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3 文龍賦
阿敏被幽禁的第二天,黃台吉毅然決定派使者前往大明進行斡旋,盡可能的為“我大金”爭取到更多生養生息的時間。幾經甄選,黃台吉最終決定由範文程充作使者、冷格裏擔任衛隊長,與範文程一同出使大明,護衛其周全。
在天啟皇帝駕崩,崇禎皇帝登基之際,後金黃台吉就曾給祖大壽寫信函,商議派遣使者吊唁明熹宗之喪,並且恭賀新君崇禎登基之事,可祖大壽卻是直接回信拒絕了黃台吉的這一請求,或許祖大壽是出於擔心會受到什麽牽連的緣故,而拒絕代為傳信的吧。此次,為了避免派使者出使大明一事得不到寧錦最高長官的許可,也就是擔心被祖大壽再次拒絕,黃台吉可謂是下足了功夫,他親自給祖大壽發去信函陳明利害,態度可謂極是誠懇。祖大壽還是不打算與建奴發生什麽實質性的接觸,本想一如既往地拒絕黃台吉,但此刻政宣員大內太監李鳳祥正坐鎮寧遠城,祖大壽也就將此事告訴了他。李鳳祥得知黃台吉想要派遣使者前往京師的消息後,大為興奮,他連忙聯係上在錦州、山海關坐鎮的褚憲章、張國元兩人,他們三人一番協商,認為此事應立即向朝廷稟報,由朝廷來定奪是否準許建奴的使者入京麵聖。
祖大壽、李鳳祥、褚憲章、張國元四人聯合署名的信函,以最快的速度傳至內閣,內閣首輔王永光深感此事重大,不容耽擱,接到此信函當日便連夜轉呈皇宮大內,恭請聖上親閱。
崇禎得到消息,暗自思量:記得原本的曆史上,也就差不多這個時候,黃台吉好像也有過希望和大明議和的想法,隻不過由於種種原因未能促成罷了,難道此次黃台吉派使者前來就是要議和的?若真如此,那說明毛文龍對他的打擊定是不小。見!當然要見!攘外必先安內嘛。另外,自己倒要看看,他黃台吉還能玩出什麽新花樣來。
祖大壽等人得到朝廷許可建奴派遣使者前往京師的消息後不敢怠慢,連夜派出千人騎兵隊,“護送”範文程、冷格裏一行十餘人的使團直奔京師。
這千人騎兵由祖大壽的堂弟祖大樂、長子祖潤澤,以及祖大壽的家仆,寧遠參將、副總兵祖寬三人統領。祖大樂和祖寬幾人的組合執行力還是很強的,他們的任務除了保護建奴使者的周全外,再就是監視他們的行蹤。更有一層意思,就是祖大壽想讓他三人能在皇上麵前露個臉,畢竟這幾人可是他的左膀右臂。
對祖大樂和祖寬二人統兵戰力的評價,就如崇禎八年(1635年),此二人以三千關寧軍鎮壓農民軍時,盧象升所說的那般:“援剿之兵,惟大樂、祖寬所統遼丁為最勁,殺賊亦最多。”
崇禎恩準建奴使者入京麵聖之後,他也沒閑著。回複了祖大壽幾人信函的當日,崇禎立馬召開了禦前會議,繼續完善應對建奴之決議。幾番爭論沒有結果,有主戰速戰解決東虜的,有堅決執行穩固防守原有戰策的,誰也說服不了誰。最後還是由崇禎皇帝親自拍板決定:對建奴仍要繼續執行穩固防守、伺機反擊之國策。當前首要,就是肅清域內兵匪霍亂,根除各個危害大明之毒瘤。
禦前會議第二日,崇禎就給楊嗣昌發去召令,令其速速回京應對建奴使者。
自從毛文龍反圍剿成功取得巨大勝利的消息隨著各大報紙大力宣揚後,不但在大明各地引發強烈反響,就北京而言,就連著名的“八大胡同”,也傳出了不少膾炙人口的佳話。(北京“八大胡同”也就是較為有名的煙花之地,在西珠市口大街以北、鐵樹斜街以南,由西往東依次為:百順胡同、胭脂胡同、韓家潭、陝西巷、石頭胡同、王廣福斜街、朱家胡同、李紗帽胡同。)
此事之後,八大胡同形成了一股“不談文龍莫進來”的風氣,其中曾住過兩位非常出名的女子(賽金花、小鳳仙),而聞名後世的八大胡同之一的“陝西巷”更是了得,一首“文龍賦”便是由此巷傳出,一時之間人人傳唱:
英雄氣貫長虹至,烈士風骨萬古傳;戰歌吼,馬蹄怒,東江健兒飛敵後;征人歌且行,北討酋首城;昔者建奴殺漢兵,今聆文龍屠奴首;平生報國憤,日夜角弓鳴;勉君萬裏去,勿使虜塵驚;文龍鎮東江,誓憾建奴驚破魂……!
………………
“皇爺請看,這是什邡間流傳甚廣的一首詞賦,聽著不錯,特地抄來給皇爺瞧瞧。”王承恩手捧一張寫滿詞賦的紙張來到崇禎跟前,恭謹的道。
“哦?嗬嗬,你也閑情雅致起來了?好吧,拿來給朕瞧瞧便是。”崇禎笑了笑伸手接過。
起初崇禎沒大在意,什邡間的歌謠而已,能有什麽好東西?可看著看著表情就變了,驚喜之色躍與臉上。
“好,好,此歌謠甚好,應大力宣揚。哎?大伴,這詞是誰填的?”崇禎大歎此乃好詞之際,不由問起了詞賦為何人所作。
王承恩辦事是多老道的人呢,否則他也不可能在性情多疑的崇禎身旁呆這麽久了。
“皇爺,微臣查過了,這詞賦的作者是……,是個……。”說著說著,王承恩不由得有些遲疑起來。
“怎麽?到底何人?”崇禎好奇心大起,不由追問道。
“咳咳,皇爺,此人是陝西巷間的一個歌姬,叫柳如是,年方十五。據老鴇說,此女是被歹徒所掠販賣這兒來的。微臣調查過,此女家人也沒了,孤零零一人隻好流落煙花之地,以賣唱為生。此女因有感毛文龍之偉績,而得此佳作。平日裏,柳如是極為崇拜辛棄疾,對辛棄疾的詩文甚是喜好。”王承恩侃侃而談,看得出,他真的是下了很大的功夫來調查此事,並且對此女賞識有加。
(其實柳如是今年才十歲,她是一六一八年出生的,曾流落鬆江,倒也沒在八大胡同呆過。在此處出現,隻不過是想還給這位全力資助、慰勞抗清義軍,身居強烈愛國民族氣節的巾幗美女一個美好的結局罷了。)
聽著王承恩的介紹,崇禎倒是上心了:“哦,柳如是?十五歲?嗯,不錯!如此佳作,當大加宣揚推而廣之。朕倒是覺得,此女當賞呀!”
王承恩一聽大喜,對柳如是的身世他本就同情,再加上柳如是才貌俱佳,王承恩甚是喜愛,大有收其為義女的衝動。
“如此甚好,老奴在這裏替如是姑娘恭謝皇恩,隻是不知皇爺準備怎麽個賞法?”王承恩小心翼翼的問道。
崇禎看了王承恩一眼,疑惑道:“大伴識得此女?”
“哦,皇爺,也就是調查此事時才認識的,以前並不識得。”王承恩如實道。
“能得到你的賞識,那就說明此女當真不錯,你對她甚是喜愛?”崇禎對自己這個大伴的心境還是十分了解的。
“是啊,皇爺,此女身世十分淒慘,又有才華,微臣甚是憫之,喜之。還有,還有,微臣想收其為義女留在身邊,不知皇爺意下如何?”王承恩懇請道。
“哈哈哈,好啊,如此一來,大伴也算是有了一個貼心的女兒了,朕允了!”崇禎一聽,哈哈大笑。
大伴有這個心思,他這個做皇帝的豈有不允諾圓了他這個心願的道理呢。
“微臣,恭謝皇爺恩典!也替我那可憐的孩兒恭謝皇恩!”王承恩大喜之下納頭便拜。
“哈哈,你且起來。朕這就賜柳如是為你的義女了。”崇禎又哈哈笑了一會。
“這樣,你且去將她贖身出來,當場宣讀朕賜她為你義女的旨意,這也算是給她的一份保護。另外,既然此女文采不錯,心境俱佳,以後找個恰當時機,讓她去幫助陳子龍負責報社編撰諸事吧。”崇禎略一思索,先給柳如是安排了個差事,至於今後如何,且看她表現再行定奪。
王承恩大喜,連忙叩頭謝恩,興衝衝的領命前往陝西巷而去,他要第一時間讓這個教人憐憫的孩子得知這個好消息。
這下陝西巷可熱鬧了,一個歌姬被皇上身邊紅得發紫的大太監王公公贖身,並且皇上還下恩旨將此女賜給王公公為義女!這天大的事猶如一股狂風吹過陝西巷,又灌出陝西巷在京城八大胡同強勁地刮過。
一眾歌姬羨慕有之,嫉妒有之,崇拜有之。
“哎!我怎麽就沒有寫出這等好歌賦來呢……!”
“哎呀,你看人家柳如是,小小的年紀心機這麽深!借著毛大帥這事兒,一首詞賦就紅了,還攀上了王公公這高枝兒咧!哎,為什麽不是我?我也寫了不少讚美毛大帥的歌賦呢……!”
“如是姐姐就是厲害,好厲害哦……。”
柳如是事件持續發酵,不斷由八大巷子開始向外擴散。書坊間、酒樓裏、論詩作道士林間,此事漸漸傳為美談,“文龍賦”更是廣為流傳,大街小巷年輕士子對酒當歌,高唱“文龍賦”成為風潮:
英雄氣貫長虹至,烈士風骨萬古傳;戰歌吼,馬蹄怒,東江健兒飛敵後;征人歌且行,北討酋首城;昔者建奴殺漢兵,今聆文龍屠奴首;平生報國憤,日夜角弓鳴;勉君萬裏去,勿使虜塵驚;文龍鎮東江,誓憾建奴驚破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