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兒,太後和陛下對你有敵意,你一人入宮,我不放心。母親陪你一塊去。”
“不必。他們傷不了我。”
這話周沁不信,上次中毒之事至今曆曆在目,哪裏傷不了呢。
“無妨。”
任舒直接走了。
周沁眼淚落了下來,姚媽媽勸道:“夫人,姐不會有事的。若太後真要對姐不利,昨何必多此一舉,為姐正名。”
聞言,周沁放下心來,忐忑得扭著帕子坐了下來。
陳康架著馬車到了朱雀大街,後麵傳來王昫的聲音:“舒…蘭香,蘭香。”
大家閨秀閨名不能叫,他就叫丫鬟的名字。
嘿嘿,王昫十分得意自己的機智。
蘭香掀開一角簾子,看到王昫笑道:“七公子,安。”
“舒姐是不是在?”
王昫跑到馬車旁邊,低聲道。
“何事?”
蘭香剛點頭,就聽任舒道。
“舒姐,你們去哪?是去北城門那嗎?我跟著可好?我自個去,顧姑娘不願搭理我。”
他昨跑了趟北城門,逛遍了印著顧字招牌的店,最後在茶水鋪子碰到了顧秋棠,可人家連個眼尾鬥沒掃他。
他好話盡,帶去的賠禮也全丟了出來,在北城門主街上丟了好大個臉,又不能打、不能罵、還不能鬧,隻能灰溜溜得回府去了。
今正要再去賠禮,碰到任舒高興壞了。
有任舒在,顧秋棠總不能再把他掃地出門吧。
“不去,進宮。”
簡潔有力。
王昫一陣失望,既而好奇:“昨不是剛進宮,怎麽你又要進宮?是不是誰想對你不利?”
想到當初中毒的事,王昫突然緊張。
“高照找我。”
又是四個字,但王昫已經明白了,應了聲,默默讓開了路。
馬車直直得往昭陽門去,王昫摸了摸鼻子:“舒姐果然是舒姐。走,跟爺去北城門。記住了,到霖方,看到姓鼓招牌,都進去幫忙,讓你們往東,就給我往東,明白了?”
“明白!”
身後的一眾廝齊聲應是。
街上百姓都被這麽多人齊聲應是給嚇了一跳,默默遠遠離著眾人,不知這些人又要去禍害誰,哎,那人也是倒黴。
任舒進了宮門,就被人領著去了仁和宮。
太後根本不見她,直接讓紅玉帶著去了西次間。
皇帝下了朝已經在那等了好一會了。
紅玉請任舒進去,又親自伺候在一旁。
今日不是昨日,蘭香不能進宮,留在了宮外。
“任舒,來,坐。”
武德帝熱情得招呼,泉子暗暗看了眼任舒,又低下頭去。
不管是泉子,還是紅玉都意識到了一個問題,任舒進門時壓根沒和皇帝行禮,而武德帝好似完全不在意。
為了任舒名聲考慮,武德帝不能讓紅玉離開,不過也不擔心,她是母後的心腹,向來知道分寸,絕不會對外胡。
“任舒,這是和靖上報的救災情況,你看看。”
武德帝的這句話震驚了紅玉和泉子。
自古後宮不得幹政,更何況任舒連後宮都不算。
兩人都低著頭,心中不知在想些什麽,耳朵高高得立了起來。
任舒已經開口道:“奏報我就不看了,你什麽想法?”
昨已經了梗概了,一晚上過去總會有些思考。
“你的下發布告,朕覺得先放放。朕看了曆年地方教化,不太確定布告後的結果。至於派人去查訪實情,朕覺得可行,但吏部交上來的吏員名冊,每人都有事,就算抽調也隻能抽調幾個、十幾個,可吳越臨三洲有三十多個城池,百多個村鎮縣,隻有十幾個人,怕是不夠。若是等兩年後的會試,時間又太久。”
任舒點點頭,聽這話就知道他確實認真思考了。
紅玉心下駭然,這樣的事能和一個姐嗎?
泉子也是心內瘋狂吐槽。
“不發布告,不能讓災民們從下往上監督,效果會差些,但你顧慮得也不錯。那就先不發。派人核查,你的想法也挺好,如果隻是人手不足,不如今年開個恩科,這樣就有兩百多人供你差遣,到時候就有人了。”
“開恩科朕也有想過,就怕左相不同意,內閣也不會同意。”
“你想做事就會碰到困難,區別在於是克服困難過去,還是直接繞過去。你想知道災民情況,就要有可靠的人去查實。新科進士剛入官場,不會圓滑,做事更有朝氣。”
武德帝沉默著、思考著。
任舒任由他想,自顧吃點心,沒一會兒一盤子十塊栗子糕全進了她肚子。
紅玉給她斟茶,又出了西次間叫人再送盤栗子糕來,想了想又去了左太後那。
“你怎麽過來了?哀家不是讓你守著陛下和任舒嗎?”
左太後躺在躺椅上,不悅道。
紅玉跪在她麵前,讓丫鬟下去,自己給她不輕不重得捶腿。
“娘娘,奴婢剛剛叫人重新上點心才出來的。有一事想著還是盡早和娘娘好。”
左太後凝眉看她:“何事?”
“奴婢剛剛在西次間伺候,聽到陛下和任二姐在商議朝政。”
左太後坐起身子,厲聲道:“果真?”
紅玉嚴肅點頭。
左太後默了默,問了句不相幹的話:“你這看著陛下對任舒如何?”
紅玉道:“極好。任二姐進了門,連行禮都沒有,陛下連提都沒提。且奴婢看著,陛下望著任二姐的眼神很不尋常。”
她沒直接陛下喜歡任舒,但話中意思無不在。
左太後眼神陰鬱,半響道:“你回去伺候著,叫紅棉過來。”
紅玉應是,退了下去。
不一會,一個身材纖細、穿著宮裝的女子進來:“紅棉見過娘娘。”
“起來吧,哀家今沒什麽胃口,你去蘭嬪處讓她做些清爽可口的點心過來。”
“是。”
“對了,昨中秋,陛下去了皇後宮裏?”
“回娘娘,陛下子時三刻去的,寅時末走的。”
“可叫了水?”
“叫了。”
左太後揮揮手,讓她下去了。
紅玉回了西次間,武德帝正和任舒話:“這吏部任命向來是吏部尚書提議,交內閣商討後確定,朕若越過了內閣,是不是不太妥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