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歸來1990> 第146章 農轉非行動

第146章 農轉非行動

  “楊書記,GDP分成比例確定為5:3:2,不知道是不是對蘭陵不太公平了?”為了推動任城接受方案,大湖城的分成比例對他們相當優厚。


  “是不是聽到什麽不同意見了?”楊書記倒是想通了,與其在一個小池塘裏當個大魚,不如在一個大湖裏當一個中等的魚。對於當地百姓來說,選擇更是如此。“不過短期有些同誌們看不到好處,倒也是情有可原。”


  “如果明年能夠帶來100億GDP,您說任城和彭城會怎麽樣?”


  “任城拿走50億,不對啊,他們現在一年也就百十億吧,一下子多出來這麽多、他們也扛不住啊。”


  對於農業文明來說,畝產上萬斤已經徹底地成為神話,他們更願意今年100、明年105。你一下子送給他50,他不會覺得是禮物,因為他會想到自己完不成後年1 55的計劃。


  “我估計任城那邊可能會說:‘今年先可著蘭陵和彭城吧,我們先讓一讓。’哈哈哈。”楊書記想想都好笑。


  “彭城會要嗎?”江奕繼續拷問。


  “他們自己的10億還不知道放在哪兒去呢,他們應該會使勁壓下去一部分。這個就好說了,過頭稅不收了,小商小販們就忽略了。然後盡量把這些增量坐實了,否則以後這個大坑可就把所有人都埋進去了。”


  江奕發現了一個衍生的難題:“以後大家就在那裏做會計工作,隱藏實力去了,可是這樣短期GDP增長壓力沒了也不一定是好事。沒了壓力就沒了動力呀。”


  楊書記聽懂了:“沒有外部壓力,能不能從內部找點兒壓力?以前內部最大的就是下崗職工造成的壓力了,現在這個壓力能夠消滅個七七八八。除非是農民,農民不是文化水平不夠、招不了工嗎?”


  “如果轉成城市戶口,再增加一些必要的技能和知識培訓呢?”人民內部矛盾,尤其當這些人民還不喜歡講理、隻喜歡動手的時候。


  “你倒是提醒我了。江奕,我們正在考慮拿出一部分農轉非指標,每個就按照1萬元,首批先轉10萬個。這樣能夠籌集10億,足夠蘇聯產業園、公寓和通訊產業園的基礎設施等方麵的支出了,還可以支援一下你們在東北那邊收購水泥廠、木材加工廠、電話廠、飲料廠之類的。”


  楊書記果然是眼界不一般,要不怎麽能說是大師呢?農民的錢不是那麽好拿的,一個萬元拋出來,他晚上就開始數數,看你政府能給他帶來多少好處。這個招數一出來,任城和彭城就隻能跟著走了,想想張書記和彭書記以後的待遇都覺得好玩。


  “書記果然是高屋建瓴。有些災區來的大學生,如果配偶是農村戶口的話,是不是可以優先考慮?”


  “還在盤算這些大學生呢?沒問題,要想留住他們,首先要把他們的家人能夠安置好。”


  “有了大學生做中層管理人員和技術專家,就可以從本地的農民招收基層工作人員了。本地的可以先從初中畢業學曆的開始進城,另外最好能夠留出一部分資金來,用於這些早期進城人員的培訓、見習期補貼等。估計用不了兩年,這10萬人就能消化幹淨。”


  農村人剛轉成城市戶口,再心急、兩年還是能夠等得起的。等他們形成了示範效YC市化就能夠自我運轉了。


  “那就這麽說定了。就按照10萬人計算,如果做得好,明年還可以再來一批10萬人。”


  這個年代農村戶口占絕大多數,城市化還沒有啟動。非農業戶口的含金量在下降,但是曆史傳承觀念下進城的吸引力還是挺大的。江奕就有同村的村民到處托人、花1萬多辦理了農轉非手續,可惜98年後的農轉非已經沒有任何招工的機會,還把家裏養活自己的土地給丟了,弄了個“兩不靠”。


  “還有,我們博識教科希望為這些進城的勞動力單獨建立一些檔案,跟蹤他們的學習、生活和工作進展,也可以為今後的城市化提供一些借鑒。您看能不能給開個口子?”


  這個年代對於個人檔案的管理還是比較嚴格的,江奕從社會統計學的意義上來做一些鋪墊,今後實施自己的商業化經營大計,必須經過官方的許可。


  “你這是打算把他們一包到底了?”


  “他們是第一批大規模進城的樣本,做得好了,可以為整個國家五六億農民進城提供最好的經驗。他們的喜怒哀樂,他們的柴米油鹽,他們的過去未來,都會關係整個民族的進步。”江奕毫不隱瞞,涉及10萬人的事情也瞞不住。


  “五六億人?那豈不是趕英超美了?”在這個年代還真的沒人相信華國的城市化能夠進展這麽快,短短三十年城市人口就從20%提高到了70%。


  “你不當個大學教授還真是可惜了。”楊書記想了想,也沒什麽問題。


  不就是那幫無聊學究們經常幹的事麽,一堆自上而下的調研,一堆不痛不癢的建議,最後你發表文章評個獎、再有個職稱就更完美了。我們一大幫子人陪著你尋開心啊,別找我了,江奕你自己去玩吧。


  老楊說幹就幹,民政局的提議隻用了半個月時間就通過了。


  蘭陵現在是全國知名城市,一切都要經得起檢驗。楊書記聽了江奕的一些建議,設計了一些評價標準,如打分製,根據學曆、從業經驗、年齡、婚姻狀況、直係親屬等進行評價,所有人都可以報名,杜絕了暗箱操作;不隻標準公開,打分的結果也公開。而且在首批5萬人之後,還會根據打分的情況、工作安排進展進行擴大。


  資金的用途也公開,主要是用在工業園區基礎設施建設、進城人員培訓和公共市政工程建設等,接受大家監督。這就是“公平公正公開”這三公原則的最佳體現。


  老楊這邊動起來了,彭城和任城看著就眼紅。乖乖,你這還真是淨幹大事啊,10萬人、每人1萬元進城費,這不就是10個億嗎?可是,動靜這麽大,上級領導又是什麽態度?那就等等吧。


  不用你等,齊魯省機關黨報《大家日報》第一個站出來表揚了:蘭陵市急人民之所急、謀劃人民關係的大事,這是為人民服務的最佳體現。


  好,沒有政治風險了。


  “書記,這10萬人可不是一個小數目,進城以後咱們怎麽給他們找工作?”任城和彭城的民政局都提出了這個問題。用錢是大家一起用,幹活、將來接受群眾來訪可是民政局衝在前頭的。


  這時候可還沒有成立信訪局擔任第一道服務窗口的。


  “不是要成立大湖城管委會麽,到時候會有很多產業搭配的。再說了,蘭陵那邊已經開動了,人家都不怕你怕什麽?”


  對啊,天塌下來有高個頂著呢嘛。


  三個市裏麵蘭陵最小,另外兩個市的人口和GDP都超過了蘭陵的兩倍,兩家也不好意思跟蘭陵一樣,所以都推出了20萬人的計劃,第一批10萬人,都是蘭陵的兩倍。


  三公原則也是有樣學樣、照抄來了,對外就說現在我們一起協同發展,標準肯定要一致才行啊。


  農村的老百姓現在可激動了。


  我的個天哪,盼星星盼月亮終於盼來了解放軍啊。我們辛辛苦苦讀書幹嘛去了,不就是想跟“土地公公”說拜拜嘛;

  我們送兒子參軍幹嘛去了,保家衛國的時候還不興我們有點兒小九九、想留在城裏的想法?

  一萬元進城費,是很多城市收取的價碼。不過這個價碼一般人可不一定能夠搶得上,因為這個指標太金貴了,很多地方都沒有大規模推廣,需要有寶貴的信息渠道才能得到。現在媒體也在報道,又有大興土木的工廠在眼皮子底下修建,誰能不動心?

  讓江奕想不到的是,厲廣為給江奕電話說他們家老爸給自己哥哥申請了農轉非,希望江奕能夠給市裏打個招呼。真是讓人哭笑不得,你直接找我就行了嘛,可是又不能明說。


  “你哥哥現在快要結婚了吧?”


  “哪兒呀?那家夥看上了一個城裏的姑娘,兩個人死活要在一起。女方家長不同意,說我哥是農村戶口,現在正好有這個政策,所以···”


  原來又是一出《人生》裏高家林和劉巧珍的悲喜劇啊。涉及這麽大的事情,1萬元該花就花吧。


  “你找一下李大慶,那是我家裏的親戚,他會給你哥幫忙的。”李大慶跟市裏很熟了,他就能搞定。


  “李大慶?是不是我們一起去沛州查過底細的那個?他現在跟你家結成親戚了?”


  怎麽把這茬給忘了?看來以後跟厲廣為撒謊要小心點了。


  “差不多吧。交往多了,從朋友升級成親戚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