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0章 字越少,信息量越大
上京。
雖然已是深夜,然而此時此刻,華國核工業集團總部的大樓,依舊是燈火通明。
接到了會議通知的電話,原本已經下班的蘇亦文,都已經躺床上了,又從被窩裏爬了起來,穿上衣服開車連夜趕到了集團總部。
打著哈欠坐在了階梯會議室內,看了眼坐在旁邊的張科長,蘇亦文忍不住說道。
“今天是發什麽神經,這麽晚了還開什麽會。”
“不知道,”張學謙搖了搖頭,可又似乎是想到了什麽,於是開口說道,“我隻是聽說,好像和最近金陵那邊的仿星器實驗有關係。”
若是放到一個星期前,國內隻怕沒幾個人知道這個詞,就算說起了多半也是一頭霧水。
但擱現在的話,隻要看過新聞聯播,或者上網看過熱搜,幾乎沒有人不知道STAR裝置和那震撼人心的一小時。
畢竟,這可是讓世界等離子體物理學界都為之震動的研究成果。
然而……
這和華核集團有什麽關係?
“仿星器?”盯著老張,蘇亦文一臉古怪地說道,“那玩意兒不是華科院的人在搞嗎?和我們有什麽關係?”
老張瞅了他一眼:“你問我,我問誰去?”
沒有等待太久,會議很快便開始了。
在與老張閑聊的時候蘇亦文得知,這次會議由集團老總親自主持,不隻是處級以上的領導接到了會議通知,包括高級以上的工程師,市內下屬研究機構的正高級研究員,幾乎全部接到了會議通知,而且能來的都來了。
雖然不知道老總打算在會上說些什麽,但看到那十幾位科學院、工程院的老院士坐在階梯會議室的前排,蘇亦文還是擺出了認真的態度。
一般而言,這十幾位大佬平時是不和他們一起開會的。就算偶爾來了,也隻是來幾個而已。
而現在,這些大佬們竟然全部坐在了這裏,。
很顯然,這次會議上要討論的東西,多半不是什麽小事情……
很快,一位氣度看上去很威嚴的男人,走到了會議台上。
清了清嗓子,徐劍鋒伸手扶正了話筒,沒有在開場白上浪費太多時間,言簡意賅地說道。
“很抱歉這麽晚把大家叫來開會,大家白天的工作都很辛苦,堅持過來也很不容易,但我希望大家盡量克服一下。”
“我接下來要說的事情很重要,希望各位認真聽清楚我說的每一句話,同時認真做好會議記錄。”
“要說的內容很多,我會盡量長話短說。”
說到這裏,徐總停頓了片刻,換上了嚴肅的語氣,繼續開口說道。
“相信大家都已經聽說過了,就在一個星期前,可控核聚變領域的研究出現了重大突破。由陸舟教授帶領的研究團隊,成功實現了一小時級別的高密度等離子體約束。”
“很榮幸,也很幸運,我們國家在可控聚變技術的研發上走在了世界的前麵。”
“作為能源消費大國,我們對於能源的需求有著迫切的需要。就在兩小時前,中央最高層向相關單位下發了行政文件,確定了可控核聚變示範堆工程的計劃以及執行方針。”
“而該工程的主要承建單位,便是我們華國核工業建設集團!”
聽到了這句話,台下傳來陣陣騷動的聲音。
有人目光炯炯,雙眼中充滿了激動。
也有人搖了搖頭,眉宇間浮現了一絲謹慎與擔憂。
至於絕大多數人,此刻臉上都掛著詫異的表情。
可控核聚變……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這是個隻在電影中看到過的詞匯。
甚至於就在昨天,他們之中的不少人,還在討論著下一代核裂變機組的設計,談論著核電技術的未來以及發展前景。
然而不到一天的時間,這些東西都仿佛被掃進了曆史的垃圾堆裏。
沒有去管那議論的聲音,站在台上的徐劍鋒很清楚,想要消化這龐大的信息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用清晰而洪亮的聲音,他繼續開口說道。
“邊設計,邊準備,邊施工……這是國家對我們的指示。”
“做為國內核電行業的領軍人,我們有責任,也有義務,響應國家能能源發展戰略的號召,站在開發新能源的第一線上!”
“從現在開始,第四代核裂變技術的研究項目全麵暫停,可控核聚變示範堆將作為我們集團的重點工程項目,以最高的優先級執行!”
“我知道還有很多困難沒有解決,但我也相信諸位,也相信我們,有這個能力共同克服!”
那擲地有聲的話語落下,台下響起了雷動的掌聲。
示意眾人安靜,徐劍鋒在多媒體講台上輕輕摞了摞文件,用平穩的聲音繼續說道。
“我們集團會與STAR仿星器研究所展開密切合作。與此同時,我們會成立一支專家小組,常駐在金陵那邊,與STAR仿星器研究所的研究團隊進行交流。”
“我這裏有一份名單,接下來我會點名。所有點到名字的人,明天去金陵報道。”
“希望被點到名字的人,能夠服從組織的安排,如果有疑問的話,直接來找我。”
會議進行到這裏,需要宣布的事情差不多已經結束了。
接下來就是點名,確定派往金陵那邊的工作小組的人選了。
可控核聚變……
看著老總手中的那份名單,蘇亦文的心中一片火熱。
總覺得……
他這輩子,怕是有機會見證曆史了。
……
高層回複的速度,比陸舟想象中的要快得多。
在寄出那封信的第三天,他便收到了長老的回信。
而回信中隻有三個字——
沒問題。
俗話說字越少,信息量越大。
在收到這封回信的同時,陸舟也切實體會到了這一點。
首先到位的是430億元的研究經費。
原本被他花的所剩無幾的研究經費,再次充盈了起來。
另一方麵,到位的不隻是研究經費,相關的政策支持也一並到位了。
隨著由中央最高層簽署的行政文件下達,可控聚變示範堆項目沒有遇到任何阻力,以超乎尋常的速度迅速上馬。
在征詢了陸舟本人的建議之後,這台尚且停留在計劃書上的聚變堆,被正式定名為“STAR-2”裝置。
項目的主要負責單位自然是STAR仿星器研究所,而主要承建單位,則是華國核電領域的龍頭企業——華國核工業集團。
從核電技術的開發到核電站的設計,再到核燃料的生產和供應,這家由國家出資設立,經長老院批準組建、中央直接管理的國有企業,在核電相關工程上擁有著豐富的經驗。
至於合作單位則是五花八門,包括兩桶油、國家電網以及其它國有或國資控股企業在內,總數超過了一百多家。
這其中有出錢的,也有出人的,也有出人出錢又出力的。
總之,研究之外的一切麻煩,有關部門都已經替他擺平了。
他所需要考慮的,僅僅隻是如何實現這項工程便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