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1章 捷報
進入六月,本應是個雨水漸多的季節,北方地裏的小麥也是憋著一股子勁,待到這個季節好狠狠地衝刺灌漿。但現實卻是令人失望的,到現在已有月餘的時間雨水都未來照上個麵了。
崇禎內心焦躁不安:老天是不是一如既往的在玩兒自己?再不下雨的話,田的莊稼可就真的玩兒完了!
也怨不得崇禎內心焦躁,本來在這春夏之交的季節,由於早晚溫差較大,雖說沒有下雨吧,但也是有些發悶。這些因素摻雜在一起,人就會不自覺得產生鬱悶煩躁、情緒低落、疲憊勞累的感覺。
心下煩躁,崇禎跨上戰馬,率領自己一眾走狗-——網羅來的仙道、高僧及大內高手禦林軍,直奔城外奔去,他要兜風去了這是。
擱著以前,皇帝要想出宮那可是難上加難的事,大臣們定會百般阻撓了。其實他們是怕皇上知道民間真實的情況而不好糊弄,才以各種借口百般阻撓的。現在的崇禎則不同,現在誰還敢對他指手畫腳的?經這段時間大刀闊斧的朝政整頓,中央集權的力度則是更大了。當然,是大權集中到了崇禎皇帝自己的手中,而日常政務則是分散到內閣以及各個部委那裏去了。
快馬奔了好一會,被馬奔跑帶起的陣陣涼風吹過,內心那份煩躁好似也被吹散一空。
來到田間地頭,勒住馬頭,隨著胯下戰馬緩步前行,崇禎放眼要遙望起了遼闊平整的沃土。本想尋個好心情來著,但收進眼底的卻是一片的荒涼與蕭條。
田間地頭,大片的良田龜裂成縫、塊,本應抽穗待收的小麥,歪七扭八、垂頭耷腦的卻已現枯萎。河床幹涸,井水幹枯,濕地幹訶。
遠遠地還能看到成群背著水桶的百姓,崇禎差人前去詢問才知,他們這是去尋找水源的……。
崇禎也知道,當初陳子龍要在地裏麵開坑挖井,可這些人不幹啊,不光是地主不願意,就是這些百姓也不同意啊,他們可不想自己家的莊稼被糟蹋了。
眼前幕幕讓崇禎剛輕鬆了點的心情又變得糟糕了起來,他擔心這幹旱不緩解的話,民亂還是會依然爆發的。
想到莊家,收拾起心情,崇禎打馬奔皇莊而去。
皇莊的情形稍好,山芋的小苗依然破土而出、舒展著它那幼嫩的綠芽,搖搖擺擺,玉蜀黍也拔高了身姿,站在那裏接受皇帝陛下的檢閱,好像在向這位站在眼前的皇帝,講述、憧憬著美好的未來。
看到這些,崇禎內心逐漸的充滿了喜悅之情,感覺是總算有了盼頭,隻要度過這兩三年的困難期,待到這些農作物得到大麵積的推廣後,巨大的壓力估計就會有所緩解了。
正一路走著,遠遠地,崇禎就看到一群百姓圍在一起,而中間也站著一個人,他好像還在講這什麽。不由大奇,忙領隨員停住腳步,下馬緩步靠近,他要一探究竟。
不要說什麽好熱鬧什麽的,還有那些說什麽“劣根性”啥的,那就是放屁!隻要是人,都會存在好奇心,不光是人,包括動物也是如此。也就是說,有生命、有智慧的動物,都有好奇心!
還沒靠近人群,就有幾個外圍民眾,注意到了這幾個衣著光鮮的不速之客。看著這幾個人怪異的舉動,這幾個百姓眼露詫異,本想詢問,卻被王承恩伸手“噓”住了,並示意自己這些人沒有惡意。
在這幾人異樣的目光中,崇禎收住腳步,示意不打擾大家,自己等人就在外圍聽聽就是。
這時候,裏邊那人的聲音傳了出來:“看明白了嘛!這種莊家不用成溝的來澆就行,隻要在小苗根部澆上水即可。現在雨水較少,節約點用啊,別把水撒的得到處都是。這水可比自家的油還值錢呢!嗬嗬。”
“哈哈哈……。”周圍的百姓也隨著那人幽默的話音,哈哈的大笑了起來。
聽到這個聲音,崇禎的嘴角也不由得上翹,他已經知道這個人是誰了。就在這群人不遠處,崇禎尋了個地頭就坐了下來,一眾大內高手也散與四周緊張著戒備。
“好了,都聽明白了吧,大家抓緊去忙吧。這個把月的也夠旱的,可別把咱們的嫩苗苗給旱死老,嗬嗬。”先生傳授完栽種的技巧,就催促著眾人趕緊去忙。
“好來,多謝侍郎大人親授!”眾人轟然應諾而去。
人群散盡,衙役給這位侍郎大人倒了碗水:“嗬嗬,侍郎大人辛苦,先喝杯水歇口氣。”
“沒啥,待這波莊家有了收成,那就好辦老。”這位侍郎大人感慨了一句。
接過碗,“咕咚”就是一口,撩起袖子就來擦嘴,還沒擦到嘴呢,侍郎大人的眼神不由得飄到了不遠處坐著的那群人。待仔細看清來人,侍郎大人嚇得一個趔趄擦點跌倒。
“哎吆喂……,老天呢……。”嘴裏邊念叨著,邊跌跌撞撞的跑了過去。
來到近前,雖說有幾名禦林軍攔在前麵,但這位侍郎大人還是激動地“撲通”一聲跪倒在地:“臣,陳子龍,叩見皇上!”
“散了,平身吧。”崇禎揮退阻擋在身前的禦林軍,他自己也站起身來,滿麵春風的看著陳子龍。
“皇上怎麽到這兒來了?”陳子龍站起身來,他不知道皇帝為啥而來。
“子龍,辛苦了。你很好!這樣,朕來問你。”崇禎輕拍著陳子龍的後肩甲,道了句辛苦。
“臣,聽著呢。”恭順著道。
士為知己者死的道理一點不錯,現在陳子龍為了皇帝的事業,哪怕是讓他真的去肝腦塗地,他也不會有半點怨言。
“這些莊家,得多久才可以有收成?”崇禎的內心深處緊繃著的那根弦,其實一刻也未曾放鬆過。
“回皇上的話,紅薯一般四月中下旬到五月上中旬都是可以種植的,咱們是四月中旬就開始種植了,若說到收成的話,紅薯收獲季節可就得到九月下旬、十月出頭左右了;玉蜀黍要快一些,也是快到五月份開始種下去的,它生長的天數是九十天左右吧,也就是得到八月下旬才可成熟。到有了收成,大夥都知道了它們的好處,再推廣開來,就好辦的多了。另外,皇上,你也看到了,本該成熟收割的小麥……,哎!天太旱了。”說道小麥,本來還如數家珍述說紅薯、玉米栽培技術的的陳子龍,頓感一陣的黯然。
“是啊,看這陣勢……。”說到這兒,崇禎不由得抬頭看了看天。
沒有再糾結小麥的事,崇禎接著道:“小麥先不談了,天不作美、人不配合,也沒辦法。子龍,這個玉蜀黍和紅薯的事,還得加大推廣的力度。不光個報紙要大力宣樣,還得要這些農戶多多現身說法,才來得好。”
頓了下,崇禎又道:“打得這些井,裏麵的水可足否?”
陳子龍道:“還夠用。”
“那就好,先好生看護好這些玉蜀黍,待到成熟,要將米粒研碎成麵狀,烙成大餅、煎餅紙狀薄餅或者做成玉米粥來喝都是可以的,要把這些通通的都要告知這些農戶!”崇禎卻是急切的需要這些糧食來賑濟天下蒼生。
“啊……!皇,皇上怎麽知道這些的?”陳子龍大驚失色。
由不得陳子龍不驚,這玉米可是才開始在京師附近栽培的,皇上就知道怎麽個吃法了?難道皇帝見過、吃過不成?
“呃,這,這,哦,我記得好像是玉帝托夢與朕來著,這檔口突然之間就想起來了而已。”崇禎啞然,他總不能說是自己早就吃過這個糧食吧,隻好推說是玉帝他老人家托夢了。
“原來如此。”陳子龍舒了一口氣,嘴上說著原來如此,而心裏卻是暗念,皇上本就神人也。
邊上的仙道、高僧,大內高手聽聞,也均露出一臉神往的和滿滿的崇拜。
崇禎和陳子龍聊得正開心呢,遠遠地一匹快起就衝將過來。
來人嘴裏剛來得及喊出一個“大”字,就被禦林軍一把給揪了下來,按在地上,繡春刀可就架到了脖子上。
“幹什麽的!”大內高手可不是吃素的,手裏架著繡春刀,厲聲斷喝。
他本來是想喊“大捷”來著,接過“大”出來了,“捷”卻是被人家硬生生的掐在了脖子裏。這下,可把他難受壞了。
“嗚……。”來人嚇得直接就尿了,嗚嗚的啥也不敢說了。
來人還沒說話呢,後麵就追上來一個太監:“哎吆,你跑那麽快幹什麽啊。王公公,刀下留人啊,他,他是信使。”
聽聞此言,王承恩走了過去,低聲道:“不要著急,讓他起來回話!”
繡春刀鬆了鬆,來人倒是沒有起身,而是跪直了身子,道:“回,回王公公的話,是大大捷,八,八百裏加急!”
總算是全說出來了,舒服!
崇禎心中一跳:“大捷?哪裏的大捷!”
王承恩:“快回皇上的話!”
來人一聽,快速的跪前幾步,膝下拖起一陣的塵土,大夥也顧不得這些了,都靜等下音,都聽聽到底是什麽事。
幾名禦林軍擋在前麵,示意他到這裏就可以了。見狀,來人一個頭磕在地上:“卑職,陝西巡撫馬懋才,信使,百戶王三,叩見皇上!”
“靠,囉嗦什麽啊!你倒是說啥事啊?”眾人一陣的無語。
“嗯,馬大人差你來何事啊?”崇禎問著。
嘴上問這,心中卻天馬行空的跑了題,崇禎暗道:王三……?他和王二沒有啥關係吧!
這會兒,王三好像才想起來,自己是來幹嘛的:“哦,差點忘了。回皇上的話,這是八百裏加急,捷報!大捷!”
說完,王三在身後的包裹裏翻出那封注有“馬上飛遞”的公文,舉過頭頂雙手呈上。
“臣,山西巡撫馬懋才叩上。臣奉召討賊,編練新軍三千餘。三月成軍,三月底會同各地方團練,圍剿農民賊軍。上天有好生之德,托聖上之洪福,經近三個月圍剿,終將王二、種光道等頭領督捕並誅殺!然,賊首雖伏,餘眾則鳥散。吾隧令各部,繼續緝拿匪眾。王二,為商洛兵備道劉應遇所擒。特稟報皇上!馬懋才叩上。
看完這封快報,崇禎站直著的身體都微微有些發抖,好像有一股暖流忽的注入體內,不由得感慨萬千,心道:雖說王二還是被商洛兵備道劉應遇所擒並斬殺,但這本該是明年才會發生的事情,現在竟然提前一年!捷報,絕對是捷報!這是否就預示著,大明不會沿著老路走下去了?嗯,應該是的!
“王三,辛苦了,賞紋銀十兩。下去洗漱休息一日,好生款待,明日返回即可。”崇禎衝著王三點了點頭。
王三一聽,那個激動啊,又是一個響頭:“叩謝皇上洪恩!”
又想了一下,崇禎接著道:“另外,承恩,傳口諭給兵部孫大人,著兵部用印下道嘉獎令,並督促馬懋才盡剿餘匪。並告知賊匪,主動投誠、立功者,可減輕處罰。明日由王三一並帶回吧。”
按下興奮的心情,崇禎帶著這份捷報翻身上馬,他要回去好好籌劃一下,如何應對即將到來的暴風驟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