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門外何人
按照常理說都打成這樣了,要是別的諸侯應該早就收手了才對。
但曹操是什麼人?
慫?不存在的!
就是要干!
命夏侯惇為主將,許褚為先鋒,統兵十五萬迅速兵桑乾,馬邑,徹底將宋國收攏在包圍圈裡面。
趙匡胤大驚,連忙讓沮授出使魏國,結果得到的回復卻是魏國沒別的想法,就是想要滅了宋國而已。
此言一出,嚇得趙匡胤趕緊讓沮授出使漢國,求助於天子劉協。
但問題在於,劉協現如今正在大力發展政治,對外更是主掌邦交而非伐交。
所以隨便找了個理由將沮授推脫掉。
後者沒有請到援兵,只能又前往徐州,求助齊國的劉備。
這一日,徐州彭城。
沮授站在劉備面前,作揖求情:「劉皇叔在上,我宋國被他魏國打的七零八落,眼看就要滅國了,還望劉皇叔心生憐憫,可否出兵救援我等,否則,宋國就真的亡了啊。」
「亡國?我想不至於吧,曹操此人雖然心性兇殘,但並非奢戰之人,若是你宋國割地求和,想必魏國必然會退兵的。」
聽見沮授的懇求,劉備卻有些不以為然。
然而沮授的下一番話,又讓他不得不重視起來。
「皇叔啊,如若是割地求和能換來宋國的一片祥和,我主怎會猶豫?但問題就是我宋國已經將高陽,任丘,雁門等地拱手相讓,可他魏國仍然貪心無比的想要繼續攻伐。
滅我宋國啊。」
「原來是如此啊。」
意味深長的重複著,劉備想了想,沖沮授道:「宋使暫且回到客棧休息,等我與國相商議之後,再做定奪。」
「事態緊急,還望齊君早作打算,否則宋國若亡,魏國勢必將矛頭指向齊國也!」
最後勸諫了劉備兩句,沮授無奈,只能回去等消息。
然而他剛走沒多久,被劉備封於國相的徐茂公便走進大殿,作揖請禮。
劉備見狀,趕緊揮揮手:「茂公不必多禮,這如今曹操想要對宋國動手,依茂公所言,仍當如何是好?」
「嗯,君上,這魏國主張攻宋,定然是郭嘉的大智若愚之計,其根本意義並非是滅宋而是限制齊!」
不愧是跟劉伯溫,郭嘉,齊名的河北三傑。
徐茂公前腳聽完事情的經過,立刻明白曹操的真實意圖到底是什麼了。
於是果斷的帶劉備走到地圖前面,沖他詳細講解道:「君上請看,曹操若是滅了宋國,便能夠徹底封鎖我齊國之邊境,現如今我軍本來西進就無比困難,如若宋國在被剪滅,我軍將必須要跟孫權死磕。
可現在廣陵也在曹操的手中,貿然出兵絕非易事,因此,我建議派遣關將軍跟龐先生前往渤海,助陣宋國,但趁機佔領地盤,想辦法趁機西出圖霸業,方可成功。」
「好!既然如此我便放心了,備這就讓雲長跟士元先生出兵渤海,趁機佔領幽州,與曹操對峙中山。」
徹底放下心來,第二天一大早。
劉備便命關羽率兵二十萬,拜鳳雛為軍師將軍,沿著永安出兵,進軍渤海。
而有了齊軍的加入,魏國的夏侯惇本來只需要面對毫無還手之力的宋國。
未曾想,關羽跟龐統的加入直接導致戰局的崩盤。
十五萬大軍在博陵損失慘重不說,于禁,樂進身負重傷,許褚冒死從關羽手中撿回來條命。
夏侯惇更是被殺的片甲不留。
大軍十不存一,被迫退出安國防線。
龐統見狀,立刻建議關羽沿著樂陵出兵,搶佔渤海,功能下河間防線,同時出兵右北平佔領遼西。
只要能將這四座城池拿下來,從青州的糧草,輜重就能直接從海上搬運,劉備的西出之計就有望了!
而關羽也接受了龐統的建議,同年六月,命關平出兵河間,佔領了被曹操稱霸多年的河間防線,自己更是親自率兵一路攻下渤海,右北平,遼西。
同時就地建設港口碼頭,大肆修建船隻,為的就是想要跟青州的劉備遙相呼應。
與此同時,曹操得知自己河間防線失守,勃然大怒,自己親征關羽。
未曾想在樂陵撞上前來攔截的張飛與徐茂公。
雙方惡戰一場,誰都沒佔到什麼便宜。
但關羽卻趁機在幽州站穩腳跟,徹底打通了個青州的聯繫。
至此,劉備的齊國佔據右北平,渤海,河間防線,無需再從樂陵強渡糧草跟兵馬。
所有運送全部走水路送到幽州,甚至在未來開戰的時候關羽從幽州發兵,劉備從青州發兵,打的曹操一個兩面夾擊,腹背受敵!
「哈哈哈哈,痛快!真是痛快!我等被曹操壓抑許久,今日總算是出了一口惡氣啊!」
徐州,彭城。
劉備在宴席上歡歌笑語。
張飛更是說道:「大哥,如此下去二哥在幽州站穩腳跟后,我們豈不是可以痛殺曹賊?」
「沒錯,從今天開始,我劉備終於不用受制於人了!哈哈哈!」
大笑三聲,劉備猛地看見徐茂公低頭不語,於是便問:「相國為何面露愁容?」
「稟君上,我乃嘆氣我國力之衰弱,人才之凋零。」
輕嘆一聲,徐茂公接著說:「這現如今才佔據青州,徐州,幽州半壁江山我軍在將軍上的使用便已經是捉襟見肘,徐州,青州能用將領不過三將軍張飛。
猛將軍沙摩柯跟偏將軍關勝,這調兵遣將如此為難,我軍恐難大事啊。
再看看人家曹操,廣陵二十萬大軍分文未動,魏國更是兵強馬壯,天子漢國就不必多言了,三大元帥個個能打,高寵,趙雲,呂布也能獨領一方,中郎將唉……
恕我等悲觀,看看人家的中郎將,薛禮,冉閔,張遼,高順,當世猛將,獨具帥才,齊國若想要圖強,絕非易事啊。」
「報!稟君上,門外有幾員落魄將軍說是要來求見君上,請問是否相見?」
話音剛落,徐茂公的話音剛落,侍衛便走進來打臉。劉備聽聞,順勢放下酒樽詢問:「外面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