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2章 大宋閣臣有七人
按楊司鋒的設想,將恢複神宗時期的政務堂的平章事以及同平章事,也意即正副宰相的職位。
這樣聽起來也象那麽一回事一些,太宰少宰啥的,據說在秦朝的時候乃是由太監擔任的,聽起來也覺得怪難受的,相爺們都是正常的男人,怎麽能用個太監的稱呼呢?
除此之外,楊司鋒還希望恢複掌管度支、鹽鐵、戶部的三司使,也相當於是計相,等於是分宰相的權了。
再加上樞密使,樞密副使,禦史中丞一共六個人,就算是組成了明朝的內閣了。
其實,與其說這是內部會議,倒是更象是大宋最高層的六大常委了,因為這確實是代表了軍方、政府、檢察等各個方麵的意見。這六人由各部部要員選出,並經皇帝任命,對皇帝負責,但自此之後,皇帝就不處理具體的事務了。而且就算是皇帝的什麽想法,也要經過這六個人審議通過,算是通過一個小集體的方式,對皇權進行了分割。
而且因為是集體負責製度,也避免了蔡京時一手遮天的局麵。
而且,楊司鋒還提議,每一任的內閣閣員們,將隻擔任六年,可以連任一屆,任期滿了之後,可以加封太師太保等榮銜,而且要把這個寫入大宋律,嚴禁任何如蔡京之流的因為戀棧這個位置,妄自修動這個律法的提議。敢於修改這個條例的,視同背叛大宋律,將直接取消刑不上士大夫的特定權力。
這就讓那些想賴在這個位置上不數下去的人製造了最大的束縛,除非他們造反,哪怕他們在軍中有一眾好友的支持,也改變不了這個決議,要不然,真以為大宋是他們一家的了?這樣的話,就算大臣們沒有意見,試問置老趙家於何地?
還有就是,為了保證政策的延續性,每兩年最多隻能輪換兩名閣員,這樣的話,兩年中有舊的閣員退下去,也有新的閣員升上來,至少有五個是上任的,保持了前後的延續性,也起到了以老帶新的作用,還避免某些不負責任的士大夫們在卸任之前甩鍋。這樣一來的話,都是他們自己的鍋,想甩也甩不了。
“也不知道你這些想法是怎麽來的,不過,仔細聽的話,似乎還挺有道理。”張叔夜沉吟了半晌後,點點頭道。“可是,老夫自然是希望大宋好的,當然支持你這個提議,可你知不知道,這真的是對皇權極大的限製了,按你這麽說,皇帝也就真的隻是個橡皮圖章了。我可做不了主,我得問一下皇帝的意見。”
老夫子雖然年紀不小了,可還是個雷厲風行的人物,一想到這裏,立即就拉起楊司鋒:“走,咱們一塊去和今上說說去,這主意是你出的,由你去解釋更加說得清楚一些。你別想甩鍋。”
楊司鋒也隻是一時心血來潮,再說,對於明朝的這些曆史,他又沒有去深究,他隻是知道,明朝好象入閣的都要加封大學士什麽的,至於其它的,他也不是很清楚啊。
而且,他更知道的是,明朝的皇帝其實對皇權抓得挺緊的,該如何用這個內閣從皇帝手中分權呢,看來,這還是一個令人頭痛的問題。
“到了,官家,你妹夫有話想和你說,你聽他自己說吧。”楊司鋒這一路上都在沉思之中,陡然聽到張叔夜的聲音,這才回過神來。
當然,大家都算是一起吃過苦的人,在非正式的場合,關係也都比較隨意,可能,這節奏就是楊司鋒給帶起來的。張叔夜初時還十分的不滿意,這不是沒有了尊卑之分了麽。可他自己受到楊司鋒的毒害太深,他自己也是現在也這樣了。
楊司鋒一聽這話就心裏不高興了,我和你商量事情,你就直接把我賣給當今皇帝了,要是他給我穿小鞋了怎麽辦?
“哼哼,他要是敢給我穿小鞋的話,我就連他妹子都不要了,我帶著我的女神去周遊世界去了。”楊司鋒暗哼道。
還真別說,雖然他隻是說說而己,但他這話還真的能嚇住這兩兄弟。
曾經幾十個兄弟姐妹,如今就隻剩下他們六個了,所以,顯得特別珍惜一些也正常。
而在趙楷趙桓看來,楊司鋒把人家女神都騙到手了,對自己一無文采二來長相也是不如何詩琴和郭秀的妹子,應該也是可以不在乎的。所以,生怕讓妹子大著肚子就被男人拋棄了,所以這兄弟幾個還真的生怕楊司鋒就撒手走人了。
趙楷還指望他帶著自己攀登科技的自由王國,若是楊司鋒走掉了,他找誰帶路去?
好吧,既然是老師要出賣自己,楊司鋒硬著頭皮也能扛了。於是,將自己方才和張叔夜說的,再加上自己半路上補充的,和盤的都和趙桓說了一遍。
“朕道你們是怎麽想的,你們是怕朕,或者朕的子孫們也如太上皇一般,雖然作為當今皇帝,朕是十分不情願這樣的。可朕也隻是中人之資,勢必有許多考慮不周到的地方。可至少朕還有自知之明,若是朕的子孫們,他們智力不如朕倒還罷了,若是還沒有朕的自知之明,那咱大宋還真的不知道會怎麽樣的。隻要能保得了咱大宋能多幾百年壽元,朕可以接受你們的提議。”趙桓苦笑著說。
“官家這樣想就做了,沒事多陪陪宮妃,多造幾個人啊,或者有錢了,全國各地去走走啊,多好。處理政事多煩心啊,反正那些士大夫們喜歡,就讓他們處理好了。隻要這江山還是姓趙的,你也樂得輕鬆不是。”楊司鋒笑著說。
“楊司鋒,有沒有一點規矩。”張叔夜一聽楊司鋒越說越遠了,板著臉道。
“相爺勿要見怪,反正這裏也沒有別人,再說了,我大宋之所以還有今天,不都多虧了幾位麽,妹夫會這樣說,這說明他沒有把我當作外人啊。”趙桓反而還勸慰張叔夜說。
“罷了,就不當我多嘴,我以後不說了罷了,我當作沒看到,你們自己記住,在朝堂上不要這樣沒規矩就好了。”張叔夜無可奈何的一攤手。
“我剛剛才過來,沒有聽明白,妹夫,要不你再和我說說?”趙楷從側門裏走出來道。
楊司鋒隻得將方才說過的,又說了一遍。
“六個人是吧,你的意思是說,但凡國家大事,由這六個人決議,按少數服從多數是吧。”趙楷審慎的問道。
“是這樣的,”楊司鋒點點頭道。
看來趙楷不愧是考中了第二名的高材生,一點他就通了。
“可是,若是支持的各一半了,那該怎麽辦呢,這個時候,皇帝又不能參與投票了。”趙楷摸著下巴想了想道,“因此,本王有個提議,這件事情,雖然是以士大夫為主,可也不能不考慮皇室的意見吧,因此,我提議,由皇家的宗正寺也持有一票。當然了,如果大家的意見基本上一致,那自然少數服從多數了。如果各持一半的時候,由宗正寺投最後一票,你們看如何?”
楊司鋒明白了,所謂的宗正寺,不就是代表皇帝的意見麽,這麽看來,趙楷他還是想替他的的皇帝哥哥爭取一些利益。
但是,讓趙家的子孫們接受讓更多的士大夫們來參與分權,這已經是難得的胸懷了,就算是幾百年的某些人,也未必有這個胸懷啊。比如那大明朝的皇帝,他們不都想把大權掌握在自己手中麽。
所以,雖然楊司鋒仍有些不滿意,但客觀地來說,這已經是對雙方都是最好的處理辦法了。
“老師,我沒有什麽意見,你看呢。”楊司鋒將球踢向了張叔夜。
“既然官家和攝政王都沒有什麽意見,我能有什麽好說的,反正你們一家子都說好了,我還是個外人呢,”張叔夜耍無賴的一攤手,“現在先不管那麽多,咱們先把這七個人湊齊再說吧,你先告訴我,這七個人他們還在哪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