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章誰坑誰?
“稟太後,確有此事。”
李衛的大姐夫謝欣被封為京兆尹(長安區最高行政長官),不得不出班稟奏。
“光天化日之下行凶殺人,還有沒有王法?”武惠妃俏麵一寒,聲音抬高了幾分,盯著謝欣冷聲喝道:“謝大人,哀家給你三天的時間,若抓不到凶手歸案,你請辭吧。”
她聲言俱厲,揪著謝欣不放,而且隻給他三天的期限,擺明了是向李氏發難。
帝黨一派的人既喜又憂,喜的是太後當場對李氏一係發難,憂的是他們還沒有完全準備好,沒能將此事最大化,給予李氏一係狠狠的一擊,不過,能把謝欣從京兆尹的位子上揪下來,換成自已人,那也是一件大好事。
畢竟,李剛為帝國丞相,掌軍政大權,把他逼急了,什麽事情都可能幹得出來,因此,隻能慢慢的削弱他的力量與權勢,恢複帝權。
不過,開弓的箭已經不能回頭,何況是太後一個女流率先發難,他們也豁出去了,拚了命也要扳倒謝欣,惡心死李剛。
戶部侍郎盧朋出班,“稟太後,老臣倒是知道一些。”
“盧愛卿請講。”
武惠妃笑靨如花,似乎顯得有些高興,在一眾帝黨元老眼裏,他們理解成了太後因為能夠讓李剛這個權臣難看而高興。
盧朋輕咳一聲,成功把金鑾殿內所有人的目光都吸引到身上的時候,才緩聲說道:“禮部審侍郎宴客,老臣當時也在,席間有幾個書生多喝了點,多說了幾句,好象是說了些李丞相的不是,然後,他們離席後就出了意外。”
那幾個被充當棄子的書生當時可是在酒樓裏破口大罵李剛專權,沒有一點讀書人的風度,許多人都看到了,盧朋一句輕描淡寫的話,卻讓事兒全變了味。
帝國風氣開放,言論自由,許多讀書人經常聚在一塊議論政事,評擊朝廷,為自已猛刷聲望,按照盧朋所說的意思,那幾個出事的書生隻是評論了你幾句而已,你李大丞相何以這麽心胸狹窄,派人當街把他們做掉?你眼裏還有沒有王法?
“宰相肚裏能撐船,哀家相信李丞相的氣量不會這麽狹小,更不會知法犯法。”
武惠妃微微一笑,矛頭仍然直指謝欣,“謝大人,長安的治安何以亂成這樣?”
這一番話,讓一眾帝黨老臣們都捋須含笑,誰敢說太後隻是一介女流?這番話說得高明之極,表麵上是替李剛說好話,實則就是罵李剛氣量狹小,知法犯法,不過,矛頭仍是直指京兆尹謝欣。
這麽一件小事,根本動不了李剛為個權臣,他隨隨便便推出一個替死鬼就能擺平,頂多名聲受損而已。
既然動不了李剛,那就動別人唄,謝欣是長安京兆尹,又是李剛的大女婿,動了他,一樣是在李剛的臉上狠狠的抽一記耳光,怎一個爽字了得。
高,實在是高。
若不是礙著李剛等人在旁,一眾帝黨元老忍不住想拍手大聲叫好,他們的目光齊唰唰的落在李剛的身上——姓李的,今兒這事,你看著辦吧!
“有這樣的事?”
李剛看著身邊的一眾李係大臣,一臉的茫然,那表情,似乎真的讓人相信他一點都不知道發生了這麽一回事。
帝黨一派隻是冷笑不語,裝,你繼續裝吧,待會看你怎麽擺平這事?
靠,便宜老爹的演技同樣是影帝級的!
李衛忍不住暗讚一聲,不過,他沒出吱聲,且先讓這班跳梁小醜鬧騰個夠,待會償到挖坑卻把自已埋進去的滋味,肯定很爽。
父子倆不吱聲,但支持他們的大臣不甘示弱,出言反譏,雙方在莊嚴肅穆的金鑾殿內又打起了口水仗義,不過,帝黨一派更顯得理直氣壯一些,他們要求秉公執法,嚴懲凶手,合情合理合法,氣勢上,李氏一係的人馬稍弱。
“謝大人,你身為京兆尹,就是這樣治理長安的?”
帝黨死揪著謝欣不放,他們知道扳不倒李剛,但鐵了心要利用此次事件狠狠的參謝欣一本,不把他參下台不罷休。
“稟太後,凶手已經抓獲。”
等人鬧騰夠了,謝欣才不緊不慢的稟奏,他是李剛的大女婿,自然知道凶手早被抓獲並招了供,他隻需要配合嶽丈大人演好這出戲就行。
“什麽?”
聽聞凶手被抓獲,一眾帝黨先是一怔,隨即露出BS的笑容,肯定是抓不到人,隨便推了幾個替死鬼出來當擋箭牌,如果利用得好,說不準又有可為。
在帝黨的強烈要求下,三名凶手被押進金鑾殿,當著太後和文武百官的麵殿審。
看到那三個滿身汙血,垂頭喪氣的刺客,帝黨一派中幾個知情人的臉色唰然變白,他們對視一眼,臉上皆露出凝重的表情。
戶部侍郎盧朋更是緊張得握緊拳頭,手掌心濕漉漉的全是汗水,整件事是由他負責安排的,事後躲藏在城外的田莊裏,等到風聲過後再回來,沒想到卻出了意外。
出了內奸?他很快就否認,參與的僅少數幾個人,全是一心要恢複帝權,忠心耿耿,視死如歸的元老大臣,斷然不會背叛,那麽,唯一的解釋就是楚飛揚等人在行刺、撤退的過程中被人看到了。
隻看楚飛揚等三人的慘狀,必是被捕後受過酷刑,他最擔心的是三人熬不住酷刑招供,不過,真到了這一步,他也唯有硬著頭皮獨自一個扛下來了,絕不連累別人。
李剛看著楚飛揚等三人,沉聲道:“你們三人老實交待,老夫必秉公辦事,絕不牽連無辜。”
楚飛揚等三人皆聽出李剛的言外之意,心中暗中鬆了一口氣,殺人償命,他們自知必死無疑,但能保住家人,死也瞑目了,除了乖乖合作,他們已沒有選擇的餘地。
當場審訊的結果,令所有人瞠目結舌,帝黨幾個知情的更是麵色慘白無血,冷汗直冒,楚飛揚等人一口咬定是受戶部侍郎盧朋指使殺人,至於原因,他們也不清楚,反正拿人錢財,與人消災,這是他們這些遊俠兒行事的原則。
案情“真相大白,”帝黨的人即便想保住盧朋也找不出一個合理的借口,盧朋擔心此事深究起來,會牽連到更多的人,他不想給李剛有屠殺的借口,當場認罪,一個人獨處承擔下來。
至於殺人的動機,是因為那幾個書生太過猖狂,他看著不爽,就這麽簡單。
帝黨一派眼睜睜的看著盧朋被甲士拖出去斬首,卻隻能發出痛苦的歎息聲,讓他們感到欣慰的是太後發話,此事到此為止,然後甩袖退朝。
一場鬧據就這麽的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