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4章 失落的藩王 失落的紳
宗令人選已定,崇禎隨即離開。臨了,崇禎還撂下幾句話:給眾王爺以撤番換取自由的方案,其宗旨是:一,各王藩國撤除,王爺們遷回老家北京居住,城東將畫出一大塊土地來作為王府宅院,用以安置各王以及他們的家眷;其二,不想在家閑散的各王及其子嗣,可以到皇家商號供職,畢竟現在朝廷是鼓勵各行平等的;其三。不禁足,各王立足京城後可以四處轉轉,每年還可以去皇家園林狩獵,還可外出郊遊,但其行蹤須得報備宗人府;其四,各王封地收歸國有,由內閣主持戶部把關,農事部接管。
崇禎又下旨,令監察司、軍法處、大理寺、刑部以及各地提刑按察使司各部衙門,在內閣統籌下監督各地王爺撤番、擇期攜家眷入京事宜。各地王爺、將軍封地收歸農事部,偵緝司負責偵查暗訪,嚴密監視各地收繳情況。可別小瞧了這些分散到各部衙門行偵查、偵緝之事的原錦衣衛們的能力,偵緝、追蹤、暗探的本領可是他們強項。
對於撤番入京這事,王爺們的反應各異,除了福王,老五、老七他哥倆本就不想出京,這下讓他們回來他們早就樂壞了。那些遠支王爺待遇大不如從前,地方官吏更是不大待見他們,就這樣被困在府裏的日子要多難受又多難受,他們恨不得早日飛出牢籠享受一下自由的日子了。反倒是那些持家有方的王爺,還有就是富甲天下的福王老哥,他們根本就不同意皇上的這個提案。
“王公公,請轉奏皇上,這樣做可是有違祖製的,孤王不服!”福王家裏可是有良田近三萬傾,這麽給弄沒了那可比挖他的肉都痛!
“福王爺,各位王爺,這話小的可不敢傳,這可是聖上定下的事情,怎可更改?與其這樣,還不如快些回信給家裏,讓家裏人好好收拾收拾盡快進京的好。若萬一惹怒了皇上,那可什麽事都有可能發生啊。”王承恩表情嚴肅,語氣深長的勸誡著。
還沒等王承恩離開呢,隨皇上離開不久的尚書房內侍官又返回傳達了皇上的一句話:“不願入京者,可仍在封地王府內居住,其封地依舊收歸國有,由朝廷支配。居住在封地的王爺依舊不得出王府半步,違者依法嚴辦!”
這以來,那一小撮以福王為首的反抗之聲一下子就沉默。在皇權麵前,再尊貴的身份也是枉然……。
宗親會召開後不久,政宣報、大明報、商務報、軍報等各大官方報紙,對王爺們捐獻土地與朝廷一事,進行了鋪天蓋地大篇幅的報道。對於大明王爺們做出的這種大公無私的無上行徑,天下百姓聞訊大都驚歎不已,有甚者恨自己為何不是王爺之身,羨慕之及。有些百姓在得知自己終可獲做夢都想擁有的土地時,皆聞聲歡騰喜笑顏開。王爺們收拾行囊攜家眷返京之際,當地百姓紛紛出來夾道歡送,望著一輛輛載著離開藩國返京的王爺和他們的家眷的馬車,有些人竟也感動的潸然淚下:“嗚嗚嗚,王爺,小少爺、小公主,小的錯怪你們了,你們才是真正的大好人呢!小的們給您老人家磕頭了,祝您老人家長命百歲,福澤深厚……。”
與夾道歡送他們形成鮮明反差的,是王爺家人那哭哭戚戚的一幅場景。見此景,善良的百姓們由衷的發自內心的感歎:“王爺一家真是好人nai,好人有好命,都怪我們錯怪了他們,誰還能不犯點小錯啊,你看看,這些貴人都是戀戀不舍的樣子,看來他們也是舍不得吾等鄉親呐。”
宗親這事在自己高壓政策下完成,自己下一步任務就是,盡快的的徹底解決地主豪紳強占田地一事了,這可真的不好辦,但是不好辦也得辦,隻要政策到位,也就有了強製執行下去借口,看誰能擋得住朝廷的意誌!崇禎默默在內心發著恨。
宗室這事還沒消停,一個月後崇禎又下達了幾道聖旨:
一道為試行公曆頒發,內容大意是:崇禎三年即一六三零十二月一日起推行公曆,屆時,公曆與農曆並行,農事、節日依照農曆,官員辦公依據公曆。標注辦法,公曆為某年某月某日,農曆為崇禎某年某月初幾。
第二道:自崇禎三年即一六三零年十二月三十一日起,天下所有田地個人不得買賣轉讓,統一稅率,全麵廢黜土地免賦製,上至皇上,下至黎民均有承擔向朝廷繳納賦稅之義務;
第一道聖旨倒沒什麽,民眾隻是感到新奇,可第二道聖旨卻是在朝野掀起千層浪,官員、士紳間的反抗之聲衝天而起,黎民百姓卻是拍手叫好,歡聲震天。
不過,隨著第三道聖旨的頒布,官員們的喧嘩之聲頓減,第三道聖旨大意是:大幅提升官員的薪資!那一名正七品縣令來說,原本他的年俸是,90石米,折合到現在也就是6372公斤。按每人1年消耗往少裏說180公斤米,這90石米也僅夠35個人吃一年,一個縣太爺自己需要養活的人怎麽可能隻有35人?故此,崇禎規定,正七品縣令俸祿為:糧食10石/月,或米、或紅薯、或玉米,龍元100塊/月。拋卻糧食,但就說這每月100塊龍元的俸祿來說可不算少了。100塊龍元,崇禎可是按100兩白銀折算的,就算明末銀子貶值,怎麽著一兩也能值現在的小500元吧,100塊大洋就是5000元,不少了吧。那正一品大員呢?正一品為糧100石/月、銀元1000/月。
同時,崇禎還重點強調:1,文武官員同籌,邊關文武官員、士卒之俸祿,應高出內地文武官員、士卒一成,2,品階低的官員,應遵從品階高的官員,文武同例,違者重責。
好嘛,官員的俸祿得到大幅提升,腰杆也就硬起來了,唱起高調來也就有的底氣:皇上的令旗指到哪兒,我們這些大明的臣子就跟著走向哪兒!
丘八們的腰杆瞬間也硬了起來,一往他們見到比自己低還幾個品階的文官都要點頭哈腰的去參拜行禮,現在有皇帝給自己撐腰,看哪個文官還敢在自己麵前耀武揚威,他們的高調唱得更響亮:忠君愛國是吾等之本分,保家安民是吾輩之使命,先祖英烈是吾輩之楷模。但凡聖上有命,吾輩定奮死向前絕不敢退!皇上令旗指到哪兒,吾之戰刀便砍向哪兒!
對於皇上大幅提升武將的地位,朝野士紳文臣表現出了極大的不滿,但他們也沒有什麽辦法,論宣傳,也宣傳沒有朝廷來的迅猛,但凡有事,朝廷的報紙,政宣員就開始鋪天蓋地的到處宣傳,連角落也不肯拉下,這讓士紳們倍感無奈;論財力,現在被崇禎小兒一折騰,大量的白銀回歸朝廷國庫,換回來的龍元鐵定不如朝廷掌握的多,他們還沒有能力鑄造這種銀元,這讓士紳們又是無奈;論武力?那還是算了吧,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何況現在皇帝在丘八們心目中的地位那是如日中天,誰人敢惹?這又讓士紳們感覺手腳發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