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8章 衛所裁撤
大明最高會議-大朝會,在一陣陣喧鬧的聲討譴責聲中,勝利閉幕!
第二天,朝廷竟然毫無征兆、令天下眾生甚感意外的,頒布了一道嘩然天下、震動域內的聖旨。
這道聖旨的頒布,在朝堂之上竟是沒受到半點阻礙,朝堂上下前所未有的、空前的高度一致,力挺皇上的聖裁:裁撤各地已經是糜爛至極的衛所!
崇禎這個提議剛一出來的時候,最先反對的是五軍都督府的都督們-——都指揮使、都指揮同知、都指揮僉事等高級軍官。他們開始確實是有所點心有不甘,奈何,最後還是毫無辦法的接受了現實,他們也是架不住朝堂上那群惡狼的圍攻啊!
那場景,想想都讓他們毛骨悚然,事後還經常做噩夢。當時,經皇帝陛下的點撥、提醒、啟發之下,早就憋了一肚子氣的群臣們,展開了一場毫無隱瞞、毫不避諱、毫不手軟、毫無人性的批平和自我批評,由此引發出的是,相互揭發,轉而對準槍口,一致“對外”的一場辯論大賽。曆經選手之間強有力的、歇底斯理的,扯發、撓臉、撩檔等手段PK以後,繼而由內閣首輔黃立極,進行了全麵總結評比。
一盆盆的“髒水”,朝著五軍都督府的高級官員們劈頭蓋臉的潑下了下來:什麽衛所陋習萬千,罄竹難書!什麽吃空餉,吃的軍心潰散!喝兵血,喝的軍士賣兒賣女!什麽霸衛所財產為己用,層層剝皮、欺壓底層軍士,變兵丁為農奴!等等一切一切的醜習惡俗被無情的揭露了出來。
此情此景,使得這些本就在五軍都督府無所事事、混吃等死的大佬們耷拉了腦袋:裁撤就裁撤唄,說這些幹嘛?有意思嗎你們!
至於對衛所“糜爛至極”的這個評語,也是當天在朝堂之上,君臣們通過的揭秘當下軍事現狀之後,才達成的高度一致的共識罷了,但這種評語卻是萬萬不能出現在聖旨之上的,否則的話,朝廷也會顏麵無光,羊屎蛋子還得外麵光得不是嘛。
聖旨給出裁撤衛所堂而皇之的理由,也隻是粗略的說了個大概,並沒有詳述為什麽要裁撤。
聖旨大意是:太祖創立衛所的初衷,就是要建立寓兵於農、守屯結合的一種建軍製度。在當時的曆史條件下,這是一種非常完善、合理的製度。然,曆經多年沉積,各衛所轄內花甲、年少人數眾多,已無法履行上陣殺敵之重任!另,鑒於現在江南大營、江北大營的組建,各衛所可戰之兵已然抽調一空,使得各衛所已失去屯兵之要義。故,今朝廷決議:除錦衣衛外,其餘各衛抽丁餘眾,皆削軍籍還鄉、裏,戶籍並入各轄地。衛所原屬田產,按人頭均分到位,登記造冊,不可輕忽!
為啥錦衣衛不裁撤啊,為什麽啊!這還不是因為錦衣衛是皇帝親軍的緣故嘛!
不過,崇禎早就對錦衣衛展開清理工作了,今後錦衣衛也不用世襲,而是改成吸收精兵強將進入的原則。另外,那些隻掛名不幹事的錦衣衛虛差,也已經給他們打過招呼了,要麽拿出點真本事,實實在在的前來點卯聽旨辦差;要麽麻溜的,自己卷鋪蓋走人!
你想想,誰敢卷鋪蓋走人啊?腦袋還要不要啊?實在動不了的、幹不了事的,提心吊膽之下,也是找好了接班的人選前來報到了。
小聲告訴你,崇禎他“老人家”啊,還給錦衣衛悄悄的拔高了薪水……。嘿嘿,不知道了吧。雖然不多,每個月也就是夠買一隻燒雞滴,但卻也激發起了士氣不是。君不見,現在錦衣衛的辦事效率,那叫一個嘎嘣脆。
言歸正傳,聖旨是下了,單憑驛站的工作效率,聖旨自飛出皇宮,到傳檄天下,可為神速!快是快了,可下到達各地衛所以後,麻煩可就來了。
要知道,衛所製度的存在,可是圈養了大批的權貴,自上而下的官員有:
都指揮使司有:正二品的都指揮使、從二品都指揮同知;正三品都指揮僉事等高級軍官。當然了,都指揮使、都指揮同知、都指揮僉事等高級軍官都是不得世襲的,而是由朝廷從世襲軍官中選任升任或從武舉人中直接任命。至於中下層軍官,倒是可要世襲的。
再往下的軍官包括:正六品的經曆司經曆、正七品都事;正六品斷事司斷事、正七品副斷事、吏目等;
衛有:正三品指揮使、從三品指揮同知、正四品指揮僉事、從五品衛鎮撫,其下屬有從七品經曆、正八品知事、從九品吏目、倉大使、副使等。
千戶所有:正五品的正千戶、從五品的副千戶、從六品的所鎮撫,其下屬為吏目;
百戶所有:正六品百戶、總旗、小旗。
自衛指揮使以下軍官則都是世襲的。
看到了吧,這麽龐大的一群人的利益,全係與衛所的存在。
錢糧是一方麵,關鍵是各衛、所的長官,曆經幾代人的經營之後,他們亦然搖身一變,成了衛、所的“大地主”了。手握大把的田產,奴役著大批的軍戶,活的要多滋潤有多滋潤。就連朝廷下撥的糧餉,也基本被他們層層克扣吞沒,九成的到不了應得之人的手裏,這當然是說的底層的軍士。
幹嘛說是奴役啊?這是因為啊,大部分軍戶的地位還不如農戶呢。軍戶跑了那可是逃兵,抓住了可是要治罪的,而農戶則沒有這種擔心。
所以,這些軍官就敢大大方方的,奴役起了這些“低賤”的軍戶來,誰讓他們是“低賤”的軍戶呢!活該你們受罪,哈哈哈……!
但,天不遂人願啊,好日子還沒過夠呢,現在朝廷一道聖旨就要把衛所給裁撤掉,你說這些“大佬”們能高興嗎?士可忍孰不可忍!自大見到聖旨,這些個“大佬”們就開始了串聯、上訪,他們要上達天聽,要當今聖上聖斷,要聖上以正視聽!大明沒有了衛所怎麽能行啊!誰來保衛大明啊!什麽?那些才招募的泥腿子?切!不是哥瞧不起他們?咱一個能打他們仨!
冰火兩重天得是,底層普通的軍士那可是高興壞了。
有些本打算逃亡的,也暫且放棄了逃亡的打算,畢竟那是要承擔風險的。雖說,千戶老爺們的警告聲曆曆在耳,但他們還是相信,皇上的聖旨都已經下了,那就一定能夠實現!這一天總會到來的,他們眼前早已是遙盼甘甜、曙光在目了。
軍士們想啊:官老爺們再敢霸占我們的田產,大不了就倒地主家種地去,反正就是走了,也再不用擔心背上一個逃兵的罪名了。再說了,聖旨真要是能落實下來,到時候既有田產到手,還終於脫離了苦海,摘除了枷鎖般世襲的軍籍魔咒,何樂而不為呢?耐心等待吧,現在,總歸是有了盼頭!
先前,有些軍士之所以有逃亡的想法,那是因為除生活上的因素外,還與其社會位的低下有關。
明初崇尚武力,故較重視軍人,地位也較為尊崇,待遇還說得過去,生活基本上有了保障。所以,能成為衛所世襲的軍士,那也是很招人羨慕的!然,國運昌平,承平日久,武力不再重要,大明境內開始變得重文輕武起來,弄得軍人的地位就大為降低。還有一個更要命的就是呢?由於各衛所大量軍士的逃跑,兵源不足之下,除了精兵填入以外,還把一些罪犯也充軍來了。這以罪犯充軍的做法,可就使的軍人的形象更為低下起來。
到現在,也就是崇禎帝這會兒,一些衛所的逃亡軍士已達其總數的80%以上,許多邊地駐軍隻剩下一半不到了,更別說其久梳訓練戰力低下了。所以,崇禎陛下是鐵了心的也要把衛所裁撤進行到底!
聖旨頒布後,在收到地方衛所反饋的第一份邸報,也就是在高層默許之下,由底層“千戶級別”軍官們抗議“解聘的申辯書”,崇禎又等了半個月的時間,見沒有高層官員出麵之後,毅然在五月三十日這天早朝之上,高調宣布:
統領全國軍隊的最高軍事機構的五都督府:中軍都督府、左軍都督府、右軍都督府、前軍都督府、後軍都督府這五部合並一部,統稱“大明最高軍事法庭裁決處”,簡稱“軍法處”。由對軍官吃空餉、喝兵血、貪官汙吏等行為深惡痛絕的原戶部尚書郭允厚出任尚書一職,由畢自嚴接替戶部尚書一職,原五部各都指揮使、都指揮同知、都指揮僉事等高級官員,分別出任“軍法處”左右侍郎、司務、郎中等職,各自原品階不變,並有責任和義務協助尚書郭允厚完成衛所改編,否則將予以撤職查辦。另召,駱養性之錦衣衛,抽調主力精英,全力配合此次行動,緝拿不臣官吏。
崇禎有理由相信,有郭允厚的鼎力相助,再加上熟悉“業務”的原五大都督高級官員的從旁協助,這衛所改製定能在短時間內順利完成。
高層都被一鍋端了,中下層軍官一看可就傻了眼,人家皇上不吃你“上訪”這一套,管你抗議不抗議呢,反正五軍都督府都沒了,你衛所哪還有棲身之地啊。既來之則安之吧,上至指揮使,下至千戶、百戶的軍官都蔫了。
不過,也有好消息傳來,軍官若無烈跡,仍移至他處委以重任。
無劣跡?九成九的官老爺心裏開始打鼓了,怎麽才能算無劣跡呢?那年,對,就是那年夏天,那個令人燥熱難耐的那天晚上,我霸占隔壁王老五他老婆這事,應該算不上劣跡吧?應該不算!可,可是,怎麽老覺得心頭直冒虛汗啊,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