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明帝國的崛起> 第四百一十三章 剩下的我來處理

第四百一十三章 剩下的我來處理

  盧奉擔任大明皇家銀行的總經理,經營範圍隻在京師,對自家銀行的數據,還是非常了解的。張口就來,“


  伯爺,皇家銀行目前的資產約為五百餘萬兩。其中負債額為4百餘萬兩。負債率為80%。銀行中儲備的銀兩為八十萬兩。從開業至今,總計發行銀票三百餘萬兩。”


  銀行的資產和負債屬於非常專業化的東西,張昭也聽不大懂,但有一條是懂的。在沒有紙幣的時代,八十萬兩現銀就是銀行的現金流。


  銀票隻是皇家銀行發行的票據而已。


  張昭手指微微點著額頭,道:“以方便交割的名義,強製要求拍賣戰爭債券必須使用我們的銀票。另外,允許戰爭債券在個人之間相互交易。你在廣告上添上這一條。”


  盧奉眼睛頓時一亮,恭維道:“伯爺,這真是個才的構思。”


  以後軍都督府的名義發行的兩年期戰爭債券,朝廷批準的額度為八百萬兩白銀。


  其銷售辦法是:在大明證券交易所進行拍賣,價高者得。購買者支付費用,在交易所進行登記購買數量,最終拿到手的是不能流通的憑證。


  兩名購買者之間的相互交易,必須在交易所的見證下才能進校交易需要更換憑證上的數字,還有交易所登記在案的數字。


  如果這些債券全部銷售出去,這八百萬兩白銀實際上就在大明皇家銀行的銀庫鄭

  這對大明皇家銀行的補充是何等之大啊!八百萬兩白銀啊!

  當然,大明皇家銀行不可能印刷八百萬兩銀票給後軍都督府。這都是戰爭經費。你拿銀票去南方購買糧食,江南的商家理你?用銀票支付士卒軍餉,他們會賣你的帳?


  但是,後軍都督府不可能一次性將八百萬兩白銀全部花費出去。這就可以占款使用,隻需要支付少量的利息即可。


  陳夕鳳嬌俏的翻個白眼。她認識的盧員外不是這樣的人。但在張昭麵前,他滿口奉承話。


  張昭笑笑,不吃盧奉這一套。沒有那麽神,借的錢終究是要還的。大明皇家銀行要發展,還是得真金白銀的去賺錢。


  “大寧都司那裏的金礦、銀礦不少,足夠償付這批證券。你先去登廣告,接下來的事情我來操作。三日後在交易所舉行第二次拍賣。”


  …


  張昭之前給弘治皇帝上過一個奏章,關於金礦開采的事宜。明朝的礦產資源在名義是歸國家所有的。但是,如今民間盜采屢禁不止,形成民礦、國礦並立的局麵。


  所以,後軍都督府打下大寧都司舊地。金礦、銀礦等資源都可以拍賣出去。所得經費是用於償還戰爭債券。


  而朝廷對所有的礦產企業,每年都要征收其產量3商稅。這是長久的財政來源,比朝廷自己去開礦來錢舒服得多。


  從改革明王朝的貨幣角度而言,張昭目前的做法,還停留在大量儲備金、銀,以求未來能發行貨幣的階段。


  其實這種事以國家的名義來做,會順暢得多。但是鑒於大明朝皇帝的任性,以及對金融的無知,他真不敢和皇帝們合作。


  大明的皇帝們已經玩廢了寶鈔、鹽引。張昭不想他費盡力氣推廣的銀票,最終麵值下降,淪為廢紙。


  大明朝的貨幣,目前是標準的銀本位。但是,從張昭所知道的曆史而言,這隻能作為過渡的。


  因為隨著大航海時代的來臨,經過幾百年,全球範圍內會發現越來越多的銀礦。白銀的產量會很大。這就會使得其幣值波動。銀本位、金銀複本位最終都會淘汰。


  金本位才是未來貨幣的本命!


  …


  …


  張昭和盧奉再聊了一會兒大明皇家銀行的發展。


  目前隨著業務的擴充,肯定是要招募人手的。盧員外這個人劃圈子的思想比較濃厚。目前隻招募他老家的夥計,還有就是張府私塾出來的學生。


  但這明顯已經不夠用。


  學生到知行白酒商行中當賬房學徒,再磨練個兩三年就合格。白酒的賬本能有多難,加減乘除。但是,涉及到銀行這個領域,數學功底不行難以勝任。


  “你給國泰商行打個招呼,聯合出資在京師成立初級學堂,對外招生,學製三年。教授語文、數學、地理、自然、政治五門課,培養各種人才。呃…,把‘自然’去掉,教材找新軍營要。”


  盧奉一臉懵逼,他不知道“自然”是個什麽課程。當然,這不妨礙他聽張昭的命令,忙道:“我這就去辦。”


  張昭交代完,沒往位於位於京師東北方向六十裏的大明皇家軍事學院視察。軍校籌備的事情由林文寧負總責,底下有具體的經辦人。他對“大管家”老林還是信的過的。


  張昭回安鎮陪妻妾們吃過午飯,就去往新軍營。研究三院已經將他要的東西研製出來,他回頭要拿給弘治皇帝看。


  …


  …


  九月初九,真理報上登出後軍都督府要再次拍賣戰爭債券的消息,很快就在京中引起轟動。


  中午時分,棋盤街上到處是出來“覓食”的大明官員。他們的話題自然都是登在真理報上的消息。


  王華和同僚們一起在一家酒樓中用餐。席間為首之人是德高望重的翰林院掌院學士吳寬。


  吳寬搖頭晃腦的道:“張都督這是迫不及待啊!雖然作出一些規則上的改變,但短時間內搞第二次拍賣,我看難得很。德輝,你和張都督接觸較多,你覺得他是怎麽想的?”


  王華苦笑道:“吳前輩,這在下如何猜得到。或許他是想以他的名聲擔保啊!”


  “那也不頂用。關鍵在於大寧都司舊地是否有礦。”


  一幫翰林們紛紛附和。並不看好張昭的舉措。


  …


  …


  午後時分,報社鎮望海樓鄭

  一群報社的總編們在二樓雅間中喝茶,閑聊。這個時間節點,各家報紙的總編們都不算忙。


  這個茶會是由真理報總編湯玄策組織起來,類似於報紙行業的協會組織。


  大明朝各行各業都有行業協會。京中賣煤炭的有行會,賣糧食的有行會。搞中介的一樣有行會。報業才興起,如今才算逐漸起來。以真理報的發行體量,其背後東家的權勢、地位,自然是報業中的盟主。


  湯玄策喝著毛尖,道:“在下估摸著明日會有各種關於戰爭債券拍賣會的分析文章,還請各位賣在下一個麵子。”


  盡量好話嘛!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