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大湖城(三)
距離三市達成意向兩個月後,首屆大湖城管委會終於啟動了首次閉門會議。
由於任城的支持,管委會按照“4321”模式選定了委員。其中的“4”最讓人驚訝,因為這相當於“專家治城”,因此顯得格外引人矚目。
最終公布的名單也沒讓人失望,四個專家除了劉連秀沒有教授頭銜,其他的都是知名教授甚至大學校長。更有意思的是,這三個教授也是三地各占一個名額,充分體現出楊書記的權衡能力。
“各位,今天坐在這裏不容易。”楊紅星坐在主座上,有些意氣風發的感覺。
“是啊,南四湖周邊的發展要有新的起點了。”劉書記上任不久就收到了一個大禮包,也是抑製不住的興奮。
“任城和蘭陵這兩年勁頭這麽足,可要幫幫我們啊。”張書記是最鬱悶的,災民安置工作已經在收尾了,人才卻被蘭陵收割了。
三位校長和教授沒怎麽說話。今天能夠坐在這裏對他們的提升最大,搞學術的一沒錢、二沒權,從今以後這些都不缺了。
劉連秀及其委托人江奕甚至都沒有出現,而是轉委托給了吳江元,因為其中有一項重要議題跟他有關。
第一個議題是三市共同修建環湖高速高路。楊書記剛剛和江奕商量過,鼓動任城和彭城不在話下,可是在實現的路徑方麵出現了分歧。
原材料先不說,三十億的項目能提供多少就業、稅收?
“蘭陵已經成立了蘭陵建築工程公司,一級資質馬上就批下來了,可以參與這次環湖高速的建設施工。”楊書記暗暗高興,當初聽了江奕的話,把蘭陵市小而散的國有建築類企業進行了整合,現在已經拿到了南四湖治理、公寓建設、產業園區等多個項目,就業人員也從原來的三四千人迅速增加到三萬多人。
“我們上個月也剛剛把市內的國有建築類企業整合完畢,這次可以派上用場了。一級資質麽,反正高速公路還要勘測地形、工程規劃,一年後我保證能夠拿到。”劉書記也在暗暗開心,好懸啊,差點兒沒趕上這道大餐。
剩下張書記傻眼了。你們兩個合適商量好了來臭屁吧?
“彭城這邊的企業雖然建築資質比較弱,但是整合起來實力也還是···人也還是挺多的。”彭城這邊也要出錢,肯定要撈點油水回來才行。
“要我說啊,你們這次就別起勁了。後麵還有很多項目,你們先練練內功,等到肩膀夠硬了再來參與吧。”楊書記暗地裏憋著壞想損一損張書記。
三十億的項目要是一點兒沒撈著,想想都知道父老鄉親們會怎麽對待自己:“話不能這麽說,三個市的綜合實力要是彭城不說第一的話,恐怕這裏要從第二開始數了。”
“人再多有用嘛,這個項目可是要公開招標的。老張,你確信會有國家級建築公司願意帶著你們那些小散們玩?”
我敢肯定的是沒有。張書記沒敢說出來。
還真是“手裏沒糧、心裏發慌”啊。
劉書記知道該自己緩和一下了:“老張,現在時代不同了,幹嘛還在那裏抱殘守缺?你再不整一整,別說我們兩個鄰市了,外省的那些公司,還有國家級的建築公司,以及前幾年專業的工程兵,哪些不比你們的實力強?以後的大項目你們能抓住幾個?”
“唉,主要是很多人還沒處安排。”又是個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
有了位置把一些建築公司的負責人安排過去,然後按部就班地整合中層、基層員工,這是最順的,可是就是找不到位置。
楊書記和劉書記有點兒敝帚自珍的感覺,沒有直接告訴張書記相關經驗。這麽多人開會,你親自傳道受業解惑讓人多不好意思?
“那就先報項目,爭取省裏和國家資金,其他的就是各地配套資金。如果到時候資金不夠的話,還可以找民間籌措一些,收費公路總是不會虧的。”
說到這裏,楊書記最後強調了一下:“至於最終的中標方,隻能各顯神通了,評分標準是客觀的。”
第二個議題是公寓和別墅建設。看著任城和蘭陵在那裏盤算著各自需要建設多少別墅,張書記再度鬱悶了。
“你們真有這麽多專家?”
楊書記“啪”地一聲放下茶杯:“老彭啊,我們這裏的專家是最多的,蘇聯這邊的專家數以百計,可不得這麽多別墅?”
看著老楊狐狸般的笑容,劉書記也有些顯擺:“就你們有啊?我們這邊的扶桑國專家也不少,不瞞你老人家,很快也要過百了。”
“可是,我們彭城這邊連建的公寓也不知道給誰住啊?”
“你們不是也有十幾二十萬農轉非麽?”老楊在那裏裝傻充愣,讓人很想給他一下。
“那些人哪兒舍得買公寓?家裏的大房子還住不完呢。”這時候農村都是按照每人40到50平方米規劃居住麵積,由於各家分得太多,正屋之外建了配房,配房消化不完就建一個較大的院子。
“沒人住那就不建唄,花那個冤枉錢幹嘛?”老楊繼續幸災樂禍。
“我想起來了,我們這裏還有一個通訊研究院,差不多也要三五百套別墅吧。”劉書記隱隱猜到了楊書記的想法,他不介意幫楊書記加一把柴火。
張書記火了,卻沒好意思站起來。忍了!
魯校長這時候發話了:“公寓樓和別墅建設應充分考慮人文關懷和大湖城的長期規劃。”
明明是給自己學校爭取項目,卻隻是以大湖城說事,這是高手。
第三個議題就是大湖城的中長期規劃。大家現在還吃不透大湖城的概念,也不知道以後能走到哪一步。不過,基本框架已經在上次的磋商中搭好了,所以在大家發表了半天意見後,總算是達成一致意見,出資請規劃設計院等機構主持設計,華國礦業大學、孔子師範大學參與設計。
這個規劃的討論沒有江奕怎麽行?張書記嘟囔了一聲,隨即覺得好笑,自己幹嘛老想著那個沒來的人。
“既然三地協同發展了,我覺得咱們也有必要在能源、電力、汙水處理等方麵統一步調了。雖然大湖城隻涉及三市的部分區域,但是在產業布局方麵需要從全局考慮。比如蘭陵現在的電力供應就已經比較緊張了。”
“楊書記這個說得好。不隻是需要統一規劃,我聽說蘭陵開始限製煤炭外銷,任城也是煤炭外銷大市,現在看來是吃虧了。”
張書記又鬱悶了:“你們兩個市現在是有產業沒能源、電力,我們這裏現在是連產業都沒有啊。要是把造紙、電解鋁和冶煉廠外遷,我們市的就業可就成大問題了。”
楊書記一聽樂了:“沒問題啊,你們多餘的電力可以給我們用,煤炭也可以運給我們。包括我們淘汰的落後產能,你們需要的話都可以遷到你們那裏去。可是老彭你可要想清楚了,一旦確定了這個發展思路,以後的新興產業可就與你們無緣了。”
與新興產業無緣,那自己就成了彭城的曆史罪人。要是沒有大湖城的曆史性機遇,這些傳統產業引進也就引進了;可是現在有了任城和蘭陵的電燈泡照著,彭城可就不好看了。
你牛。忍了!
第四個議題是比較具體的,叫做半導體研發基地。
吳江元並沒有多說,隻是說對外以培訓機構和電子研究所的名義開展半導體方麵的研究工作,以後如果有必要可以改設為“華國半導體大學”。
“另外,由於建設一所大學需要很多方麵的條件,所以還請不要外傳和宣布。”吳江元強忍住笑,江奕這個小家夥還真是好玩,這招瞞天過海玩得漂亮。
“這個不能公開,那個不能對外宣布,隻能默默發展。你們怎麽商量好了的,都要我們錦衣夜行啊。”楊書記有些不樂意了。
“你就少在這裏得了便宜還賣乖吧,”張書記終於找著機會反擊一回。
“哈哈哈,這個可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情啊。哈哈哈,俺老楊也可以彪炳史冊了。”老楊一不小心把機密露出了冰山一角。
“建個大學還能以你命名咋滴?”任城劉書記也有些不明所以,至於嗎?
“這些專家都是國內半導體行業前沿的,有不少參與過國家重點課題和國防項目。現在著手研發的項目短期內可能難以見效,不過假以時日,一定能夠為國家、為地方做出應有的貢獻。”藏著掖著終於說完了,彭城和任城的一把手也聽懂了。
第五個議題是申辦《淮海經濟報》。總部暫設在蘭陵。
張書記不樂意了。你這是什麽意思?別看彭城平時不顯山露水,淮海經濟區可一直是他們的禁臠。
“老楊,你們離著淮河可是八竿子遠呢,設在蘭陵也不對路啊?難道讓人覺得咱們定位不夠精準?”
“說是淮海還不就是個由頭,不行的話就改成大湖經濟報唄。”老楊貌似無害。
劉書記站出來反對了:“大湖可不行,咱們雖然是致力於建設大湖城,可是眼界是瞄準國家級甚至世界級都市圈的。”
剛跟同事們分享過了咱們的新高度,你要讓我回撤咋整?
魏學敏一句話沒說,他覺得自己得顯示一下存在感,否則一幫子老夥計們問起來不好交代:“各位同誌說的都有道理。不過要從站位來看,蘭陵確實是走在了最前麵。而且報社在那兒也不一定固定,而且還要有分社,哪家都不會缺。以後要是彭城走得快了,也可以考慮加強彭城那邊。”
張書記想想自己還真是勢單力孤,自己又是小頭。也就同意了,以後彭城輪值主席的時候再看吧。
幾個議題都是寶貝,背後是稅收、就業和GDP,彭城竟做了看客。入得寶山空手回,張書記背上都是冰涼。
看著楊書記笑眯眯的樣子,張書記就想給他一巴掌。忽然,他想起了一件事情,還真需要他幫忙。
“楊書記,你們在農轉非方麵可是給大家樹立了一個好榜樣啊。”一句話把任城也帶進來了。
劉書記必須反應一下了:“是啊老楊,你們打算下一步憋什麽大招呢?也教教我們。任城現在幾萬人在那裏等工作,收上來的地又是分散的,也不知道怎麽經營。”
“我們不打算種地了。”
張書記知道這又是顯擺:“你們蘭陵還真是財大氣粗啊,幾萬畝地就這樣閑置了?”
“哈哈哈,我們雖然不種地,但是也不會閑著。我們現在用這些地帶領農民兄弟快步奔小康嘍。”楊書記笑得很開心。
“老楊你快說啊,這還有什麽好隱瞞的?”
“張書記,你找我沒用啊,誰沒來你找誰啊?”
誰沒來?張書記掃了一眼。
江奕。這幾個議題樣樣跟你有關,可是你竟然沒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