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2章 中子星炮
“哦?元,你真有把握?”
“是,將軍,我們經過嚴格的計算,確定能行,而且速度極高。”
“好,如果你們真的解決了這個難題,我會派遣人類科學家協助你們達到小星區文明階段,李誌雄,讓曾院士過來一下,說急事。”
大蒼文明自從被胡宇歸入星環聯盟後一直默默無聞,而且行事低調,沒有必要他們連自己的行星都不會離開,艦隊也隻在自己行星附近的空域活動,偶爾外出訓練測試也都盡量遠離其它文明,避免驚擾到他人。
在胡宇眼中大蒼文明就是那種雖然成績不好但是很聽話的學生,跟隨聯盟幾萬年的大蒼文明仍處在星係級階段可見其潛力,其它文明在人類科學家的幫助下都達到了小星區階段,大蒼文明沒有絲毫著急,也沒有找胡宇要求幫助,仿佛一切都那麽平淡。
不過胡宇知道大蒼文明的元內心有一種不屈不服的思想,他的學生陽也是一個不可多得的有能力的人,但是他們就是沒有任何進展這一點讓胡宇很疑惑,按理說大蒼文明雖然潛力差一點,但是天天呆在聯盟中耳濡目染,很多科技都能得到啟發,加上胡宇給了他們一艘小星區文明戰艦,還有戰爭時候的殘塊大蒼文明也有,但是他們就是無法突破最後一層壁壘。
“將軍,什麽事這麽著急?”曾院士急急忙忙的走了進來。
“院士,元說有辦法讓中子星進入曲率航行。”
“真的?!!!元先生,快請講。”
“是,院士,其實很簡單,隻是大家沒有想到而已,如果我們把中子星當作一台高功率的曲率引擎就行了。”
“當作一台曲率引擎?。。。嗯。。。哎呀,是啊,我怎麽沒想到,哈哈,的確很簡單,元先生,真的要感謝你們了,你們拯救了整個河係。”
“院士,中子星怎麽能當成曲率引擎來用?”
“將軍,我們最開始的曲率引擎以及現在的部分曲率引擎都是采用扭曲空間增加空間密度,然後利用空間密度差來使戰艦前進的,物體有從低密度空間向高密度空間跌落的趨勢,我們隻需要把兩顆質量不同的中子星放在一起,他們自身產生的空間密度差就會讓它們不斷的前進。”
“兩顆中子星放在一起不會相撞嗎?”胡宇問道。
“是的,如果是其它文明肯定無法做到,但是將軍你們的逆轉態應該可以,在兩顆中子星之間用逆轉態隔離開,避免他們相撞。”元解釋道。
“院士,能行嗎?”
“不能完全阻止,但是正好,逆轉態在中子星上就像冰塊放到了燒紅的鐵塊上,假如我們在一大一小兩顆中子星之間放上一根直徑30公裏,長度一千公裏的逆轉態大柱子,大質量的在前,小質量的在後,由於前後空間密度差,後方的空間會不斷的向前運動讓這個巨大的杠鈴進入曲率航行狀態,這也是我們早期戰艦的推進模式。”
“隨著逆轉態的不斷融化,兩顆中子星之間的距離也會越來越近,速度自然也會變得更快,當逆轉態完全融化的一刻,就是爆炸發生的時候,我們隻要計算好中子星的質量,攻擊距離,航行速度等等,安排合適大小的逆轉態柱子就能起到攻擊效果。”
“我懂了,院士,這可是一大殺器啊,攻擊效果甚至超過我們現在所有的武器,中子星爆炸的機製和其它所有攻擊方式都不同,我相信沒有什麽文明能抵抗這種攻擊,唯一的缺點就是無法實時獲取,隻能用於攻擊其它文明基地。”
“哈哈,將軍,我懂你的意思,在物質河中我親眼見過中子星爆炸的威力,放心,我會安排的。”
“元,你們立下大功,我會安排人類科學家幫助你們達到小星區文明階段的。”
“將軍,不用了,我們自己能行的。”
“元,你有沒有想過,是不是你們自身的基因結構出了問題,你們雖然沒有得到人類科學家的幫助,但是你們得到的各種物資,小星區文明戰艦,所有的一切都遠比其它星係級文明要多得多,你們老實說,現在空間攻擊有進展了沒?”
“將軍,還沒有。”
“如果你們不需要人類科學家幫忙可以,晚點我讓肖院士去你們文明一趟,對你們的基因結構進行一次深度解析。”
“謝將軍,我們會恭候肖院士的到來。”
“李誌雄,想辦法給生物戰士發信號,讓它們跑到蟲群後方,一旦發現攻擊馬上逃走。”
“是。”
元和陽露出了喜悅的笑容,對文明生物進行基因優化雖然不是一件很難的事情,但是這僅僅是身體方麵的,涉及到智慧方麵的基因優化卻沒有幾個文明能做到,每個文明都渴望自身能更智慧,思考能力更強。
肖院士親自出馬意味著什麽元很清楚,這可比人類科學家的直接幫助好處要大得多,聯盟中的其它文明都沒有這個待遇,如果不是幫助人類解決了中子星的航行問題這個好處也落不到他們大蒼文明。
幾萬年來肖院士已經三次對人類整體智慧基因進行過優化,人類的大腦整體水平在所有文明中隻是中等水平,但是人類的大腦充滿很多不確定性,正是這點不確定性讓人類出現了很多頂尖的科學家,這一點連肖院士到現在也沒有弄清楚為什麽。
其它文明的大腦也有不確定性,但是他們的不確定性波動範圍要遠遠小於人類,現在人類的平均智商是120,在人類中可能出現320的高智商,也有可能出現50的低智商,其它文明的平均智商可能在200,但是他們的高智商也隻會達到250,低智商180,不會像人類的波動範圍這麽大。
所以肖院士對人類的智慧基因優化僅僅隻進行了三次,而且主要是提高人類的記憶力和理解力,因為現在人類的科技樹已經無比龐大,沒有足夠的記憶力和理解力已經很難應付這麽龐大的係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