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4章 好讀書要求甚解
不管楊司鋒是真心還是假意,這筆賬他還是得認了。
再說,這幾個都算是人間絕色了,身為正常的男人,楊司鋒當然拒絕不了了。
他之前之所以猶豫,是因為怕不好和夫人們交差了。如今母親大人替他將這些障礙清除了,他就可以心安理得的享受妻妾成群的美好願望了。
可是,楊司鋒還是覺得,雖然人家已經算是楊家的人了,但是,人生還是要有點儀式感的好。
雖然對自己來說,已經是輕車熟路了,但對人家來說,那可是人家一輩子的大事啊,當然不能這樣草率了。
太大的儀式也給不了,比如潘金蓮,楊司鋒打算等武鬆和劉小七來京的時候,把他們叫過來,小擺幾桌,就算那兩個是娘家人,見證一下她歸入楊府了。
至於金英,楊司鋒想著,她和武二嫂蒼井乃是同胞,到時候把武家夫婦叫過來見證一下,也算是對人家一個交待了。
可他沒想到的是,呼延平這家夥跑了幾趟石見之後,居然也和那邊一個姑娘好上了,那沒有話說,按照楊司鋒的原則,那也是呼延平必須要負的責了,所以也把呼延平兩口子叫了過來。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了,暫且不表。
接下來,一一和妻妾們敘了久別之情後,那麽按照楊母的最高指示,現在是該香香享受她的權力了。
家裏和她一起入門的都有了兒女,就她是一個人,話說這姑娘可真的是急了。若是不能生下一兒半女的,她以後怎麽在楊家立足啊。
楊司鋒也就無語了,這丫頭才十九歲,有什麽好急的。人家楊司鋒以前可是有一個女同事,都已經三十九了,也隻是中人之資,人家還非要在一線城市有房月薪三萬以上的才肯嫁呢。怎麽同是女人,差距咋就那麽大呢。
香香終於心滿意足了,甚至開始夢想著誕下兒女後的情形。
“少爺,人家也不想閑在家裏不做事呢,人家想在這裏也養豬,會不會有哪個讀書人罵人家破壞環境呢。”香香突然說道。
“有什麽不能養的,你相公我又不是白癡,又不會真的以為無雞縣無豬縣就能保護得了青山綠水的,你隻管去養就是,”楊司鋒脫口而出。“你相公我可是讀書人,才不會做那些丟人的沒文化的事情。”
“少爺當然有文化了,少爺還是咱們大宋有名的大詩人呢。”香香驕傲地說道。
不隻香香這麽認為,家裏其它的妻妾們也都這樣認為,楊司鋒是妥妥的讀書人。隻有李清照經常嘲笑,楊司鋒就隻是湊巧抄了幾首詩而己,根本算不上什麽讀書人。
真的是氣死楊司鋒了,也不知道李清照她是哪邊的,這樣丟楊司鋒的臉不是?難道真的要和她李清照一樣學富五車才叫讀書人?按這個標準的話,大宋如今又有幾個算得上她所理解的讀書人呢。
燕京和後世很不一樣,雖然契丹人在這裏也經營了一兩百年了,這裏的人煙還很不稠密。
除了平原上有不多的人居住之外,這裏的山地裏麵,基本上荒無人煙。
也不怪老百姓們懶,平原地區都耕種不過來呢,哪裏還有時間去開發荒山了?
再說,這裏不比楊司鋒的老家湖南,在湖南的山區裏,隻要有水源的地方,就能開墾出耕地出來,哪怕沒有水源,隻要稍有一點平整的地方,都能開墾出旱地出來。
燕山這裏處於濕潤和半濕潤的地區,又或許是受小冰河時期的影響,這裏的山林,哪怕根本沒有受到人為的破壞,許多土壤不厚的地方,都能看到果露的山體。這哪裏象湖南那邊,因為雨水多,隻要一場雨過後,哪怕是完全沒有什麽泥土的石頭上,也能頑強的長出草出來。
更何況,在楊司鋒教會大家使用蜂窩煤之前,這裏的人們還多數是燒柴火煮飯的,山體的植被就更加不堪了。
雖然腳下這裏是大宋的都城,可若是他們在離城十幾二十幾裏外的地方,找個山穀修個水庫,再在山上修上幾排豬舍,養上幾千上百頭豬,豬糞排入水庫水,水又不往外流的情況下,它隻能說是保護環境了,它怎麽就叫破壞綠水青山了呢?隻要不排入飲用水中,隻要遠離了居民區,它怎麽就刺痛那幫不學無術的讀書人的臉呢。
難道不讓老百姓們都不吃豬肉,都跟著他們吃所謂高貴的羊肉,其實是捧他們那些養羊的主人的場,那才叫保護了綠水青山了?貌似,隻要有常識的人都知道,養羊可是放養的,它比圈養豬更破壞植被好不好?
果然是一群不求甚解不學無術的讀書人。
楊司鋒所提議的,支持高麗國,讓高麗國幫助大宋牽製金國的動議,張叔夜如今正組織內閣要員們進行深入的討論。
趙桓和臣子們當然是支持這樣做的,隻要不是在大宋的領土上打仗,他們沒有什麽異議,他們現在所討論的,無非是大宋能提供的支持的力度而己。
楊司鋒反正已經把自己的思路都告訴張叔夜了,如何權衡可就不關他的事了。
聽了香香的想法,楊司鋒索性翹了班,帶著一眾妻小們遊遊周邊的燕山景色,當然,順便也是幫香香物色合適的養豬場地。
楊司鋒自得其樂的享受著被妻妾們所環繞的甜密之中,心中還在想,生活若是一直停留在這一刻,那就太美了。
楊家也難得這種出遊的時候,所以,何詩琴也放棄了藥廠的工作,郭秀也丟下了作坊裏的活兒,跟著楊司鋒和全家人一起出遊。
當然,楊司鋒已經派家丁前去看過地形了,城西二十裏外的山穀,是他們此行的目的地,他們還計劃中午的時候,全家人在山穀裏野炊。
老百姓們看到楊司鋒全家出遊,他們可沒有詛咒楊司鋒不識民間疾苦,當大家都在忙於收割的時候還有心情出遊。他們看到楊家人全家出遊,隻會覺得安心。因為楊大人敢於舉家出遊,就說明這裏的治安情況非常的好,這裏的安全也很好,沒有人能危脅他們的安全,至於金人,有楊大人在這裏坐鎮,他們肯定是不敢來的。
是的,老百姓們就是這麽萌,就是這麽可愛。
他們就隻要當官的和他們站在一起,哪怕隻是看著他們揮汗如雨,他們也會覺得自己沒有被拋棄。試想想,如果楊司鋒自己都把妻兒們安置在更安全的南方去了,或者大言不慚的說在燕京隻是工作,在南方溫暖的地方才是生活。那麽,無論楊司鋒鼓勵百姓們前來北方開拓的言語如何的美麗動聽,老百姓都是不會信他的鬼話的。
就在楊司鋒一家人好將進山的,還看到一個書生模樣的人,正指揮著百姓們伐木修路。
當然,楊司鋒作為大官出行,有人來獻殷勤也是正常的。可楊司鋒還是忍不住好奇的湊上前問道:“先生,這裏是何故?”
“大人,學生崔明遠,忝為本地保正,這會正組織百姓在這裏開荒種地呢。”書生模樣的人,聞言行了個禮道。
“哦,身先士卒,不擺臭書生的架子,倒是不錯,”楊司鋒滿意的點點頭。
可瞧著有的百姓們,正費力的把山體力長了不知道多少年的樹根都挖出來,不由費解了,問道:“你們打算開荒種什麽?”
“國朝以糧為本,當然是種糧食了,學生打算修渠從附近河中引來水源,在此地修建萬畝水田,”學子的保正老實的答道。
“崔明遠是吧,”楊司鋒搖搖頭,“本官無意要冒犯你的意思,本官也對你這種主動做事的態度十分讚賞,可是,你現在的所作所為,本官隻能用好讀書卻不求甚解來解釋,你服不服。”
“學生願聞其詳,”崔明豔尷尬的答道。
“你想種糧食是好事,你想讓百姓們吃飽飯也沒錯,可是,你知不知道這裏長成一棵樹有多難麽,你知不知道,這裏根本就不適合種水稻麽?”楊司鋒痛心疾首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