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微型黑洞
“院士,你說得對,真不忍心把結果告訴將軍,他們在那個孤寂之地呆了一千年,等來的卻是這個結局。”
“先工作吧,給將軍一點希望,也給我們自己一點希望,說不定真的能成呢。”
“嗯,好。”
空間漩渦的數據曾院士早已經有了,高正陽在空間漩渦中呆了50多年,把漩渦的各種數據測了個遍,當然,這些數據後來都共享給曾院士他們了。
這個空間漩渦像一個巨大的棉花糖,旋轉麵直徑兩光年,旋轉軸長一光年,漩渦中心旋轉速度快,外麵旋轉速度慢,每個點的角速度都不一樣,不過整個漩渦的最快線速度也隻有一倍光速。
漩渦以每秒150公裏的速度繞著銀河中心黑洞旋轉,比其它星體慢了70公裏每秒左右,這個不奇怪,空間漩渦就像之前星雲一樣,整體空間密度加大了,但是空間漩渦的空間密度值加大得很小,隻比銀河係其它地方的空間密度大了0.5倍。
就是因為它每秒慢了70公裏的運行速度,導致很多星體進入到漩渦中間,旋渦中的星體也會由於質量,大小,密度等不一致導致最終會撞在一起,這點也和星雲非常相似,隻不過星雲中的撞擊是因為物質太過稠密導致星體運行軌道混亂而撞擊在一起的。
這個空間漩渦是什麽時候誕生的,沒有人知道,是什麽原因誕生的,也不知道,現在要想把它搬到煊星文明領地中去,距離6200光年,這個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曾院士之所以還在計算,不過是想用數據來讓胡宇知難而退。
即使是這樣,院士們還是在認真的思考著,哪怕隻有萬分之一的可能也值得他們去努力,劉院士轉到能量球的研究,因為能量球的臨界大小是直徑十米,如果繼續增加純能量進去,能量球可能坍縮成為一個微型黑洞。
如果微型黑洞多了,艦隊就能使用無數的微型黑洞來拖動空間漩渦前進,把空間漩渦拖到煊星文明領地內部。即使煊星文明艦隊前來阻擋,艦隊完全可以隨時進入到空間漩渦內部躲避。
能量球對外界沒有引力表現,但是其內部基本能量之間是存在力的作用的,不然基本能量不可能聚集在一起,所以能量球不能做得太大,一旦超過臨界值,能量球就有可能發生坍縮,成為黑洞,利用黑洞的強大引力或許可以撬動這個巨大的空間漩渦,甚至將來還能成為一個攻擊性武器。
試驗在遠離地球二號兩光年的空曠星空中進行,兩個能量球在空中緩緩的靠近,相互融入,不斷的有能量析出變成遊離能量消失在空中,原本的穩定狀態被緩緩打破。
當兩個能量球融合到一半的時候,突然這個能量球集聚收縮,向著中心一點坍縮而去,半秒後,兩個能量球消失得無影無蹤。預想中的微型黑洞並沒有出現,空間也在極短的時間內恢複了原狀。
試驗再次進行,這一次大家終於看清楚了,基本能量在能量球融合以後並沒有發生任何外泄,在融合的中心位置,出現了一個無限小的點,基本能量就是通過這個點消失得無影無蹤的。
這個點並不像黑洞,不過黑洞的具體樣子到現在也沒有定論,胡宇之前也派遣艦隊幾次考察黑洞,但是黑洞實在太強大,小星區文明尚且連普通空間漩渦都應對不了,更別提胡宇的艦隊應付黑洞了,所以艦隊隻能在距離黑洞幾十光年遠的位置收集一點點零星的信息。
自從劉院士提出基本空間和基本能量的理論以後,院士們對黑洞的猜想就是黑洞的外圍是基本物質粒子,中心附近是基本能量,最中心是基本空間,連接到第四維度。
第三次試驗進行,這一次劉院士試著在能量球邊上釋放了一團煙霧,如果能量球融合產生的真是微型黑洞的話,這些煙霧也會被吞吸進去,可是試驗完成,煙霧還是煙霧,一點沒有變化,數量也沒有減少分毫。
唯一的解釋就隻能是能量堆積超過臨界點,打通了三維大宇宙和第四維空間的通道,就像四維通訊網絡一樣,也是利用能量打通第四維度的通道。如果是這樣的話,說明這種東西和猜想中的黑洞有一些相似。
但是黑洞為什麽能持續穩定的存在,裏麵的基本能量為什麽沒有大批量的進入到第四維度,這一點讓大家很費解,甚至有些懷疑之前的黑洞構想是不是正確的。
能量球融合產生的吞吸力不會作用於物質,隻作用於能量,劉院士猜測並不是吞吸力不作用於物質,隻是這種吞吸力還很弱,不足以對物質產生影響,而且這種吞吸力並不是引力,是基本空間之力,基本空間之力雖然很微弱,但是基本空間多了,也會產生強大的宏觀表現,比如曲率航行,就是就是利用高密度空間的空間之力來驅動飛船航行。
劉院士繼續嚐試更多的能量球融合,但是無論如何吞吸力都無法達到影響物質的程度,畢竟一個能量球隻包含了一億噸物質,和黑洞的質量比起來還是天差地別。對空間的影響就更弱了,除了融合中心連接到第四維度以外,對附近空域也沒有產生強烈影響。
而這種連接第四維度早在四維網絡的時候就做到了,除非把通道口擴展到能讓戰艦通過才有意義,否則這種小於毫米級別的通道,連偵查設備都通不過,更別提進行高維穿梭了。
試驗進行了上百次,能量球消耗了一半,依舊沒有出現穩定的黑洞狀態,劉院士隻得停止了試驗,再試驗下去,就影響地球二號和艦隊的戰鬥力了。
看到劉院士的人造黑洞計劃失敗,大家又把目光投向了宇宙中的大質量恒星,大質量恒星的生命末期有可能會產生黑洞,但是通過加速恒星內部核反應速率,引起恒星坍縮造出的黑洞實在太恐怖了,艦隊無法把它搬運走,即使他們能對空間漩渦產生引力拖動漩渦,艦隊也沒有辦法控製漩渦的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