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撤兵
反回營帳,劉苟叫來諸葛亮,賈詡、許攸、法正。幾人商議,想群策群力。
劉苟道:“你們說怎麽樣才能快速攻破鄴城?十幾萬大軍在這每天所需巨大,久拖下去袁紹頂不住。可咱們也更頂不住。”
劉苟回想曆史上曹操是怎麽攻破鄴城的。
曹操圍鄴城後下令士兵在鄴城外挖掘了一條四十裏的環形壕溝,守衛鄴城的審配看著這條縱深很淺的壕溝,站在城頭哈哈大笑,這壕溝雙腿就能跨過去,有何用?
不料,當天夜裏,這條四十裏的環形壕溝變成了深二丈、寬二丈的深壕。
隨後曹操又把漳河水引入這條壕溝,鄴城完全被圍,城中百姓也被餓死了大半。後袁尚從南皮回援鄴城,又被曹操殺得大敗而回。後審配的侄兒審榮打開城門投降,曹操才拿下鄴城。袁尚袁熙逃往遼東,後被公孫度反殺。
諸葛亮道:“主公,要想破鄴城並不難,就是怕主公下不了決心。”
劉苟明白肯定又是什麽毒計。
道:“你且說說。”
諸葛亮道:“前麵不遠處便是漳水。隻需引漳水入城,鄴城必破。”
靠!劉苟看向諸葛亮,這狗日的是不是跟賈詡跟久了,也老是玩這種不顧後果的毒計。鄴城百姓不下十萬。這水一淹那得死多少人?
劉苟道:“若引漳水淹城,那得死多少人啊?天馬上要轉冷了,到時不淹死也會冷死。”
諸葛亮道:“不如此,恐難以破城。況且就算要淹城,也得再等幾個月,如今是枯水季節,漳水水位不夠高,作用不大。得等到春夏豐水期。”
劉苟有些為難,道:“就沒別的邊法?”
諸葛亮道:“到也不全是沒有,可調幾百張床弩,弩箭上用碎布裹上火油,點著弩箭射入城中,天幹物燥,一把火燒了鄴城,袁紹士兵就沒法過冬了。”
我靠!這他媽還是我認識的諸葛亮嗎?這他媽就是第二個賈詡。一計比一計毒辣。古代房子都是本材結構的,這天幹物燥一把火燒起來,打都打不滅。這諸葛亮老子都不認識了。
劉苟道:“本王打鄴城是為了誅逆賊,不是學董卓火燒洛陽。放火到是簡單,可怎麽善後?此計不可行。”
諸葛亮不再說話。
法正道:“主公,不如退兵去野王縣。暫且不理會袁紹。這樣袁紹定會打開城門。隨後主公再派人潛伏城內,等下次攻城時,讓入城的士兵再裏應外合打開城門。”
法正剛說完,許攸道:“此計不可,攸對鄴城多有了解,鄴城不光隻有城門。更有甕城,甕牆。若派小部細作打開城門,那守軍隻需在甕城上放箭便可。這樣會造成大量死傷,而且也難已攻下。”
劉苟點了點頭,道:“袁紹現在是鐵了心要與咱們糾纏到底,對城門防備肯定做了最壞打算。想靠人進城偷開城門實在太難。一旦暴露進城的兄弟就危險了。
眾人也點了點頭。
劉苟道:“要不退兵算了?”
賈詡道:“主公,還是退兵吧!想破鄴城非掘漳水不可。先撤兵休整等明年豐水之時掘漳水灌城。城破後隻要救治及時,不會造成太大傷亡。遠比強攻時死得人少。”
劉苟道:“退兵休整會不會給袁紹喘息的機會?造成重大後果?”
賈詡道:“不會,主公隻需退兵野王縣,壺關等地便可,待明年開春後,再來鄴城。壺關到鄴城又不遠,袁紹還能怎麽著?”
劉苟道:“退兵到容易,可退兵後,袁紹會不會又坐大?到時又是個麻煩。”
“無妨,即便袁紹想去收複中山巨鹿等地方也需要時間。一到冬天河北是很冷的。就算袁紹又收複這些地方也不打緊,隻要鄴城一破,照樣可以再拿回來嘛!”賈詡道。
劉苟一時難下決斷,道:“孔明,你的意思呢?”
諸葛亮見劉苟又問他。道:“河北冬天太冷,撤兵是無奈之舉。趁現在還不冷準備些過冬物資,明年開春後再戰也不無不可。隻是亮覺得袁紹會做困獸之鬥,另外袁譚可能會回青州,如現在放棄圍城,那麽再想抓住袁譚隻怕就難了。”
“袁譚回青州後,有可能會向曹操結盟。當然了曹操不可能會與稱帝的袁紹結盟。但是袁譚得知鄴城破了之後,說不定會投降曹操都很難說。若袁譚投曹操,隻怕取中原時要多費一翻力氣。”
“還有,主公,黑山張燕也是個大麻煩啊!主公進入冀州,張燕並未來惹事,可難說袁紹不會派人去請張燕。袁紹隻需口頭上割幾塊地盤給張燕,難說張燕不會動心。要是袁紹毫無節操派人去請鮮卑異族相助都難說。到那時,隻怕又是戰火連連。”
劉苟有些頭大,娘的,哪來那麽多事。這張燕,袁紹在冀州這麽多年都還沒有消滅嗎。真是廢物。
劉苟道:“罷了,事情大多,容不得本王慢慢來。本王決定退兵,明年開春再來。”
劉苟這話一出口,眾人就明白了劉苟同意掘漳水了。隻要用漳水灌城,袁紹就是再怎麽死守,也無能為力。
“孔明,撤兵如何撤由你安排,第一不能混亂。第二不能離鄴城太遠。”
“諾!”
諸葛亮道:“我軍有十二三萬人在此。亮以為分成三部分。第一由張郃率四萬人撤去野王縣。由亮率五萬人撤去黎陽。其餘的由主公帶領撤往壺關縣。如此則成三角之勢,每處都兵力充足,袁紹想來攻打也不會占到便宜。更主要是黎陽便是黃河渡口,長安運來的物資都可順水而下,極為方便。”
“等到明年開春後,春雨季節河水必定上漲,到時便可依計行事。另外諸位,此計還需保密,除我們幾位之外,不要讓任何人知道。包括軍中將領都不要讓他們知道。”
劉苟點了點頭,道:“善,就這麽辦吧!”
“孝直,你跟著張郃去野王,給他做個參軍。”
“諾!”法正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