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鬼在一旁微笑著輕輕說了一句:“喊的還是保守了一些。”
彭野不明白自己一次加價了五千萬還保守嗎?
果然就在這時候有人喊價道:“四個億。”
彭野一愣,看著李老鬼想要得到個解釋,這些人目的就是培養新人,雖然一個拍賣不一定有什麽影響,但如果因此能夠讓彭野更成熟一些,那麽說不定在其他事情上就會更有幫助。
宋思明說道:“這種拍賣會剛開始的時候競爭很激烈,除非你喊出一個很荒唐的天價表現出誌在必得的把握,可能會嚇退大多數人,讓你更容易的贏得拍賣,否則很難一錘定音,但是隨著拍賣價格到了大多數人的心理底線,這個時候你突然大幅度加價,很可能擊退大多數人來幫你以更小的代價來贏得競拍。”
彭野想了想就知道了是怎麽回事,所以整個人也鎮定了下來,舉起了牌子懶洋洋的說了句:“五個億。”雖然聲音不再像第一次喊價那麽激烈大聲,但是正因為他這種態度才給人的感覺更堅定要獲得這件漢古玉的決心,語氣雖然有些懶洋洋的,但是卻表現出了拿錢不當錢的態度,隻要你敢喊價我就不介意跟你爭到底。
競拍也是一場演戲,即使你兜裏隻有最後一個子,隻能進行最後一次喊價了,那也要表現出你的資金無窮無盡,不在乎誰來競爭才可以,不然你一露怯,被人看穿虛實,那麽迎來的就是無窮無盡的競爭,顯然彭野這場戲演的很成功,這個突然的爆發瞬間擊退了大多數人,就算還有資金想要競爭的人此刻也猶豫了,畢竟彭野身邊坐著的幾位都是大佬,而且他這麽年輕,很多人也不知道他的底細虛實,顧及著為了一件漢古玉和他拚到底無故得罪他到底值不值得。當然有一些人是玉癡,不在乎得不得罪他的後果,但也要有充足的資金才行啊!
彭野的這一聲叫價,讓現場瞬間安靜了下來,直到錢偉光的第二聲確認響起,眼看著就要三聲錘落了,現場議論聲此起彼伏卻還是沒有人喊價。
彭野欣喜的想到:沒想到競拍居然如此簡單,就像是打牌玩紮金花一樣,隻要你表現出資金無限,底牌充足,誌在必得,即使你的牌很小也有可能把大牌給驚走,兵不血刃的贏得比賽,自己又學會了一招。
就在錢偉光第三聲確認響起,競拍錘已經揚起,準備一錘定音的時候,突然有個聲音喊道:“六個億。”這個聲音顯得突兀而不和諧,原因是因為他是從後排響起來的,在座的人都是以身份資金論資排位的,坐在後排的人資金都不是很充足,如果說在一個億左右的時候競爭一下還可以理解,可是這個時候前排的大佬都已經開始猶豫了,後排很多人全部資產算下來都不過五個億,居然有人喊出這麽高一個價格,確實有些讓人難以理解。
隨著眼光望去,就看到一個中年男人高高的舉著號牌,對於前排這些大佬來說這個人顯得十分陌生,但是對於他旁邊的人來說卻不陌生,這隻是個普通商人,也是做玉石生意的,資產也就和那個林老板差不多,全部身家估計也就有五六個億,此刻居然能夠喊出如此高價,讓與他熟悉的人都有些不敢置信。
彭野轉頭看著宋思明和李老鬼,隻見這兩個人包括章寺年,李江和於秋穎都是眉頭緊鎖。
彭野不解的問道:“怎麽了?有什麽問題嗎?”
宋思明說道:“他們的人終於坐不住了。”
彭野疑惑的問道:“魏安福的人?不是說競拍的資金在下輪競拍的時候用不上嗎?他們這時候托價有什麽用?”
宋思明說道:“笨啊!雖然競拍的時候用不上,但是可以消耗我們的資金啊!隻要我們勢在必得,他們就可以隨意喊價,反正最後他們不管喊出多高的價格都會由我們買單。”
彭野問道:“那如果我們不再喊價了呢?那東西不就是由他們來埋買單嗎?反而消耗了他們自己的資金,我們不戰而勝,讓他們失去了在神農木競拍中與我們競爭的資格。”
有這種想法的其實不止他一個,就連對漢古玉最重視的章寺年都在想要不要放棄競拍。
而作為出資人的李老鬼卻說道:“就算要放棄也不是這個時候,雖然我們知道他們的目的,但也不能輕易的讓他們得逞,繼續推價,隻要沒超過十億就不會對我們影響太大,如果超過這個價格了,讓給他們也無妨。”
眾人對他的話深以為然,原因有二,第一人家是出資的大財東,第二人家是以算人心論才智出名的鬼穀傳人,不管哪個原因聽他的也沒錯。
彭野說道:“那我之後該如何出價,眾位該給出點意見了吧?”
李老鬼輕輕搖頭道:“如何出價還是你自己來做決定,我們不會發表任何的意見,你可以把這當作是一場試練,一場考驗,盡全力的去紮壓對方的價值,不管是讓對方大出血也好,還是我們最後拍到手也好,隻要能夠贏對方一場就夠了。”
彭野隻能無奈的接受了這個任務,不過心裏也在暗暗盤算著:如果自己直接喊價十億的話,對方肯定不會再出價了,但自己卻已經輸了,十億是底線,比十億低的越多自己拍到手或者比十億高的越多讓對方拍到手才算是勝利。
注意已經打定,彭野就按照自己的想法喊道:“六億五千萬。”
對方毫不猶豫的喊道:“七個億。”
彭野又假裝猶豫糾結了半天才喊道:“七億四千萬。”
對方喊價:“八個億。”
這次彭野猶豫的時間更久,直到第三聲確認響起才喊道:“八億三千萬。”聲音有些顫抖和不甘,一次比一次加價少,好像自己後繼無力,資金已經吃緊的樣子。
對方卻依然毫不猶豫的加價到了九個億,好像對這個東西誌在必得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