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與兒子談讀書
“讀書使人充實,討論使人機智,作文使人準確。因此不常作文者須記憶特強,不常討論者須天生聰穎,不常讀書者須欺世有術,始能無知而顯有知。”
關於讀書,與你談過幾回,皆不見多少成效,總見我羅嗦。自小而大,看著你漸漸成長,沒有一刻不為你的前途操急。而今你即將就讀高中,課本的知識隻是營養思想的細糧,遠滿足不了思維的健康成長。
你喜歡讀《讀者》《青年文摘》是好事,但那隻是一頓小餐。成長中的思想和身體是一樣的,也是需要大餐營養的。
我上小學的時候,我的校長和老師希望我讀些小說。可是,我始終沒有完成他給我的作業,至今不能忘懷。我的童年雖然是快樂的度過,可那是一種饑餓狀態的簡單快樂,我的周圍缺少了書這樣美好的極品夥伴。工作後,我把多餘的精力和金錢投入到書上,以彌補我少年時缺失的精神食糧。
我把所有的時間徜徉在中國文化的海洋裏,如饑似渴的學習。把藏書作為人生一大嗜好,把讀書作為人生最快樂最幸福的事來做,盡量營造家庭環境的文化氛圍。為的是你再不重蹈覆轍走我的路,為的是你從小就能把書作為人生一路的夥伴,揮灑自如、遊刃有餘航行在人生的海洋,在人生的每一條路上瀟灑的行走。
中國曆史淵源,文化博大精深,需要探索和學習的東西很多。世界曆史文化更是廣博無邊。人們需要改造世界,就要先認識世界。“書,是前人的實踐總結,不借鑒前人的知識經驗,不論幹哪一行是很難有所成就的。因此,凡有成就的文學家,科學家沒有不酷愛書的。”
你喜歡運動,我不反對,並且非常支持。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我甚至喜歡看你馳騁在運動場上英俊瀟灑的身姿。可是,一個人光有健壯的身軀是不能夠自如的立足於社會的,必須還要有足夠的知識來充實自己的頭腦。“人離開了書,就像離開空氣一樣不能生活。”“書籍就像一盞神燈,它照亮人們最遙遠、最黯淡的生活道路。”無知者無畏,空洞的思想是可怕的。讀萬卷書,行萬裏路,人生才能充實。
讀書,首先是語文課上要求的精讀課文,這些文章之精美自不必言說。理應仔細咀嚼消化並吸收利用,當是篇篇背誦,謂之精讀。以便博取精華,達到思維和精神的真正營養。一篇好的文章,一本好書將影響人的一生,我就是上初中的時候,讀了魯迅的文字而喜歡魯迅的,至今對於魯迅文字尤其愛之。
除了精讀必讀的課文之外,擴大知識麵,根據需要讀一些必要的書籍和刊物,這便是閱讀和泛讀。
“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之修辭使人善辯。凡有所學,皆成性格。”閱讀,根據自己的需要取一定的知識範圍。盲目閱讀勞而無功。
讀些名著。中國傳統文化的經典之作四大名著《三國演義》,《紅樓夢》,《水滸》,《西遊記》作為高中學生是應該列為自己的必讀書目的。如果一個初上大學的現代學生連中國的四大名著都乏於閱讀的話,恐怕隻能是汗顏。世界文學名著當為必閱之營養,《莎士比亞》,《鋼鐵是怎樣連成的》,《簡愛》,《哈克貝利芬曆險記》等等。
讀些曆史。戰國七雄,秦皇漢武,唐皇則天,康乾盛世……。中國曆史源遠流長,曆史文化博大精深。作為世界惟一一座延續至今的保存完整的曆史資料,這是每一個中國人的驕傲,作為華夏子民的後裔,我們理應了解自己的曆史,了解過去,更好的為發展未來而努力奮鬥。
讀些散文。散文大多文字優美,散文的一個重要特征,是“真”。選材多從小處,實處著手,貴乎因小見大,虛實相生。所謂“一粒沙中見世界,半瓣花上說人情”,最是散文的當行本色。。“一粒沙”、“半瓣花”,具體之至,卻又微乎其微,常為一般人所忽視,散文家卻偏愛從一般人忽略處著眼,看似漫不經心地信手拈來,隨意點染,變成佳構。曆來那些最感人的散文,寫的大都是生活瑣事。多讀散文最容易提高作文水平。
博覽群書,廣見知識。泛讀,可以盡量的擴大知識範圍,這些書隻需要瀏覽,也就是通常人們說的一目十行,作為了解知識。
讀書筆記。讀書是學習,摘抄是整理,寫作是創造。讀書不做記號,等於不讀。根據遺忘曲線,人的記憶力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變化,呈倒U形曲線。讀書時要及時記錄經典名句,作為再次記憶的標記,加深影響,掌握要點。
讀書計劃。認真的有步驟的讀書,是一定要列個讀書計劃,計劃可分大的長遠的計劃,也可以是小的短期計劃,量力而行更有助於讀書的進行。
讀書不思考,等於吃飯不消化。讀書的過程一定要思考,那種盲目的消遣的讀書,過後忘之,是不會有太多的收益的。
博覽群書,讀破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