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拉扯空間
劉博院士是跟隨曾院士成長起來的新一代空間物理學新秀,艦隊離開地球的時候出生,在艦隊到達天倉五的時候就被授予院士頭銜,與其它科學一看就是做研究的嚴謹麵容不同,劉院士有著北方人的高大身材,胖胖的身體,帶著一副400多度的眼鏡,如果把眼鏡摘掉,反而更像是市場賣豬肉的胖子。
劉博院士在空間物理方麵的成長速度很快,在曾院士的帶領下,短短十幾年就在眾多空間物理學家中脫穎而出,一連提出了好幾點關於空間物理方麵的新理論並且得到了證實,曾院士有意把空間物理方麵的事情交給劉博主導,自己要負責整個科學艦的事情,專心搞科研的時間也不多了,不像肖院士一樣可以安安靜靜的帶領一幫人在生物艦上搞研究。這次劉博院士提出的把大宇宙空間拉扯到四維空間泡中的設想已經經過了各種演算,成功率將超過百分之八十。
試驗開始了,四維空間泡所在的三維大宇宙空間,一百多艘獵殺者組成了一個直徑幾千米的球形,這個球形空間的內部停靠著一艘小飛船,曾院士和劉博院士等幾人再次呆在了裏麵。
組成球形外殼的獵殺者同時啟動了曲率引擎,但是小飛船並沒有任何動作,空間外胡宇看著這個戰艦組成的大球緩緩消失在眼前,連同裏麵的小飛船一起。
五分鍾後,這些飛船再次憑空出現在胡宇眼前,就仿佛從來沒有動過一樣。
“曾院士,劉院士,怎麽樣?”胡宇第一時間發去了信息。
“成功了,將軍。”劉博院士回道。
“謝謝。”此刻胡宇再也找不到任何合適的話語,如果沒有這些科學家,艦隊可能早就不存在了。
曲率引擎工作的時候會扭曲周圍的空間,一百多艘獵殺者組成的球形同時開啟曲率引擎後,等於把這個空間外圍的一整圈都扭曲了,使得球形空間外部的任何變化想要進入內部都很困難,除非擊毀獵殺者打出一個正常空間通道,空間扭曲後會進入到這個空間壁非常薄弱的四維空間泡中,隻要獵殺者保持隊形,進入第四維度後獵殺者打造的三維空間球並不會被第四維度滲透,它是一個獨立的空間。
換成二維來理解的話,獵殺者就像一把環形刀,把紙片切出了一個圓圈,圓圈會跌落到第三維度,但是圓圈紙片上的二維生物依然可以正常生活。當然獵殺者組成的三維圓球還談不上切割,進入第四維度的空間仍然是大宇宙的三維空間,它們之間並沒有任何一點斷裂,僅僅是被拉扯變形而已。
實驗中的小飛船在進入第四維度後,飛船內一切正常,幾位科學家並沒有感受到第四維度,這裏的空間依然還是大宇宙的三維空間。
在繼續進行了幾次時間較長的試驗後,幾位科學家確認了空間的安全,胡宇馬上下令深藍號相互之間緊密靠攏,護衛深藍號的30萬艘獵殺者艦員全部撤離到深藍號上麵,剩下的工作交給AI去執行即可,這些簡單的東西電腦遠比人類更加靠譜。
30萬艘獵殺者在中央電腦的控製下一艘接一艘的排列開來,一個直徑超過300千米的巨大球形出現在星空中,球形裏麵是300艘深藍號和其它功能艦,他們緊密的挨在一起,如果是在飛行中這種距離幾乎是致命的,獵殺者啟動曲率引擎,這個巨大的球形一點點的消失在三維大宇宙中,艦隊安全了。
“陳鵬,將軍和深藍號已經安全了,我們也準備撤退吧,我已經損失一千多艘獵殺者了。”揚帆通過四維網絡連接到陳鵬。
“好,我們照原計劃,分兩隊繞大半個圈後再返回馬腹一,我們這裏距離馬腹一大約還有400光年,繞行的話大約是700到800光年,需要30年左右,路上小心,如果遇到其它文明,盡量不要發生衝突,我們已經四麵楚歌,將軍的壓力太大了。”揚帆回道。
“希望這些外星戰艦不會在這裏停留得太久,不然將軍他們需要呆的時間就長了。”
“走吧,我們走得越快,將軍越放心,30年後見。”
“好,保持聯絡。”
有了四維空間網絡,戰艦相隔得再遠也不會丟失聯係,不過即便相隔很近的兩艘戰艦,他們之間的信息都有可能經過幾十光年幾百光年外的第三艘或者更多的戰艦來中轉才能彼此通訊。
30萬艘獵殺者雖然在外星戰艦的追捕下損失了幾千艘,但是依然是一支龐大的隊伍,他們現在不再拖延外星戰艦,全部向著外圍極速前進著,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彼此之間的距離變得越來越遙遠,外星戰艦的追捕也變得越來越困難,他們的捕殺數量從一天幾十艘到一天一艘,再到幾天一艘幾個月一艘,最後甚至失去獵殺者的蹤跡。
雖然後來的外星戰艦增加到一百多艘,但是獵殺者實在太分散了,在幾光年到幾十光年的空間內追蹤幾艘長度300米的獵殺者,即使是星係級文明也感到其難度無法挑戰,這些外星戰艦在星空內搜索了十幾年後,最後沿著道子青牛飛船的方向掠去。
偽裝成戰艦碎片或星際隕石隱蔽在星空的衛星捕捉到了這些外星飛船的蹤跡,確認他們已經完全離開後30萬艘逃離的獵殺者在相隔700多光年的地方分成兩個集團再度聚集起來,他們將繼續繞行從遠方掠過馬腹一,再轉道回來,這是一個巨大的航行圈。
深藍號依然在四維空間泡中躲藏著,追捕者剛剛離開,此時回歸大宇宙還不是時候,況且現在正是研究第四維度的絕好機會,離開了這個地方,以後想要再找到一個蟲族殘留的空間泡就難了,這是道子先生留給艦隊的一筆巨大財富,如果不吃到撐是不會離開的,艦隊的發展可以晚幾十年幾百年都沒關係,隻要完全掌握了第四維度的這一項技術,艦隊最少都有能力抗衡小星區文明,說不定在大星區文明手中也能有逃跑的能力。
不過僅僅依靠這一個四維空間泡就掌握到維度科技,大家都不會這麽認為,能掌握到一部分也不錯了,加上艦隊還有其它4個半文明的科技儲備,現在也正是安全解析的最佳時間,等艦隊到達馬腹一後,最少也能達到星係級文明初期,甚至中期也有可能。
深藍號中的民眾倒是沒有任何感覺,現在艦隊的工作很少,除了獵殺者的維護工作,幾乎沒有其它事情可做,大家的日子非常悠閑,好在艦隊每天都有新的科技被解析出來,這些科技都是需要民眾來學習將來大有用處的,大家的日子雖然悠閑倒也充實。
最最繁忙的當然是曾昭遠院士和幾個最頂尖的空間物理學家了,這些年他們對維度的理解又上了幾個台階,除此之外他們還培養了一大批空間物理學方麵的新人才,空間物理是未來艦隊的一大殺器,人才再多也不為過,何況眼下偌大的艦隊真正稱得上空間頂梁柱的也就那麽幾個人,不過人才的培養是個長期的工作,急不來的,現在艦隊成員都已經接受了基因改造,壽命達到百萬年,科學家不會再一個個因為壽命問題而逝去,新的科學家隨著時間的推移總會越來越多的。
最先到達馬腹一的是兩艘工程艦,他們幸運的逃過了外星戰艦的追捕,率先到達馬腹一,不過工程艦上人員也很少,加起來也不過一百來人,他們花費了20年的時間才到達馬腹一,先驅者的重任就落到了這兩艘工程艦上。
馬腹一是一個三星係統的星係,其中兩顆恒星的質量是太陽十倍多,每一顆恒星的輻射量都是太陽的兩萬多倍,僅僅這兩顆恒星加起來就是太陽輻射量的四萬多倍了,如果地球處在這裏,用不了多久就會被烤得汽化,第三顆恒星雖然好一點,但是也是一顆年輕的狂暴恒星,按照這個速度,用不了幾百萬年,它就將走完自己的一生。
由三顆狂暴恒星組成的三星係統注定了這裏的環境極其惡劣,一般的行星在這種環境下根本無法存活,而且三星係統的運行軌跡極為複雜,大部分三星係統的行星最終的命運都是一頭載入恒星當中,變成恒星的一部分。
馬腹一的三星係統相對比較穩定,兩顆大質量恒星組成了一個雙星係統,這個雙星係統再和第三顆小質量恒星又組成了一個複合型的雙星係統,這種結構下恒星的運行軌跡是規律的,不會出現混亂的情況。
科學家們在早期使用淩日法和引力透鏡就已經計算出馬腹一的第三恒星具有兩顆行星,隨著工程艦的到來,證實了科學家的計算結果,第三恒星,也就是那顆質量小一些的恒星確實有兩顆行星存在。這兩顆行星大小相當,質量大約是地球兩倍,都屬於岩質行星。
兩顆行星的軌道極為詭異,它們在馬腹一的存在時間應該不會太長,即便是穩定型的三星係統,也隻是相對於恒星來說穩定,對於行星來說依然是不穩定的,行星所受到的引力會隨著三顆恒星的運行軌跡時刻變化,這就導致了它們不可能像太陽係中的行星一樣有一個近似圓形的軌道,它們的軌道是不規則的,但是可以通過數學模型來準確預測。
現在這兩顆行星的軌道都已經大大偏向了兩顆大質量恒星組成的雙星係統一邊,可能過不了多久,他們就會被雙星係統搶過去。不過它們能在這種狂暴的能量空間中存活下來,代表了它們有著遠離恒星的軌道,兩顆行星相距的最近距離不過兩個天文單位,但是它們與第三行星的軌道最近點也有50多個天文單位,隻是這個最近點會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變小,直到它們被雙星係統搶過去或者一頭撞向第三恒星。
對於人類來說這都是很遙遠的事情,沒有幾十萬年不會發生,現在它們將成為人類的領地,為人類的發展貢獻出各種資源。
兩顆行星由於軌道變化,溫度也在時刻變化,它們都沒有自轉,可能是三顆恒星的拉扯讓行星停止了自轉,亦或者被潮汐鎖定,它們的公轉周期經過初步計算,大約在450年到480年之間,這樣正好,艦隊以後可以直接在背日麵進行各種活動。
零下兩百度的低溫對於工程艦來說完全不算什麽,宇宙真空中的溫度比這還要低幾十度,這種惡劣環境不可能存在生物跡象,水,大氣,沒有自轉磁場也肯定不會有,出於謹慎,工程艦還是在高軌道發射了小型機器人進行采樣分析,直到確定對人類不會造成任何主動性傷害後工程艦才降落在行星表麵。
兩艘工程艦經過考察,選擇了距離第三恒星更近的第一行星,這顆行星在二十年後會進入第三恒星和其它兩顆恒星的中間位置,到時候它會受到三顆恒星超過200年的炙烤,整顆行星的表麵溫度將會上升到600多度,對於任何文明生物來說這都是地獄。
不過正是這種極端環境才更加安全,誰也不會想到這種惡劣環境中還會有一個文明的艦隊隱藏這裏。
兩艘工程艦降落後馬上開始了工作,首先最重要的工作是探明行星各處的礦產資源儲備情況,既然是岩質行星,勢必鐵元素的儲存是相當豐富的,現在艦隊中已經有元素衰變機和聚變機,理論上可以通過任何元素進行衰變和聚變來得到艦隊想要的任何元素,而且能獲得巨大的能量,但是靠那個東西想要打造一支艦隊基本上不可能。
隻有一些稀缺的元素才會用衰變或聚變來獲得,大量使用的鐵碳等元素還得依靠從行星直接開采。
很快工程艦就探明了第一行星的礦產分部情況,並且通過四維通道傳回到了深藍號艦隊中,此時的深藍號艦隊在30萬艘獵殺者的護衛下已經脫離四維空間泡,向著馬腹一航行而來,他們將在80年後抵達馬腹一。艦隊中的科學家們根據工程艦傳回的信息很快製定了馬腹一的發展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