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8章 大明通寶
傳國玉璽這事,已經對滿朝文武大臣們造成了不小的衝擊,可這還沒完呢!回到皇極殿,崇禎又迫不及待的扔出了一枚重磅炸彈。
“眾卿,請傳看此物。”崇禎揮手讓王承恩將一個錦緞托盤,轉遞給滿朝文武大臣們傳看。
“咦?這不是西班牙的銀元嗎?啊!不是!崇禎元年?崇禎通寶?元年通寶?這,這是何時有的?”大臣們乍一看幾枚光亮的金銀銅元還以為是西班牙銀元,可再仔細一看上麵的印記頓感詫異。
“嗬嗬,眾卿不必大驚小怪。我朝自英宗年以來,因大明寶鈔貶值極大,所以才放鬆用銀禁令,公開流通銀錢,本來這是好事,但問題是銀兩在使用上有諸多不便。還有因私錢所鑄品質龐雜,製錢、私錢、白錢三者之間的比價差異大,變動極多,加之鑄錢之人私心作梗致使所用銅錢輕重不一,成色各異,為禍百姓,私利甚厚!雖曆經嚴查惡事稍緩,但仍難免劣商犯險繼續為之。為便宜錢幣流通,防小人私鑄,今,朕特令銀監司,令他們施以秘方鑄造出這大明通寶。這大明通寶金銀元銅錢之成色、重量均有嚴格的規定。眾卿,你們看看錢幣一側的注釋,此乃大明國幣法例,有違規定私鑄、損壞者將按亂國罪嚴辦!”
眾大臣聞言忙翻閱之:《大明國幣法例》:大明通寶,以庫平純銀六錢四分八厘為價格之單位,定名為圓,一圓銀幣,總重七錢二分……;金幣金幣直徑37毫米,幣重41.66克,成色……;銅錢仍以方孔銅錢為準,以純銅……製以大錢,千枚為一貫,廢其他銅錢……。
“當然,所用秘法不可外泄,朕也在此加以祥注。還有,眾卿不妨試試這銀元成色,以拇指食指拿住銀元中心,至於嘴邊猛吹銀元側麵,而後置耳邊聽之,試試看有何奇妙?”崇禎神態自若,善善誘之。
崇禎話音一落,就有好事大臣捏過銀元湊到嘴邊,鉚足了勁用力一吹,吹完趕忙就將銀元置於耳側,果真,一聲悅耳的鳴響聲好似由近及遠的悠悠傳向遠方。這大臣兩眼泛著亮光一臉驚奇狀,他小心翼翼的將銀元放回托盤傳給下一大臣親試。
“如何?”
“果真!”
“……”
眾大臣皆試畢,王承恩上前伸手接過盛放錢幣的托盤返身放與龍案。此時,一名精明大臣眨巴了眨巴眼睛,上前一步曰:“皇上,這大明通寶應為崇禎通寶!銀元之上所鑄本就是崇禎通寶四字嘛,故懇請陛下予以更名。”
其實,此人及說的是實話,但也有拍馬屁之嫌。
崇禎聞言順聲尋去,隻見此人乃是文淵閣大學士韓爌(62歲,字虞臣,號象雲)。崇禎知道,韓爌此人可是個標準的閹黨,如紅丸案、魏黨案等,他都曾參與其中,且都起了相當的作用,後因袁崇煥冤案所累,罷職還鄉。隻不過讓崇禎疑惑不解的是,不知為何後世對其的評價甚高,享有“先後作相,老成持重,引正人,抑邪黨,天下稱其賢!”的美譽呢?
“呃,這個嘛,韓愛卿莫急,此五枚銀元乃大明通寶之模板,此幣麵鐫刻崇禎通寶,可視為珍品藏於宮中之用。在此,朕宣布……。”崇禎接過話頭開口道。
一聽“朕宣布”,眾臣皆拜:“臣等,恭請皇上明示。”
崇禎端坐龍椅,清了清嗓子:“咳,咳,朕宣布:自即日起,大明將以銀元取代白銀以作流通,朝廷將在兩京十三使司(包括京師、陝西、山西、山東、河南、南直隸、浙江、江西、湖廣、四川、廣東、福建、廣西、貴州、雲南)布政司府衙所在地設立大明銀行,銀行嘛即為經營金銀之牙行,由銀監司負責,銀監司將統籌大明國庫和大明銀行兩大衙門。大明通寶銀元幣麵將現鐫刻的“崇禎通寶”更之為“大明通寶”,銀幣正麵鐫刻祥龍,銀幣背麵鐫刻祥鳳,一應尺寸、重量、品色、秘製之法皆按律製作,所鑄金銀銅幣將與崇禎二年首發流通,南京銀庫億兩白銀、百萬兩黃金收入銀監司,以此為資本首鑄銀元一億枚、金幣百萬枚、銅錢若幹,金、銀幣麵樣式相若。金幣、銀元、銅錢之兌換比例為:每鈔一貫,準錢千文,銀一兩;十貫準黃金一兩”。欽此!”
“臣等遵旨,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聖旨一下,眾大臣哪敢怠慢,呼啦啦一片拜地領旨。
有些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是困難重重,轉眼三個月過去了,大明新幣金銀元,除了布政司衙門所在的城市開始流通外,其他的地方還沒有大規模的現世流通,隻不過大明銀行倒是迅速的在各使司衙門所在城市鋪展開來,銀監司分別在南京、北京、濟南三處分設鑄造所,除進駐重兵守衛外,王承恩還在信王學府,挑選出一批忠君廉潔之人分駐各地,行監督鑄造、押運、分拆之事。工作之嚴謹,手續之繁雜、製度之嚴苛,卻是這些剛剛踏上工作崗位的熱血青年未曾經曆過的。鑄造所夜以繼日的鍛壓錢幣,再將新鑄錢幣通過各種渠道分派往各地使司銀行。各地銀行的銀元兌換工作量那是非常巨大的,小到兌換一塊銀元,大到兌換數萬巨資比比皆是,容不得相關官員半分馬虎。
銀元兌換的過程一直持續了大半年,這才堪堪兌換完畢。期間開始很多人是保持觀望態度的,他們可不敢用自家白花花的銀子,去換那不知是何物製成的銀元。經過個數月的試探,開始有好奇之人兌換來銀元,而後再拿著銀元去大明商號購買貨物,或者再去銀行用銀元兌換白銀,一番折騰下來發現竟然還無阻礙異常順利!這才漸漸地打消了所有人的顧慮。加之銀元還美觀、且吹彈可人,甚是惹人喜愛,還有就是不論是攜帶還是消費,用起來銀元都顯得比白銀方便得多,最起碼不用再用稱來稱重了,一塊銀元就是一兩白銀(兌換比例有點高,暫且為之吧),直截了當,那真叫一個“方便”!有了帶頭的就會有跟風的,就這樣,銀元代替白銀流通的工作,從推行到流通曆經大半年的時間也就順理成章的完成了,光收回的白銀就有一億一千萬兩,黃金收回了一千三百萬兩。
大明朝的金庫在崇禎手裏突然一下子變得肥了起來,要是其他人一定會飄飄然而所以然了,但咱崇禎可不一樣,他可是深深地明白大明當下的實際難題在哪裏,光有銀子沒有糧食照樣沒用,天災難除啊!這可真是一個難題未了有一個難題臨頭。看著國庫裏、內帑裏堆滿的白花花黃燦燦的黃白之物,崇禎的眉頭卻是皺的更緊了,此刻他還擔心這黃台吉呢。
原本的曆史上,黃台吉第一次入口征掠也就是“己巳之變”,就是發生在崇禎二年(1629)的。雖說和建奴簽訂了罷兵合約,袁崇煥也沒有機會幹掉毛文龍;卜失兔不光沒有如曆史那般被林丹汗吞並,反倒內附朝廷;草原上還有自己的十幾萬大軍震懾林丹汗;大明又和科爾沁實現結盟。這一切等等較之以往那是為大明提供了有利的安全保障,但崇禎還是老覺得心理發虛,不是很踏實的感覺,畢竟黃台吉是實打實的吞並了大明的一個附屬國,手裏剛獲得了大量的新生力量——五十萬新軍。即便是這五十萬新軍的戰力再差,可他們在建奴殘酷高壓震懾之下,估計一旦上了戰場,為了活命或者為了家人的生存,他們也定會變得瘋狂起來的。建奴萬一打著進攻扶桑的幌子,再給大明來個突然襲擊的話,那大明能抵擋得住嗎?這叫他怎能不擔心?崇禎心理真的是沒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