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言情女生>山寺杏花之尋親> 第一百八十二章 熱火朝天

第一百八十二章 熱火朝天

  經過商議,大家覺得村長宣布的都是大事。因此,大夥便決定按照由簡到難的順序進行。


  首先進行的便是翻修祠堂。


  這陳家祠堂算起來已有兩三百年的曆史,加上村民們都不富裕,村裏的公田又不過二十多畝,每年所得有限,因此其狀況自然是不會好到哪裏去。


  好在當初修建的時候用的都是上好的材料,加之是祠堂,工人們都心存敬畏,技藝自然也是過硬的。而且建成後也有人定期維護,因此,倒也不至於弱不禁風,一碰就倒。


  有經驗的工匠們知道陳家村在修建祠堂上麵根本不會省銀子,加之之前賣花生賣得過於轟轟烈烈的,因此選用的都是上好的材料。


  經過十多天小心翼翼地施工,該加固的加固,該替換的替換,房頂部分已全部完工。至於地麵部分,那就更容易了。除了加固和替換,就是錦上添花。


  村民們望著煥然一新的祠堂,心裏都喜滋滋的。


  想著三年前的冬天,他們站在這裏為天降異象的事發愁。害怕大旱,害怕饑餓,直到出現紫色的靈芝。現在看來,陳繼發說的沒錯,那的確是天降祥瑞。


  他們堅信,陳家村會越過越好。


  說起來也挺好笑的。自從村裏賣了花生分了銀子,家家戶戶都有了至少一百兩的存銀,這十裏八鄉的便都知道了。這也導致了陳家村最近可熱鬧了,不是這家有幾百年都不聯係的遠房親戚上門,便是那家有媒婆上門。


  毫無意外的,村裏的年輕小夥子一下子成了搶手貨,像陳繼堂這樣馬上就年滿三十五的人也在前幾天迅速地定下了一門親事。


  至於大姑娘的行情,雖然比不上小夥子,但也是不錯的。大夥都知道,隻要能嫁過來,成為陳家村的一份子,明年自然就有資格分銀子。


  那些有閨女的家庭,對於說親對象便更加苛刻起來,一來家裏拿的出嫁妝銀子。更重要的是,多留自家閨女一年,便意味著可以多分一年的銀子。


  早早嫁出去可不是什麽好事。而隻要晚嫁一年,就可以把自己的嫁妝銀子賺到。


  祠堂翻修的事一結束,村民們心目中心心念念的大事便提上了日常,那就是修建學堂。


  陳繼發原本想舉行一次全村人都參加的慶祝宴的,但想著天氣日漸涼了,等學堂修好了再行慶祝也不遲。於是,做了簡單的動員,便在陳家祠堂不遠處尋了一塊地,動工了。


  對於這個選址,葉楓也是挺讚同的,雖然這意味著以後葉氏的兩個兒子上學會很遠。但是這裏遠離官道,又不是開商鋪,修建學堂還是很合適的。


  如果說修路和翻修祠堂需要動員的話,那麽這次修建學堂陳繼發幾乎沒有費任何精力,每家每戶便自發派了人過來幫忙。


  就連大著肚子的葉二妹家,陳千山也是來了的。


  原本陳千山不放心葉二妹一個人在家的,但葉二妹說什麽都不同意,且說的頭頭是道的。


  “修建學堂可是大事,你不去不行的。我一個人在家怕什麽,又不是小孩子,我會照顧自己的。再不濟,我可以去我大姐家,她家現在熱鬧得很呢。再說了,萬一我肚子裏這個是個小子,以後也是要上學的。等他長大了,你告訴他修建這學堂你也出了一份力,豈不是更好?”


  陳千山一想,也是這個道理。至少出了力,以後也有了跟兒子吹噓的資本。且有葉氏在,想來不會有什麽事的。


  想到這裏,便高興地拿著鋤頭去修建學堂去了。


  眾人都巴不得趕忙將這學堂修好,一來開春暖和了就可以使用了,二則現在這個時節,地裏的活也快出來了。於是,原本要一個月才能修好的學堂,楞是在二十天內完工了。


  完工這天,葉楓和陳五妹帶著千語來了,說是要在學堂的院子裏種一些花木。村民們自然是高興的,現在誰不知道啊,經過葉楓幾人的布置,再醜的環境也能硬生生美上幾分。


  有人也曾去城裏的流雲軒賣花生,結果看見了許多美到不可思議的花樹,而王老板說,這些都是葉楓的傑作。


  有那不信的,等葉楓幾人布置好再去一看,雖然說不上哪裏不一樣了,可是,的確比之前好了許多。


  看著眼前塗著油漆的大門,窗明幾淨的,加上各色花木,讓人恨不得立刻搬進去念書。想著自家孩子明年就能進來念書,眾人都是喜滋滋的。


  關鍵還是免費。


  看著大夥都高興,村長便提議道:“要說現在祠堂也翻修好了,學堂也建好了。無論是哪一樣,都值得高興。要不,我們辦一次酒席,大家一起樂一樂怎麽樣?”


  陳繼發原本以為自己這個提議肯定會受到熱烈歡迎的,畢竟是由公中出銀子,又是肉又是白麵的,哪有人不愛吃的。


  哪知,有人當場便笑著道:“村長,要我說還是再緩一緩吧,眼下地裏的活都出來了,我們還要忙著種地呢。再說了,不是還要鋪路嗎?要我說,等把路鋪好了再慶祝也不遲。”


  這話得到了大部分村民的同意。


  “可不是麽!真把路鋪好了,那才是值得高興的事!”


  “說起來,我嫁到陳家村多少年了,沒想到也能盼到今天啊!真是祖先顯靈啊!”


  其實,除了農忙將至,陳繼發還忽略了一個事實,那就是自從分銀子之後,雖然大夥依舊很節儉,但是隔三差五的就能吃上肉了,還管夠。


  以前那種半年甚至隻有過年才能吃上肉的日子,已經徹底過去了。


  村民都這樣說了,陳繼發哪有不同意的。於是附和著說:“大夥說的也對,好!那就等路鋪好了咱們再慶祝。”


  於是,修建好學堂的村民們又投入到了繁忙的秋種中去了。隻是秋種還好,所需要種的不過是小麥之類的,不過十來天時間,大夥便都忙完了。


  等到村民中最後一戶人家忙完地裏的活,全村人又像打了雞血一般,開始新的工程。


  那便是鋪路。


  不過,這鋪路的工程就大得多,加上葉楓和陳繼發有一些要求,因此,一時間便慢了下來。


  有些問題倒是好辦,例如,質量問題,隻要材料好,大不了慢慢做就是了。但有些問題的確不好解決,例如,葉楓要求盡量每一段路都是一樣寬,不走直線也行,但寬度絕不能減少。


  這就有些麻煩了。


  村裏的路原就是這樣,幾百裏都沒變。有些地方是很寬敞,但同樣的,有些地方原本就窄。要是遇到林子或者山坡什麽的還可以挖掉,但有些地方卻是要經過耕地的。


  一旦遇到實際利益,那就不好辦了。


  最後,還是陳千帆想了一個點子,工程才得以繼續,那就是賠償。按照陳千帆的辦法,那就是占了多少便陪多少銀子,例如,一畝地能賣多少銀子,那麽占了的地方便按照比例賠償。


  說實話,一開始的時候,其實很多人是不願意的。但見舉人老爺都出麵了,也隻好同意了。且若是不同意,倒顯得自家不大度,阻礙了村裏鋪路的進程似的。


  若真是這樣,那說起來就不好聽了。誰都知道,大夥都多期盼村裏能夠早日鋪好路。


  就這樣,村裏的青壯年都動員起來了。


  這個時候,鴨鴨鄉廚的作用便發揮出來了。


  在沒有生意的時候,在大牛媽的帶領下,鴨鴨鄉廚的人拿著公中的銀子買好了各色所需,一應食材。現在,這路鋪到哪裏,他們便就近搭灶做飯。


  這讓一眾修路的人一停工便能吃上熱騰騰的飯菜,且味道實在是不錯,就連陳繼發吃了都說好。


  當然,期間也有那不明事理的,懷疑大牛媽和趙氏克扣了銀子起來。對此,大牛媽隻是笑了笑,也不解釋,直接把銀子撂給了那人。隻說從此以後就由那人采買,鴨鴨鄉廚的人隻負責做飯。


  那人一拿到銀子就後悔了,她不過是受了查五嬸的挑撥發幾句牢騷罷了,哪裏知道就被大牛媽聽見了,還當眾不給她麵子,直接就把銀子交給了她。


  就鴨鴨鄉廚眾人那態度,想把銀子還回去是不可能的了。


  就這樣,她也是騎虎難下,便勉為其難地去城裏買了兩天的食材。哪知,第一天中午,到了吃飯時間,那些幹活的漢子們便不滿了。


  因為肉明顯少了,就連蔬菜都不如前幾天的新鮮了。


  這下,不等大牛媽出手,那小媳婦倒是先受不了了。她實在是不明白,大牛媽和趙氏到底是怎麽做到拿同樣數量的銀子買到那麽多好肉好菜的。


  但是,自己誇下了海口,這可要怎麽收場。


  最後,她找到大牛媽,趁著大夥吃中飯的時候鄭重地道了歉,又說自己不是誠心的,是受了奸人蒙騙,說到最後還哭了。


  大牛媽憐她受人挑撥,平日裏也算是個正直的人。且她又不是真的生氣,不過是想借這件事打壓一下那幾人的氣焰。見效果達到了,這才又接了銀子繼續采買。


  經此事件後,大牛媽和趙氏的地位隱約又升了一些。因為大夥算是發現了,人家的能力明擺著,簡直就是無可替代。而且人家的話也說的明擺,銀子就放在那裏,誰願意,誰去就是了。


  葉楓和陳五妹以及千語也沒閑著,幾人帶著村裏沒有力氣鋪路的人去山裏挖杏樹苗去了。當然,遇到大小適中的杏樹,他們也是要的。


  要說這陳家村後山,最不缺的就是這杏樹。


  看著這漫山遍野的杏樹,葉楓忽地就想到無名寺外那大片的杏樹,當然包括那一樹一樹的金色杏花。雖然不知道這裏離無名寺有多遠,但肯定是能走到的。


  不過,現在還不是時候。


  這群人原本就對於不能為鋪路出一份力感到內疚,這下好了,跟著葉楓做事,既有借口又有麵子。


  特別是當聽葉楓說:“這些杏樹可不是沒用的,相反,用處多多。大家想想,我們在道路的兩旁都種上杏樹。幾年後,這些杏樹都長大了。春天的時候有杏花,夏天的時候有杏子,是不是很漂亮?”


  的確如此。


  雖然村民們不懂,但葉楓心裏明白,那些讀書人卻是知道的。曆來,關於杏花的詩句有很多,無論是“杏花疏影裏,吹笛到天明”還是“吹麵不寒楊柳風,沾衣欲濕杏花雨”都十分的美。


  原本,陳繼發是沒有多大感受的,但是,陳千帆卻是大大地誇讚了這個創意。甚至在沐休的時候帶頭去山裏挖了半天的杏樹,並親自種了下去。


  這下好了,再也沒有人看不起這項工作了。


  舉人老人都說好,誰敢說不好?

  因此,雖然挖樹的人都是些勞動力不怎麽好的人,但卻並沒有因此而拉下什麽。反正路鋪到哪裏,葉楓他們這一隊的人就能將杏樹種到哪裏。也就是說,幾乎人人都動了起來。


  不過,這段時間整個陳家村最累的人,不是別人,卻是陳繼堂。


  為什麽這麽說呢?


  他首先是要養豬。葉氏家那幾十頭豬現在可不是年初那些小豬了,而是頭頭肥壯。如果到了吃食的時候沒有吃到食物,那叫聲簡直能掀翻屋頂。


  為了不擾民,陳繼堂起得越發的早了,天不見亮就去湖邊打豬草,切好下鍋煮,喂食,根本馬虎不得。


  喂完豬,鎖好門,他便力所能及地跟著葉楓這一隊去山裏挖杏樹,再運到路邊種好。


  見狀,有人心疼他兩邊跑,一時間人都累瘦了,可陳繼堂卻說:“我也是陳家村的一員,雖然我做不了什麽大的貢獻,但挖樹種樹我還是可以的。”


  大夥不忍心拒絕,便由著他去了。


  此外,他和李家村李姑娘的親事也切實提上了日程。


  那日那媒婆到了李家,將陳繼堂好一陣誇,又說陳家村現在如何如何不一樣。聞言,直把李家人鬱悶的,恨自己沒能多敲詐一筆。


  早知道這樣,就要三十兩銀了。


  不過,八字已經合了,日子也定了,卻是再後悔也來不及了。現在陳繼堂隻希望這路能夠鋪得再快一點就好了,他的好日子就定在臘月二十六,過年前的四天。


  李家姑娘沒有大名,因為李跛子一家根本就不會起名字,更不會像葉氏這樣舍得拿出銀錢請岑夫子幫忙起名。


  因為她出生的不過三斤多不足四斤,看起來像隻小老鼠,皺巴巴的。因此,李跛子便提議叫她李三斤。


  慢慢地,這就成了她的名字。


  李三斤最近的心情有些複雜,說不開心吧,其實挺開心的,她早就想離開這個家了。


  這一點,倒是和當年的葉氏有些相像。


  雖說像她這樣被家裏當保姆使喚的姑娘還真不少,但是,能夠留到二十歲還未嫁人的卻是沒有的。因此,有段時間村裏人都在暗地裏笑話她,說她這輩子都嫁不出去了,隻能做牛做馬地老死家中,當老姑婆。


  現在好了,她定親了,還是目前眾多姑娘都想嫁的陳家村,也總算是出了一口惡氣。那些之前罵她會老死家中的人現在又開始和她搞好關係。


  她心裏自然明白,這些人根本不是真心祝福她的,不過是為了搞好關係,以後從她這裏弄些長生果的種子。不過,她是絕對不會同意的。


  她李三斤最是記仇,可不是那麽容易原諒這些人的。


  不過,又聽說對方已經三十五了,她心裏便有些抗拒。一個男人三十多歲都還未成親,能說明什麽問題呢?


  窮唄。


  如果隻是窮還好說,嫁過去後,無論是地裏的活還是家裏的,她都能料理。隻要不懶,加上陳家村年年都能分銀子,就沒有餓死的道理。


  隻是,就拿李家村裏年過三十的還未娶親的光棍來說,幾乎沒有一個值得同情。不是好吃懶做便是喜歡賭博,要麽就是整日裏偷雞摸狗的。


  想到這裏,李三斤心裏非常忐忑,第一次萌生出了要先行打探一番的想法。就算她爹收了銀子又如何。若是對方品行不端,她是打死都不會嫁過去的,大不了出去討飯。


  她知道自己長得不漂亮,且馬上就二十了。料想就算是出去討飯,也沒有人會打她的主意。


  李三斤的娘陳氏自從知道自家男人收了二十兩的聘禮後,那心情同李三斤一樣的忐忑。按理說一個光棍是拿不出這麽多銀子的。


  對方這樣慷慨,莫不是有什麽問題?

  陳氏甚至想到對方會不會什麽暗病啊,不良嗜好等等。


  可是她心裏卻不敢埋怨,畢竟家裏是真需要這筆銀子。隻怪她生的太多,又沒什麽本事。


  李跛子倒是早就提出要賣孩子了,把家裏的姑娘賣一個進城。最後還是李三斤說自己這輩子都不嫁人,留在家裏幹活養活弟弟妹妹。


  李跛子見她的確有這個能力,這才打消了這個念頭的。


  於是,母女倆便決定先去探一探。


  這日,李三斤和陳氏每人背了一個背簍,假裝打豬草經過陳家村,其實是去相看陳繼堂的情況。好在母女二人都不是什麽風流人物,加之刻意低調,便沒有引起什麽注意。


  自從陳家村賣了花生,翻修了祠堂,新建了學堂,現在又開始修路,每日便多了些外人來觀看。所以她倆根本不用擔心會被發現。


  去陳家村的路陳氏是認識的,畢竟這個村緊挨著官道,且村口有那麽大一個湖泊,附近的村民幾乎都知道。


  母女兩個割了半背簍的草作為遮掩,這才往陳家村走去。半路上的所見所聞根本沒什麽稀奇的,和李家村差不多。隻是,當她們走到一半的時候,便發現不一樣了。


  這陳家村居然全村總動員,在鋪路!看來,那個傳聞居然是真的!


  這得有多少銀子才敢這樣鋪張啊。


  及至走近,更是吃了一驚。


  這路不但比官道好,就是比城裏的街道也更平坦。更讓人忘不了的是,這些石板好像是經過事先測量過的,都是一樣的寬度。


  這路也是一樣,凡是鋪上了石板的地方,寬度也都是一樣的。走在上麵簡直太舒服了,特別省力。


  就這寬度,兩三輛馬車也能並行不悖。


  祖祖輩輩生活在農村的陳氏心裏清楚,這路在晴天的時候倒也罷了,不過是平坦好看。但是,在雨天的時候那優勢自然而然地就出來了。


  為什麽人人都願意去城裏生活?那是因為城裏的路平坦且又幹淨。不像村裏的路,一下雨便泥濘不堪的,根本沒法下腳。


  有錢人家還敢穿著鞋子走。像她們這種家庭,一下雨便隻能赤腳,生怕因此弄壞了鞋。


  更為奇怪的是,路的兩邊隔幾步便種著杏樹。


  這些樹有大有小,不過都是杏樹。


  看到這裏,陳氏心裏忽然放鬆了不少。就這種情況,想來那陳繼堂應該不會太差的。


  母女倆繼續往前走,直奔目的地。


  按照那媒婆的說法,陳繼堂目前是沒有住宿的,是在幫一戶人家養豬,年薪二十兩銀子。


  要說葉氏家的確很好找,三層樓高的屋子,目前在陳家村算是獨一份。因此,不過是一會兒,母女倆便看見了這高大的屋子。


  想了想,陳氏讓李三斤在附近的樹邊藏好,自己則上前敲了敲門。


  陳繼堂正在家裏喂豬呢,想著喂了就趕緊去山上載樹。昨天挖了不少的杏樹,此刻就放在路邊呢。


  聽到有人敲門,陳繼堂便趕忙迎了出來,他還以為是有人催他去種樹呢。


  結果一開門,卻發現門口站著一位自己不認識的女人。看這年齡,倒像是有五十多歲了。


  其實陳氏不過四十歲,隻是生活艱辛,加之沒有保養,看著的確比實際年齡老了不止十歲。


  見狀,陳繼堂和藹地說道:“大嬸,你有什麽事嗎?”


  陳繼堂自從喂豬以來,吃的不錯,睡眠規律,加上愛勞動,衣服整潔,乍一看倒像是二十多歲。加之又有禮貌,因此,陳氏的第一印象非常好。


  見對方問自己,陳氏趕忙道:“我是打豬草路過,口渴的不行,可否討口水喝?”


  陳繼堂一聽,趕忙道:“嬸子你稍等一下,我去屋裏給你舀水。”說完便進屋拿半個葫蘆做的瓢給陳氏盛了一瓢水出來。


  喝完水,陳氏見陳繼堂進屋喂豬去了,便借口還瓢,自己走了進去。這一看簡直羨慕死了,這些豬養得真是好,*、油光水滑的。


  且屋子裏根本沒有她想象中的臭氣衝天。


  看到這裏,陳氏又和陳繼堂套了幾句話,這才道了謝,走了出來。


  如果說敲門的時候陳氏還是一副緊張的模樣,那麽此刻,出門的陳氏已經是笑容滿麵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