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封神之我在商紂當昏君> 第八百八十四章 朝堂的震驚

第八百八十四章 朝堂的震驚

  時間向前推移幾日。


  在胡城被帝辛的大軍攻破之後,除了周邊勢力之外,相關的情報在經曆了幾日的轉折之後,終於兜兜轉轉地傳到了京城。


  其中不僅是關於北疆遠征軍的首戰告捷,還有在攻城之戰中的具體表現。


  當其中的細節紕漏在朝堂諸公麵前,所有人都被震驚了。


  不死之軍。


  那位在北疆的裕王殿下,居然不聲不響搞出了這樣的一隻軍隊,怪不得敢以三萬大軍信誓旦旦地上書要遠征蠻夷。


  不,或許也不算是不聲不響。


  不少人由此想到了一年半前的突厥之戰。


  裕王殿下,在北疆上任時間不長,就經曆了突厥的兩次南侵計劃。


  雖然成功挫敗了這兩次突厥的南侵計劃,保護了北疆疆域和百姓的安全,但是一氣之下的裕王,在開春之後就果斷發動了對於突厥的作戰。


  而結果也出乎所有人的預料。


  裕王殿下不僅僅是大敗突厥,而且徹底將草原納入了大離的疆域。


  如今參與的突厥之人已經被分化遷徙到了大離不同的地方,經過一年半的同化,很多突厥人已經習慣了如今的生活,不再想著如何反抗。


  也正是那一戰,徹底打響了裕王殿下的名聲。


  然而,哪怕是朝堂之上,也隻知道裕王那次攻打突厥采用的是分兵八路的戰術,但涉及到具體的細節卻一直模糊不清。


  而即使發問詢問,得到的回到也一直是語焉不詳。


  開疆拓土這等足以載入史冊的戰功,朝堂諸公也不好去過多的逼問裕王,因此這事就被擱置了下來。


  而這一擱置就是一年半的時間。


  如今看到胡城的戰報之後,他們才大致還原出了一年半年之前在草原上的最終決戰。


  恐怕當時的突厥,和胡城中的高句麗將士一樣,在麵對這樣的一支不死之軍時,同樣陷入了深深的絕望之中。


  也或許當時的突厥部落要更加的絕望。


  當時突厥一方對戰的北疆軍隊比起如今的遠征軍來說還要多出一萬來。


  沒有人會蠢到一位裕王的不死之軍隻有這次遠征的三萬人數。


  若是那種難以補充的軍種,沒有任何一名將領會奢侈到一場大戰將其帶出並僅僅是帶著這類兵種作戰的。


  而這,才是更是朝堂諸公所震驚的。


  不死之軍並非是真的不死,隻是不知道用了何種辦法,導致他們更加難以被殺死罷了。


  三萬人的不死之軍,對於那些蠻夷勢力來說或許無法抵擋,但對於大離來說卻不算什麽。


  無他,人多。


  這一點從北疆就可以看出一二。


  如今的北疆在經過了兩年的擴招之後,已經有了九萬人數的駐軍,而這僅僅隻是大離的一處邊關。


  除此之外,大離還有東部,南疆,西域等三處大的邊關,以及內境各省,乃至大離的心髒——京城。


  承讓,不是每一個地方都有著和北疆一樣的兵力,但數萬兵力還是有的。


  以大離疆域的廣袤,各處的軍力加起來,早已超過了百萬之眾。


  而即使將需要駐守各地的基本兵力刨除在外,朝廷若是願意,仍然能隨時組織起一支數十萬人的軍隊。


  與之相比,帝辛的三萬遠征軍根本不算什麽。


  就算再難殺死,數十萬兵力用人命去填,也足以將帝辛的軍隊全部消耗掉。


  這便是大國的底蘊。


  可若北疆的軍隊,全部都是由這種不死之軍組成的話,那麽性質就完全不同了。


  九萬人的不死之軍,意味著如果帝辛放棄了對於北疆的駐守,一旦造反,那麽絕對可以在大離疆域內掀起巨大的波濤駭浪。


  朝廷對大離各處的限製,除了軍政民分立之外,京城的十二萬駐軍便是最大的威懾。


  若是有人膽敢造反,哪怕一時之間無法集結各地的軍隊,單靠京城的十二萬駐軍,很多時候也足以平亂了。


  但是裕王若是擁有九萬不死之軍,那麽以京城的兵力便不足以進行遏製了。


  正如皇帝會將最大的權利都抓在一人手中一樣,朝堂諸公也習慣了對於各地的絕對掌控。


  在裕王之前,哪怕是景王的舅舅,那位駐守邊關的大元帥武成侯,在手握十萬大軍的情況,依然要聽從來自京城朝堂的命令。


  隻有裕王,因為將北疆的軍政民三方權利都抓在手中,再加上有著近乎完全自主的出兵,這兩年多次挑戰朝廷的權威。


  若非裕王立下的功勞實在太大,瑕不掩瑜,不然的話以他這兩年的所作所為,恐怕早就受到不知道多少人的攻訐了。


  但這一切的前提是,北疆一直在朝廷的掌控之中。


  隻要朝廷有把握將北疆隨時納入鼓掌之間,哪怕帝辛跳的再歡,也不過就是一些小事罷了。


  而能否將北疆納入鼓掌,最終要看的還是硬實力上的對比。


  九萬駐軍,在大離朝廷看來也就是那樣。


  但是九萬不死之軍就不一樣了。


  隱隱的,朝廷在接收到了來自胡城的情報之後,發現北疆似乎已經有了割據一方的實力。


  然而分析之後,他們卻發現,想要采取手段遏製已經晚了。


  倒不是沒有手段,而是以裕王如今的功績和名聲,大部分手段在這個時候都不是那麽的適用。


  再加上如今裕王名義上正在為了大離疆域的安穩遠征蠻夷,這個時候若是對北疆使用手段,帶來的影響隻會更加惡劣。


  那個時候,寒的可就不隻是北疆一處官民的心了。


  相反,他們不僅不能遏製北疆的發展,還要表現出對裕王的支持來,以免這位殿下產生什麽不必要的心思。


  北疆隱隱脫離朝廷掌控的勢頭,在裕王遠征結束之後才是真正進行處理的時候。


  與此同時,朝廷中不少官員的視線投向了皇宮的深處。


  當初將裕王派到北疆,封了鎮關大將軍一職,並給予了軍政民三方統管的莫大權利,這件事乃是皇帝陛下一人的旨意,並沒有和其他大臣商量。


  當時也無人將此事真正放在心上。


  畢竟,裕王殿下之所以不受諸公待見,多年來身為王爺卻受盡欺壓,除了母妃的身份之外,他自身的能力同樣不被人看好。


  而大鬧戶部雖然有些和裕王一直以來的形象不太符合,但卻顯得有些莽撞。


  這樣一個能力不強又莽撞的王爺,即使成為了邊關鎮關大將軍,也翻不起什麽風浪。


  手心手背都是肉,皇帝這麽做,無非就是擔心自己這個兒子在皇位之爭中受到了不必要的波及,將其放出京城,變相的保護罷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