辦。”


  ??“諾。”…“謝陛下。”


  ??劉徹目光偏移,沉聲,

  ??“主婿,汝想要何封賞?”


  ??“封賞不敢當,卑臣想要陛下收下一把劍。”


  ??“哦?有意思。”


  ??劉徹重新坐下,恢俯視下方。


  ??在竇太後多年的統治威壓下,他早就學會了如何收放自如的控製自己的神態。


  ??“何劍?”


  ??“天子之劍!”


  ??司匡聲音慷鏘有力,


  ??“卑臣此行討伐左賢王,偶得三代信物,周天子之劍。因此劍涉及天命,卑臣恐路上出現意外,除了親信,不曾同他人說也。”


  ??“今既已至長安,見聖王,劍可出,歸於神器,供陛下驅使!”


  ??倏而!

  ??劉徹眼珠子比銅鈴還要大,快要瞪出來了。


  ??竟然是三代信物!

  ??難道?


  ??自己真的是天意下的第四代始王?


  ??一定是!


  ??不會錯了。


  ??劉徹滿麵熏紅,呼吸急促,雙手按著案幾,冕服淩亂,跳起高呼,

  ??“趕緊呈上來!”


  ??“諾!”


  書屋小說首發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