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巧奪天工
方堯下了車,林淨道和阿飛幾人就搶著騎車。
阿飛學著方堯的樣子,腳一踩踏板,車倒是衝了出去,可是沒跑兩米就翻倒在地。
阿飛摔了個狗啃泥,惹得圍觀的眾人一通哄笑。
接下來試乘的都如此般模樣。
方堯一番指點後,才歪歪扭扭的騎了起來。
很快,便得到了眾人高度的評價。
看到效果良好,方堯決定開始在林州城量產,這算是送給林州百姓的第一份禮物。
由於自行車打造零器件較多,為了加大產量,方堯讓每一個木匠和鐵匠單獨負責同一零器件的打造,又盤下了兩間鋪子,一間負責所有零件的組裝,另外一間擺滿了成品的自行車,供大夥參觀購買。
方堯粗略計算過,一輛車的成本,加上人工和料材,需要二十兩銀子左右。
本著造福林州的初衷,他宣布店鋪開業的前十天,所有林州城的百姓按成本價銷售,一輛二十兩銀子。
開業當天,店鋪就被圍的水泄不通。
那日他在整個林州城百姓麵前試乘,便是最好的廣告,眾百姓都慕名而來,而且二十兩銀子,對於一般家庭來說,也能夠拿的出的,關鍵是有了這個新奇的自行車,不僅出行省時省力,而且更是身份的象征。
為了維持秩序,方堯派了幾名衙役在這裏把守,即使這樣,仍然忙活不過來。
一天下來把這幾日的庫存全部賣完了,一共賣了八十多輛。
現在的林州城內一車難求。
負責製造零件的木匠鐵匠連夜趕製,市麵上木料和鐵器也快消耗盡了,原料價格蹭蹭上漲,就連製作坐墊的棉花售價也翻了一倍多。
方堯倒是沒料到會變成這樣子,可是說出去的二十兩總不能因為原材料上漲就變卦啊.……一想到還有好幾日要出售,相當於賣出一輛車就要賠倒賠二十兩。
想想,方堯都覺得心痛。
在縣衙後堂和阿飛林淨道幾人喝著悶酒。
林淨道也幫忙算了一番,除了第一天賣了八十輛,那是幾日的存貨,之後每日大概能生產二十輛,賣一天相當於要虧損四百兩,還有八日的話要虧損三千多兩……
這可真不是一筆小數目啊。
好在,現在戰隊的隊員都各回各家,不像是巫山寨那般得天天負責他們吃喝拉撒,省去了一筆巨大的費用。
按照神仙麵館一天的收益下來,也將將能補了這個窟窿。
十天很快過去了,林州城的大街上出現了很多自行車。這些自行車為大家帶來的便利有目共睹。
甚至有些人騎車去了其他城鎮,不論走到哪裏都引起巨大轟動。
這個消息很快傳到了夏漢卿的耳中,他也十分稀奇。
吩咐人用高價買了台自行車,帶入了宮中。
文武百官倒是早有耳聞,不過很多卻沒親眼見過,看著停放在大殿上的奇怪物品,議論紛紛。
“聽說人騎上這個堪比騎馬,不知是真是假。”
“千真萬確,前幾日,我還見有人在宜城大街上騎著這個東西,叫什麽行車來著。”
……
“皇上駕到!”胡四海宣叫過後,大殿裏安靜下來。
“大殿上放的是何物?”靖康看著自行車問道。
夏漢卿出列稟報:“回皇上,這是微臣買來的一輛自行車,這車極為神奇,隻需兩腳交替蹬踩,便可讓車行走起來,速度不亞於馬匹。”
“哦?如此神奇,快,快給朕演示一番。”靖康聽說後,突然來了興致。
出了大殿,廣場上寬敞起來。
夏漢卿提前已經學習過了騎行,騎在自行車上麵,悠然自得的圍著廣場轉了一圈。
靖康心中大驚,世上居然有此神奇之物,便有些躍躍欲試。
夏漢卿在車後幫忙把持著以防車輛側翻,給靖康講解了一番要領後,靖康騎在車上就跑了起來。
兜風結束後,靖康龍顏大悅。
“這自行車是何人所造啊?真是能工巧匠!”
夏漢卿如實稟報:“回皇上,此物乃林州知縣方堯所造。”
“哦?便是那不願進京任職的方堯?這能耐還不小嘛!傳旨下去,賜“巧奪天工”牌匾一塊,賞銀五千兩!”
靖康金口一開,又一次震驚了百官。
武世傑心中暗罵:“這跳梁小醜官不大,名聲倒不小,什麽便宜都叫他給占了去了,哪天得去會會他。”
譚衝和倉青海二人並排站在一起,聽聞這東西出自方堯的手筆,都暗暗稱奇。尤其是倉青海,如此看來,把林州城交給方堯乃是最正確的選擇。
牌匾回來後,方堯摸著金燦燦的大字,命人好好裝裱之後,掛在鋪子門前。
鋪子賣了十幾天的車,還沒正兒八經起個名字,現在有了這塊金字招牌,就是最好的名字了。
現在十天已過,二十兩一輛的自行車已經不能賣了,價格提到了六十兩。
這對於中產家庭來說,幾乎占到了大半年的收入。
但買家卻不見減少,靖康那塊金字招牌吸引了整個大辛國的商販買家,供不應求的局麵更加嚴峻。
與林淨道幾人商量後,方堯決定擴大產量,林州城所有的木匠鐵匠已經不夠用了,更是開了培訓班教學,不少特戰隊員也慕名前來。
一個月後,整個林州城的自行車產業上檔升級,全國聞名。
方堯的財富日益翻倍,在大辛國儼然成了赫赫有名的大暴發戶。
他自己都沒想到,研究出了一輛在那個時代最簡單的自行車,會有如此大的轟動,他真不是想出名的,隻是一不留神金錢名利就找上了他。
煙國。
方少華帶著夫人家眷在這裏定居了幾個月,逐漸適應了這裏的生活。
當初從宜城逃命出來,向東南方一路奔走,到了煙國便住了下來,隻要出了大辛,靖王爺那魔抓就不好使了。
直到現在他還一直心有餘悸,那惡人能為了一幅畫害的他流離他鄉,現在孩子在哪都不清楚,要不是這幅畫是祖傳下來,老爹臨死前千叮嚀萬囑咐要好好保管,他便將這幅畫白白送與靖王也無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