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臉紅心跳
百花競艷,奼紫嫣紅,都是難得一見的品種,穿梭在百花之中,呼吸間是淡淡的花香,令人心曠神怡。
卻沒有見聖上還有宜妃娘娘。
「去看看皇上還有宜妃在哪裡?」太后看了看四周,跪在地上御花園的宮人太監,還有遠處,對著身邊的宮人:「去問問。」
「是,太後娘娘。」宮人忙恭敬點頭。
「起來吧。」太后看著跪在地上的宮人太監。
「是,太後娘娘。」
「……」
宮人正要退下。
「太後娘娘。」一個白面無須的太監手拿拂塵趕了過來,看了所有人一眼,恭敬的朝著太後行了一禮。
「小李子?」
太后看著來人,認出來人是皇帝身邊的小太監。
所有人也都看著。
「太後娘娘,聖上和宜妃娘娘帶著人去了太液池。」小太監小李子尖著聲音抬頭。
「哦,太液池嗎?走吧。」
太后聽了帶頭往太液池的方向走。
宮內第一大湖是無憂湖畔,奇花異草繁多,蝶舞翩翩,太液池是宮內第二大湖,分為東池和西池兩部分,西池為主池,湖中有三座小島。
蓬蔞,方丈,瀛洲,每一座島的景色都非常優美怡人。
波光瀲灧,風光如畫,何泛舟湖上,第三大湖是昕雪湖,是后妃最喜歡去的地方。
還有幽月湖,此湖為月形,中秋時節,圓月正好位於湖中央,蓮花池,位於曲荷園內,池內栽種蓮花。
聽到太後娘娘的話,太監小李子忙在前面帶路。
「太後娘娘慢點。」
「知道。」太后道,其他的人面面相窺,聖上帶著宜妃娘娘帶著人去了太液池。
「除了宜妃,都有哪些人?」太後邊走邊詢問著太監小李子,後面的人也聽著。
小李子知道太後娘娘的意思,連忙笑笑,尖著聲音:「太後娘娘,除了宜妃娘娘還有楚王,韓王世子,各大臣各位公子,聖上讓人去找太子殿下太子妃娘娘,秦王殿下晉王殿下還有幾位公主了,想必太子殿下秦王殿下幾位公主快到了,聖上正等著太後娘娘。」
「好。」
太后說了一個好字。
小李子不敢說話。
有人眼晴一亮。
御花園花枝上都掛上了彩色的絲線,一株株的桃樹開得正好,一陣春風吹來,捲起片片粉紅色的花瓣,吹落在眾人身上,吹起耳邊的碎發。
嘉和郡主拉著靜安縣主,她很高興,她好多日子沒有見到大哥了,一會就能看到大哥,怎麼能不高興,明媚的臉襯著落下的花辨,嬌艷無雙,或許還能見到紀太傅。
看著吹落下片片的粉色花瓣:「真美。」
「嗯。」
靜安縣主點頭,也微昂著頭。
修長白皙的手,輕拈了粉色的花瓣。
「這花瓣倒是襯你。」嘉和郡主目光落在前面的吳老夫人身上,還有旁邊的紀老夫人懷郡王府老太妃靖康侯府老太君身上。
眸閃了閃,她看向菁華郡主還有她身邊的吳雯吳雲葉蓁,葉蓁變了個人,她不知道何時和菁華郡主走得這樣近了。
她掃過吳側妃。
菁華郡主似乎不再親近那位吳側妃。
她在宮裡這些天到底發生了什麼她不知道的,她很想知道,眉頭微皺,那個怯生生被太后直接無視的似乎是吳府庶女,怎麼也跟著進了宮。
今日來的都是嫡女。
目光落到顧瑤還有紀馨身上,以往顧瑤這位第一才女不是和菁華郡主形影不離嗎,如今各走各的,兩人並為京城雙姝,當然她是不承認的。
顧瑤這樣虛偽的女人也就菁華郡主還有紀馨這樣沒有心機的才會看不出來。
不知道出了什麼事,讓顧瑤和菁華郡主不再如以前一樣。
只有紀馨那個蠢貨還一如既往跟著顧瑤。
她以前對菁華郡主的了解都是從宮外聽到的流言,所以不喜歡這位菁華郡主,大哥要娶親,菁華郡主顧瑤這些人都有可能成為她的大嫂,雖然她並不願意,但太后和皇上作主為大哥選世子妃,不是她不願意就能改變的。
就是大哥父王母妃也無法改變。
這些人里,她覺得最有可能的就是菁華郡主,顧瑤和紀馨葉蓁更有可能被選中為秦王妃或太子良娣,所以她想親自了解一下菁華郡主,看是不是和流言一樣。
尤其是在她發現菁華郡主和顧瑤行同陌路后。
因此之前她才會叫住菁華郡主。
而且菁華郡主是和吳老夫人一起來的,吳老夫人和紀老夫人紀太傅的母親還有靖康侯府老太君懷郡王府老太妃關係很好。
也許紀老夫人能看到她,她能跟著見到紀太傅。
她知道自己喜歡紀太傅。
可是她知道自己想要嫁給紀太傅可能性很小,太後娘娘不可能把她指給紀太傅,她費盡心力討好太後娘娘,就是為了自己能有機會。
她有時候很羨慕靜安,靜安是隨遇而安的性子,不管到哪裡在都是這樣。
蕭菁菁沒有管身後的目光:「怎麼了?」
「表姐,表姐我是不是不該進宮,這是我第一次進宮,我沒想到祖母會讓我進宮。」吳蓮膽小的看了看周圍,開口。
「你不用太在意那些目光。」蕭菁菁這位表妹在意什麼,掃了兩位表妹還有葉蓁一眼。
葉蓁笑著:「吳三妹妹想太多。」
蕭菁菁沒說話。
吳雯吳雲也點頭。
吳蓮臉色好了些,還是看著表姐。
「太後娘娘。」吳蓮小心望著太後娘娘,不敢說話。
「能讓太後娘娘記住的人很少。」葉蓁說,蕭菁菁頷首,太后從始至終,都無視吳蓮,,在太後娘娘眼中,是看不到一個庶女的。
「表姐,我知道了。」吳蓮也知道自己的身份,知道自己能進宮還是她給表姐報信,太後娘娘那樣的貴人,怎麼會認識她。
蕭菁菁抬頭,對上顧瑤目光。
粉色花瓣下,顧瑤清麗無雙,孰不知在顧瑤和紀馨和眼中,她更是美麗如妖,顧瑤覺得自己被比了下去,心中多了嫉妒。
紀馨更是哼哼嫉妒又不屑。
「瑤姐姐。」紀馨拉著顧瑤。
顧瑤不讓嫉妒沖昏頭腦,她今日最主要不是找蕭菁菁麻煩。
也有一些少女發現菁華郡主在桃花下美得驚人,她們是知道菁華郡主長得好,之前太后還說過,還是嫉妒。
「我們上去。」嘉和郡主看著,菁華郡主還真美,以前她就發現了,顧瑤也美,但不如菁華郡主耀眼,她拉著靜安縣主往菁華郡主走去。
「你又想?」靜安縣主不知道嘉和在想什麼,不過沒有說什麼。
「菁華郡主。」
嘉和郡主拉著靜安縣主幾步走到蕭菁菁身邊。
「嘉和郡主,靜安縣主。」
蕭菁菁側過頭。
吳雯吳雲不明白這位嘉和郡主靜安縣主為什麼又過來,吳蓮膽子小,不敢說話,葉蓁翻了一下記憶,記憶中這位嘉和郡主還有靜安縣主和菁華郡主還有她並不熟。
不知道這位嘉和郡主和靜安縣主到底要做什麼。
「菁華郡主好久沒有進宮了,吳大姑娘吳二姑娘,還有這位吳姑娘,葉姑娘。」嘉和郡主拉著靜安縣主明媚的笑。
「菁華郡主。」靜安縣主淡淡開口。
「靜安縣主。」
「太後娘娘讓我們多和菁華郡主親近。」嘉和郡主道,太后之前確實提過,要她們多和菁華郡主說說話。
「……」
不少人見太后寵愛的嘉和郡主還有靜安縣主也走到菁華郡主面前,不知道說什麼,更是嫉妒。
顧瑤和紀馨也看著。
顧瑤的祖母察覺到什麼:「瑤姐兒過來。」
寧氏張氏皺眉,吳老夫紀老夫人還有懷郡王老太妃靖康侯府老太君說著話,聽到什麼,回頭。
見嘉和郡主帶著靜安縣主找上菁姐兒。
「嘉和郡主靜安縣主不知道找菁姐兒做什麼。」吳老夫人有些擔心。
「擔心什麼?」
懷郡王老太妃也看到了,不以為意:「怎麼把你庶女也帶來了。」她睥了一眼吳蓮,不覺得一個庶女有資格入宮。
「那孩子也是個可憐的,帶她出來見見世面,免得一直小家子氣上不了檯面。」吳老夫人知道懷郡王老太妃指的是誰。
「現在已經小家子氣上不了檯面了,庶出的就是這樣。」懷郡王老太妃。
「也不是所有都是這樣。」靖康侯府老太君說。
懷郡王府老太妃哼了聲。
紀老夫人看了看菁華郡主和嘉和郡主靜安縣主,嘉和郡主和靜安縣主都不錯。
「看什麼?」吳老夫人看在眼裡:「菁丫頭長得太出眾了,嘉和郡主靜安縣主一直住在宮中住著,看來很得寵愛。」
紀老夫人沒有說話。
「那兩個丫頭還不錯。」懷郡王老太妃道。
「太后應該有安排。」靖康侯府老太君開口。
「之前見你們三人也不說話,似乎冷眼旁觀,到底?」吳老夫人想到之前。
「還能有什麼。」懷郡王老太妃道。
「那?」吳老夫人看看紀老夫人和靖康侯府老太君,見她們點頭,心中有了數。
「我們這些老太婆無所謂,但年輕人嘛。」懷郡王老太妃昂著頭,紀老夫人沒說話,馨姐兒在她看來,找個差不多就可以,但她那媳婦並不這樣想。
靖康侯老太君點頭。
「蓁丫頭和景小子?」吳老夫人明白了話中的意思,看來太后表現得很明顯,聖上也有那個意思,她有些擔心了。
看著懷郡王老太妃還有靖康侯府老太君。
兩人臉色都不好,沒有人說話。
紀老夫人本來要問,想了想沒有。
「三位在說什麼。」顧瑤的祖母帶著顧瑤紀馨以及另幾位老夫人老太君看到三人說著什麼,也走過來。
「沒有說什麼。」吳老夫人道。
顧瑤的祖母看了一眼菁華郡主剛要說話。
身後有了動靜。
一陣腳步聲響起。
所有人都聽到了。
太后皺起眉頭,示意身邊的宮人,宮人一見,忙往後跑,太後轉過身,太監小李子也看著後面,很快看到了一行人。
「太後娘娘在此,誰?」宮人的聲音還沒有落下,一行人出現在眾人面前,為首正是當今秦王殿下蕭琰,一身黑色雲錦衣衫,披著黑色的軟甲,跨步走過來。
自然捲曲的黑髮半濕披散開來。
像是剛從戰場下來,五官冷硬如刀,目光深黑,高大。
和太子的病弱不同,秦王自小身體就強壯,長得也快,不止文武雙全,也要高大結實得多。
看起來更是比太子大得多。
不像少年更像青年,太子和秦王比起來——
後面跟著宮人和太監,太監小跑著,手上捧著一柄寶劍。
秦王目光掃過所有人,在顧瑤身上停了停,落在太後身上。
顧瑤感覺到秦王的目光,心跳得很快,她看向秦王,紀馨獃獃的,臉一下子紅了,帶著痴迷。
這就是秦王嗎?
「是秦王。」
大家都認出了秦王,也看到了太監手上的寶劍。
秦王應該剛練完武,聽說秦王好武,有人眼晴亮起來。
秦王如今是最得寵的皇子,宜妃娘娘也得寵,還掌管著後宮,秦王更是文武雙全,長相冷俊,太子殿下身體病弱,早已娶了太子妃。
有些人打起小主意。
將來的事誰也說不清,太子殿下也許會榮登大寶,也許,眼前的秦王能有那一天呢。
比起太子殿下,秦王也更像大家心中的太子。
能文能武,秦王的後院也乾乾淨淨,沒有聽說秦王有喜歡的人,想到這次聽到的傳言,聖上要為秦王擇妃。
都看向太監手上捧的寶劍,秦王好劍,愛劍。
顧瑤的祖母看了顧瑤一眼。
顧瑤朝著祖母點一下頭,顧瑤的祖母掃視一圈,顧瑤回過神來,發現了紀馨的不對,皺了一下眉。
她目光掠過蕭菁菁葉蓁嘉和郡主靜安縣主吳雯幾人,見吳雯吳雲表情平靜,眉頭微蹙,又看向其他的人。
太子的表妹,眼現異彩,還有幾個少女也是,呆望著秦王,像是沒有回過神來。
這些都讓顧瑤皺眉。
吳老夫人紀老夫人懷郡王老太妃還有靖康侯老太君是最平靜的。
對於秦王,她們沒多少看法。
她們心中更支持正統。
紀老夫人很快發現紀馨的表情,眉頭皺了起來,吩咐身邊的張嬤嬤,張嬤嬤也發現了,走了過去。
「姑娘。」
張嬤嬤走到紀馨身邊,睥了顧瑤一眼開口。
「嬤嬤,張嬤嬤。」紀馨像是被驚醒,臉紅了,結結巴巴的。
「老夫人讓你過去。」張嬤嬤道。
「哦,我我想和瑤姐姐一起。」紀馨剛要答應,反應過來,她想和瑤姐一起,忙拉住顧瑤,她要和瑤姐姐一起,祖母,她看向祖母,對上祖母的目光,心裡一慌。
顧瑤:「馨妹妹過去吧。」方才紀馨的表現讓她不滿。
「瑤姐姐。」紀馨不舍,她不想離開。
顧瑤看向張嬤嬤。
張嬤嬤對顧瑤點了下頭。
「姑娘,老夫人等著你。」張嬤嬤看著紀馨,紀馨心慌意亂,又看看瑤姐姐,最後只得和張嬤嬤去了。
顧瑤看著。
吳氏注視秦王,看了四周一眼,眼中多了點什麼,寧氏和張氏搖頭,顧瑤收回目光,忽然和吳氏的目光對上,兩人一起點頭。
顧瑤片刻后望向秦王和太后。
「孫兒給皇祖母請安。」秦王蕭琰帶著身後的人,邁步走到太後面前,向其他的人點了一下頭。
太后臉上多了笑。
「好,皇祖母還說是誰呢,原來是你這小子,去哪了,又跑去練武了?」太后先笑著,掃到後面的劍,搖起頭來。
秦王什麼都好,就是太刻苦認真了,生於皇家,還這樣刻苦。
從小就是這個性子。
和太子一比。
她再次搖頭,秦王太認真,太子太隨性。
要是能換一下性子就好了。
太子身為儲君,要的就是認真,作為王爺可以隨性,太后對太子秦王幾個孫子都差不多,相對來說,她更憐惜太子一點。
太子要是有秦王一半的認真,也不會是這樣,不過太子身子自小就弱,不像秦王。
「是。」秦王蕭琰開口。
「學武本就要勤練不斷,不進則退。」
「皇祖母說不過你。」太后搖了搖頭:「去太液池?」
「是,皇祖母。」
蕭琰道。
「你父皇也不知道怎麼想的。」太后掃了所有人。
蕭琰沒有說話。
深黑的目光再次滑過,在顧瑤身上定了定,顧瑤心跳得格外快,紀馨見秦王望過來,以為在看她。
臉紅得不行,讓紀老夫人臉色很不好。
馨姐兒還知道不知道規矩,就算是秦王也是外男,哪裡是能直視,目光環視一圈,發現不止自己家馨姐兒,好幾家的小丫頭都被秦王迷了眼。
她覺得秦王好像在看誰。
「皇祖母,孫兒先走了。」沒有再看,蕭琰收回視線,對太后。
「好。」
太后看了看小姑娘們,點頭。
蕭琰行了一禮帶著人離去。
「走吧。」太后道。
各府對視一眼,秦王走了,影響沒有消失。
蕭琰走了一段忽然停下步子,跟在他身後的宮人還有捧著寶劍的太監一頓,後退一步:「王爺?」
「你去看看太子去太液池沒有。」
蕭琰對著一個宮人,指了指。
「是,王爺。」宮人忙道,退下去,小跑離開。
「你留下來。」蕭琰又對著一個宮人道,交待了幾句。
「是,王爺。」宮人行了一禮。
蕭琰沒有再說,轉身往太液池邁步。
捧著寶劍的太監帶著人連忙跟上,望著王爺背影,王爺留人下來是為了顧姑娘嗎?
太子宮中。
太子蕭瑀手上把玩著一串東珠,笑得漫不經心:「再說一遍。」
「太子殿下。」
跪在地上的太監不敢再說,抬著頭。
「沒有聽到孤的話?」蕭瑀問。
「太子殿下,安郡王在大營截住了一封信,信是你寫的,想要安插人到大營,安郡王不久前稟給聖上,聖上大怒,安郡王勸住了聖上,說不可能是太子殿下你,應該是有人陷害你!」太監說小心翼翼的,一邊說一邊看著太子的臉色,說到這,說不下去。
「安郡王叔在營中截住了一封信是孤寫的,孤何時寫過,孤何時想安插人,父皇大怒?是不是想派人來把孤這個孽障,呵呵,父皇還真是,這樣就信了,就不怕是秦王晉江那兩個目中無人的陷害孤的,父皇果然是心偏了,眼中只有秦王,沒有本太子,要不是安郡王叔攔住,本太子豈不是要以謀反論處?好一個本太子寫的信?」蕭瑀慢慢的,語氣意味深長:「再說。」
太監不敢說了,真的不敢。
「呵呵,孤讓你再說一遍!」蕭瑀輕笑著,說到後面,忽然站了起來,砰一聲,手上的東珠直接被他丟向太監。
「殿,下。」太監趴到地上,整個人一縮,東珠砸到他身上又落下,彈出很遠,他白著一張臉。
他一點也不敢動。
「孤讓你說!」
蕭瑀看也不看被他丟掉的東珠,喘著氣,臉上潮紅,陰戾的道,站起身來,居高臨下俯視著。
語畢,咳了起來。
太監死死趴在地上。
他也是剛得了下面秘報,他知道太子殿下是冤枉的,他是太子殿下身邊的人,怎麼會不知道。
所以他才馬上來報給太子殿下。
聖上卻不知道,要不是安郡王——
一定是秦王陷害太子殿下的。
「咳,咳,咳。」一連咳了幾聲,才好一點,他還是陰狠的盯著趴在地上的太監,太監臉慘白不已。
「太子殿下。」
蕭瑀不說話,用手帕緊緊捂著嘴,臉咳得青白髮紅,整個人顫了顫,他放開手,看了眼手上的手帕。
手帕上有咳出的血絲,他陰戾看一眼,丟在地上。
「孤這太子的位置看來父皇是不想孤繼續坐了,有人更是想馬上把孤拉下太子的寶座。」
蕭瑀沒有再咳,坐了回去,太監見太子殿下氣過,抬頭:「殿下,聖上只是糊塗了,被人矇騙了。」
「是嗎?」蕭瑀冷笑。
太監說不下去了。
「看吧,你都知道。」蕭瑀又冷笑起來,太監不知道如何說。
太子蕭瑀一個人坐著,不知道想到什麼,嘴角揚起來,笑著。
咳咳咳,他又咳了起來。
看來自己這身體又不中用了,不過是一點風寒,就經不住。
有些青白的手握緊,砰一聲砸下,他嘴角帶著嗜血的笑,蕭琰,想要坐孤這個位置,也看你有沒有這個命,有沒有這個本事,父皇,你真是太令人失望了,你是不是也覺得孤令你失望,呵呵。
母后啊,你看看,這就是父皇,你怎麼把孤一個個留下呢,為什麼不帶孤一起走,讓孤一個人孤獨的留在世上,你要是還活著,一定也失望吧。
失望有孤這樣的兒子,不能給你爭氣,身體不中用,太子不像太子。
哈哈哈。
蕭瑀笑了起來,笑了好一會,又咳了起來,他拿出一塊乾淨的帕子,咳了咳,咳完,他擦了擦嘴,丟到地上。
「太子殿下。」外面的宮人的聲音響起。
「來人。」
蕭瑀看著外面,睥了趴在地上的太監一眼,太監沒有太子殿下發話,不敢起來。
「太子殿下。」
宮人進來,小心的跪在地上。
「什麼事。」蕭瑀問,漫不經心的。
宮人低眉斂目,蕭瑀覺得無趣,越來越無趣。
「聖上派了人來,太子殿下——」宮女開口。
「父皇又派人來了,問孤何時去?」蕭瑀把她的話說完,父皇看來等不急了,宮人不敢動。
「人呢?」蕭瑀挑眉,一張臉很白。
「在外面,太子殿下。」宮人回答。
「外面?孤知道了。」
蕭瑀陰沉的看了一眼外面,指著地面:「收拾好。」
宮人看到:「是,太子殿下。」恭敬道。
「太子殿下。」又有聲音響起。
蕭瑀又一挑眉,對著外面:「進來。」
又一個宮女進來。
「又有何事。」蕭瑀問。
「太子殿下,紀太傅來了。」宮人抬起頭,蕭瑀笑了起來,太傅來了嗎:「還不請太傅進來。」
宮人正要退下。
「太子妃呢?」蕭瑀問。
「回殿下的話,娘娘先去了,讓太子殿下好些再去,娘娘會和聖上解釋。」宮人道。
「她倒是會假好心。」「太子殿下哼了一聲。
宮人不敢開口,太子殿下和太子妃娘娘一向不合,她不知道太子殿下會不會生氣。
「下去。」蕭瑀懶得管那女人。
父王今日可是舉辦了花朝節,要為他還有秦王晉王楚王韓王世子選妃。
菁妹妹好像也入宮了,想到宮外那個潑辣的女人,臉上多了笑意,明日出國看看那個潑辣的女人去。
宮裡的女人沒有一點趣味。
「太子殿下。」
過了一會,紀堯走了進來。
「太傅來了,是來勸孤的?」太子回頭。
「太子殿下過於任性了。」紀堯一身石青色直裰,淡淡的,:「太子殿下不該讓聖上多等,惹聖上發怒。」
「太傅覺得孤任性妄?」太子蕭瑀笑。
紀堯沒說話。
「看來太傅是認為孤任性了。」蕭瑀眼中多了冷光:「孤有時候真不想忍下去。」
「不管有什麼事,太子殿下都不該讓聖上多等,太子殿下明明知道自己的處境,為什麼還這樣呢,這樣會更讓聖上不高興,親者痛仇者快,無論聖上怎麼上,太子殿下只需做好該做的。」
紀堯道。
「太傅一來就教訓孤,太傅勸孤。」
蕭瑀笑眯眯的。
「太子殿下願意聽就聽,不願意就不聽。」紀堯平靜的。
「太傅你是不可能發生了什麼事。」
蕭瑀輕笑。
「什麼事?」紀堯還是平靜的。
太子看著太傅平靜的目光,本來有些憋屈也不覺得了,每回看到太傅平靜的樣子,他就會冷靜下來:「安郡王叔在大營截住一封信,說是本太子寫的,寫給大營的副將,說是本太子有謀反之心,安郡王叔把人抓住,信也呈給了父皇,父皇當然是信了,覺得孤要謀反,要讓人來抓孤,是安郡王叔攔下父皇。」
太子把事情經過說了一遍。
笑得玩味:「孤的太傅大人,你說要是沒有安郡王叔,父皇會怎麼做,會不會把孤當叛逆抓起來?」
「說不定父皇心中正後悔,後悔被安郡王叔攔下來,要是安郡王叔沒有攔,孤這太子也當到頭了吧。」
太子自嘲的說。
接著又笑起來:「父皇還真是相信信是孤寫的,連懷疑都沒有懷疑。」
「太子,你想多了。」
紀堯看出太子心中不好受,他和太子想的不同,太子過於偏激,當然也是被逼的,被聖上,他的看法不一樣:「我倒不覺得聖上沒有懷疑。」
「哦?」太子蕭瑀不是沒想到,只是需要一個人肯定。
「聖上只是沒有表現出來。」
紀堯不覺得聖上會一點不懷疑,太子是什麼樣的,聖上比誰都清楚,信是不是太子寫的,事情是不是太子做的。
聖上稍微一想也該知道,聖上為何如此,說來說去就是帝王心思。
只是對於聖上來說,太子更具有威脅力而已。
加上對太子身體不滿。
「太傅覺得父皇心中知道不是孤?」太子蕭瑀問。
「對。」
「那老頭子弄得那麼嚇人做什麼,要不是安郡王叔,孤可真是——」
「聖上要是真的認為太子殿下你謀反,不過因為安郡王幾句勸說就改變,聖上心裡都有數。」
「你身為太子,根本沒必要做那樣的事,秦王這次做錯了。」紀堯大致猜出是秦王的人做的。是不是秦王,秦王知不知情就不知道了。
「弄了半天這樣,不過老頭子寵秦王是真的,還是要感謝安郡王叔。」蕭瑀看著太傅。
想到皇祖母的話。
笑了起來。
「對了,皇祖母父皇好像想給秦王選妃,還有給孤楚王韓王世子選妃,菁妹妹也入了宮,你說要是?」
「太子想說什麼?」紀堯問。
「要是菁妹妹被選中了,你說怎麼辦?孤記得上次在吳氏,太傅大人可是說了要送菁妹妹棋譜,不知道送了沒有。」
太子蕭瑀笑,笑得意味深長。
「太子怎麼知道會被選中?」紀堯不為所動,淡淡反問,棋譜他還沒有找到合適的機會。
「孤就是打個比方,要知道皇祖母父皇可是說了,菁妹妹可不差,萬一被選中,到時候,要不要孤和父皇說一聲,太傅?」
太子蕭瑀笑出來。
笑聲愉悅。
「好。」
紀堯道。
「呃,孤的太傅大人,你說什麼,你說,你你說好,孤沒有聽錯吧,你怎麼?」太子蕭瑀忽然笑不出來了。
愣住,他以為他聽錯了,不然怎麼會聽到太傅說好:「太傅你說好?」
「太子殿下沒有聽清嗎?」
紀堯問。
臉上沒有多餘的表情。
「孤的太傅大人,你說的是真的?」太子蕭瑀還是難以相信,覺得自己是聽錯了,不然怎麼會。
「很難以置信?」
「對。」太傅真的看上菁妹妹了?這讓他難以置信,太子覺得回不了神,菁妹妹長得美,人也不錯,可是,他不過是開玩笑。
「不是開玩笑吧,孤的太傅,孤以為,以為太傅大人是不會喜歡上誰的,這。」完全顛覆他的想法。
「太子覺得是嗎?」
紀堯再次反問。
「不像。」太子搖頭。
「走吧,太子,聖上還等著,太子殿下難道想一直在這裡。」紀堯看了下時辰。
「孤的太傅怎麼會?」太子還是有點不願相信。
「太子殿下關心太多了。」紀堯說。
「好吧,孤也是關心,一會見到菁妹妹,一定要好好問問,是怎麼讓孤的太傅——孤的太傅大人,菁妹妹知道嗎?怎麼說?」
「這太子該問菁華郡主。」紀堯道。
*
太液池。
西池,已經設好了宴,男女分開,太后一行已經到了,還是沒有看到人
「太後娘娘。」一個宮人跑過來。
「說。」
太后看著宮人。
「太後娘娘,聖上讓宜妃娘娘過來和太後娘娘一起,聖上說他要孝校一下,一會再過來。」
宮人道。
「哀家知道了。」太後知道皇帝的意思是讓她和宜妃從小姑娘里定下人選,他在那邊考校一下,把駙馬的人選定下來。
有人聽了很失望。
秦王也不在。
太後轉身,對著各府的老夫人夫人還有小姑娘:「聖上帶人去島上了,坐吧,聖上一會會回來。」
坐在太液池邊的亭子里。
「是,太後娘娘。」眾人行禮。
坐下后。
太后看了湖一眼,湖四周擺滿了各色的花,點了點頭:「宜妃應該馬上會過來,今年的花開得不錯。」
「太後娘娘也發現了。」旁邊一位老夫人。
「嗯,哀家記得吳老夫人喜歡種些花草。」太后想到吳老夫人。
「回太後娘娘的話,老身確實喜好花草。」吳老夫人開口。
「這些花都是從百花圃送來的,今年珍品的花木不多,聽說菁華郡主得了一盆。」太后想到聽人說的。
「不知道太後娘娘從哪裡得知,老身是得了一侏,菁華郡主送給老身的。」吳老夫人道,沒有讓菁姐兒開口。
不少人看向蕭菁菁。
蕭菁菁表情不變。
太后也看了眼,問吳老夫人:「一會的百花競艷,吳老夫人不知道是不是用這盆花,聽說是一盆珍品的綠牡丹。」
「是。」吳老夫人道。
「哦,哀家很好奇,拭目以待。」太後有點好奇,寧郡王告訴她的時候,說起是菁華郡主硬要買的。
說是送給吳老夫人,看來是真的。
眾人很吃驚,太後娘娘應該是從寧郡王那裡得到的消息,她們居然一無所知,還自以為消息靈通。
沒想到菁華郡主在她們不知道的時候從百花圃中得了一盆珍品的綠牡丹,送給了吳老夫人,連太后都知道了。
她們還不知道。
想到帶進宮準備百花競艷時的花草,還以為自己準備稀有花草能勝出,現在看來,不一定,很可能會輸給菁華郡主。
去年就是吳氏拔得頭籌,難道今年也是,眾人不甘,花朝節的百花競艷,是前朝高貴妃手上傳下來的,每年各家就要把自已帶來的花草放上來,為了拔下頭籌,各府每年都會四處搜尋珍品的花草,在花朝節上亮相,為了保密,都是讓專門的馬車護送,專門養花的人守著。
「看來這次很可能是吳府獲勝。」綠色珍品的牡丹。
除非有更珍稀的。
可是很難。
「大家不用好奇,一會就能見到。」吳老夫人見所有人都看著她,開口,眾人又望向蕭菁菁,想不到菁華郡主也能找到這樣的珍品。
紀馨哼一聲,不過是盆綠色的牡丹,有什麼好得意的。
顧瑤沒說話,心裡不知道想什麼。
其他少女羨慕。
紀老夫人看著菁華郡主。
懷郡王府老太妃點了點頭,不錯,不錯,很不錯,靖康侯府老太君向著吳老夫人笑著:「竟沒有聽你提起。」
「沒什麼好提的,而且是菁姐碰到。」吳老夫人說。
請康侯府老太君對蕭菁菁笑笑。
吳雯吳雲早就知道,吳雯還好,吳雲臉上與有榮焉,拉著表姐的手。
吳蓮紅著臉。
蕭菁菁看著她們。
「綠色的牡丹,我還沒見過。」葉蓁笑嘻嘻的著菁華郡主,她帶來的花草是原身的,綠色的牡丹前世只在網上看到過。
「恭喜菁華郡主。」嘉和郡主和靜安縣主道。
「你們這兩個丫頭。」太后看到,笑起來。
有腳步聲響起。
眾人看過去。
「太後娘娘,妾來晚了。」宮人簇擁著宜妃,走了過來。
眾人見到宜妃。
馬上行禮。
「起來吧,不必多禮。」宜妃走到近前,叫了起,向太後行了一禮,起身,坐了下來。
「聖上說一會再過來,讓我們這邊開始,他們那邊也不管它了。」
「那就開始吧。」太后道。
宮人得了令。
退下去。
「你們各府依次來吧。」太后說。
「是。」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各府吩咐身邊的人,把帶來的花草送上來,就在這時,島上有人下來,是一個小太監,手捧著一捲紙,下了船,衝過來。
「太後娘娘,紀公子寫了一首詩,聖上覺得好,讓奴婢送下來。」
「哦?」
太后很感興趣。
發現眾人也一樣。
「拿來,哀家看看。」太后伸出手,小太監不敢耽擱,太後接到手中,展開一看,眼晴一亮。
「春色如許。」