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8章 講解
“老騾子”幹脆:“別算了,咱每種顏色粗細都要一百斤,白色的用的多,每樣要二百斤,回去各家分。不夠咱村裏有車,再來拉唄。”
大夥在大嶽莊買的東西把車都塞滿了,再買棉線確實裝不下。不過,最後,每種顏色的紗線還是要了五斤,先帶回去給大夥當樣品。
二百多斤棉線打了個大包,放到悠悠開的吉普車頂貨架上。李專員看著悠悠車上的貨架,對自己的司機:“回去咱們的車頂也按個貨架,這東西實用。”
石廟的倆隊長看著幾個長長的隊伍,若有所思的問道:“同誌,俺打聽個事,你們這紡織廠,光是紡線和染線兩個車間,得用多少投資?”
這個問題講解員還真回答不上來,她抱歉的:“你們先等等,我問了再給你們回答。”
布匹門市的櫃台上擺滿了成匹的棉布,光滑平整,色澤亮麗,花色清晰。
櫃台的前麵擠滿了人,倒是沒有排隊的,十來個營業員都忙不過來。
靳莊的棉布不要布票,質量又好,價格和國家定價相同,深受群眾的歡迎。
現在供銷社偶爾也供應不要票的棉布,布票價格也降了下來,每尺不到一毛錢。
講解員介紹:“這附近十裏以內的人,買布都來我們村,其實供銷社裏也賣我們村的布,可大家寧願多跑路,也得到我們村裏的門市上買。”
花同樣的錢,大家當然想買好的。現在農村半數以上的人家都有自行車,二三十裏的路程,個把時就到了。
韓屯村的人在大嶽莊買了不少絲綢,倒是沒再買棉布。石廟村他們三個,每人買了十幾塊布,老人的孩子的加上孩子娘的。
參觀完工廠,也到了吃飯的時間。靳莊和大嶽莊一樣,工廠裏也有食堂,不過就餐的大部分是上班的工人。
食堂設在工廠的最後,前後都有大門,也有孩子和老人在這裏用餐的。
“俺們村的工廠三班倒,上班在廠裏吃一頓放就行,其他的兩頓,大夥還是習慣了在家自己做。”
食堂裏就一樣飯菜,白菜豆腐燉粉條,一毛五一份,一份一大海碗,分量十足,白麵饅頭一毛錢一個。門口擺放著幾個大保溫桶,裏麵盛著開水。
他們村裏的人吃飯用票證,外來人員現金結算,饅頭不用糧票。
講解員幫助大家買好了飯菜,就告辭了。飯菜雖然不如大嶽莊的豐盛,可味道卻挺好。能將簡單的白菜豆腐做成美味。看來也是村裏做飯的高手,果然吃貨在民間。
二十多分鍾後,大夥剛吃完午飯。講解員就回來了,還帶來了他們村的靳支書。
相互介紹後,靳支書解答了石廟村提出的問題:“俺村的紡織廠上的是一萬錠的生產線,全部從英國進口的機器,每能紡噸紗。我們縣裏的紡織廠也是一萬錠,每才紡噸紗。
不承認不行,這外國的機器就是好。可價格也高,這萬錠的紡紗機器,就得二百多萬。最貴的是印染機器,四百多萬元,幸虧染料價格和國內差不多。
貴有貴的好處,染出來的布就是好,色澤鮮亮圖案清晰還不褪色,上午你們也見了,俺的不錯吧。
還有就是這外國的機器好用,從開業到現在二年多了,就沒出過毛病,產品全都是一等品,俺村就沒處理過殘次品。
俺們村能有今,多虧了從英國回來的耀華爺,一千萬的投資都是他讚助的,廠房加機器設備,用了九百萬,剩下一百萬做流動資金剛好夠用。”
萬錠的生產規模,光流動資金都得一百萬,紡紗廠的投資,確實夠高的。
石廟村的人被震住了:“棉花的價格不算高,一百萬的流動資金都幹什麽?”
“棉花的價格確實不算高,我們收的皮棉每斤價格一元左右,可用量大啊。每個月消耗一百噸皮棉,庫存必須在三百噸以上,夠三個月的用量,光這一項就得六十多萬。”
石廟的石支書不解的詢問:“您的一萬錠生產線,俺們還真不懂?”
靳莊的支書笑了:“是我沒清楚,這一萬錠的是紡細紗的錠子數量,紡紗廠的規模都是用它來衡量。
俺們這裏的鹽堿窩隻能種棉花,地區的紡織廠剛增加了兩條生產線,達到了五萬錠規模,每生產十噸紗。”
石支書接著詢問:“辦個紡紗廠,最少得一萬錠嗎?”
“哪到是不用,我們縣裏的城關公社就有個紡紗廠,才三千錠的規模,也沒上織布設備,單純的紡紗。”
“俺再問一下,染布的機器貴,單獨染紗線的機器,得多少錢?”
“染線的機器價格不高,染色加烘幹,還不到十萬。”
李專員聽出了端倪,問道:“石支書,你們這是有想法了?”
石支書指著他們村的兩個隊長:“李書記,是他倆有想法。”
那倆隊長互相看了一眼,高興的:“李書記,我們這次可沒白來。俺們算是看明白了,要想富,光靠種地是不行,還得辦工廠,搞加工。”
靳支書笑著:“老哥倆真是清亮人,俺也是建了紡織廠,才明白過來這個道理。
不瞞你們,這紡織廠就是個聚寶盆。一元錢的棉花紡成線,能買到兩元錢,織成布能買到四元錢,價格成倍的往上翻。
俺們這進口的機器,一紡三噸紗,每上萬的利潤,俺們做夢都不敢想能掙這麽多錢。
不過這聚寶盆價格太高了,一千萬元的投資,要不是耀華仁義,全村的家當加一塊,十萬元錢也湊不出來。”
八十年代初期,一千萬確實是文數字,縣級的財政收入能達到這個數目,就算是好的了。
交談了半個多時,靳支書告辭,講解員帶領大家去村裏參觀。
現在還是農閑季節,又是剛吃過午飯,村裏基本上家家都有人,大部分人家的大門都敞開著。
在村裏的十字路口,講解員停了下來,指著旁邊的人家:“大家別客氣,大門開著的人家你們隨便進,我們村經常來參觀的,大夥都習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