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4章 各有所獲
衛世傑跟著鄭小敏走進了吳夢蝶的辦公室,果然得到了一個不大不小的驚喜。
互相握手致意,衛世傑與吳夢蝶在沙發上坐下。
鄭小敏忙著給他倒了一杯茶。
沒有過多的寒暄,吳夢蝶開門見山:「小衛,鰲頭灣那塊地你已經拿下了?」
「吳總,實話實說,現在還不算不上真正意義上的拿下!」衛世傑也沒有隱瞞,便把與鯤鵬實業談的結果,如實地告訴了吳夢蝶。
「三個月籌集一個億,這確實有點難。」吳夢蝶點點頭,看向了鄭小敏,說:「小敏,你把新能源汽車製造廠的需求跟衛總說說吧。」
鄭小敏進入凌雲集團之後,被吳夢蝶送進了東南財經政法大學進修了兩年,又在集團重要部門轉了一圈,就被派往江北開發區新能源汽車製造廠擔任了總經理助理。
由於新能源汽車製造廠是由青原市儀錶廠搬遷改建的,吸收了大量的儀錶廠下崗熟練工人,而鄭小敏是儀錶廠子弟,對他們非常熟悉,獲得了他們的信任和支持,逐漸從總經理助理升任為常務副總經理,負責新能源汽車製造廠的日常事務。
凌雲集團在江北開發區的新能源汽車製造廠正在擴產,從周邊地區招收了大批的新員工。
現在流水線上的員工流動性很大,不少的培訓上崗之後成為了熟練工種,往往就會被其他企業挖走,調查發現,這些被挖走的員工並不全都是因為對方出了高薪,而是能提供一個舒適和穩定的住所。
吳夢蝶便有意為員工購置住所,以留住好不容易培養出來的新員工。
鄭小敏派人去看了江北的很多樓盤,都不是很滿意。
其中除了價格的原因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是,那些正在銷售的樓盤裡面,許多房子被其他人買走了,想買一個相對獨立完整的樓盤作為員工小區幾乎不可能。
可如果凌雲集團自己買地蓋房子,手續非常複雜,成本非常高,時間也來不及。
前些日子,楚天舒與向晚晴去世外桃源看望父母,見到了吳夢蝶,聽她提起了這事,就向她建議,能不能把員工小區建到鰲頭灣去,距離雖然遠點,但有交通車接送,還是比較便利的。
吳夢蝶就說,等衛世傑把地拿下,你讓他來找我,我和他談談具體運作方式。
鰲頭灣位處青北縣,臨近青原市江北開發區,當時伊海濤在設立開發區時,考慮這個地塊人口密集,結構複雜,秩序混亂,拆遷難度大,才沒有划入江北開發區。
這塊地,壓在青原地產手上,就是想等著開發區擴容,好賣一個大價錢。
可是,江北開發區的發展方向不在鰲頭灣這邊,而是朝著省城臨江市的方向,甚至有傳言,為了擴大影響和規模,省里有意將青原市的江北開發區併入臨江市經濟技術開發區,成為它的一個工業園區。
所以,當時市長唐逸夫提出在青北縣鰲頭灣地區建設特色小鎮項目,能夠得到市委書記伊海濤的默許,一個重要的考量,就是擔心江北開發區一旦被臨江經濟技術開發區收編,特色小鎮項目可以刺激青原市的經濟發展。
但是,唐逸夫的倒台,讓特色小鎮項目陷入了困境。
當然,鯤鵬實業拿到手的鰲頭灣地塊只能閑置下來,因為就算是開發出了樓盤,市裡的人嫌遠,周邊交通、人文環境又不好,肯定不會來買,江北開發區的人眼睛朝著臨江市的方向,也不會很踴躍。
而作為新能源汽車製造廠的員工公寓小區則不同,只是安置新員工,就是圖個上班方便,對周邊配套設施和人文環境的要求比較低,只要內部結構和生活設施比較齊全就可以了。
老員工成家立業之後,多半會去青原市、臨江市購房,騰出來的公寓又可以讓新員工入住。
如此往複循環,既留住了員工,利用率又超高,相比於購置商品房或者征地自建房,投入少,見效快,對凌雲集團來說,自然是一筆很划算的買賣。
凌雲集團建員工公寓,有很多的選擇餘地,並不是非要動鰲頭灣地塊的心思,青北縣境內有不少地理位置和周邊環境都比鰲頭灣有優勢的村落,吳夢蝶沒有必要替鯤鵬實業解開鰲頭灣土地閑置的這個死結。
很顯然,楚天舒未雨綢繆,先做通了吳夢蝶的思想工作,只等世紀陽光把鰲頭灣拿到手,就對衛世傑伸出了援手。
鄭小敏提出的方案是:世紀陽光將鰲頭灣的地整理拆遷之後,按照新能源汽車製造廠的要求建成職工公寓,汽車製造廠每年向世紀陽光支付一千五百萬元的租金,當支付的總租金達到購地款的150%時,鰲頭灣地塊和房屋的產權歸凌雲集團所有。
考慮到前期的投入和後期的房屋設施的維修,凌雲集團可先行支付兩年的租金三千萬元。
按照這個方案,凌雲集團和世紀陽光各取所需,各有所獲。
凌雲集團快速解決了當前困擾新能源汽車製造廠發展的員工住所問題,而連續租用公寓房十年的時間,相當於用一億五千萬的分期付款,獲得了鰲頭灣地塊和公寓房的產權,折算成購置均價為每畝25萬左右。
按照吳夢蝶的判斷,十年之後,青原市區發展趨於飽和,必然向江北擴張,鰲頭灣地塊的價值應該不會低於每畝25萬,同時商業開發的時機也基本成熟,潛在的收益是有保障的。
世紀陽光得到了三千萬的預付租金,不僅大大緩解了當前的資金困難,而且有了與凌雲集團合作的項目,再找銀行貸款就容易多了,支付鯤鵬實業的購地款和建設公寓的資金就有了保障,整個鰲頭灣地塊就運作開了。
而世紀陽光十年之後的總收益為一億五千萬,相當於現在只花了七千萬的成本,十年時間凈賺了將近五千萬。
這筆交易的得失,不用細扒拉就能算得清楚,衛世傑沒有太多的猶豫,很快同意了這個雙贏的方案,具體的細節,由鄭小敏起草一個文本,敲定之後,簽訂正式合同。
但是,幾天之後的一次老友聚會,卻讓這筆交易出現了變化!(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